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64)
- 2023(2494)
- 2022(2266)
- 2021(2223)
- 2020(1892)
- 2019(4372)
- 2018(4192)
- 2017(7930)
- 2016(4501)
- 2015(5185)
- 2014(4873)
- 2013(4587)
- 2012(4209)
- 2011(3837)
- 2010(3991)
- 2009(3450)
- 2008(3549)
- 2007(3249)
- 2006(2905)
- 2005(2619)
- 学科
- 管理(16177)
- 济(15342)
- 经济(15307)
- 业(12351)
- 企(11159)
- 企业(11159)
- 财(7057)
- 方法(6868)
- 中国(6507)
- 家(6166)
- 国家(6007)
- 数学(5313)
- 数学方法(5288)
- 理论(4933)
- 人口(4737)
- 财政(4664)
- 人事(4627)
- 人事管理(4626)
- 制(4235)
- 政(4039)
- 业经(4016)
- 农(3990)
- 地方(3948)
- 工作(3661)
- 出(3475)
- 国家机关(3386)
- 机关(3386)
- 教学(3339)
- 划(3227)
- 策(3007)
- 机构
- 大学(61894)
- 学院(61557)
- 管理(26628)
- 济(26078)
- 经济(25578)
- 理学(23361)
- 理学院(23151)
- 管理学(22913)
- 管理学院(22778)
- 研究(19330)
- 财(14481)
- 中国(14102)
- 京(12515)
- 财经(10978)
- 经(10098)
- 科学(9737)
- 所(9227)
- 江(9128)
- 中心(8775)
- 财经大学(8229)
- 经济学(8159)
- 研究所(8035)
- 北京(7683)
- 范(7623)
- 师范(7563)
- 经济学院(7399)
- 州(7140)
- 商学(7034)
- 商学院(6961)
- 农(6812)
- 基金
- 项目(40810)
- 科学(33406)
- 研究(31887)
- 基金(30572)
- 家(25755)
- 国家(25568)
- 科学基金(22976)
- 社会(21144)
- 社会科(20011)
- 社会科学(20007)
- 基金项目(16354)
- 教育(15487)
- 省(15407)
- 自然(14147)
- 自然科(13908)
- 自然科学(13905)
- 自然科学基金(13708)
- 编号(13133)
- 划(12780)
- 资助(12265)
- 成果(11349)
- 部(9541)
- 课题(9035)
- 国家社会(8886)
- 重点(8801)
- 教育部(8782)
- 创(8693)
- 制(8585)
- 人文(8514)
- 性(8327)
共检索到91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郎玫 赵亚鹏 李雨珈
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要求地方政府间关系摆脱传统的要素和制度竞争模式,转化为以跨区域为基础、以合作为核心的协同关系。然而,现实中地方政府间关系却展现出高度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和行为异化。基于此,以“营改增”政策为财政压力冲击,分析中国式分权制度下经济分权阻滞对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影响。研究发现:“营改增”政策会加剧地区间的人才与人口竞争,导致当地人均公共资源和人均环境资源下降;“营改增”政策可通过财政压力传导机制加剧地区间的人口竞争;短期来看,人才引进可提高当地技术水平,长期来看却会造成技术水平下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马浚锋 刘晖
厘清地方政府高等教育行为的演化逻辑,能更好理解高等教育地方化背后的学理逻辑。结合中国2004—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门限回归模型,可检验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支出水平的非线性关系,描述以财政分权度为核心变量的地方政府高等教育行为的演化逻辑。当财政失衡度低于阈值(47.8%)时,表示地方政府拥有较充足的高等教育资源调配能力,可能倾向于提高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水平,表现出竞争型地方政府的高等教育行为,并参与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反之,若是受制于“吃饭财政”的生存型地方政府,则倾向于维持现有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两者结果表征为省域高等教育发展程度的动态非均衡。展望未来,中央政府迫切需要完善晋升考核体系、加大专项转移支付规范地方政府高等教育行为,并在城市群空间格局演进中推动地方高等教育治理的制度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翠华
文章在一个双重属性框架下对中国地方政府的竞争行为进行了逻辑一致地解释,客观描述了其背后的机制,并对中国地方政府竞争行为所导致的结果进行了规范分析和价值判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中国地方政府竞争行为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双重属性 经济竞争 政治晋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梁梁 杨俊
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激励了地方政府采取财政竞争的方式,以争夺区域外的流动资本。利用199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地方政府财政竞争行为对省际资本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味地增加本地区财政支出并不能起到招商引资的效果,只会对周边地区产生微弱的正向溢出效应,社会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才是地方政府支出竞争的关键所在。财政收入增加对资本流入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适当增加非税收入会少量促进资本净流入。因此,通过财政竞争手段吸引国内资本是不可行的,应该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调整财政收支结构和地方官员考核机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浩 汪敏
近年来,出于"土地引资"和"土地财政"双重激励,地方政府热衰于出让土地。然而,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使得土地出让行为受到其他地方政府的影响,即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行为本身也存在竞争效应。本文构建理论模型,从"土地引资"和"土地财政"两个角度分析了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的竞争效应,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2003—2013年我国281个地级市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理论和实证结果表明:(1)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地理位置相近的城市之间存在"土地引资"的主动性竞争和"土地财政"的被动性竞争;(2)由于政治晋升的激励,同省份城市之间"土地引资"和"土地财政"的竞争程度大于异省份城市之间的竞争;(3)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许培源 高伟生
从非合作博弈的角度出发,结合后转型时期地方政府间竞争成本逐渐凸显的现实,本文建立市场分割模型、重复建设模型和政治竞争模型,从三个不同的维度分析后转型时期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行为及其竞争后果,并探讨使地方政府行为从竞争转向合作的激励机制和制度安排。研究发现:市场分割、重复建设是地方政府过度利用地区经济发展权的后果,政治竞争根源于单一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制,而适当的制度安排可以在保持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积极性的同时,约束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行为,促进地方政府间的合作,有利于区域经济体系的完善和经济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地方政府竞争 市场分割 制度安排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晏
本文在一个两级政府框架下,构造了一个包含初始禀赋差异的FDI税收竞争模型,分析两个地方对FDI的竞争及其效率含义,并考察垂直分权安排对竞争效率的影响。文章发现地方政府之间的Nash竞争将损害处于优势地位的地区,采用最小化社会福利损失的中央财政税收政策可以减少地方竞争的扭曲。另外,从竞争公平角度出发的差别化税收优惠政策也可能提高总社会福利,在一定条件下,一刀切的社会最优政策反而不如有差别的公平竞争政策,中央政府可以考虑因地制宜的差别化政策,减少地方政府竞争的损失。文章还对我国地方政府针对FDI的减免税竞争等财政竞争的机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税收优惠 财政竞争 FDI 财政分权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俊
地方政府为获取经济效益和政治绩效而对金融资源展开争夺,进而形成地区金融竞争。基于省级区域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存在互补型地区金融竞争,即各地区采取同样或相似的行为进行金融竞争。当前,我国地方政府金融竞争方式趋于多样化,并随着经济发展环境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从通过行政权力直接干预国有银行的信贷资源配置到做大做强本土金融,既有行政职能部门(地方金融办)的隐性资金安排,也有政策推动性的金融话语权争夺(区域金融中心)。中央与地方间应合理分权和分责以正确激励和适度约束地方政府行为,避免过度的地区金融竞争;也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引导与市场效率相结合以实现金融资源合理配置,深化地方金融改革以活跃和规范地方金融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易志斌
地方政府间竞争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问题,但是带来了许多流域环境污染问题。结合我国当前地方政府的竞争行为特征,建立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投资博弈模型,探究了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对流域水环境保护投资方面的影响。分析表明,地方政府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会使得环保投资不足,带来类似"囚徒困境"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要使得流域水污染治理投入不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鼓励地方政府竞争的政策应该被重新认识,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来约束地方政府在流域水环境保护方面采取竞争策略,引导地方政府在流域水环境保护方面采取合作行为,最大限度地把地方利益有机整合到全流域利益当中去。
关键词:
地方政府 竞争 博弈 流域 水环境保护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申亮
地方政府投资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运用博弈论工具分析我国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研究表明:在我国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往往具有很强的投资冲动,地方政府决策的投资规模总量超过中央政府希望的最优投资规模。尤其是在以经济增长为主要考核指标的政绩考核体系下,这一投资冲动更加突出。不仅如此,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又进一步推动了地方政府投资规模的扩大,造成资源浪费,也影响了全社会的发展质量。因此,矫正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当务之急是要完善财政体制和改革以经济指标为中心的政绩考核体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梁梁 杨俊
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激励了地方政府采取财政竞争的方式,以争夺区域外的流动资本。利用199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地方政府财政竞争行为对省际资本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味地增加本地区财政支出并不能起到招商引资的效果,只会对周边地区产生微弱的正向溢出效应,社会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才是地方政府支出竞争的关键所在。财政收入增加对资本流入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适当增加非税收入会少量促进资本净流入。因此,通过财政竞争手段吸引国内资本是不可行的,应该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调整财政收支结构和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薄文广 徐玮 王军锋
基于地方政府吸引FDI的视角,本文深入探讨了地方政府在不同竞争动机下对异质性环境规制采取的差异化竞争策略。理论模型认为FDI进入决策既受环境成本影响,还与内外资企业污染物排放强度差异有关,地方政府会对异质性环境规制采取"逐底"或"逐顶"的差异性策略。应用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在全国和区域层面,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水平整体呈现日益严格特征,但更多表现在命令型环境规制上;地方政府的命令型和市场型环境规制表现为"逐底竞争"特征,且后者具有区域差异性;自主型环境规制呈现"逐顶竞争"特征。在政策建议上,中央政府应根据不同区域环境问题实行差别化而非一体化环境规制政策;改变当前过多依赖命令型规制格局,重视发挥市场型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弥补自主型环境规制短板;地方政府应明确主次竞争动机并充分利用环境规制异质性进行理性博弈竞争。
关键词:
地方政府竞争 环境规制 异质性 差别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美今 林建浩 余壮雄
地方政府竞争在中国经济崛起和转型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兄弟竞争"、"父子争议"即地方政府之间的"横向策略互动"和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纵向共同反应"两种行为特性。本文设定能刻画空间交互性反应特征的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对地方政府财政竞争的这两种行为特性进行识别,以期科学估算、正确区分,为解释当前中国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研究显示:宏观税负以分税制改革为界,其策略互动特性从相互模仿转变为差异化,而支出相对规模、基本建设支出和科教文卫支出均表现出相互模仿的策略互动;在纵向共同反应特性方面,地方政府在宏观税负、支出相对规模和基本建设支出这三项政策上跟随效仿中央政府,但中央政府的科教文卫支出政策未能对地...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军
尽管中国经济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但它的体制和组织结构始终让人着迷。在20世纪70~80年代,西方的经济学家就发现中国的计划体制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安排,与苏联的标准模式不同。一个最重要的不同是,中国的地方政府拥有资源和控制经济的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