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87)
2023(8201)
2022(6796)
2021(6315)
2020(5356)
2019(12692)
2018(12439)
2017(25165)
2016(13576)
2015(15555)
2014(15407)
2013(15268)
2012(14084)
2011(12670)
2010(12986)
2009(11318)
2008(11078)
2007(9821)
2006(8424)
2005(7435)
作者
(36118)
(29679)
(29618)
(28572)
(19373)
(14192)
(13497)
(11755)
(11522)
(10717)
(10331)
(10101)
(9568)
(9398)
(9380)
(9215)
(8938)
(8718)
(8678)
(8558)
(7458)
(7353)
(7250)
(6981)
(6729)
(6646)
(6619)
(6496)
(5911)
(5859)
学科
(64346)
经济(64285)
管理(48520)
(41274)
方法(37206)
(36307)
企业(36307)
数学(33943)
数学方法(33427)
(18262)
中国(14557)
(13048)
环境(12782)
业经(12215)
(11410)
地方(11064)
(11005)
(10597)
贸易(10587)
(10286)
(9881)
技术(9856)
财务(9846)
财务管理(9813)
(9789)
理论(9454)
企业财务(9400)
(9309)
农业(8664)
(8519)
机构
大学(190150)
学院(189351)
(83873)
经济(82390)
管理(82175)
理学(72273)
理学院(71683)
管理学(70510)
管理学院(70171)
研究(54990)
中国(43697)
(41085)
(38010)
财经(32114)
科学(29856)
(29455)
(27223)
中心(26862)
经济学(26601)
(25203)
业大(24371)
经济学院(24233)
财经大学(24192)
北京(23525)
(23183)
研究所(22466)
商学(22123)
商学院(21926)
(21602)
(21592)
基金
项目(129163)
科学(104755)
基金(97633)
研究(95495)
(82960)
国家(82386)
科学基金(73707)
社会(63670)
社会科(60766)
社会科学(60753)
基金项目(50981)
(49616)
自然(47301)
自然科(46340)
自然科学(46334)
教育(45913)
自然科学基金(45550)
资助(41918)
(41271)
编号(37197)
(30211)
成果(29703)
重点(28520)
(27520)
教育部(27251)
国家社会(26791)
人文(26557)
(26512)
课题(25691)
创新(25660)
期刊
(83142)
经济(83142)
研究(54543)
中国(35892)
(33021)
管理(30690)
科学(23126)
学报(23057)
大学(19374)
教育(19339)
(19132)
技术(18141)
学学(18118)
(17786)
金融(17786)
财经(16411)
经济研究(14665)
(13970)
农业(13000)
业经(12890)
统计(12577)
(11724)
问题(10632)
技术经济(10464)
决策(10430)
商业(9306)
(8895)
理论(8882)
图书(8195)
世界(8084)
共检索到273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久凯  王艺明  
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的传统竞争模式是中国粗放型经济增长的制度根源之一。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我国地方政府竞争模式呈现出朝向更加追求“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转变。本文基于274个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文本数据,对我国地方政府竞争模式的动态变化趋势进行定量识别分析,并采用强度双重差分模型对地方政府竞争模式转变的碳减排绩效进行实证评估。研究发现:第一,地方政府竞争模式转变显著降低了碳排放强度,促进了碳排放绩效的提升;第二,地方政府竞争模式转变对低碳试点城市具有较强的碳减排效应,说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取得了较好的绩效;第三,地方政府竞争模式转变不仅没有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而且从长期来看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能够助推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实现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詹新宇  刘文彬  
本文将实际经济增长分解为政府直接调控的"经济增长目标"和主要受市场因素影响但同时也受到政府间接干预的"计划外增长"两项,通过多层级政府框架的一般均衡模型模拟分析发现,财政分权在实际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目标和计划外增长方面的效应并不同步,而且还呈现地区差异性。在此基础上,系统搜集中国省、市两级政府2000~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里的GDP计划增长目标并进行系统GMM估计。实证结果表明:整体而言,财政分权对省、市实际经济增长的影响皆显著为正,但对其两个分解指标存在非对称性影响:从全国范围来看,财政分权对实际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主要体现为对经济增长目标的拉动作用,而对计划外增长影响较弱且不甚显著;分地区回归发现,东部地区财政分权对实际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更多地体现为对计划外经济增长的驱动,而西部地区则主要是通过影响由政府直接调控的经济增长目标来实现的。机制分析显示,财政分权通过不同程度地推动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以及工业化进程,促进了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进而推动实际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光喜  
中国地方政府的工作报告制度承担着绩效自评估的重要功能。通过对省级政府工作报告的产生过程和文本内容的分析发现,这种模式的绩效自评估在方式、内容和结果上分别存在操作过程的封闭性、指标构成的选择性和文本表达的策略性问题,从而影响绩效自评估的实际效果。要充分实现这种绩效自评估的制度功能,需要形成多方监督的操作方式、设置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规定完整准确的文本呈现并加强其法制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卢盛峰  李晓淳  卢洪友  
地方政府财政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微观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学界依然缺乏针对其特征的定量识别分析。本研究基于1997—2017年国务院-省-市政府工作报告文本,借助计算机文本分析技术,定量识别了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治理特征及其动态趋势。研究结果显示:(1)治理目标上,地方政府强调发展目标,在公平目标上的关注有提升空间;治理方式上,地方政府强调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2)治理方向上,"五位一体"词频的变化反映了地方政府财政治理顺应时代需求。产业结构上,第一产业仍然是关注重点,第二产业词频略有下降而第三产业词频有上升趋势。(3)市政府与国务院、省政府工作报告均有较高的文本相似度,表明地方政府积极贯彻上级政府的政策安排。这一研究对于廓清地方政府财政治理状况提供了一种全新视角,并对进一步提高地方财政治理能力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云矿  胡善成  杨桐彬  
地方政府“增长型激励”所引致的城市偏向型政策被认为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基于经济增长目标与财政资源双重约束视角,对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及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并采用2003—2019年间省级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增长目标数据,以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地方经济增长目标采取“之上”等硬约束设定时,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且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更为明显;当地方经济增长目标采取“左右”等软约束设定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但以软约束形式实现的“目标外经济增长”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机制分析表明,财政资源约束会影响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加剧目标约束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但财政分权可有效缓解经济增长硬约束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此,应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完善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理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关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实现城乡均衡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田子方   杜琼   王雅钰   徐翔  
政府治理方式变革是中国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基于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文本和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库,使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地方政府数字化治理指标,尝试分析地方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的经济影响和理论机制。回归结果显示,数字化治理显著促进了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报酬率,该影响在数字技术使用和传统治理的数字化等维度都显著存在。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和股权集中度高的企业而言,数字化治理对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数字化治理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环境的不足。机制分析表明,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政策不确定性是数字化治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主要影响渠道。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应重点发挥数字化治理水平对企业经济绩效的促进作用,考虑这一促进作用因企业特征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而产生的差异,精准施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郑世林  崔欣  姚守宇  程飞阳  
地方政府创新目标设定是中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治理模式。本文基于手工搜集的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研发投入目标数据,考察了地方政府研发投入目标设定对辖区内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研发投入目标的设定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水平。机制分析表明,政府研发补贴、税收优惠落实、信贷资源支持以及企业人才结构优化是研发投入目标促进企业创新水平提升的主要作用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研发投入目标的中长期规划以及目标设定的连续性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但是研发投入目标设定的“层层加码”会损害创新质量。本文的研究对于完善中国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戴宏伟  郑立晨  王佳宁  
从2008—2018年205个地级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取出产业政策信息,实证分析高科技产业政策在不同地级市的异质性效果,以及地级市政府在制定高科技产业政策时“跟风”上级政府的效果和原因。实证结果发现:高科技产业政策只在“创新禀赋”较好的城市中有效,“创新禀赋”构成了使高科技产业政策有效的边界条件;“创新禀赋”较差的城市更倾向于与上级政策保持一致,但其“跟风”上级的产业政策明显不利于当地行业的创新,这是因为“跟风”政策指向的行业在本地并不具有优势;实证结果并不支持前人“跟风”上级政策以获取更多开发区项目的结论,而发现这种跟风行为更多反映了地方政府官员之间的“政治竞争”。这个结论意味着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制定契合本地发展基础的产业政策,不应盲目跟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淑云  曾龙  李伟华  
在分析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竞争过程中的土地价格竞争、土地财政依赖与城市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GMM分析与检验方法对2003—2014年我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土地出让竞争行为与经济发展效率的非线性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出让价格竞争与城市生产率呈现出倒U型曲线关系,说明合理的土地低价出让行为有利于促进城市生产率的提高。而土地财政依赖所导致的资源浪费与错配,抑制了城市生产率的提高。土地出让价格竞争和土地财政依赖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需要地方政府通过适当的土地低价出让价格来招商引资,并减少政府土地财政依赖,优化地方政府产业结构、引导市场竞争以及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等方式来提高城市生产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谷成  张家楠  
及时有效地回应社会成员需求是国家治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标志。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采用2010—2018年中国282个地级市共2 538个样本数据检验横向税收竞争对地方政府回应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横向税收竞争显著削弱了地方政府对辖区居民的回应性,且这种抑制效应具有普遍性,不受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原因在于,横向税收竞争减少了地方政府可以用于回应辖区居民需求的财政收入,导致了医疗卫生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的缩减,从而弱化了地方政府的回应性。本文的研究不仅拓展了既有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的研究领域,为规范税收竞争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也丰富了有关政府回应性影响因素的研究,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相关政策选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淑云  曾龙  李伟华  
在分析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竞争过程中的土地价格竞争、土地财政依赖与城市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GMM分析与检验方法对2003—2014年我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土地出让竞争行为与经济发展效率的非线性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出让价格竞争与城市生产率呈现出倒U型曲线关系,说明合理的土地低价出让行为有利于促进城市生产率的提高。而土地财政依赖所导致的资源浪费与错配,抑制了城市生产率的提高。土地出让价格竞争和土地财政依赖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需要地方政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宾  夏艳霞  
对2003—2017年的270份地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文本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注意力强度整体上呈倒"U"型变化态势,存在着"东低西(中)高"的空间分异。尽管地方政府市民化注意力指向长期稳定,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阶段性变化,具体表现为从关注农业转移人口基本生存权利到关注其发展权利的变动趋势。相对东部而言,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关注市民化的具体事务的种类更多,注意力指向更为丰富,且尤为关注农业转移人口返乡创业、社会保障和住房保障等议题。研究认为,地方政府对市民化的注意力应保持稳定并逐步增长,分区域实施差异化的推进策略。同时,地方政府应以解决住房问题为重点,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建军  周维正  
研究目的:中国城市发展的主题形态是城市群,而关于中国城市群层级优化的愿景模式是高首位度还是扁平化这一问题一直以来存在争议,作者以地方政府土地经营策略为切入点,从空间视角论证中国当前城市层级体系状态形成的内在机制并对其合理性进行把握。研究方法:空间分布图形分析与空间计量模型回归。研究结果:地方政府土地经营效果存在空间非均衡形态,地方政府间基于招商引资效应的土地经营策略存在着空间外溢效应与空间竞争效应。研究结论:地方政府间基于土地经营策略的竞争,促使中国城市层级体系趋向扁平化,而在中国现有的制度背景及路径依赖约束下,趋向扁平化的城市层级体系有其合理性且符合中国当代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与基本国情。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董康  孙可可  李平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而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是共同富裕的关键。数字技术的发展是当前我国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新机遇。本文对数字技术影响城镇内部、农村内部及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的机制分别进行了梳理,根据机制分析构建了相应的计量模型,利用我国2007—2020年的省际数据,使用爬虫技术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收集了“数字技术”关键词,科学合理地刻画出各省份数字技术水平,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数字技术能够缩小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而对城镇内部与农村内部的居民收入差距没有影响,该结论呈现出一定的时间异质性和空间异质性特征,并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第二,数字技术发挥效力需要一定外部条件作为支撑,数字技术在数字基础设施更发达、人力资本更充足的时期与地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越明显。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青原  胡龙吟  蔡长昆  章尹赛楠  
本文聚焦于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经济事务治理权”的转移,以中国大陆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为基础,使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建立政府经济职能转变指数,发现政府经济职能转变显著降低了城市—行业层面的资源错配程度。机制检验发现,政府经济职能转变通过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费用、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和企业生产要素投入,促进了行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政府经济职能转变对改善管制程度较低行业的资源配置具有较强的边际作用,而区域市场整合会强化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资源配置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