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27)
2023(3855)
2022(3336)
2021(3280)
2020(2756)
2019(6125)
2018(5887)
2017(11288)
2016(6604)
2015(7539)
2014(7522)
2013(7294)
2012(6926)
2011(6012)
2010(6575)
2009(6349)
2008(6485)
2007(6077)
2006(5734)
2005(5520)
作者
(17919)
(14657)
(14637)
(14401)
(9412)
(7032)
(6752)
(5623)
(5562)
(5505)
(5041)
(4974)
(4821)
(4734)
(4684)
(4557)
(4391)
(4358)
(4287)
(4220)
(3779)
(3670)
(3545)
(3467)
(3433)
(3371)
(3243)
(3242)
(3049)
(3038)
学科
管理(25610)
(23804)
经济(23755)
(20729)
(18364)
企业(18364)
(12182)
(8985)
中国(8343)
(8099)
方法(7660)
(6955)
国家(6742)
财政(6537)
业经(6311)
地方(6115)
数学(6065)
数学方法(5895)
(5814)
(5609)
银行(5607)
(5552)
(5273)
人事(5269)
人事管理(5267)
财务(5251)
(5239)
财务管理(5225)
农业(5119)
企业财务(4904)
机构
大学(90711)
学院(89764)
(35834)
管理(35195)
经济(34851)
研究(29560)
理学(28882)
理学院(28613)
管理学(28232)
管理学院(28047)
中国(25634)
(23375)
(19140)
(16623)
财经(16135)
科学(15826)
中心(15241)
(14770)
(14389)
(13324)
北京(12624)
(12505)
师范(12436)
研究所(12383)
(12079)
(11776)
财经大学(11627)
人民(10524)
(10423)
经济学(10354)
基金
项目(50511)
研究(40901)
科学(40167)
基金(36271)
(29994)
国家(29669)
社会(26217)
科学基金(25901)
社会科(24739)
社会科学(24733)
(19863)
教育(19417)
基金项目(18137)
编号(17169)
成果(16652)
(16220)
资助(14939)
自然(14842)
自然科(14519)
自然科学(14517)
自然科学基金(14273)
课题(12655)
(11582)
(11457)
重点(11271)
项目编号(11010)
(10815)
(10656)
(10622)
国家社会(10571)
期刊
(48256)
经济(48256)
研究(33891)
中国(22618)
(21126)
管理(14454)
教育(14169)
(13088)
金融(13088)
(12372)
学报(11007)
科学(10458)
大学(8922)
财经(8556)
学学(7895)
业经(7579)
技术(7515)
农业(7382)
(7317)
经济研究(6763)
图书(6543)
问题(6463)
会计(5689)
财会(5350)
书馆(5188)
图书馆(5188)
(4984)
(4973)
理论(4780)
(4624)
共检索到158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彭时平  吴建瓴  
如何给予地方政府主要官员适当的激励,从而激发其积极性是现代政府治理和公共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地方政府相对绩效考核以升迁为激励,以相对绩效考核为手段,内生于政府"垂直治理"模式。中央政府通过考核内容、具体方法引导、激励、约束地方政府主要官员行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治理安排。科学发展观的实施要求相对绩效考核由经济增长为基础的单一指标体系转变为区域性全能指标体系。地方政府相对绩效考核要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它取决于国家最高决策人对国情的准确认识,取决于正确的国家战略,取决于战略目标与手段的指标化、等级化、定量化,取决于对社会经济发展属性的科学测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婷  沈杰  
当前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之一即为提高政府工作绩效,然而,由于我国处于体制转型时期,地方政府职能越位、错位、缺位现象并存,政府绩效考核评估体系设计普遍存在诸多弊病,如考核评估指标设置不合理,偏重经济指标而忽视环境资源等基础指标;指标权重赋予不科学,粗放式赋值广泛存在;以及定量与定性指标设置错位等。通过借助平衡计分卡方法,对考核指标从顾客服务维度、内部流程维度、学习与创新维度以及财务维度四个方面配置考核指标,利用DEMATEL方法并结合地方政府工作重点赋予各指标适当的权重,建立起较为科学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评估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婷  沈杰  
当前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之一即为提高政府工作绩效,然而,由于我国处于体制转型时期,地方政府职能越位、错位、缺位现象并存,政府绩效考核评估体系设计普遍存在诸多弊病,如考核评估指标设置不合理,偏重经济指标而忽视环境资源等基础指标;指标权重赋予不科学,粗放式赋值广泛存在;以及定量与定性指标设置错位等。通过借助平衡计分卡方法,对考核指标从顾客服务维度、内部流程维度、学习与创新维度以及财务维度四个方面配置考核指标,利用DEMATEL方法并结合地方政府工作重点赋予各指标适当的权重,建立起较为科学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评估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婷  沈杰  
当前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之一即为提高政府工作绩效,然而,由于我国处于体制转型时期,地方政府职能越位、错位、缺位现象并存,政府绩效考核评估体系设计普遍存在诸多弊病,如考核评估指标设置不合理,偏重经济指标而忽视环境资源等基础指标;指标权重赋予不科学,粗放式赋值广泛存在;以及定量与定性指标设置错位等。通过借助平衡计分卡方法,对考核指标从顾客服务维度、内部流程维度、学习与创新维度以及财务维度四个方面配置考核指标,利用DEMATEL方法并结合地方政府工作重点赋予各指标适当的权重,建立起较为科学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评估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淑梅  考燕鸣  
公共产品理论认为,地方政府债务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发挥其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通过构建地方政府债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分析模型,对当地政府债务投入绩效进行考核。地方政府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和当地财政收支情况及经济发展战略,从债务投入的源头入手,引导其投入领域和项目及投入规模,提高债务资金的使用效益,充分发挥债务资金这把"双刃剑"的积极作用,防范债务风险的发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戴胜利  张伟  
本文首先对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主体划分为考核组织落实群体、信息来源主体和结果应用主体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改革思路,其次详细论述了如何进行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主体的考核权力分配,最后给出了"分散权力,大头向下"、"注重分工,强调专业"、"设置红线,触线否决"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改革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国务院日前发出关于印发《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这是继1996年颁布实施《质量振兴纲要(1996年-2010年)》后,国务院再次出台的关于质量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我国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大中型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全伦  
本文对企业员工绩效考核提供了一种新诠释,将企业员工的边界扩展到企业的投资人、经理人、职工、政府,并假定其分别都独立或联合占有一种企业产权,企业员工的劳动能力与岗位、劳动行为与表现、劳动效果与业绩的内在逻辑是企业产权,而不是要素产权或数量。文章认为,将这三者统一到企业产权,能有效地开展员工绩效比较,从而更准确地认定员工绩效和报酬。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托马斯·海贝勒  雷内·特拉培尔  王哲  
文章旨在考察中国政府绩效考核对县乡领导干部行为产生的影响。在介绍中国农村地区地方政府考核体系的基础上,文章依据作者的实地调研和所收集的文献资料重点分析了地方干部对考核的行为反应。文章发现,尽管不同的干部群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但绩效考核体系和考核目标显然已经成为影响地方干部行为的一个重要指挥棒。最后,文章为研究中国农村地区的政府绩效考核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一方面,考核对地方干部行为起到了引导作用,建立了一种激励机制,并由此成为政治沟通的特殊渠道;另一方面,考核激发了地方领导干部的社会反应,尤其是激发了他们的群体性动力,而群体性动力对激励机制的影响也许要大于考核本身所体现的激励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孟祥慧   李军林  
基于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文本,将环境注意力配置与经济增长目标作为政府绩效考核转型的代理变量,研究其对企业ESG表现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政府加强对环境的关注能显著促进企业绿色转型,二者呈现倒U型关系,但经济增长目标的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发现:环境注意力配置主要影响企业在环境领域的ESG表现,对社会领域和治理领域ESG表现的影响并不显著;在国有与大型企业样本中的促进作用更强,且高效率企业将更积极地推动绿色转型;公众对环境的关注呈现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上述研究从企业治理的视角为政府绩效考核转型的微观影响机制提供了证据支持,为稳步推动形成政府、公众与企业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风华  王俊杰  
地方政府官员绩效考核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难题,GDP导向下的地方政府行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的症结所在,“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的重大更新不仅体现了我国发展模式和建设思路的根本性转变,而且为正确界定地方政府职能,改进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提供了依据和条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考燕鸣  王淑梅  马静婷  
公共产品理论认为,地方政府债务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债务资金借、用、还各环节的合理把握,可以充分发挥债务资金作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另一方面,各环节或某个环节的失误极有可能导致地方经济进入恶性循环,严重者甚至危害地方经济和社会安全。本文基于投入产出理论和"4E"理论,对地方政府债务支出绩效及支出过程的内涵进行充分剖析,系统全面地选取绩效考核指标,结合因子分析法进行验证并最终建立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之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在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构建过程中引入实证分析,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改进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燕  邓旭  
政府绩效考核已被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运用于政府管理之中。由于起步较晚,中国政府绩效考核还处于探索阶段,亟需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对政府绩效考核进行创新研究。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在企业中受到极大的欢迎,将其运用于政府绩效考核具有现实可行性。考虑到政府绩效考核的特殊性,需要对平衡计分卡的指标内涵进行相应地调整。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明兴  侯麟科  陶然  
基于一个具有全国代表性的跨年度调查数据,本文考察县政府对乡镇政府以及乡镇政府对村两委的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内容及其变化。研究发现,伴随着农村税费体制改革,县乡考核和乡村考核的重心均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县乡考核中,经济发展类指标和社会稳定类指标不断强化,财政压力性指标也没有削弱;而在乡村考核指标中,原有的财政压力性指标则逐步被弱化。同时,乡镇政府通过加大对村干部"一票否决"考核的力度,试图将维系社会稳定的考核压力向下推卸。尽管中央政府对"三农问题"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县乡两级政府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都没有增强。此外,县政府对于农民增收目标的重视程度呈现逐步衰减的态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许敬轩  王小龙  何振  
在经济增长和税收收入的双重绩效考核下,晋升激励会使地方政府展开税收征管的"逐底竞争"还是"争优竞赛"?明确这一问题有助于绩效考核改革,提高居民福利。理论结果表明,如果相对于辖区居民对经济增长和税收收入的偏好程度,绩效考核更看重经济增长,则晋升激励的加强会使地方政府放松税收征管,展开税收"逐底竞争",反之则使其展开税收"争优竞赛"。实证以地级市所辖县的个数度量县级官员的竞争程度,利用小河流长度作为其工具变量,探究了晋升激励对税收征管的影响。结果发现,市辖县的个数与税收征管力度为"U型"关系,表明在样本期内经济增长是相对更重要的考核指标。根据上述结论,政府在制定绩效考核制度时需要考虑居民偏好,完善居民的监督和偏好反应机制,加强政府对居民偏好的回应,以提高辖区居民福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