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59)
- 2023(7445)
- 2022(6377)
- 2021(5721)
- 2020(4761)
- 2019(10630)
- 2018(9983)
- 2017(19269)
- 2016(10682)
- 2015(11360)
- 2014(10707)
- 2013(10455)
- 2012(9503)
- 2011(8538)
- 2010(8396)
- 2009(7732)
- 2008(7479)
- 2007(6536)
- 2006(5705)
- 2005(4805)
- 学科
- 济(45530)
- 经济(45483)
- 管理(33158)
- 业(31410)
- 企(24412)
- 企业(24412)
- 方法(21823)
- 数学(19577)
- 数学方法(19477)
- 财(13991)
- 农(12816)
- 地方(11026)
- 中国(10726)
- 业经(10360)
- 贸(9765)
- 贸易(9764)
- 易(9503)
- 农业(9081)
- 学(8130)
- 制(7754)
- 环境(7749)
- 技术(7612)
- 出(7164)
- 家(7105)
- 划(6962)
- 务(6809)
- 财务(6806)
- 财务管理(6792)
- 企业财务(6499)
- 国家(6459)
- 机构
- 大学(150924)
- 学院(150716)
- 济(66977)
- 经济(66000)
- 管理(60373)
- 理学(53939)
- 理学院(53346)
- 管理学(52581)
- 管理学院(52325)
- 研究(51485)
- 中国(37090)
- 科学(32838)
- 农(32430)
- 京(30196)
- 财(29393)
- 业大(27367)
- 所(26232)
- 农业(25988)
- 研究所(24339)
- 财经(23918)
- 中心(23335)
- 经(21996)
- 经济学(21508)
- 江(20424)
- 经济学院(19772)
- 院(18153)
- 财经大学(18050)
- 北京(17921)
- 农业大学(17894)
- 经济管理(17604)
- 基金
- 项目(112279)
- 科学(88832)
- 基金(84722)
- 家(76860)
- 国家(76299)
- 研究(74988)
- 科学基金(64855)
- 社会(51747)
- 社会科(49344)
- 社会科学(49330)
- 基金项目(45783)
- 自然(43153)
- 省(42852)
- 自然科(42220)
- 自然科学(42206)
- 自然科学基金(41524)
- 划(36738)
- 资助(33340)
- 教育(33023)
- 编号(26872)
- 重点(25351)
- 部(24811)
- 发(24251)
- 创(23921)
- 国家社会(22860)
- 创新(22519)
- 科研(22155)
- 计划(22027)
- 教育部(21049)
- 业(20959)
共检索到203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长青 禄雪焕 逯建
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也造成了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因此为了深入贯彻"创新驱动战略、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对地方政府过度竞争造成的生产效率损失进行研究。本文利用我国28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数据研究政府竞争压力对地方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地方政府竞争压力对地区生产效率损失的影响呈现正相关关系,对地方生产效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第二,地方政府的竞争压力对地方生产率损失的影响效应存在较显著的地区差异,一二线城市竞争压力带来的地方效率损失明显高于普通地市。第三,破除经济政绩观将会显著降低辖区内经济效率损失,随着环境与民生政绩指标权重的持续增加,地方政府官员竞争对地方生产率损失的影响呈现先增后减的倒U型结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侯林岐 张杰
利用260个地级市数据研究多维政绩考核、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生产效率损失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经济型、经济-生态型和经济-生态-服务型政府绩效考核机制下,地方政府间的竞争高位压力均会导致城市生产效率损失,低位吸力则会促进本地区生产效率提升。多元化政绩考核体系能够有效纠正地方政府间竞争造成的资源配置扭曲,降低城市生产效率损失。不同区位、资源禀赋和人口集聚下各城市之间地方政府竞争策略存在差异。就区位异质性而言,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由竞争而导致的生产效率损失程度更高,但同时也具有更强的集聚力以提高区域生产效率;就资源禀赋异质性而言,环境规制对资源型城市生产效率提高作用更为显著,多元化政绩考核机制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资源诅咒"效应的形成,从而降低地区生产效率损失;就城市规模异质性而言,"用脚投票"机制在超大特大型城市中作用更为显著,不同规模城市提高生产效率途径存在差异。
关键词:
政绩考核 地方政府竞争 生产效率损失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唐天伟 朱凯文 刘远辉
以2007—2020年中国27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我国地级市绿色技术创新效率,从横向府际竞争与纵向压力型体制双视角出发,探讨地方政府竞争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及“双碳”目标压力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竞争显著抑制绿色技术创新效率;(2)调节效应结果显示,“双碳”目标压力可以弱化地方政府竞争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不利影响,二者的叠加效应有利于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3)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竞争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在东部、中部以及超特大城市、Ⅰ型大城市更为显著,而对西部、东北部以及Ⅱ型大城市、中小城市并不显著。因此,应充分发挥中央政府纵向协调优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完善考核激励制度,建立多维目标管理;针对不同城市异质性,因地制宜地实施目标压力管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游 谭光荣
利用面板随机前沿分析法研究了2009—2015年期间地方政府竞争对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为规范地方政府的竞争行为并提高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供政策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基础设施竞争对中国城市土地技术效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但效果并不显著,而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竞争、土地优惠政策竞争及外商直接投资竞争都不利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进一步测算各地区土地利用的技术效率发现,地方政府竞争影响下中国东、中、西部城市土地利用个体技术效率均出现明显下降。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城市土地利用中的地方政府竞争关系,改革地方政府官员考核机制,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提供良好政策环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游 谭光荣
利用面板随机前沿分析法研究了2009—2015年期间地方政府竞争对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为规范地方政府的竞争行为并提高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供政策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基础设施竞争对中国城市土地技术效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但效果并不显著,而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竞争、土地优惠政策竞争及外商直接投资竞争都不利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进一步测算各地区土地利用的技术效率发现,地方政府竞争影响下中国东、中、西部城市土地利用个体技术效率均出现明显下降。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城市土地利用中的地方政府竞争关系,改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默如 曾静婷 朱祐媛
科学分析数字经济对地方政府征税努力的影响,对于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重大。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21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地方政府征税努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地方政府征税努力,对其影响存在区域、转移支付和信息化水平异质性,且呈非线性正向效应,政府竞争程度的加深在数字经济提升地方政府征税努力的过程中具有阻滞效应。因此,应差异化培育数字经济,全方位共享技术红利;以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赋能智慧税务与政府治理现代化;优化新型核算系统,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统筹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税制协调,统筹数字资本与数字劳动的税制设计。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田红宇 祝志勇 刘魏
基于1997~2016年中国省域层面数据,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了政府主导、地方政府竞争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主导对科技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影响轨迹呈倒"U"型变化;中国式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竞争不利于科技创新效率提升,其影响呈"U"变化;地方政府竞争会削弱政府主导对科技创新效率正向促进的边际贡献,以至于二者协同效应不利于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
政府主导 地方政府竞争 科技创新效率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冷毅 杨琦
通过一个简单的序贯博弈模型,顺次分析了辖区封闭以及辖区间资本流动两种情况下地方政府间支出行为策略的机制和特征。通过比较发现,竞争会推动地方财政支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支持,这部分投入成为社会的先行资本,在过去一段时间中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刺激作用。但与此同时,竞争也容易引发地方政府对于公共服务类支出的忽视,降低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因此,有必要通过中央政府的权威性以及强大的宏观调控能力优势,引导和规制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之间进行科学平衡,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财政竞争 地方政府 财政支出结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宁 施本植 刘明
在理论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04—2016年中国24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结论如下:整体来看,地方政府绝对竞争与相对竞争不仅可以直接抑制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还会通过引致产业结构的工业化抑制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就总效应而言,地方政府绝对竞争与相对竞争仍抑制了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稳健性检验支持以上观点;分地区、城市规模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中等城市、小城市地方政府绝对竞争与相对竞争均能通过引致产业结构的工业化来抑制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大城市地方政府绝对竞争与相对竞争未能通过引致产业结构的工业化来抑制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罗能生 彭郁
研究目的:研究中国主要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年度变化以及不同层面的地方政府竞争对其影响。研究方法:GIS方法与动态面板计量方法。研究结果:(1)中国各大中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普遍不高,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差异性和不完全规律性分布,但城市之间效率差异在逐年缩小。(2)地方政府竞争的4个方面对促进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省会城市和其他城市之间地方政府竞争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3)从投资来源看,内资企业的土地利用效率更容易受到政府的直接推动,港澳台资企业习惯于享受地方政府的土地价格优惠,外资企业则更倾向于在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城市布局。研究结论:政府应在提高城市工业用地利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胜兰 初善冰 申晨
本文基于地方政府竞争的视角,以能够同时反映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状况的"生态效率"作为衡量指标,运用DEA方法测算了1997~2010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区域生态效率,并检验了环境规制对中国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在环境规制的制定和实施行为中存在明显的相互"模仿"行为,同时环境规制对区域生态效率具有"制约"作用。2003年后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制定、实施和监督行为由相互"模仿"转向"独立"施行,环境规制行为对区域生态效率的作用也由"制约"转变为"促进",或者"制约"作用减弱。因此,中央政府有必要推行多元化的政绩考核体系,引导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地方政府行为准则,通过完善环境法制建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钟军委 万道侠
基于空间动态面板模型,以2000—2013年中国地级层面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和财政支出竞争对资本空间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提升了区域间资本配置效率,这与中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偏向和公共财政资源的空间错配有关;资本流动有益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升,且与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资本空间配置效率具有显著的协同影响效应;中国区域间资本配置效率呈现出空间收敛现象,资本流动呈现出多中心动态演化特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杰刚 杨军
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利用2001—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横向政府竞争与纵向政府竞争对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省级地方政府之间的横向竞争以及省级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纵向竞争均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着“U”型关系。此外,纵向政府竞争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的纵向政府竞争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进一步分析可知,横向政府竞争在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过程中会产生空间溢出效应,而纵向政府竞争的空间溢出效应则不明显。研究结果为推动政府职能转型、构建横向财政协调机制和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弹性调整央地之间的财政分权比重、营造良好的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产业发展环境提供了启示。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俊
地方政府为获取经济效益和政治绩效而对金融资源展开争夺,进而形成地区金融竞争。基于省级区域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存在互补型地区金融竞争,即各地区采取同样或相似的行为进行金融竞争。当前,我国地方政府金融竞争方式趋于多样化,并随着经济发展环境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从通过行政权力直接干预国有银行的信贷资源配置到做大做强本土金融,既有行政职能部门(地方金融办)的隐性资金安排,也有政策推动性的金融话语权争夺(区域金融中心)。中央与地方间应合理分权和分责以正确激励和适度约束地方政府行为,避免过度的地区金融竞争;也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引导与市场效率相结合以实现金融资源合理配置,深化地方金融改革以活跃和规范地方金融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华耕
对于地方政府间竞争行为失范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加以研究。新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用的理论视角。从制度角度来看,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行为失范主要是由行政性分权体制下权力范围的模糊性,政绩考核和评价制度的单一性,地方政府间竞争约束机制的不完善性等原因造成的。
关键词:
制度 政府竞争 行为失范 成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