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41)
2023(12908)
2022(11185)
2021(10326)
2020(8703)
2019(19808)
2018(19179)
2017(37493)
2016(20685)
2015(23312)
2014(23257)
2013(22808)
2012(21968)
2011(20081)
2010(20610)
2009(19439)
2008(19472)
2007(18131)
2006(16061)
2005(14621)
作者
(60685)
(50968)
(50849)
(48774)
(32497)
(24242)
(23206)
(19835)
(19039)
(18423)
(17356)
(16852)
(16441)
(16262)
(16225)
(15857)
(15267)
(15082)
(14785)
(14613)
(12723)
(12624)
(12444)
(11805)
(11633)
(11404)
(11270)
(11152)
(10359)
(10206)
学科
(103249)
经济(103143)
管理(62539)
(55351)
(44946)
企业(44946)
方法(40165)
数学(35279)
数学方法(34871)
(25733)
(25253)
中国(24400)
地方(24115)
(20000)
业经(19645)
(18808)
(17023)
贸易(17016)
(16455)
农业(16281)
地方经济(14603)
环境(14268)
(14266)
银行(14238)
(14088)
金融(14085)
(13802)
财务(13766)
财务管理(13718)
(13678)
机构
学院(306918)
大学(306873)
(137276)
经济(134478)
管理(116286)
研究(107282)
理学(99443)
理学院(98350)
管理学(96720)
管理学院(96132)
中国(81476)
(65167)
(63667)
科学(63321)
(54900)
财经(50597)
(50592)
研究所(49260)
中心(49144)
(47728)
(45749)
经济学(43469)
业大(42542)
北京(40137)
(39777)
农业(39670)
师范(39421)
经济学院(38911)
(37647)
(37415)
基金
项目(193888)
科学(153170)
研究(142476)
基金(141700)
(122549)
国家(121531)
科学基金(104037)
社会(92663)
社会科(87811)
社会科学(87785)
(74705)
基金项目(73957)
自然(65373)
教育(65303)
自然科(63881)
自然科学(63861)
(62833)
自然科学基金(62755)
资助(58900)
编号(57358)
成果(48396)
(43965)
重点(43561)
(42351)
课题(39922)
(39280)
国家社会(38480)
教育部(37994)
创新(36899)
人文(36819)
期刊
(160514)
经济(160514)
研究(95940)
中国(59522)
(51391)
(46429)
学报(45926)
管理(43069)
科学(42684)
大学(35038)
学学(33215)
农业(30986)
(30806)
金融(30806)
教育(29560)
经济研究(26849)
财经(26268)
技术(25998)
业经(23689)
(22699)
问题(20632)
(17352)
技术经济(16970)
统计(16084)
(15916)
世界(14812)
国际(14615)
(14350)
(14336)
理论(14311)
共检索到470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剑  夏露露  
地方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有些地方政府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顾本地经济实际情况,盲目模仿其他地方政府的决策,出现了经济决策中的"羊群效应",这一非理性行为导致地方政府未能有效地履行自身的经济职能,浪费了公共资源。本文在分析经济决策中"羊群效应"的表现和危害的基础上,从"地方政府公司化"和决策机制角度出发,探讨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治理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剑  夏露露  
地方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有些地方政府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顾本地经济实际情况,盲目模仿其他地方政府的决策,出现了经济决策中的"羊群效应",这一非理性行为导致地方政府未能有效地履行自身的经济职能,浪费了公共资源。本文在分析经济决策中"羊群效应"的表现和危害的基础上,从"地方政府公司化"和决策机制角度出发,探讨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治理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邓慧慧  赵家羚  
从地方政府动机层面探讨开发区重复建设、分散布局的根源和矫正机制,有助于减少转型期地方政府行为失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2006-2014年24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应用空间计量模型从社会互动视角检验地市政府设立开发区的动机和激励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官员在类似设立开发区这样的一些重大决策上并不完全基于自身条件而是会模仿跟随做出与“同群”类似的决定;“同群效应”在越过省级行政区划边界后不会消失,但随地理半径增加而衰减。对“同群效应”特征的观察发现,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两个组别内部的“同群效应”较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尹启华  陈志斌  
从2013年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分析来看,中国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呈现出典型的"羊群效应"特征。中央政府、其它地方政府、商业银行和企业等四类主体在地方政府举债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逐层分析这些主体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利于厘清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羊群效应"的产生机理。而从抑制"羊群效应"的治理框架来看,应逐步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担机制、地方政府官员绩效考评机制与激励机制、地方政府债务信息的生产与披露机制以及新型"政企分开"机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军杰  
本文围绕我国经济转型期相对“软化”的制度约束环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地方政府间“准联邦式”竞争关系这三条分析线索,应用“激励变异”和“代理变异”两个概念,结合中国改革路径的渐进式特点,对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变异进行描述、分析和概括。基本结论是:转型期地方政府所面临的相对“软化”的制度约束环境导致其产生激励变异;缺乏微观主体有效监督和约束的上下级政府间直接的委托—代理关系导致其产生代理变异;“准联邦式”政府间竞争强化和放大了地方政府上述行为的变异程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苏明吾  
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制度变迁深刻地影响着地方政府的行为 ,其表现在不同体制下的地方政府行为角色、方式和效果不同 ,地方政府行为过程中有着明显的必然性和有限性特征。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应该正确认识地方政府行为的性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史淑桃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因为缺乏利益基础和独立的权力,地方政府也就缺乏制度创新和发展经济的内在动力。在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地方政府是制度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从而推动制度创新和经济增长。在当前转轨时期,地方政府扮演了上级政府的下级执行机关与区域经济的组织者、经济管理主体与经济利益主体的双重角色。其双重角色的困惑,造成了经济行为的扭曲。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晋  梁米亚  
个体理性与群体理性的关系,是行为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文章提出并论述了蚂蚁效应,指出社会化群体中的个体无理性可以形成群体理性。蚂蚁社群由蚂蚁个体及其信息素、简单规则和有限空间构成,蚂蚁效应则表现为基于个体简单行为的交互作用所构建出的群体聚类、群体智能与群体意志。文章分析了个体理性与群体理性的思辨关系,对个体理性形成群体无理性的羊群效应进行了基于生态理性的反向思考,指出蚂蚁效应是羊群效应的否命题。文章给出了蚂蚁效应的基本原理,系统阐释了蚂蚁效应的分析框架,并从行为经济学角度进行了形式证明。最后分析了网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晋  梁米亚  
个体理性与群体理性的关系,是行为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文章提出并论述了蚂蚁效应,指出社会化群体中的个体无理性可以形成群体理性。蚂蚁社群由蚂蚁个体及其信息素、简单规则和有限空间构成,蚂蚁效应则表现为基于个体简单行为的交互作用所构建出的群体聚类、群体智能与群体意志。文章分析了个体理性与群体理性的思辨关系,对个体理性形成群体无理性的羊群效应进行了基于生态理性的反向思考,指出蚂蚁效应是羊群效应的否命题。文章给出了蚂蚁效应的基本原理,系统阐释了蚂蚁效应的分析框架,并从行为经济学角度进行了形式证明。最后分析了网络营销、共享经济、社交平台等数字经济下蚂蚁效应的若干具体表现形态和作用形式,指出蚂蚁效应可能产生群体理性跨界与社会思潮失控等问题,并给出了对策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广斌  谷人旭  
从政府竞争的角度,为行政区经济形成构建了一个政府行为分析框架。通过对政府竞争和博弈三个层面的考察,揭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各层级政府间互动关系,对行政区经济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提供较为系统的解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维强  宋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姜杰  曲伟强  
随着社会转型、市场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治理中地方政府行为偏差的弊端日益突出。由于行为主体的复合性、利益差异化、动机逆向差序以及地方政府在城市治理中表现出的自我扩张、追求趋同、过度畸形的"行政区行政"状况以及沉没成本巨大、过度负债、短期化与表面化问题的出现,导致了社会冲突的增多。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和约束力量不足等严重的运行机制缺陷是其行为偏差频出的主要根源。矫正地方政府行为,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城市治理运行机制,突出政府行为的隐性成本和政绩的外延成本,实现城市治理主体的信息资源共享,拓宽公众利益保障渠道,硬化机制的约束力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剑辉  李尚蒲  
征地市场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参与者在博弈过程中运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发生委托代理问题——地方政府利用政权优势和信息优势对农民的权利实行侵害。制度不健全,难以对地方政府行为提供有效约束,要减少地方政府在征地过程中滥用职权,就需要制度创新。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解保华  
通过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羊群效应与股票市场羊群效应的对比分析,从行为经济学角度探讨其中的行为心理成因,认为公众预期是这两个市场羊群行为的根本因素;同时,借助微分方程模型,对这两个市场进行均衡分析并给出了稳定性的条件针对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现状,提出了善用预期、稳定市场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关山  党晓捷  田军  
在我国经济体制中,“条块”矛盾一直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而“块块”问题又是一个清晰度相当低的问题。我们认为,解决“条块”矛盾首先要对“条块”特别是“块块”的基本格局、内在功能、行为特点有一个透彻的了解,这就需要进行实证性分析。本文力求作一些初步的尝试。一、地方政府传统经济行为的性质和基本模式为了清楚地阐明地方政府传统经济行为的模式,首先耍弄清地方政府究竟代表着什么。这里我们将采取“条块”对比的方式进行分析,而且基本用“块块”代称地方政府。“块块”首先代表着地区的利益,而且是本地区利益的最高代表。“条条”则代表着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