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02)
2023(11437)
2022(9211)
2021(8050)
2020(6835)
2019(15198)
2018(14677)
2017(28649)
2016(15253)
2015(16892)
2014(16584)
2013(16771)
2012(15647)
2011(13755)
2010(14257)
2009(13657)
2008(13523)
2007(12451)
2006(11262)
2005(10542)
作者
(44147)
(37183)
(36817)
(35072)
(23786)
(17374)
(16444)
(14336)
(13815)
(13260)
(12733)
(12197)
(12008)
(11986)
(11876)
(11235)
(11030)
(10663)
(10415)
(10288)
(9145)
(9058)
(8895)
(8588)
(8303)
(8182)
(8181)
(7909)
(7306)
(7239)
学科
(96458)
经济(96368)
(77334)
(72288)
企业(72288)
管理(64875)
方法(33855)
业经(29769)
(28361)
数学(25545)
数学方法(25434)
(23682)
地方(20790)
(19424)
财务(19416)
财务管理(19389)
企业财务(18409)
中国(18243)
农业(18096)
技术(16466)
(15945)
(15257)
(15036)
(14413)
(14130)
理论(12926)
地方经济(12703)
(12530)
(12371)
贸易(12361)
机构
学院(234553)
大学(226878)
(117021)
经济(115341)
管理(94721)
理学(81080)
理学院(80354)
管理学(79611)
管理学院(79165)
研究(76101)
中国(60683)
(55070)
(45314)
财经(42916)
科学(41516)
(38931)
(37919)
经济学(37485)
(36402)
(36371)
中心(33674)
经济学院(33664)
研究所(33527)
财经大学(31369)
业大(29574)
商学(28765)
商学院(28481)
农业(28246)
北京(27963)
(27780)
基金
项目(145134)
科学(117972)
基金(109468)
研究(107601)
(93191)
国家(92373)
科学基金(82362)
社会(74251)
社会科(70750)
社会科学(70733)
基金项目(57436)
(57262)
自然(50798)
自然科(49707)
自然科学(49698)
自然科学基金(48921)
教育(46753)
(45396)
资助(43808)
编号(40497)
(34604)
(33495)
(32855)
(32329)
重点(32118)
国家社会(32076)
成果(31681)
创新(30489)
(29316)
人文(28631)
期刊
(140349)
经济(140349)
研究(74026)
(48381)
管理(42694)
中国(42623)
(34499)
科学(29635)
学报(28801)
经济研究(23932)
财经(23454)
农业(23431)
大学(22864)
学学(22455)
(22152)
金融(22152)
业经(22097)
技术(22059)
(20470)
问题(17807)
技术经济(16502)
(14779)
世界(14149)
(13998)
财会(12621)
商业(12546)
经济管理(12541)
现代(12536)
统计(12103)
教育(11990)
共检索到362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金东   李源君  
在晋升锦标赛下,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引致“量的压力”如何反作用于“质的提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实问题。本文利用2005—2018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和2009—2018年上市公司微观数据检验了经济增长目标竞争行为如何影响企业ESG表现,得到如下结论:其一,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设定表现出标杆竞争特征,同时存在逐顶竞争和逐底竞争两种动机。其二,经济增长目标设定的标杆竞争会从不同方向影响企业ESG表现,逐顶竞争会显著降低企业ESG,逐底竞争则会显著提高企业ESG。其三,机制分析表明,经济增长目标的标杆竞争通过反向影响地方环境规制力度进而影响企业ESG表现,经济增长目标设定的逐顶竞争会降低环境规制力度,逐底竞争则会提高环境规制力度。本文探讨了地方政府行为如何向企业行为传导,揭示了经济增长目标空间竞争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压力及其经济后果,也对未来优化地方政府行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金东   徐文君   陶然  
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的行为特征和影响研究已有很多,但探讨城市之间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的横向竞争策略及其债务扩张效应的研究仍然匮乏。文章构建数理模型论证了在兼顾绩效收益和风险成本的综合考量下,完全对称的纯策略纳什均衡博弈将促使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同时存在逐底竞争动机和逐顶竞争动机,且以逐顶竞争动机为主。通过改进空间权重矩阵,文章基于2005—2018年城市面板数据构建非对称反应模型进行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的空间分解,验证并量化了逐顶竞争效应。进一步匹配地方融资平台债务融资数据的回归分析显示,省内城市间经济增长目标逐顶竞争会显著推高地方融资平台的城投债融资概率和融资规模,以信托融资为主的非标债务融资虽然没有受到显著影响,但非标债务融资的担保圈形成概率显著提高,从而助长了区域性、系统性财政金融风险。文章指出了在自上而下的纵向“层层加码”以外,同级政府之间横向逐顶竞争也是造成经济增长目标居高不下的根源,进而通过基建压力向隐性债务风险传导,这一结论为未来进一步优化绩效考核、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改进方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薄文广  徐玮  王军锋  
基于地方政府吸引FDI的视角,本文深入探讨了地方政府在不同竞争动机下对异质性环境规制采取的差异化竞争策略。理论模型认为FDI进入决策既受环境成本影响,还与内外资企业污染物排放强度差异有关,地方政府会对异质性环境规制采取"逐底"或"逐顶"的差异性策略。应用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在全国和区域层面,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水平整体呈现日益严格特征,但更多表现在命令型环境规制上;地方政府的命令型和市场型环境规制表现为"逐底竞争"特征,且后者具有区域差异性;自主型环境规制呈现"逐顶竞争"特征。在政策建议上,中央政府应根据不同区域环境问题实行差别化而非一体化环境规制政策;改变当前过多依赖命令型规制格局,重视发挥市场型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弥补自主型环境规制短板;地方政府应明确主次竞争动机并充分利用环境规制异质性进行理性博弈竞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文哲   董丽霞   曹鉴  
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对地方政府政策工具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2007—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分析了经济增长目标对土地供给和土地竞争的影响。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增长目标管理的角度考察地方政府的土地竞争行为及其溢出效应,并从理论和实证上区分土地供给的“资源流动效应”和“标尺竞争”效应。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提高会刺激土地供给面积增加,而且省内增长排名越靠后的地级市土地供给面积越大。另外,我们发现,增长目标提高会鼓励地方政府以较低的价格出让工业用地并提高其供给比例、以较高的价格出让商业和住房用地并降低其供给比例;地级市之间的土地供给空间相关性主要发生在同省份城市之间,尤其是同省份经济距离更近的城市之间,这体现为“标尺竞争”,并且增长目标的“层层加码”只对省内地级市的土地供给产生溢出效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大志  蔡玉胜  
相对于整体经济转型来说,我国资本形成的主体机制仍然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不相配合,地区之间以怎样的关系存在并进行相互影响,是资本形成总体格局演进合成的决定因素。我国资本形成的格局演变呈现出非国有经济投资规模扩张与市场性资本形成的制度空缺相对应的不对称的特殊局面。我国转型期地方政府间竞争引致了资本行政性形成过度,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的低效率。对目前资本形成“囚徒困境”的求解的一个可行思路是推动区域竞合,以消减地方政府竞争的行政博奕倾向,实行资本形成的制度创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江  
地方政府竞争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在财政分权制度体系下,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选用西部地区的1995—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的联系。实证的结果指出,由于西部各省的地方政府竞争主要采取以支出竞争的方式,其对基础建设和大型经济项目的投入确实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但是这种支出竞争同时伴随着较小的乘数效应和较为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这不仅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并且会扩大地方政府竞争的负面效应,从而使得地方政府竞争的负面效应更为突出,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增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颜燕  刘涛  满燕云  
本文利用2004~2009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通过土地价格竞争和土地财政支出竞争两种方式吸引投资、促进增长的策略,评估了两种策略在全国和地区尺度上的实施效果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在全国尺度上,土地价格竞争和土地财政支出竞争两种手段都对城市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地区层面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地价格竞争的经济增长效应主要体现在中部地区,而土地财政支出竞争则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建浩  
地方政府财政竞争作为中国式大国治理结构下的重要机制,具有怎样的经济增长效应?本文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引入空间加权项和时间滞后项来分别刻画跨区互动与跨期差异两种特征,从而对省级政府财政竞争的增长效应进行全面研究。结果显示,政府支出规模、基本建设支出、科教文卫支出以及宏观税负等四项财政政策在跨期互动和跨期差异上存在各不相同的特征;进一步地,本文发现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宏观税负和科教文卫支出的当期增长绩效明显改善,基本建设支出则出现下降。上述不同政策在跨区和跨期上的不同绩效,可以很好地解释支出规模扩张倾向和支出结构扭曲等政策偏向现象,也为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艳丽  钟奥  
从地方政府竞争视角将环境规制"逐底竞争"行为内生化,进而剖析"污染避难所"假说的根源。结果表明:政府降低环境规制水平显著增加本地区的高耗能产业流入,证实了"污染避难所"假说;地方政府间环境政策博弈使得互相之间模仿行为显著;地方政府存在竞相降低环境规制标准以吸引高耗能产业投资的现象,即"逐底竞争"和"污染避难所"假说同时成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文剑  仉建涛  覃成林  
中国的财政分权体制与西方联邦国家的不同,财政分权导致中国各个地方政府围绕经济指标为追求政绩而进行锦标赛式的竞争。财政分权程度越大,地方政府竞争辖区外流动性要素的程度就越大。以对FDI的竞争为例,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地方政府是一种全方位的深层次竞争,中西部地区仅在税收优惠和增加财政支出方面具有明显效果。进一步的实证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导致的地方政府对FDI的激烈竞争,在东中部地区不利于FDI发挥增长效应,在西部地区则得出相反的结果。本文认为应及时改革现行的财政分权制度和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激励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FDI的增长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汪立鑫  闫笑  
以财政分权和政治集权为核心的制度安排塑造了中国地方政府间的经济竞争行为。该文考察了这种制度安排对FDI流入的促进作用及由此途径所引发的经济增长效果。从理论层面看,与非竞争性地方政府不同,中国式地方政府所面临的是横向排名评价机制,从GDP增长目标出发,其在吸引FDI的行为上更为主动和激进;该文据此构建了相应的理论模型并得出,中国式地方政府在吸引FDI上愿意付出的努力成本更大,所吸引到的FDI更多,且地方政府越重视GDP增长,则上述领先越大。该文分别运用2000-2014年全球194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省级面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尚植  
分税制背景下财政分权体制使得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着激烈的财政竞争,其典型特征表现为税负、公共投入支出和公共服务支出三种政策工具之间的策略互动,从而影响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基于1997~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估计交互项系数的符号,结果发现:地方政府的三种政策工具是相辅相成的;交互项的作用也存在着地区的差异;税负、公共服务支出和公共投入支出对经济增长有着不同的边际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考察我国省级政府在财政支出政策方面的策略互动行为、形成机制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986~2006年间,我国地方政府在财政总支出(包括预算内和预算外支出)、各类支出项目(包括经济性、社会性和维持性支出)方面存在显著的策略互动行为,财政竞争机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政府预算内支出、经济性和维持性支出竞争不利于地区经济增长,其中经济性支出竞争的抑制作用并不显著,社会性支出竞争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预算外支出竞争的影响则比较模糊。1994年分税制改革明显改变了地方政府间策略互动行为模式,有效遏制了地区间过度竞争态势,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积极促进作用,但同时也过度削弱...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晓丽  许垒  
中国式分权机制下,政治和经济双重激励使地方政府竞相降低税率吸引FDI流入,本文考察了这种税收竞争的策略性及其对FDI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模型表明地区间策略性税收竞争将通过降低外资质量影响FDI经济增长效应。使用1999-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地区间外资企业实际所得税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税收优惠对FDI经济增长效应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并且税收优惠幅度越大,阻碍作用越强。因此,我国需要加大对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行为的监督和约束,以使地方政府放弃对FDI的盲目追捧,转而注重FDI质量,提高FDI对国民福利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丽  
本文以我国1999~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Moran's I指数和空间误差模型(SEM)分析地方政府FDI税收竞争的策略性,然后使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考察这种策略性税收竞争对FDI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Moran's I指数以及SEM回归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的地区间外资企业实际税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地区外资企业所得税率将随与之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地区税率的降低而降低;GLS回归结果表明外资企业税收优惠能够显著阻碍FDI对当地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且优惠幅度越大,阻碍作用越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