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01)
- 2023(13375)
- 2022(11320)
- 2021(10330)
- 2020(8905)
- 2019(19836)
- 2018(19616)
- 2017(37257)
- 2016(20297)
- 2015(22987)
- 2014(22293)
- 2013(21667)
- 2012(19836)
- 2011(17892)
- 2010(18117)
- 2009(17073)
- 2008(17000)
- 2007(15809)
- 2006(13771)
- 2005(12339)
- 学科
- 管理(78095)
- 济(77526)
- 经济(77404)
- 业(67769)
- 企(60504)
- 企业(60504)
- 方法(36750)
- 数学(31510)
- 数学方法(31265)
- 财(29673)
- 制(21939)
- 中国(21833)
- 农(18577)
- 技术(18539)
- 业经(18446)
- 务(17801)
- 财务(17750)
- 财务管理(17697)
- 企业财务(16878)
- 银(15918)
- 银行(15893)
- 体(15438)
- 行(15034)
- 融(14669)
- 金融(14662)
- 学(14050)
- 划(14028)
- 地方(13951)
- 理论(13871)
- 技术管理(13152)
- 机构
- 大学(281782)
- 学院(280174)
- 济(116771)
- 经济(114321)
- 管理(114000)
- 理学(96802)
- 理学院(95851)
- 管理学(94550)
- 管理学院(93968)
- 研究(87543)
- 中国(70544)
- 财(63222)
- 京(57891)
- 科学(49232)
- 财经(48098)
- 江(44527)
- 经(43728)
- 中心(42034)
- 所(41954)
- 农(39792)
- 研究所(37197)
- 经济学(37035)
- 业大(37023)
- 财经大学(35849)
- 北京(35828)
- 州(34672)
- 经济学院(33441)
- 范(32979)
- 师范(32593)
- 院(32349)
- 基金
- 项目(184663)
- 科学(147682)
- 研究(137940)
- 基金(135983)
- 家(116927)
- 国家(115969)
- 科学基金(101587)
- 社会(90778)
- 社会科(86295)
- 社会科学(86278)
- 省(72487)
- 基金项目(71413)
- 教育(65013)
- 自然(63457)
- 自然科(62090)
- 自然科学(62075)
- 自然科学基金(61064)
- 划(59936)
- 资助(55069)
- 编号(54155)
- 成果(45106)
- 创(43436)
- 部(42201)
- 重点(41159)
- 制(40106)
- 创新(39781)
- 课题(38640)
- 国家社会(38416)
- 发(37956)
- 教育部(37354)
- 期刊
- 济(130386)
- 经济(130386)
- 研究(85730)
- 中国(63139)
- 财(53829)
- 管理(48276)
- 学报(40507)
- 科学(37606)
- 农(35011)
- 大学(32330)
- 教育(32273)
- 融(30742)
- 金融(30742)
- 学学(30233)
- 技术(25700)
- 财经(25494)
- 农业(22793)
- 经(21947)
- 经济研究(21329)
- 业经(20159)
- 问题(16180)
- 技术经济(14383)
- 科技(13820)
- 业(13815)
- 会计(13805)
- 财会(13629)
- 贸(13087)
- 理论(13018)
- 策(12914)
- 统计(12798)
共检索到432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荣华
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是政府治理体系的最重要内容之一,省直管县改革担负着地方财政体制与行政体制改革的使命,是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试验田"。文章以河南省直管县改革为例,基于面板数据评估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增长效应,利用核匹配结合双重差分方法估计出省管县改革的"制度红利"效应。研究表明:改革显著促进了县域经济增长,且这一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随着制度创新的进一步深化,全面省直管对县域经济增长有持续的促进效应,说明全面改革具有进一步的经济增长效应;投资仍然是改革最重要的传递机制。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常琪
在2003年中国市长高峰论坛上,有关官员、专家学者在进行“分级行使产权体制下的国有资本运营与管理模式”探讨时指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既意味着机会,也意味着挑战。国有资产分级行使产权以后,如何制定更好的国有资产管理的调整战略,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对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是一个考验。对一个区域来讲,必须站在区域范围的宏观和国民经济的战略发展高度来考虑如何治理地方企业;必须着眼于地方的资源的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未来的产业优势、现有的种种优势和劣势来综合考虑、平衡,并找出自己辖区内的国有企业进退的模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甄贞 陈爽 刘大中
应急管理是当今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和责任。近年来,尽管我国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制度日趋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诸如领导干部应急管理理念不够科学、预案体系建设尚不完善、避灾防险自救互救教育缺失等。当务之急是提升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加快制度创新,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政府应急管理体制,分别对领导干部、社会公众和专业救援队伍开展多样化应急教育,形成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最大合力,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应急管理 问题制度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小会 陆远权
分析了地方政府环境偏好和中国式环境分权对环境保护的作用机理,用地方政府收取的环境相关税费占GDP的比重衡量地方政府环境偏好,用不同层级政府间环境管理人员的配置衡量中国式环境分权度,基于2006—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环境偏好和中国式环境分权的环保效应和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环境偏好具有环保正效应,中国式环境分权具有环保负效应;两者的环保效应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且两者在环保效应上相互牵制。在样本期内的300个观测值中,仅有28个观测值同时处于地方政府环境偏好的高门槛区域和中国式环境分权的低门槛区域,占总观测值的9.33%。鉴于此,地方政府环境偏好应进一步提升,同时中央政府应进行适度的环境集权,以显著提升对环境保护的正效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荐华
(一)地方政府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根据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办公室提供的资料,全国共有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87905个,拥有资产47472.1亿元,国家资本金10266.4亿元,其中,有地方企业83167个,约占全部国有企业的94.6%;地方企业拥有资产30662.3亿元,约占全部国有工业企业资产的64.5%,拥有国家资本金5872.4亿元,约占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国家资本金的57.2%。这就是说,我国工业企业中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闵达律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强化地方政府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责任"。地方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金融办")虽然不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建春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强化地方政府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责任"。如何进一步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规范地方政府金融管理行为,推动我国金融业更好更快发展,已成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荣华
当前,我国仍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我国地方政府还是主导型角色。一方面,市场有缺陷,需要政府干预;另一方面,政府主导型角色对市场的培育与健全很不利。本文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地方政府与企业关系以及地方政府面对WTO游戏规则这三维角度,探讨我国地方政府在新形势下自身的角色定位。
关键词:
市场缺陷 政府主导 政企关系 WTO规则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霖
本文力图把分析对象定位在地方政府与地方经济组织之间的制度供给———需求关系框架内,从当地企业对制度的需求入手,描述地方政府的制度供给方面的行为变迁,以解释地方经济发展动力的来源。并以台州市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为分析对象,阐述政府制度创新行为在地方经济市场化发展过程中的市场化特征。
关键词:
制度供给 市场化 地方政府 股份合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晓红 邓国军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政府管理体制呈现出多元化特性,表现为以竞争为核心的市场式管理、重视分权的参与式管理、减少规制的解制式管理,使政府管理与服务之间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提高了政府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关键词:
松山湖 政府管理体制 创新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马红 侯贵生
近年来,我国政府激励政策的创新质量实施效果受到格外关注。基于此,本文引入新制度主义的视角,讨论了税收优惠政策对创新质量的激励效应。本文以2008—2017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了税收优惠对制造业创新质量的实际影响与内在机理。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与创新质量相比,税收优惠对制造业创新活动的激励效应更为显著,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税收优惠与制造业创新质量两者之间的关系中起到了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第二,人才结构的优化与资源错配的缓解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向调节效应实现的可能渠道;第三,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与地方政府创新偏好都能显著影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调节效应。本文对于税收优惠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与企业创新质量的持续性提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税收优惠 创新质量 供给侧改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关鑫 柴晨洁 赵聪慧
绿色创新是助推企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更是大势所趋。在诸多影响企业绿色转型的因素中,地方政府的政策和策略是不容小觑的。本文在区分政绩考核压力异质性的前提下,运用晋升锦标赛理论、行政发包制及制度理论,构建“政绩考核压力-政策法规调整-绿色创新绩效”的分析框架,并选取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单一考虑经济绩效考核时,地方政府经济绩效考核压力抑制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单一考虑环境绩效考核时,地方政府环境绩效考核压力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在对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进行整体考量的情况下,随着环境绩效指标占比的提高,综合政绩考核压力对绿色创新的负向影响呈现先增后减的形态。机制分析表明,经济绩效考核压力与环境绩效考核压力主要是通过环境规制和环保补贴这两条路径来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进一步分析还发现,经济绩效考核压力对非国有企业、非重污染行业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地区间没有显著差异;环境绩效考核压力对东部地区、国有企业及非重污染行业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本文拓展了绿色创新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为助推企业绿色转型及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锡田
制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发现更好的制度安排对每个社会都是重要的,对发展中的经济尤其如此。因为,不同的制度安排所导致的绩效会相差很大。基于此,对于相互竞争的地方政府来说,进行制度创新,发现更有效率的制度,不仅是履行职能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获得巨大的创新利润,从而创造竞争优势。制度创新利润不仅体现在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上,而且可以促进社会整体福利的提高,实现帕累托改进。制度创新带来的不仅仅是交易成本节约,更为重要的是巨大的社会外部效应。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制度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