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58)
- 2023(11725)
- 2022(9353)
- 2021(8470)
- 2020(6901)
- 2019(15303)
- 2018(14871)
- 2017(28728)
- 2016(15399)
- 2015(16973)
- 2014(16502)
- 2013(15733)
- 2012(14182)
- 2011(12798)
- 2010(12924)
- 2009(11946)
- 2008(11637)
- 2007(10753)
- 2006(9619)
- 2005(8744)
- 学科
- 济(67499)
- 经济(67450)
- 管理(47651)
- 业(45458)
- 企(37995)
- 企业(37995)
- 方法(24637)
- 数学(20906)
- 数学方法(20770)
- 中国(20252)
- 农(18353)
- 地方(17664)
- 技术(17117)
- 业经(16307)
- 财(15283)
- 学(13113)
- 制(12744)
- 技术管理(12346)
- 农业(12217)
- 融(10859)
- 金融(10858)
- 银(10476)
- 银行(10450)
- 贸(10366)
- 贸易(10356)
- 理论(10210)
- 行(10111)
- 易(9962)
- 划(9869)
- 发(9507)
- 机构
- 学院(215380)
- 大学(214735)
- 济(91867)
- 经济(90096)
- 管理(86084)
- 理学(74016)
- 研究(73210)
- 理学院(73194)
- 管理学(72134)
- 管理学院(71707)
- 中国(56699)
- 京(45053)
- 科学(42850)
- 财(42787)
- 所(35709)
- 农(34277)
- 中心(33914)
- 江(33661)
- 财经(33518)
- 研究所(32118)
- 业大(30648)
- 经(30569)
- 经济学(28707)
- 范(28015)
- 师范(27766)
- 北京(27756)
- 院(26718)
- 农业(26681)
- 州(26289)
- 经济学院(25809)
- 基金
- 项目(146312)
- 科学(118354)
- 研究(108741)
- 基金(107558)
- 家(93558)
- 国家(92820)
- 科学基金(81196)
- 社会(72334)
- 社会科(68834)
- 社会科学(68813)
- 省(58416)
- 基金项目(57220)
- 自然(50592)
- 自然科(49524)
- 教育(49523)
- 自然科学(49513)
- 自然科学基金(48696)
- 划(48553)
- 编号(42816)
- 资助(41123)
- 创(36042)
- 成果(34302)
- 重点(33087)
- 发(32828)
- 创新(32774)
- 部(32168)
- 国家社会(30908)
- 课题(30314)
- 制(28135)
- 教育部(27821)
共检索到326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充 何益欣
利用城市面板数据,从土地要素配置的视角,以2007年《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实施为契机,运用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了地方竞争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和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最低限价政策的实施会改善土地竞争,促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经稳健性检验之后,结果保持稳健;微观层面,最低限价政策通过提升企业研发投入的机制和抑制企业寻租的机制提升区域创新;宏观层面,最低限价政策不仅通过减少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放松预算约束来增加政府科技支出的机制以促进区域创新,而且还可以通过增强对土地违法的处理来改善制度环境的机制以促进区域创新;地理禀赋好的、城市级别低的、具有国家级开发区的城市所受到的最低限价政策的积极影响更大;此外,2008年的刺激计划对政策效应具有放大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时中 余本洋 陆雅洁
文章运用极值熵值法测算了省级科技创新指数,从财政投入和地方政府竞争视角建立面板Tobit模型,结果显示:中国科技创新水平整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时序特征,各省科技创新水平异质性特征明显。中国地区科技创新水平表现为由"块状分布"向"片状分布"演进的时空特征,三大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均呈"先慢后快"的提升趋势,但区域差异逐渐缩小。中国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呈现三种波动类型。财政投入、地方政府竞争均显著促进了地区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董祚继
土地是生产经营活动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可以释放巨大的经济发展潜能,对稳增长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按照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城镇、产业、区域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切实做好国土空间规划、土地产权制度、土地法治建设等基础保障工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严金明
本文通过分析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涵义、发展逻辑、重点内容等,阐释了其背后的市场运行机制,论述了如何更好地发挥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优势,全面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实现土地要素市场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建设。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周明明 冯海波
规范地方公共服务竞争行为,促进要素的合理流动与高效集聚,是当前区域创新的关键。本文从理论研究入手,建立地方公共服务竞争与区域创新关系的分析框架,并实证检验了地方公共服务竞争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地方公共服务竞争对区域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素质劳动力、普通资本与风险资本的流动在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竞争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异,即相比于社会性公共服务竞争,非社会性公共服务竞争对区域创新的正向影响要小得多;经济发达、财政压力较小地区的公共服务竞争对区域创新的影响显著为正,而经济欠发达、财政压力较大地区的公共服务竞争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公共服务竞争 要素流动 区域创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鞠蕾 王璐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初期投入高、风险大,需要强有力、系统性的财税政策支持才能迅速成长起来,但伴随着带有地方政府竞争性质长期持续的财税政策支持,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出现产能过剩问题。本文基于2004—2014年中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地方政府不当竞争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并考察了要素市场扭曲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地方政府不当竞争造成了要素市场扭曲,要素市场扭曲主要通过财政支持和污染纵容体现,两者均加剧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且财政支持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田红宇 祝志勇 刘魏
基于1997~2016年中国省域层面数据,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了政府主导、地方政府竞争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主导对科技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影响轨迹呈倒"U"型变化;中国式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竞争不利于科技创新效率提升,其影响呈"U"变化;地方政府竞争会削弱政府主导对科技创新效率正向促进的边际贡献,以至于二者协同效应不利于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
政府主导 地方政府竞争 科技创新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姜海 田双清 陈乐宾
基于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演进逻辑、现实难点和改革需求,通过构建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基本共识分析框架,解释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共识层级构成及其作用价值。研究发现,新时代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须协调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城乡、区域、要素“五大”关系,确立权责清晰、收益共享、城乡平等、资源高效、系统联动的理念价值取向;须从产权安排、管理体制、配套制度三方面创新制度框架设计;须细化参与主体、参与方式、价格形成、收益分配等程序规则约束,增强从顶层设计到实践操作不同层面的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共识,充分发挥社会共识的政策工具作用,为我国土地制度创新与政府治理优化提供理论和现实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汪晓文 任敬 陈南旭
区域市场一体化是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应有之义。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竞争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区域市场建设。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2012~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考察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影响效果、异质性特征及传导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呈显著倒“U”型关系,良性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市场一体化具有促进作用,恶性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市场一体化具有抑制作用;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制造业升级水平方面存在异质性;地方政府竞争可以通过改变区域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影响区域市场一体化。因此,要规范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以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结论对从优化地方政府竞争角度高质量推进我国区域市场一体化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志安 孟司雨
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考察异质性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绿色创新绩效存在空间相关性,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省份间绿色创新绩效存在正向空间溢出,地理相邻省份间绿色创新绩效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地方政府财政竞争不利于区域绿色创新绩效提升,地方政府环境竞争与地方政府服务竞争均对区域绿色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地方政府财政竞争对区域绿色创新绩效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地方政府环境竞争呈现正向空间溢出作用,而地方政府服务竞争则不存在空间相关性。基于此,应完善地方政府财政考核指标,扩大环境绩效考核指标覆盖范围,高质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助力区域绿色创新绩效提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叶 邱磊 刘小兵
提升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使用2008—2016年中国286个地级市的专利申请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支出偏向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财政支出偏向显著促进了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且这种促进作用主要存在于东部地区、超大城市以及特大城市;(2)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开发区建设是财政支出偏向影响区域技术创新的可能渠道;(3)基于土地出让行为能放松地方政府预算约束这一基本事实,进一步检验了土地出让在财政支出偏向与区域技术创新关系中的调节效应,发现土地出让行为减弱了财政支出偏向对区域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4)考虑空间因素可能给估计结果带来的影响,通过空间相关性检验发现,财政支出偏向存在策略性互动行为,且进一步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检验发现,财政支出偏向的策略性互动行为显著促进了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提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程广斌 侯林岐
使用2005-2017年中国267个地级市数据,实证分析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不同竞争模式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分权能够显著促进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提高,相比于"围绕增长而竞争",地方政府"围绕创新而竞争"的竞争模式更能够发挥财政分权对区域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地方政府竞争模式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和规模异质性,相比于中西部城市,东部城市"围绕创新而竞争"能够更好地发挥财政分权对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相比于Ⅰ型和Ⅱ型大城市,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财政分权更能够显著促进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创新平台建设、创新要素投人和创新制度环境可能是地方政府影响区域技术创新的作用渠道,即区域技术创新的提高需要依靠地方政府来调动企业研发积极性以及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市场化制度环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皮建才
与传统文献的视角不同,本文从发达地区的角度出发,在地方政府间竞争的框架下分析了区域市场整合的成本与收益。文章认为,地区收入差距是阻碍市场整合的决定性力量,正外部溢出效应是推进市场整合的决定性力量,而中央政府对地方官员的考核机制则会对这种力量的对比和权衡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央政府可以通过采用不同的政绩考核方法或在相同的政绩考核方法下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提高市场整合的程度进而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关键词:
市场整合 晋升激励 地方政府 中央政府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慧 易金彪 徐建新
本文基于2010-2019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面板熵权法、三阶段DEA方法以及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空间关联视角下数字经济发展与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与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与要素市场化配置均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发展能够对区域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从全国层面看,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提升要素配置效率以带动区域创新效率提升;从区域层面看,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畅通东中部地区要素配置和循环通道,形成“集聚-优化-再集聚”的良性循环,但对西部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有负向影响,进而导致区域创新效率差距不断扩大。本文建议,充分利用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要素市场活力与空间溢出效应,加强区域间创新合作,构建数字创新生态体系,因地制宜采取区域差异化发展战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阳丹露 任劼
市场化进程是影响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选取2008-2019年我国30个省份,实证检验市场化进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果以及资本要素配置的机制作用。研究发现:加快市场化进程显著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过程中,加快市场化进程、改善资本要素配置扭曲是卓有成效的手段之一。文章研究为金融市场化进程、改善资本要素配置扭曲以及企业所有制结构变化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市场化进程 区域创新能力 资本要素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