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42)
2023(15207)
2022(13359)
2021(12529)
2020(10733)
2019(24899)
2018(24604)
2017(48435)
2016(26025)
2015(29288)
2014(29082)
2013(28425)
2012(26214)
2011(23463)
2010(23448)
2009(21404)
2008(20819)
2007(18192)
2006(15886)
2005(13745)
作者
(73091)
(60271)
(60118)
(57443)
(38572)
(28764)
(27440)
(23818)
(22984)
(21442)
(20570)
(20080)
(18986)
(18913)
(18782)
(18285)
(17986)
(17977)
(17337)
(17326)
(14840)
(14764)
(14628)
(13779)
(13552)
(13492)
(13286)
(13223)
(12153)
(11889)
学科
(104827)
经济(104708)
管理(77119)
(71851)
(59553)
企业(59553)
方法(53230)
数学(46926)
数学方法(46366)
(29302)
中国(28536)
(27119)
业经(22895)
(20228)
地方(20079)
(19959)
贸易(19949)
(19721)
(19391)
农业(17944)
(17303)
财务(17231)
财务管理(17187)
技术(16585)
理论(16569)
(16366)
(16364)
银行(16331)
企业财务(16320)
环境(15637)
机构
大学(369659)
学院(366537)
管理(149705)
(148933)
经济(145869)
理学(130755)
理学院(129426)
管理学(127158)
管理学院(126480)
研究(116021)
中国(87105)
(77579)
(71254)
科学(70447)
财经(57480)
(56070)
中心(53364)
(53057)
业大(52927)
(52422)
(51205)
研究所(50957)
北京(48752)
(46706)
师范(46304)
经济学(45678)
财经大学(43146)
(42744)
(41882)
经济学院(41614)
基金
项目(253474)
科学(200081)
研究(185995)
基金(185483)
(160353)
国家(159092)
科学基金(138010)
社会(117643)
社会科(111648)
社会科学(111621)
基金项目(98446)
(97440)
自然(89932)
自然科(87863)
自然科学(87842)
自然科学基金(86253)
教育(85869)
(82149)
资助(77459)
编号(76222)
成果(61271)
(56717)
重点(56013)
(52848)
(52392)
课题(51030)
教育部(49175)
创新(48885)
科研(48833)
国家社会(48444)
期刊
(154285)
经济(154285)
研究(106755)
中国(61794)
学报(54802)
管理(54079)
(53258)
科学(50317)
(46359)
大学(42547)
学学(39957)
教育(37403)
农业(32300)
技术(31932)
(30762)
金融(30762)
财经(27637)
业经(25604)
经济研究(25433)
(23455)
问题(20957)
图书(19672)
理论(18933)
统计(17834)
技术经济(17645)
实践(17298)
(17298)
商业(16890)
科技(16815)
(16560)
共检索到5203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在余  郭军盈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工业化进程减速,工业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出现需求约束型工业化特征。本文运用1981—2002年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市场规模与工业化数据,通过计量模型对收入分配、市场规模与工业化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以验证理论假说。经验数据表明我国城镇内部与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异持续扩大是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品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祥  
本文利用1993—2004年省级地区面板数据重点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对FDI在我国区位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竞争和区位特征变量一道触发了FDI的初始地理集聚,而由于集聚效应的作用,地方政府竞争的经济后果会被持续加强,导致了FDI在我国省级地区的不均衡分布。(2)从长期来看,单纯的税费优惠手段对FDI区位选择整体上不起作用;各地区在交通、通讯和能源等硬件基础设施上的投资对吸引FDI流入具有重要作用,成为各地经济竞争的主要手段,并导致科教文卫等软件公共物品投资不足;此外,旨在提高地方政府治理水平的制度优化竞争对吸引FDI流入也具有积极作用,应成为未来地方政府竞争的主要方向。本研究为各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小强  韩立彬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迅速膨胀,风险不断累积。地方政府债务是否可持续以及如何对其有效地进行治理已然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要问题。在理论上,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企业、家庭和地方政府三部门的地方政府竞争模型。研究发现,中国地方政府间存在债务竞争的策略性互动行为;同时,在给定地方政府间存在债务竞争的情况下,财政分权会降低地方政府债务竞争程度。在实证研究上,基于2009-2013年29个省级面板数据,本文使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本地政府选择举债融资时会充分地考虑相邻地区的举债融资策略行为,即相邻地区的人均政府债务规模每增加1%,本地区的人均政府债务就会相应地增加0.264%。此外,进一步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竞争行为的关系,结果与理论发现保持一致。本文的研究对合理地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快速扩张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着重要的政策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小强  韩立彬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迅速膨胀,风险不断累积。地方政府债务是否可持续以及如何对其有效地进行治理已然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要问题。在理论上,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企业、家庭和地方政府三部门的地方政府竞争模型。研究发现,中国地方政府间存在债务竞争的策略性互动行为;同时,在给定地方政府间存在债务竞争的情况下,财政分权会降低地方政府债务竞争程度。在实证研究上,基于2009-2013年29个省级面板数据,本文使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本地政府选择举债融资时会充分地考虑相邻地区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涛  周业安  
分税制的实施在中国的多级政府体制内部形成了事实上的财政分权体制,这种财政分权体制使得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方面可能展开竞争。究竟这种支出竞争是否存在?如果存在的话,是表现为策略互补还是策略替代?利用1999~200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研究发现包括:各省份人均实际本级财政支出总量和行政管理费支出表现出显著的策略替代特征,而各省份人均实际基本建设、教育、科学、医疗卫生、预算外等支出都表现出显著的策略互补特征;此外,各省份人均实际本级财政支出总量、基本建设和行政管理费支出都表现出显著的时间上的路径依赖特征。我们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这些发现进行了深入探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杰  李涛  
尽管中国的地方政府缺乏独立的税权,但分税制的实施所形成的特定财政分权体制使得地方政府可能展开事实上的税收竞争。本文试图发现我国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的性质与程度方面的证据,利用1999~200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研究发现包括:各省份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财产税类的税负水平表现出显著的同期的空间策略互补特征,而各省份的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的税负水平却表现出显著的同期的空间策略替代特征;此外,各省份的营业税、财产税、各种费的税负水平都表现出显著的时间上的路径依赖特征。我们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这些发现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孔令池  高波  李言  
平衡"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关键与核心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产业结构优化形成方面。本文系统分析了市场开放与地方财税竞争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机制,并采用2003—2014年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市场开放显著推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但国际市场开放和国内市场开放作用力的大小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国内市场开放的作用力更大,中部与西部地区则相反。地方财税竞争一方面有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另一方面抑制了产业结构合理化。本文进一步考察发现,地方财税竞争会削弱市场开放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的效力。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存在"拉弗效应",结构性减税只要与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保持一致,就能在增加财税收入的同时优化产业结构。地方财政支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产业结构高级化,但是,其中的经济建设性支出会扭曲资源配置,抑制产业结构合理化。地方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存在显著的结构效应,所得税相比商品税更趋于优化产业结构。这些研究结论对于深化市场开放、矫正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实施财税体制改革等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孔令池  高波  李言  
平衡"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关键与核心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产业结构优化形成方面。本文系统分析了市场开放与地方财税竞争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机制,并采用2003—2014年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市场开放显著推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但国际市场开放和国内市场开放作用力的大小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国内市场开放的作用力更大,中部与西部地区则相反。地方财税竞争一方面有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另一方面抑制了产业结构合理化。本文进一步考察发现,地方财税竞争会削弱市场开放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傅利平  李永辉  
本文采用2004~2012年间中国237个地级市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从微观层面上分析了地方政府官员晋升竞争、个人特征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和作用效果。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官员晋升竞争会抑制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官员任期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上级政府部门下派的官员和具有企业背景的官员推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性更高。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官员考核机制中持续增加环境、民生两个方面指标的权重能够有效降低晋升竞争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抑制作用,并最终使其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为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逻辑提供了新的解释,并对优化我国官员治理模式、创新官员考核机制具有重要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朱铭来  李涛  
本文首先通过对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居民医疗保险筹资竞争进行理论模型的构建,然后采用空间面板模型进行极大似然估计(MLE),结果表明地区间的居民医疗保险筹资的空间相关性为负,并且财政分权空间相关性与居民医疗保险筹资呈负相关关系。而在随后对空间面板滞后模型的广义两阶段最小二乘(GS2SLS)估计中,结果显著说明存在地方政府居民医疗保险筹资竞争。总体而言,我们发现财政分权促进了地方政府居民医疗保险筹资竞争,但地区间财政分权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竞争的态势。因此应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对地方政府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机制的监督、建立与地区经济发展相同步的医疗保险筹资机制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朱铭来  李涛  
本文首先通过对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居民医疗保险筹资竞争进行理论模型的构建,然后采用空间面板模型进行极大似然估计(MLE),结果表明地区间的居民医疗保险筹资的空间相关性为负,并且财政分权空间相关性与居民医疗保险筹资呈负相关关系。而在随后对空间面板滞后模型的广义两阶段最小二乘(GS2SLS)估计中,结果显著说明存在地方政府居民医疗保险筹资竞争。总体而言,我们发现财政分权促进了地方政府居民医疗保险筹资竞争,但地区间财政分权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竞争的态势。因此应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对地方政府居民医疗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尚植  
分税制背景下财政分权体制使得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着激烈的财政竞争,其典型特征表现为税负、公共投入支出和公共服务支出三种政策工具之间的策略互动,从而影响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基于1997~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估计交互项系数的符号,结果发现:地方政府的三种政策工具是相辅相成的;交互项的作用也存在着地区的差异;税负、公共服务支出和公共投入支出对经济增长有着不同的边际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彭薇  
在我国,省级地方政府没有决定税率及设定税种的权力。那么我国省级地方政府之间是否存在税收竞争呢?该文基于资本竞争的"策略互动"模型,构建了辖区政府税收竞争的反应函数,并运用差分广义矩法对1998—2007年及2008—2013年两个时间段我国省级政府税收竞争进行实证检验,尝试考察地方省级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存在性及竞争程度。该文研究发现:在这两个时间段中,我国省级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广泛存在。但在不同地区,对于不同税种,不同省级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策略不同,"互补型"竞争与"替代型"竞争同时存在。这既与不同省份侧重不同税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关,也与各省份经济规模、省级政府对公共服务的偏好以及不同省份经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基于岭回归的模型和实证分析创新性地表明:1978年以来我国总体经济增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改革为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条件,而城市服务业则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去向,正规工业部门和建筑业的发展虽然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有促进作用,但相对较弱。进一步发展农业经济,使得更多的劳动力从农村解放出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得第三产业能够吸收更多的劳动力,是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略选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吴振球  王建军  
本文从一般均衡的角度阐述了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微观机制。以此为理论基础,使用1998——2010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以全要素生产率表示经济增长方式,考察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地方政府竞争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影响关系存在着显著的滞后效应;地方政府竞争当期、滞后两期、四期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较大,滞后一期、三期的影响较小,在任期内呈现出W型特征;地方政府竞争对各省区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相同。文章论证了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性,这与现有的研究结论不相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