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96)
2023(18187)
2022(15635)
2021(14525)
2020(12100)
2019(28058)
2018(27592)
2017(52918)
2016(28450)
2015(31770)
2014(31733)
2013(31091)
2012(28814)
2011(26027)
2010(26017)
2009(23629)
2008(23131)
2007(20155)
2006(17692)
2005(15544)
作者
(80856)
(67213)
(66687)
(63228)
(42863)
(32118)
(30399)
(26513)
(25617)
(23850)
(22883)
(22658)
(21298)
(21138)
(20872)
(20494)
(19949)
(19673)
(19240)
(19190)
(16550)
(16490)
(16296)
(15379)
(14943)
(14830)
(14780)
(14661)
(13516)
(13246)
学科
(123107)
经济(122991)
管理(80980)
(76346)
(62204)
企业(62204)
方法(55196)
数学(47774)
数学方法(47227)
中国(33664)
(31941)
地方(30945)
(29618)
(27872)
贸易(27855)
业经(27041)
(26955)
(23538)
农业(21647)
(20248)
理论(19063)
环境(18926)
技术(18731)
(18496)
(18029)
金融(18026)
(17929)
银行(17887)
(17332)
财务(17252)
机构
大学(402088)
学院(401047)
(166138)
经济(162741)
管理(159453)
理学(138391)
理学院(136883)
研究(135403)
管理学(134553)
管理学院(133827)
中国(100095)
(85165)
科学(82117)
(75280)
(66621)
(62072)
中心(61425)
研究所(60518)
财经(60236)
(58341)
业大(57874)
(54975)
(53583)
北京(53581)
师范(53087)
经济学(50371)
(50053)
农业(48330)
(47468)
经济学院(45643)
基金
项目(276569)
科学(218527)
研究(203506)
基金(201128)
(174523)
国家(173102)
科学基金(149566)
社会(129231)
社会科(122661)
社会科学(122634)
(107693)
基金项目(106308)
自然(96523)
自然科(94306)
自然科学(94287)
教育(93800)
自然科学基金(92572)
(90394)
资助(83361)
编号(82913)
成果(66601)
重点(62029)
(61803)
(61353)
(57253)
课题(57019)
创新(53470)
国家社会(53365)
教育部(53003)
科研(52794)
期刊
(178474)
经济(178474)
研究(118208)
中国(75387)
学报(60170)
管理(58240)
科学(56266)
(55891)
(55719)
大学(46458)
教育(45177)
学学(43703)
农业(39137)
技术(35613)
(34965)
金融(34965)
业经(30031)
经济研究(29183)
财经(28886)
(24714)
问题(24281)
(21768)
图书(20687)
(20043)
技术经济(19188)
商业(18827)
理论(18750)
科技(18635)
国际(18137)
统计(18122)
共检索到588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青  傅强  
本文基于1985-2013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面板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对我国地方政府竞争、贸易开放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和短期波动影响作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就全国而言,长期内地方政府竞争和贸易开放均显著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贸易开放的中介效应显著;东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竞争、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对东中部地区,地方政府竞争促进经济增长程度大于贸易开放,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情况与全国不同,地方政府竞争显著抑制经济增长,贸易开放则影响不显著。人力资本积累、固定资本存量增长均有助于整体经济发展,政府经济参与度增加则抑制经济增长。最后论文就...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华臣  焦勇  
本文在贸易开放条件下重新审视了地方政府竞争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通过运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并灵活设定计量模型形式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竞争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贸易开放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贸易开放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显著弱化了地方政府竞争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正向影响;分区域看,地方政府竞争扩大了东部和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了中部地区收入差距,贸易开放对地方政府竞争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阻碍作用中部地区最大、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基于变换模型形式、考察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采用工具变量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逯宇铎  李丹  
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决定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但是,目前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呈现了明显的差异性,不断扩大发展的区域服务贸易竞争力差距水平必然影响到中国整体服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如何有效的解决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地区差距,探讨差距扩大的原因和缩小差距的对策,成为重要的研究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区域服务贸易发展情况,探讨了区域服务贸易差异化发展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找出影响服务贸易差异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各区域服务贸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曹文超  
运用非动态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在考虑市场化程度差异的情况下,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作用强弱会由于区域市场化程度的高低而呈现出显著的区间效应,表现出随着区域市场化程度的深化,政府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在市场化发展较为成熟的区域,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弱;而在市场化发展较不成熟的区域,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强。因此,在区域市场化程度未达到门槛值之前,须充分发挥政府竞争的积极作用,通过改善区域基础设施及产业配套设施、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等方式促进区域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地区间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区域市场化程度达到门槛值之后,应适当降低政府竞争的力度,使政府更多地让位于市场,防止过度竞争导致的效率损失,加强行政制度建设,不断消除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行政性障碍,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好服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厉敏萍  熊璋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尽管有利于区域发展环境的改善和区域制度创新,但也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月梅  孙群力  
本文利用我国28个省市区1978~2006年的数据,检验了我国贸易开放与地方政府规模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贸易开放与全国各地区的政府规模显著正相关,即随着外贸依存度的提高,地方政府规模随之扩大。分地区的检验结果表明,贸易开放程度最高的东部地区,贸易开放对其政府规模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在贸易开放程度较低的中、西部地区,贸易开放对政府规模的影响则显著正。即使是采用滞后的数据进行检验,贸易开放度与各地区政府规模之间的关系依然是稳健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景华  刘炼  
地方政府竞争促进了中国区域经济的增长,也带来了区域增长的差异。地方政府竞争理论成为研究地区经济差距变动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新视角。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深入研究地方政府竞争的区域经济效应,既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积极性,又及时弥补地方政府竞争中的制度缺陷,规范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儒  卫离东  
地方政府竞争和产业集聚作为影响区域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厘清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实现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考虑地区经济增长和减排效应入手,采用全要素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和SBM-DEA模型测算2005-2018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绿色发展效率,从空间视角考察了地方政府竞争、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地方绿色发展效率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呈现空间集聚的特征;地方政府竞争抑制了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产业集聚起到促进作用,而两者的交互作用有利于提高绿色发展效率;时空异质性分析表明不同地理位置和城市规模下,地方政府竞争和产业集聚对绿色发展效率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性。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考核体系,强化产业集聚的影响作用,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比例,以推动实现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宝剑  
通过构建地方政府间投资竞争策略性行为模型,本文分析了完全信息条件下与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我国地方政府投资竞争行为的博弈表现与纳什均衡,并对比了各种博弈均衡的社会收益问题。在理论分析之后,以我国迅速发展的交通运输事业为例,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投资竞争对"硬件"基础设施的改善效应,最后自然得出结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厉敏萍  陈剑林  
制度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第三个因素"。依靠制度变迁吸纳域外生产要素是地方政府竞争实质所在。由于宏观失控的后果人人有份,地方政府为追逐本体利益与其他区域政府展开有利于己的竞争博弈,而无需负担宏观失控的全部成本。要正确发挥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需要对地方政府行为和激励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其制度转型方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红凤  黄璐  孙承运  
本文基于地方政府竞争视角,选取2005—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测度中国省级食品产业发展效率,并通过实证分析揭示政府干预对食品产业发展效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整体食品产业发展效率在样本期内仍处于较低水平,且具有显著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在不考虑地方政府竞争时,政府干预对食品产业发展效率具有抑制作用;考虑地方政府竞争后,政府干预不仅负向影响本地区食品产业发展效率,而且对邻近地区食品产业发展效率具有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这表明现阶段应注重政府监管模式改革,坚持监管投入增加与监管质量提升并举,同时推动治理模式多元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兵  陈少林  乔晶  
通过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基于系统GMM方法和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贸易开放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结果发现:地方政府财政总量支出具有时间上的路径依赖特征和空间上的策略模仿特征;各财政细分科目支出的路径依赖特征明显,空间策略互动特征各异。人均收入的增加引起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缩减,财政分权导致的政府竞争推动支出规模的扩大,"瓦格纳"法则和"利维坦"假说在中国均不成立。贸易开放能够促进政府效率的改善,有利于抑制地方政府规模的膨胀,但贸易开放存在滞后的补偿效应,会导致未来政府支出规模和结构的调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于津平  吴小康  
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剖析地方政府产业补贴政策的形成机制和经济效应,并利用实证分析方法揭示地方政府产业补贴率与区域生产成本的关系。理论分析表明,当地方政府产量偏好相同时,生产成本优势越明显的地区,地方政府产业补贴率应越高。但如果高成本地区的产量偏好远大于低成本地区,高成本地区地方产业补贴率就会大于低成本地区。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地方政府产业补贴率与生产成本正相关,说明地方政府产业补贴政策存在逆成本优势选择现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子豪  毛军  
基于中国2000—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状况的"生态效率"衡量区域绿色发展,运用Dagum基尼系数测算中国区域绿色发展的地区差异,利用空间面板联立方程估计,本文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地方政府税收竞争、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区域绿色发展的影响机制和效果。研究发现,(1)研究期内中国省域绿色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但区域绿色发展空间分布差距有所扩大。(2)本地政府税收竞争、产业结构的工业化将直接对本地绿色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邻近地区的税收竞争、工业化发展也将通过"逐底竞争"的负向激励抑制本地绿色发展。由此可见,规范地方政府税收竞争行为、合理引导地方产业结构有效升级,对新时代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地区之间绿色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鹏  
中国经济转型的总体格局是由转型路径分异的区域演进所合成的。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探讨了中国区域经济转型路径的演化机理:在历史逻辑起点上,区域经济转型被更多地强调要依据初始条件来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经济发展方式;地方政府具有推动区域转型路径不断强化的内在倾向,通过地方政府间竞争,不断创造出适宜当地经济转型进一步深化的有利条件。区域经济转型路径在不断地进行自我强化的同时,也内生出区域的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区域内动态性调整,使转型路径得到优化并能够持续演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