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92)
2023(10647)
2022(8426)
2021(7415)
2020(5767)
2019(13169)
2018(13051)
2017(25418)
2016(13849)
2015(14881)
2014(15165)
2013(14721)
2012(13846)
2011(12735)
2010(13100)
2009(12066)
2008(11931)
2007(10921)
2006(10043)
2005(9520)
作者
(39612)
(32781)
(32501)
(31107)
(21086)
(15527)
(14759)
(12810)
(12738)
(11770)
(11296)
(11002)
(10740)
(10567)
(10334)
(10270)
(9644)
(9548)
(9392)
(9307)
(8269)
(8059)
(8056)
(7651)
(7460)
(7308)
(7301)
(7278)
(6680)
(6499)
学科
(67991)
经济(67926)
管理(35899)
(32674)
中国(25464)
(23870)
企业(23870)
地方(23429)
(19566)
业经(17468)
方法(16715)
数学(13506)
(13454)
农业(13444)
数学方法(13409)
(13303)
(12928)
(12422)
地方经济(11659)
(11140)
金融(11140)
(11102)
银行(11089)
(10854)
环境(10502)
(10195)
贸易(10184)
发展(9906)
(9883)
(9720)
机构
学院(195086)
大学(192320)
(83560)
经济(81646)
研究(74563)
管理(70660)
理学(58899)
理学院(58129)
管理学(57252)
中国(57113)
管理学院(56875)
科学(44182)
(43610)
(39609)
(37586)
研究所(33555)
中心(33324)
(32827)
(31749)
财经(29772)
(28427)
师范(28192)
北京(27904)
(27519)
(26938)
业大(26429)
经济学(26220)
(25549)
农业(25160)
经济学院(23488)
基金
项目(124287)
科学(98603)
研究(93738)
基金(88577)
(76667)
国家(75995)
科学基金(65098)
社会(61492)
社会科(58365)
社会科学(58352)
(49252)
基金项目(46358)
(41050)
教育(40977)
自然(38754)
编号(37860)
自然科(37815)
自然科学(37808)
自然科学基金(37094)
资助(34605)
(33561)
成果(31580)
重点(28362)
课题(27841)
发展(27663)
(27222)
(26523)
国家社会(25983)
(25229)
创新(23746)
期刊
(105281)
经济(105281)
研究(65871)
中国(48446)
(32655)
(29172)
科学(27932)
管理(27676)
学报(26768)
教育(22882)
农业(22110)
(21794)
金融(21794)
大学(20779)
学学(19455)
业经(18601)
经济研究(16959)
技术(16405)
问题(15554)
财经(14869)
(12980)
(11243)
(10692)
现代(10386)
(10016)
世界(9937)
资源(9897)
商业(9560)
图书(9196)
技术经济(9113)
共检索到317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谢冬水  
文章基于地方政府竞争和土地垄断供给的双重视角,利用中国1999—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人口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的发展失衡现象及其内在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理论研究发现,地方政府间以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加为导向的竞争机制,为地方政府偏重推进空间城市化、忽视推进人口城市化提供了内在激励,而土地的政府垄断供给则为地方政府通过经营土地来实施这种偏重空间城市化的行为提供了手段。这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了人口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的发展失衡。实证检验发现,地方政府间竞争越激烈,土地供给数量越多,人口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发展失衡的程度就越严重。这表明,地方政府竞争和土地垄断供给对城市化发展失衡确实存在显著正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佳  
从产业结构失衡和财政支出偏向两个角度考察了地方政府竞争对城市化失衡的影响机制。利用我国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发现,地方政府间的绝对竞争和相对竞争均会导致城市的产业结构偏向第二产业,并进一步引致人口城市化滞后于土地城市化。地方政府间的绝对竞争虽然对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占比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财政支出偏向并不是政府竞争影响城市化失衡的中间机制。分等级城市样本的实证分析表明,大城市政府间的绝对竞争越激烈,人口城市化滞后的失衡程度越高,而中小城市地方政府更倾向于与省内行政等级相同的其他城市竞争流动性资源,其相对竞争程度越高,人口城市化滞后的失衡程度越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佳  
从产业结构失衡和财政支出偏向两个角度考察了地方政府竞争对城市化失衡的影响机制。利用我国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发现,地方政府间的绝对竞争和相对竞争均会导致城市的产业结构偏向第二产业,并进一步引致人口城市化滞后于土地城市化。地方政府间的绝对竞争虽然对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占比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财政支出偏向并不是政府竞争影响城市化失衡的中间机制。分等级城市样本的实证分析表明,大城市政府间的绝对竞争越激烈,人口城市化滞后的失衡程度越高,而中小城市地方政府更倾向于与省内行政等级相同的其他城市竞争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雅玲  
晋升锦标赛下地方政府竞争作为政府公共品供给失衡背后的深层体制特征,对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产生了直接和间接影响。本文构建地方政府竞争、公共品供给和消费的理论框架,结合地方政府竞争方式和世代交叠模型进行理论分析,进一步利用1993-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竞争对政府消费产生负向影响;采用投资偏向性竞争方式对居民消费产生负向影响,采用民生偏向性竞争方式则对居民消费产生正向影响;地方政府竞争通过强化生产性公共品供给对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形成负向间接影响。鉴于此,逐步完善政府官员考核机制和财政约束机制,采取合理竞争方式是释放消费潜力的未来改革路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柳庆刚  姚洋  
本文从地方政府竞争的角度对中国以低消费、高储蓄为特点的经济结构失衡提出了一个理论解释。在政治锦标赛的框架下,地方政府成为生产型政府,在财政支出方面表现为更偏好于投资生产性的公共品,挤压其他非生产性但和民生福利紧密相关的支出项目。生产型政府一方面会加大自身部门的储蓄(投资)倾向,另一方面通过生产性公共品对企业部门形成补贴,从而会进一步加大企业部门可支配收入以及企业部门的再投资倾向,最终导致低消费和高储蓄的经济结构。当国内储蓄率增长过快而国内投资因为金融抑制和投资回报率下降等原因无法跟上时,国内就会形成净储蓄,即经常账户盈余。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厉伟  孙文华  
地价与房价之间并不仅仅是一种成本联系。土地市场与房地产产品市场之间还存在着纵向市场关系,在两个市场均为寡头垄断的情况下,则会存在着双重垄断加成的现象。与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市场交易关系相比,垂直一体化和垂直约束同样是组织住房生产的有效方式,并有助于增加消费者剩余。此外,促进房地产开发价值链上各环节的竞争,消除其垄断行为,将是降低房价和增进居民福利的重要选择。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耀宇  陈利根  
文章从地方政府竞争发展和土地制度出发,剖析了作为垄断供地者的地方政府,如何通过一个系统的土地供应策略集来满足其竞争发展行为,以及在这个策略集影响下所产生的城市用地增长问题。文章利用2006—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完成了实证检验并验证了所提出的工作假说。研究发现,受到地方政府服务于竞争发展行为的土地供应策略集影响,城市用地增长在二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这两个方面有着不同的表现,前者低价供地以实现招商引资和工业化发展的最大化;后者则通过城市建设投资—土地价格上涨的自我循环与跨期的土地抵押、出让决策来实现土地融资的最大化目标,并将其融资收益用于补贴二产用地的低价供应行为。地方政府会在这两个方面进行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海东   黄徐亮   郭靖  
基于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纵向失衡、地方政府横向竞争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纵向失衡会显著抑制城市创业活跃度提升,地方政府横向竞争及其与财政纵向失衡的交互作用会显著促进城市创业活跃度提升;资本要素集聚、市场区域、公共服务是主要作用路径;促进效应和抑制效应的共同作用最终使实际创业活跃度高于前沿水平4.503%,且从时间趋势上看净效应仍有增长空间;财政纵向失衡和地方政府横向竞争的正向影响效应在东部区域、一二线城市相对较大。研究结论对进一步理顺省以下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杨陈  陈庆海  
城市化失衡主要指土地城市化速度与人口城市化速度的不协调,在我国主要表现为人口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土地城市化。地方政府大力推进土地城市化原因在于,政府能够从土地出让中获取巨额利益来缓解其财政压力。从2005年-2014年35个大中城市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当前不合理的市政建设支出加剧了城市化失衡,而地方政府优越性的提升可以明显缓和城市化失衡。同时也揭露了我国的城市化过程中,在户籍制度、土地征用和城市规划等方面均存在缺陷,最后提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改革不协调的财税体系及政府职能转变等措施。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杨陈  陈庆海  
城市化失衡主要指土地城市化速度与人口城市化速度的不协调,在我国主要表现为人口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土地城市化。地方政府大力推进土地城市化原因在于,政府能够从土地出让中获取巨额利益来缓解其财政压力。从2005年-2014年35个大中城市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当前不合理的市政建设支出加剧了城市化失衡,而地方政府优越性的提升可以明显缓和城市化失衡。同时也揭露了我国的城市化过程中,在户籍制度、土地征用和城市规划等方面均存在缺陷,最后提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改革不协调的财税体系及政府职能转变等措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光龙  周云蕾  
本文从地方政府竞争视角,对环境分权与绿色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并基于我国2004—2015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环境分权有利于绿色发展水平的提高,环境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环境分权对绿色发展的影响依赖于地方政府竞争,且随着地方政府竞争程度的加剧,环境分权对绿色发展的正向影响作用会减弱,当地方政府竞争处于很高水平时,环境分权负向影响绿色发展。进一步讨论发现,环境分权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在其细分指标之间存在异质性。因此,应推进中央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方面事权和管理权的合理划分,合理引导地方政府行为,完善环境事务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加快中国绿色发展目标的实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申明浩  
中国电信业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也存在政企不分、行政垄断等诸多问题 ,要使我国电信业走上有效竞争的良性发展之路 ,就要变革产权结构 ,推进技术创新 ,健全管理体制及完善法规建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眭纪刚  刘影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而企业为追求超额利润而展开的竞争是创新的原动力,因此竞争在创新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主流的竞争理论主要从经济学的市场结构、产业组织角度探讨竞争问题,把完全竞争作为核心假设,无法解释创新过程的差异化现象。创新发展需要不完全竞争环境,知识产权制度和反垄断都是创新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应有合理边界。为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竞争环境,需要政府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来规范市场,防止过度的竞争和不合理的垄断。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彭雪梅  
遵循市场结构—企业行为—经济绩效的分析框架,在对中国保险业产业组织进行实证分析后,笔者认为中国保险业的完全垄断虽然被打破、竞争程度虽然有所上升,但垄断程度依然较高、依然缺乏公平的竞争环境;从国际上看,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尚比较幼稚,国际竞争能力不足。因此,中国保险业的改革还远没有结束,中国保险业的未来发展需要有产业政策的支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游  谭光荣  
利用面板随机前沿分析法研究了2009—2015年期间地方政府竞争对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为规范地方政府的竞争行为并提高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供政策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基础设施竞争对中国城市土地技术效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但效果并不显著,而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竞争、土地优惠政策竞争及外商直接投资竞争都不利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进一步测算各地区土地利用的技术效率发现,地方政府竞争影响下中国东、中、西部城市土地利用个体技术效率均出现明显下降。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城市土地利用中的地方政府竞争关系,改革地方政府官员考核机制,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提供良好政策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