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40)
- 2023(10484)
- 2022(9025)
- 2021(8171)
- 2020(7097)
- 2019(16465)
- 2018(15759)
- 2017(30685)
- 2016(16639)
- 2015(19115)
- 2014(19133)
- 2013(19072)
- 2012(18318)
- 2011(16794)
- 2010(17191)
- 2009(16068)
- 2008(15804)
- 2007(14576)
- 2006(12960)
- 2005(11892)
- 学科
- 济(94666)
- 经济(94593)
- 管理(46599)
- 业(42312)
- 方法(36460)
- 企(32971)
- 企业(32971)
- 数学(32334)
- 数学方法(32124)
- 地方(24200)
- 农(21316)
- 财(20532)
- 中国(20459)
- 贸(19001)
- 贸易(18994)
- 易(18463)
- 学(17791)
- 业经(17269)
- 地方经济(14546)
- 制(14347)
- 农业(14323)
- 出(14040)
- 环境(12293)
- 和(12004)
- 融(11351)
- 金融(11348)
- 银(10714)
- 银行(10693)
- 体(10597)
- 行(10282)
- 机构
- 大学(253220)
- 学院(252212)
- 济(119853)
- 经济(117622)
- 管理(94471)
- 研究(91169)
- 理学(80728)
- 理学院(79808)
- 管理学(78609)
- 管理学院(78123)
- 中国(68222)
- 科学(53484)
- 财(53192)
- 京(52689)
- 所(46756)
- 农(42856)
- 研究所(42181)
- 财经(41724)
- 中心(41057)
- 经济学(39372)
- 江(39068)
- 经(37787)
- 业大(35990)
- 经济学院(35478)
- 农业(33430)
- 北京(33188)
- 院(32061)
- 范(31840)
- 师范(31588)
- 财经大学(30656)
- 基金
- 项目(162322)
- 科学(127607)
- 基金(118912)
- 研究(118094)
- 家(103584)
- 国家(102804)
- 科学基金(87101)
- 社会(77878)
- 社会科(73970)
- 社会科学(73950)
- 基金项目(62215)
- 省(62177)
- 自然(54175)
- 教育(53038)
- 自然科(52859)
- 自然科学(52843)
- 划(52277)
- 自然科学基金(51890)
- 资助(49285)
- 编号(46489)
- 成果(38256)
- 部(36834)
- 发(36745)
- 重点(36674)
- 国家社会(33170)
- 创(32839)
- 课题(32130)
- 教育部(31712)
- 创新(30972)
- 人文(30819)
- 期刊
- 济(137370)
- 经济(137370)
- 研究(79272)
- 中国(48226)
- 财(41990)
- 农(38619)
- 学报(38344)
- 科学(35275)
- 管理(33807)
- 大学(28908)
- 学学(27458)
- 农业(25681)
- 经济研究(23537)
- 融(22829)
- 金融(22829)
- 财经(21955)
- 技术(21654)
- 教育(20472)
- 业经(19291)
- 经(19101)
- 问题(18711)
- 贸(16616)
- 技术经济(15069)
- 业(14349)
- 统计(13926)
- 国际(13778)
- 世界(13581)
- 策(11992)
- 商业(11794)
- 理论(11696)
共检索到387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莉 皮嘉勇 宋光祥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但是大量研究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存在生产性支出偏向。本文基于"撤县设区"准自然实验,利用全国层面的县级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来识别撤县设区政策对于生产性支出偏向的影响,发现撤县设区减少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占比,增加民生性支出占比,但同时也使得政府行政管理费用上升。我们认为,原因是撤县设区减少了基层地方政府的竞争从而弱化了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动机和能力。本文的研究从地方政府竞争的角度理解撤县设区政策如何影响财政支出偏向;同时,对如何改变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提供了来自行政
关键词:
撤县设区 地方政府竞争 生产性支出偏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伟
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存在生产性支出偏向。对该现象有两种解释视角,一种是基于财政分权和晋升锦标赛理论,认为生产性支出有利于经济增长因而受到地方政府的偏好;另一种则是认为是腐败导致了地方政府生产性支出偏向。但某些经验研究并不支持第一种解释视角,而第二种视角又受到腐败度量指标选择的限制,所以需要新的解释视角。一种新的解释视角是:不同来源财政资金因其财力自主性大小不同,可能会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财政支出产生不同的效应。这为研究地方政府生产性支出偏向现象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这种视角下,遵循新的研究思路,可以将财政资金来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文骏 刘晔
从预算结构出发,首次基于款级科目对1997-2009年公共财政支出和政府性基金支出的省级数据进行分类调整,并利用动态面板模型检验了财政分权对生产性支出偏向的影响。结果表明:由财政分权所导致的地方政府存在生产性支出偏向;但从预算结构来看,生产性支出偏向主要来自政府性基金支出,公共财政支出不具备明显的生产性支出偏向,而是更多地表现出支出刚性。因此,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支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政府性基金筹集专项建设资金的作用,完善转移支付结构,彻底取消预算外支出,加大经济开放程度,从而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国庆
在经济行政学文献中,政府一般是按层次划分的。当今世界任一国家,都是由多级政府组成的,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央与地方政治经济关系的演进,地方政府的职能表现为极为复杂的历史动态过程,其主要表现是:地方政府时而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时而仅仅是中央政府的行政派出机构。因此,要全面考察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动机就显得不是那么简单。 公共部门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组织,而是由多级政府和个别主体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正如布坎南所指出的那样:一方面,一切制度都包含公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甘林针 钟钰 普蓂喆
确保粮食安全,不仅要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还要激发地方政府稳粮积极性。我国粮食生产取得重大成就,离不开地方政府和主政官员的贯彻落实。通过官员激励,确保中央与地方在粮食治理上目标一致,是政策落实的重要方面,但鲜有研究关注。以晋升锦标赛理论为基础,利用2003—2019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官员晋升模型,从官员激励角度分析提高地方政府稳粮积极性的路径,考察粮食生产绩效是否是官员晋升的要素之一。结果显示,粮食生产绩效利于主产区官员晋升,而对产销平衡区、主销区和全样本的官员晋升作用不显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也验证了这一结论。证实在粮食生产“主战场”的主产区,地方官员稳粮晋升通道已建立,晋升锦标赛是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机制。未来应优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体系,提高官员在保障粮食安全工作的激励精准度和针对性;强化地方粮食安全考核结果运用,提高粮食安全官员激励强度;增强地方党政官员的稳粮责任意识,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万里 李齐云
从"援助之手"到"攫取之手"凸显了地方政府作为自我理性行为者行为差异问题,但该差异绝不仅仅源于地方政府及官员的激励机制,而是与地方政府所处的制度约束空间紧密关联。如果说激励机制是地方政府行为差异的内在诱因的话,那么,软化的制度约束则是地方政府行为差异的外因。本文认为,行政"以官治官"下的地方政府选择性政府职能和机会主义下的道德风险问题凸显了有效的官员治理制度机制缺失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委托代理视角下切实可行的公众和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问责制度机制的缺失凸显了对地方政府理性行为者和行为差异的强化作用;政企关系视角下有效廓清政府-市场边界制度机制的缺失和地方政府角色的多元化却进一步强化了地方政府理性行为者角色和行为差异。而进一步矫正和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不仅要对地方政府进行激励,还要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约束,加快制度机制匹配,构建地方政府行为约束的制度机制空间,打造一个更加合意和守规的地方政府,回归政府本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万里 李齐云
从"援助之手"到"攫取之手"凸显了地方政府作为自我理性行为者行为差异问题,但该差异绝不仅仅源于地方政府及官员的激励机制,而是与地方政府所处的制度约束空间紧密关联。如果说激励机制是地方政府行为差异的内在诱因的话,那么,软化的制度约束则是地方政府行为差异的外因。本文认为,行政"以官治官"下的地方政府选择性政府职能和机会主义下的道德风险问题凸显了有效的官员治理制度机制缺失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委托代理视角下切实可行的公众和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问责制度机制的缺失凸显了对地方政府理性行为者和行为差异的强化作用;政企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小勇
笔者通过构造地理空间权重和经济空间权重矩阵,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1985年~2006年间中国省级财政分权、邻里竞争对财政支出偏向政策的影响,并将这种影响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研究发现,总体上,省级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基本建设支出比重无显著影响,而对社会发展性支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相邻地区GDP增长率的提高,促使地方政府增加基本建设支出比重,而降低社会发展性支出比重。
关键词:
财政分权 邻里竞争 空间面板模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叶 邱磊 刘小兵
提升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使用2008—2016年中国286个地级市的专利申请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支出偏向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财政支出偏向显著促进了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且这种促进作用主要存在于东部地区、超大城市以及特大城市;(2)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开发区建设是财政支出偏向影响区域技术创新的可能渠道;(3)基于土地出让行为能放松地方政府预算约束这一基本事实,进一步检验了土地出让在财政支出偏向与区域技术创新关系中的调节效应,发现土地出让行为减弱了财政支出偏向对区域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4)考虑空间因素可能给估计结果带来的影响,通过空间相关性检验发现,财政支出偏向存在策略性互动行为,且进一步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检验发现,财政支出偏向的策略性互动行为显著促进了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提升。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谭光荣 史卜云 金培振
地方政府竞争引致的财政支出结构倾斜问题日益凸显,不同种类的生产性支出对区域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有何差异?通过构建Min DS-Luenberger指数测度中国20391家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基于空间Durbin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从区域企业整体视角来看,地方政府加大教育支出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从而改善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不同区域的财政教育支出具有负向空间交互影响;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和科技支出的全要素生产率改进效应并不明显;对外开放与产业高级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正向影响,而外商直接投资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呈负相关关系;所有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尚不明显。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开 张磊
本文以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为出发点,基于2009—2017年地级市层面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审视财政压力、政府竞争与地方政府民生支出偏向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政府竞争而言,财政压力才是降低地方政府民生支出偏向的主要原因。财政压力对政府竞争具有调节作用,政府竞争对民生支出偏向的反向作用程度显著依赖于财政压力。具体而言,政府竞争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偏向不具有直接效应,但在财政压力的调节作用下显著影响上述三项支出。本文进一步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越低,政府竞争与民生支出偏向之间的相关关系越不显著;地方政府在执行多任务导向型的中央决策时,具有较为明显的自我选择倾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苏杨珍
新政治经济学是从经济学的方法和角度切入政治学领域,分析由于国家和市场的并存及动态上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各种问题,试图解释总体的经济政策中政治和经济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的视角,通过对我国公共支出变迁的现实特点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公共支出具有政治性和经济性双重特性,其实质上是一种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民主决策支出:公共支出发展变迁的路径主要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来实现,同时由于市场外部性的存在,公共支出无论从外延规模还是内涵结构来看都需要政府宏观调节进行优化和完善。
关键词:
公共支出 政治性 经济性 结构变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真 张梦
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各区域低碳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以及政府力量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对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在马克思价值理论框架下构建了一个区域低碳竞争力模型,以此探讨导致中国区域低碳竞争力差异的影响机制,并利用2000-2012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其进行检验,重点考察了两种不同的政府环境治理模式影响区域低碳竞争力的绩效差异。研究表明:(1)区域低碳竞争力可分解为传统要素禀赋效应、政府治理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和产业内部结构效应,其中,政府治理和技术进步对区域低碳竞争力具有正向影响,产业内部结构对区域低碳竞争力具有负向影响,而传统要素禀赋效应的影响方向并不确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红琼
本文在假定地方政府是"仁慈型"政府的前提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地方政府支出存在结构偏向,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而轻科教文卫等支出。接着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激励合同出发,分析在"经济人"假设下,地方政府的行为受激励机制的影响,从追求"社会合意"型向追求"中央合意"转变。而这一转变带来的则是公共品供给效率损失,某些公共品提供不足,而某些公共品供给过度等后果。
关键词:
地方政府行为 支出结构 偏向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徐琰超 柳荻 杨龙见
地区资源禀赋的差异化导致地方官员面临不同的激励和约束。文章考察了有效竞争条件下的地方财政行为,着重分析了转移支付对异质性地方政府支出结构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资源禀赋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财政支出偏向:资源丰裕地区的生产性支出所带来的GDP增量相对更高,当地官员为了谋求政治晋升,倾向于扩大政府生产性支出;资源匮乏的地区则倾向于扩大政府行政开支和福利性支出,前者可以增加地方官员的腐败和公务性消费,并通过构筑本地政治网络资源的方式提高私人效用,后者可以使地方官员赢得更多本地居民的支持。本文基于中国县级数据为上述
关键词:
资源禀赋 转移支付 地方政府支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