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56)
- 2023(12688)
- 2022(10942)
- 2021(10330)
- 2020(9001)
- 2019(20954)
- 2018(20740)
- 2017(40044)
- 2016(21794)
- 2015(24493)
- 2014(24516)
- 2013(24085)
- 2012(22363)
- 2011(19857)
- 2010(19609)
- 2009(18011)
- 2008(17821)
- 2007(16038)
- 2006(13493)
- 2005(11724)
- 学科
- 济(89663)
- 经济(89477)
- 管理(62275)
- 业(58335)
- 企(48582)
- 企业(48582)
- 方法(46483)
- 数学(40626)
- 数学方法(40126)
- 财(27045)
- 农(23558)
- 中国(22320)
- 贸(19639)
- 贸易(19637)
- 易(19186)
- 地方(18701)
- 学(18648)
- 业经(18183)
- 制(15696)
- 务(15542)
- 财务(15492)
- 财务管理(15448)
- 农业(15220)
- 企业财务(14681)
- 和(14422)
- 理论(14341)
- 出(14173)
- 技术(13382)
- 环境(12551)
- 银(12224)
- 机构
- 大学(305846)
- 学院(304301)
- 济(125954)
- 经济(123504)
- 管理(119749)
- 理学(104536)
- 理学院(103382)
- 管理学(101420)
- 管理学院(100842)
- 研究(98963)
- 中国(73564)
- 京(63163)
- 科学(61421)
- 财(59911)
- 农(50790)
- 所(49364)
- 江(49358)
- 财经(47886)
- 中心(47362)
- 业大(46094)
- 研究所(44987)
- 经(43543)
- 农业(40017)
- 经济学(39745)
- 范(39126)
- 师范(38703)
- 北京(37972)
- 经济学院(36213)
- 财经大学(35788)
- 院(35783)
- 基金
- 项目(211461)
- 科学(167486)
- 基金(156046)
- 研究(151698)
- 家(136074)
- 国家(134990)
- 科学基金(116587)
- 社会(98552)
- 社会科(92699)
- 社会科学(92669)
- 省(82949)
- 基金项目(82758)
- 自然(76674)
- 自然科(74936)
- 自然科学(74913)
- 自然科学基金(73595)
- 教育(70844)
- 划(69527)
- 资助(64700)
- 编号(60010)
- 成果(48406)
- 部(48102)
- 重点(47812)
- 发(44428)
- 创(43789)
- 科研(41700)
- 教育部(41383)
- 课题(41082)
- 创新(40996)
- 国家社会(40760)
共检索到434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童光辉 赵海利
一、引言"包容性增长"和"社会建设"是当下及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政府面临的新命题。为了避免踏入"中等收入陷阱",自2002年开始,政府的国家治理中心开始从单纯经济增长逐步转向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国家治理模式转换的重要物质载体和手段,我国的财政转型也在悄悄推进,其主要表现就是财政支出正在由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强调财政支出的社会治理功能和公平正义性的政治意图日趋明显。地方政府社会性支出在提供教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苗建军 崔俊富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2006)指出,当前中国的发展出现了以国富与民生关系失衡为本质特征的增长失衡,政府社会性支出不足是导致这一失衡的重要原因。社会性支出用于提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性公共产品,地方政府在该项支出上应发挥主导作用。本文从经济人假设出发,运用投资理论从一个新的视角研究中国地方政府的社会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情况,以期找出中国地方政府社会性支出不足的原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张平 刘霞辉 张晓晶 汪红驹 常欣
当前中国的发展出现了以国富与民生关系失衡为本质特征的增长失衡。本文从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与民生有关的政府责任切入,指出当前中国与民生状况直接相关的政府社会性支出的不足,是导致增长失衡的重要原因。为此,政府应在提供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承担起基本的责任,加快财政支出结构转型,增加社会性支出的比重,改善民生状况,纠正增长失衡;并通过社会性支出的增加,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推动增长路径的转变,实现经济长期健康发展。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逯东 孙岩 杨丹 杨记军
本文实证检验了"政绩诉求——政府控制——边际社会性支出"这样一条政府干预国有企业所产生经济后果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当地方政府在面临财政收入不足、国有经济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和经济增长缓慢时,地方政府往往会加大对国有企业的控制程度。尤其在面临就业压力时,会倾向于加强对员工规模大的企业的控制。随着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控制程度的加强,会导致国有企业发生更多的边际社会性支出,如非效率投资和冗员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玉娟 赵敏 谭兴坤 何如海
较高的社会性财政支出效率是提升地方政府发展质量、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主要对中部地区社会性财政支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DEA模型对2008~2018年中部六省地方政府社会性财政支出面板数据进行效率测算和分解,并从六个维度构建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测算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的社会性财政支出效率存在明显地区差异性,且各省份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重投入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等问题;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显示在2008~2018年间社会性财政支出的生产率水平呈现下降趋势;Tobit估计回归分析表明,公平公正、人力资本、城镇化水平和财政分权水平在三个模型中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是影响社会性财政支出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重要因素。提出地方政府构建社会性财政激励约束机制,优化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因地制宜提高社会性财政支出效率等对策建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玉娟 赵敏 谭兴坤 何如海
较高的社会性财政支出效率是提升地方政府发展质量、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主要对中部地区社会性财政支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DEA模型对2008~2018年中部六省地方政府社会性财政支出面板数据进行效率测算和分解,并从六个维度构建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测算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的社会性财政支出效率存在明显地区差异性,且各省份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重投入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等问题;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显示在2008~2018年间社会性财政支出的生产率水平呈现下降趋势;Tobit估计回归分析表明,公平公正、人力资本、城镇化水平和财政分权水平在三个模型中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是影响社会性财政支出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重要因素。提出地方政府构建社会性财政激励约束机制,优化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因地制宜提高社会性财政支出效率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虞浩 罗贵明 吕卫华
财政分税制改革之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更偏向于能够迅速促进本地经济增长的基础建设等方面,这样公共教育的财政支出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地方政府热衷基础设施建设挤出了公共教育财政支出;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这使得地方政府在公共教育的财政支出得以提高。基于我国1995—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的估计方法,分析了这两方面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公共教育财政性支出水平的挤占的负向影响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对公共教育财政性支出水平的正向影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公共教育的财政支出产生了过多挤占以至于经济增长无法弥补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对公共教育的财政支出的挤占。
关键词:
公共教育支出 影响因素 基础建设投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郭月梅 胡智煜
本文运用三阶段效率分析和MalMquist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实证评估2011—2013年中国内地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性债务支出效率。实证结果显示:(1)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有其存在的客观必要性,但存在较大的效率改善空间;(2)地方政府性债务支出效率省际差异较为明显,东部省份纯技术效率较高,中西部省份纯技术效率相对较低;(3)2011—2013年,地方政府性债务支出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了15.2%,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主要由技术变化的"拖累"引起,而效率改善具有抑制其下降的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本文建议实施如下措施: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约束机制;在省际间采取差别化的规范政策;推进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文骏 刘晔
从预算结构出发,首次基于款级科目对1997-2009年公共财政支出和政府性基金支出的省级数据进行分类调整,并利用动态面板模型检验了财政分权对生产性支出偏向的影响。结果表明:由财政分权所导致的地方政府存在生产性支出偏向;但从预算结构来看,生产性支出偏向主要来自政府性基金支出,公共财政支出不具备明显的生产性支出偏向,而是更多地表现出支出刚性。因此,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支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政府性基金筹集专项建设资金的作用,完善转移支付结构,彻底取消预算外支出,加大经济开放程度,从而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海利 童光辉
文章基于199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中国特有财政体制,通过影响社会性支出总量、效率和结构进而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现有财政体制的突出特征是"收入集权、支出分权",表现为地方财政自主率下降,这一方面意味着单位社会性支出资金的使用效率下降,另一方面意味着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特别是对应性转移支付)规模扩大,中央政府掌控地方政府社会性支出总量和结构的能力增强。前者延缓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进程,后者加速了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换句话说,当前社会性支出总量、结构和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未产生合力。进一
关键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财政自给率 社会性支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海利
文章基于1997~2008年浙江省教育支出和卫生支出的受益归宿分析表明,民生支出的最大受益者为人均收入最高地区居民,最大受损者为人均收入次低地区居民,民生支出具有累进性,距离公平正义的政策初衷仍有一定差距。但是,如果考虑不同收入组别生活成本、支出需求的差异,民生支出的公平程度将有所提高。通过建立因素法转移支付制度,提高民生支出比重,可以进一步提高民生支出的公平正义水平。
关键词:
社会性支出 公平正义 集中指数 K指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莉 皮嘉勇 宋光祥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但是大量研究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存在生产性支出偏向。本文基于"撤县设区"准自然实验,利用全国层面的县级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来识别撤县设区政策对于生产性支出偏向的影响,发现撤县设区减少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占比,增加民生性支出占比,但同时也使得政府行政管理费用上升。我们认为,原因是撤县设区减少了基层地方政府的竞争从而弱化了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动机和能力。本文的研究从地方政府竞争的角度理解撤县设区政策如何影响财政支出偏向;同时,对如何改变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提供了来自行政
关键词:
撤县设区 地方政府竞争 生产性支出偏向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郭广珍 张平
本文同时考虑政治晋升和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消费性支出的影响,进而构建了一个在中央政府设定了分权比例后,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的斯塔克尔伯格(Stackelberg)博弈模型。从中得到的主要结论是,地方官员对政治晋升的偏好程度越高,生产性支出的作用越确定,地方政府消费性支出程度越低。而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消费性支出的作用受到政治晋升激励的影响,如果政治晋升带来的收益比较高,财政分权和消费性支出就是负相关的;否则,是正相关的。本文的经验研究部分也证实了这些理论研究结论。
关键词:
政治晋升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 消费性支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聂慧 张媛媛
对收入分配的关注历来都是财政支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财政的社会性支出政策是调节初次收入分配的一个重要工具。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证实了我国现行的财政社会性支出中的社会保障支出、住房和社区设施支出以及医疗支出起到了缩小贫富分化的作用,但教育支出却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收入分配差距。
关键词:
财政社会性支出 收入分配 基尼系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