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95)
2023(9390)
2022(8148)
2021(7357)
2020(6503)
2019(14452)
2018(14339)
2017(27742)
2016(14689)
2015(16369)
2014(16054)
2013(15904)
2012(15125)
2011(13611)
2010(13893)
2009(12992)
2008(12688)
2007(11336)
2006(10189)
2005(9228)
作者
(40219)
(33530)
(33143)
(31798)
(21698)
(15973)
(15246)
(12999)
(12979)
(12034)
(11516)
(11362)
(10873)
(10349)
(10344)
(10286)
(9813)
(9623)
(9544)
(9437)
(8196)
(8168)
(7998)
(7959)
(7571)
(7490)
(7272)
(7027)
(6491)
(6388)
学科
(81398)
经济(81325)
管理(46535)
(41729)
(33492)
企业(33492)
方法(27173)
地方(23939)
数学(23689)
数学方法(23543)
(19967)
中国(18590)
(16508)
(16407)
业经(15872)
地方经济(14068)
(13926)
银行(13925)
(13271)
(13269)
金融(13267)
(12183)
(11737)
农业(11338)
(11264)
财务(11252)
财务管理(11222)
(10920)
保险(10829)
企业财务(10650)
机构
学院(206477)
大学(205965)
(97158)
经济(95248)
管理(82536)
理学(69955)
理学院(69226)
研究(68708)
管理学(68393)
管理学院(67986)
中国(58277)
(48590)
(41935)
科学(37373)
财经(37242)
(33706)
(33138)
中心(32853)
(32205)
经济学(30843)
研究所(29252)
(27746)
财经大学(27599)
经济学院(27414)
北京(26143)
(25543)
业大(25429)
(24680)
师范(24507)
(24437)
基金
项目(132012)
科学(105564)
研究(98957)
基金(97831)
(82493)
国家(81811)
科学基金(72356)
社会(66596)
社会科(63065)
社会科学(63050)
(52644)
基金项目(52419)
自然(45012)
自然科(43974)
自然科学(43964)
教育(43617)
自然科学基金(43185)
(41665)
资助(39954)
编号(39018)
成果(31802)
(29443)
重点(28811)
(28793)
国家社会(27567)
(26739)
课题(26673)
人文(26237)
教育部(26129)
(25945)
期刊
(116319)
经济(116319)
研究(69476)
中国(41856)
(39306)
管理(31083)
(27472)
金融(27472)
科学(25005)
(24673)
学报(24474)
大学(19829)
财经(19236)
经济研究(18985)
学学(18938)
技术(17438)
(16488)
农业(16268)
业经(15989)
问题(14745)
教育(13286)
技术经济(11638)
(10713)
统计(10139)
理论(10060)
现代(9888)
世界(9809)
财会(9572)
国际(9410)
会计(9388)
共检索到326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郑蔚  陈越  郑晓辉  
经济体制改革过程需要地方政府正确调整角色定位、明确工作职责。以福建为例,区分各类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测算地方政府竞争行为的安全边界,并寻求合理可行的风险管控措施。结果表明:地方产业保护、吸引外资优惠政策竞争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竞争等3种竞争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均呈现"倒U"关系,地方政府竞争的经济和政治激励略有"走偏"倾向。需通过完善政绩考核机制、加强法律规范等方式限定地方政府竞争行为边界,并通过建立区域经济协调机构和对落后地区进行政策倾斜等进行风险管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曹文超  
运用非动态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在考虑市场化程度差异的情况下,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作用强弱会由于区域市场化程度的高低而呈现出显著的区间效应,表现出随着区域市场化程度的深化,政府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在市场化发展较为成熟的区域,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弱;而在市场化发展较不成熟的区域,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强。因此,在区域市场化程度未达到门槛值之前,须充分发挥政府竞争的积极作用,通过改善区域基础设施及产业配套设施、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等方式促进区域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地区间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区域市场化程度达到门槛值之后,应适当降低政府竞争的力度,使政府更多地让位于市场,防止过度竞争导致的效率损失,加强行政制度建设,不断消除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行政性障碍,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好服务。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景华  刘炼  
地方政府竞争促进了中国区域经济的增长,也带来了区域增长的差异。地方政府竞争理论成为研究地区经济差距变动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新视角。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深入研究地方政府竞争的区域经济效应,既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积极性,又及时弥补地方政府竞争中的制度缺陷,规范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军杰  周卫峰  
本文对“铁本事件”的经济学分析是在下述理论框架下展开的:一是上下级政府间存在直接的委托——代理关系;二是地方政府面临着经济转型期相对“软化”的制度约束环境;三是在“财政联邦主义”的框架下存在着激烈的地方政府间竞争。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在我国目前的体制环境及相应的制度安排下,地方政府主导辖区经济增长的最优选择是以破坏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为代价追求地方辖区经济高速增长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葛夕良  
地方政府间减税竞争与协调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本文对瑞士、美国和德国的地方政府间减税竞争经验及其协调机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新时期我国应积极面对地方政府间减税竞争,构建合适的国内地方政府间减税竞争新模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广斌  谷人旭  
从政府竞争的角度,为行政区经济形成构建了一个政府行为分析框架。通过对政府竞争和博弈三个层面的考察,揭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各层级政府间互动关系,对行政区经济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提供较为系统的解释。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仪华  王园  
文章以福建省内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为研究对象,选取各地2016-2017年度区域经济数据和旅游全域化的指标数据,实证分析区域经济系统与全域旅游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全域旅游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程度属于中等水平,区域经济水平越高,地方产业越具延展性、可持续性,发展全域旅游的成效越明显,两个系统的协调也越趋于良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颜燕  刘涛  满燕云  
本文利用2004~2009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通过土地价格竞争和土地财政支出竞争两种方式吸引投资、促进增长的策略,评估了两种策略在全国和地区尺度上的实施效果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在全国尺度上,土地价格竞争和土地财政支出竞争两种手段都对城市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地区层面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地价格竞争的经济增长效应主要体现在中部地区,而土地财政支出竞争则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慧珺   傅春杨   王忏  
本文构建包含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两地区多部门波动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机制在房产需求冲击传导和溢出中扮演的角色。研究表明:单个地区的房产需求冲击首先通过房地产部门传导至该地区财政收入,导致当地公共支出波动。在两级政府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有动机开展对公共支出和人力资本的竞争,因此,另一地区的公共支出也会同向波动,产出、消费等宏观经济变量同步受到影响,冲击带来的影响随之溢出。脉冲响应结果显示:地区间竞争的机制将可以传导和放大整体经济波动。更换居民效用函数形式、在非房地产部门引入工业用地作为生产要素等稳健性检验均不会改变结论。此外,基于现实情况,本文还在模型中引入了劳动力供给时长的内生决策、劳动力的行业间配置、央地税收分成等拓展机制,阐释了拓展机制对模型结果的影响。这一研究将为地区间竞争机制如何影响中国经济波动提供新的视角,也为推动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胡志勇  周俊琪  傅俏  
我国区域税收竞争源于现行财政分权体制。目前,学界关于税收竞争的实证分析几乎是基于省级层面的数据,其研究结果过于宏观而不利于作为决策依据。本文以福建省九个地市经济数据为基础,采用计量模型对地市级政府税收竞争与资本流动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市场潜力、劳动力成本、税收竞争及市场开放度对资本流动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拥挤成本对资本流动存在显著负面影响。同时,利用经济地理学理论,结合福建省实际情况对实证结果进行诠释并得出一些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富政  罗能生  
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市场集聚是政府与市场层面区际资源配置机制的结果,厘清二者的作用效应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构建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基于理论解释、模型演绎及经验实证,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市场集聚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路径及其相互作用效应。研究表明:①适度的地方政府竞争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过度的地方政府竞争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②短期效应下,区域市场集聚的极化效应显著,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是负向的;而长期效应下,区域市场集聚的扩散效应显著,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是正向的。③区域市场集聚的负向效应强化了地方政府竞争的正向效应,而区域市场集聚的正向效应加剧了地方政府竞争的负向效应。④地方政府竞争的正向效应削弱了区域市场集聚的正向效应,而地方政府竞争的负向效应强化了区域市场集聚的正向效应。本文的政策落脚点在于,利用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的互补作用,构建"市场机制主导、政府调控引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余霞民  
本文从地方政府竞争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存在的产业同构问题以及对金融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相互竞争导致了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布局出现了同构现象,而区域间的产业同构使得资本在地区和产业之间没有得到合理配置,这也对金融配置效率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文提出要将优化产业布局作为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实现产业合理布局的基础上,提高区域金融配置效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然  
为了提高政绩,地方政府纷纷以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并为此展开了"优惠政策大战"。不同行政区划、不同级别的地方政府间的这种竞争是有差别的,其中同一行政区划内同一级别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是最主要的。为外资提供优惠政策是地方政府官员的占优战略,但却是社会的劣战略。原因在于该行动存在负外部性。只有消除这种负外部性,才能避免"优惠政策大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爱玲  陈金龙  
准金融机构等民间金融是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在我国当前结构性金融错配的市场环境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其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金融风险仍然存在。福建省是我国民间金融较发达的省份之一,准金融机构体量相对较大,但在现有的体制下,对民间金融机构的风险监管普遍存在不足,监管机构设置、政策法规体系、监管方式等方面均有待完善。应从健全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风险监管体系、引导准金融机构在建立内控制度等方面进行改进,建立准金融机构风险的防范和处置机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吴桐雨  吴少雄  
运用DEA的CCR模型和CCGSS模型,根据福建省9个城市2014年物流业以及经济方面的数据,利用LinGo数据处理软件对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厦门、莆田的物流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偏低,漳州、泉州的协调度较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