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05)
2023(13561)
2022(11736)
2021(11197)
2020(9575)
2019(21968)
2018(21588)
2017(42140)
2016(22987)
2015(25694)
2014(25504)
2013(24506)
2012(22824)
2011(20456)
2010(20278)
2009(18670)
2008(18446)
2007(16612)
2006(14156)
2005(12534)
作者
(63243)
(52900)
(52664)
(50432)
(33625)
(25184)
(24296)
(20684)
(20008)
(19038)
(17825)
(17685)
(16596)
(16568)
(16544)
(16511)
(16155)
(15733)
(15298)
(15186)
(13036)
(12924)
(12812)
(12165)
(12038)
(11879)
(11748)
(11600)
(10667)
(10633)
学科
(89160)
经济(89067)
管理(70833)
(64045)
(52973)
企业(52973)
方法(43686)
数学(38831)
数学方法(38310)
(28828)
(25486)
中国(22611)
业经(18913)
(17900)
贸易(17895)
地方(17887)
(17466)
(17421)
(17402)
环境(17235)
(17193)
财务(17140)
财务管理(17099)
农业(16375)
企业财务(16270)
(14028)
(13955)
(13625)
银行(13597)
(13580)
机构
学院(317093)
大学(315797)
(130883)
经济(128214)
管理(126504)
理学(109515)
理学院(108435)
管理学(106533)
管理学院(105934)
研究(102324)
中国(78340)
(65111)
(63884)
科学(61982)
(50756)
(50224)
财经(49884)
中心(49618)
(47473)
业大(46296)
研究所(45508)
(45293)
北京(40254)
经济学(40097)
农业(39862)
(39732)
师范(39349)
(37354)
(37316)
财经大学(36911)
基金
项目(214988)
科学(169957)
研究(157527)
基金(157076)
(136163)
国家(135061)
科学基金(116883)
社会(100083)
社会科(94974)
社会科学(94950)
(84021)
基金项目(82875)
自然(75887)
自然科(74128)
自然科学(74107)
教育(72892)
自然科学基金(72776)
(70783)
资助(64720)
编号(64601)
成果(52631)
重点(48239)
(48213)
(45831)
(44872)
课题(43615)
科研(41991)
创新(41948)
教育部(41618)
国家社会(41480)
期刊
(137974)
经济(137974)
研究(88417)
中国(57512)
(51830)
学报(47285)
(45014)
管理(44544)
科学(43524)
大学(36480)
学学(34417)
农业(30435)
教育(30388)
(29015)
金融(29015)
技术(28156)
财经(24173)
业经(22812)
经济研究(22648)
(20677)
问题(18343)
统计(16115)
图书(15962)
(15956)
技术经济(15454)
理论(15342)
(15295)
(15161)
(14601)
财会(14482)
共检索到459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滢  刘庆  王敏  
本文基于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决策,构建了一个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两阶段博弈模型。地方政府在政绩最大化的目标函数下制定环境政策。污染企业则根据地方政府制定的环境政策进行生产决策。理论模型的推导表明,在官员晋升考核体制下,产业结构(第二产业GDP占比)对于地方政府环境政策强度存在U型影响的可能。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2003-2011年的城市面板数据对模型的结论进行经验检验,结果表明:当第二产业GDP占比低于(高于)55%时,第二产业比重越大,则环境政策强度越小(越大)。最后,通过对文献中常用的环境政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本文还发现选取不同的环境政策指标进行回归分析,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这说明研究中国...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静  
SO2与CO2排放路径的不同已经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通过对全国30个省市1995-200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分析,证明了中国整体上的确存在SO2与CO2倒U型的EKC曲线.将SO2与CO2的EKC曲线分别分解成规模效应、技术效应与结构效应之后,得出如下结论:SO2与CO2的EKC曲线如果想经历最平缓、最短的拐点路径取决于规模效应、技术效应、结构效应三种力量的较量与博弈。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奇  刘巧玲  刘勇  
描述污染排放与经济收入之间关系的EKC曲线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重点。现有研究多分析国内生产污染排放与收入之间的关系,较少探讨不同国家之间通过国际贸易而产生的隐性污染转移对这一关系的影响。本文从国际贸易的视角出发,依据"谁消费、谁负责"的基本理念,重新构建了基于消费的各国污染排放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并与传统的基于生产的污染-收入关系进行比较。基于29个代表性国家SO2排放与收入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70-2000年间,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通过国际贸易向外转出污染,促使EKC曲线拐点提前到达,其中发达国家由基于生产的7 775美元右移至基于消费的11 060美元,新兴工业化国家则由5 7...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淑敏  窦筱艳  韩丽媛  
以全国及八大经济区域工业SO_2为研究对象,运用LMDI模型将SO_2排放强度变化分解为人口效应、经济规模效应、产业结构效应、能源强度效应、能源产污效应和污染治理效应。结果表明:1995—2012年,经济规模效应是造成全国工业SO_2排放增加的最重要原因,能源强度效应是促进工业SO_2减排的关键因素。影响区域性工业SO_2排放强度变化的因素并不一致,东南沿海经济带显著因素为经济规模效应,工业SO_2排放持续增加;东北地区显著因素为能源强度效应,工业SO_2排放呈下降趋势;中西部经济区显著因素为能源强度效应,但正向累积效应大于负向累积效应,工业SO_2排放显示为小幅增长。建议按照不同区域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适合区域性发展的减排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淑敏  窦筱艳  韩丽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丁鹏程  孙玉栋  梅正午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分权体制下的"以环境换增长"问题加剧了空气污染,财政分权主要是通过影响地方政府行为来对空气污染产生影响的。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竞争、环境保护支出、环境保护费等地方政府行为对空气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1)财政分权与空气污染显著正相关,财政分权加剧了空气污染问题,地方政府竞争、环境保护支出、征收排污费等政府行为可以促进空气质量改善,但是财政分权会抵消政府行为对空气质量的正向影响;(2)财政分权下政府行为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在轻污染和重污染地区存在较大区域性差异,地方政府竞争、排污费等在重污染地区能够改善空气质量,在轻污染地区效果不显著。空气污染治理、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规范地方政府竞争,增加环境保护支出,强化环境保护费的征收和管理,还要进行财税体制改革,完善财政分权制度,着眼于财政分权下经济发展导向、官员晋升标准等长效化机制的建立。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潘彬  杨光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别考察了东、中、西部地方政府支出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表明,地方政府支出对东、中、西部的居民消费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挤出效应。本文通过地方政府各项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的影响分析,表明东、中、西部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安排政府支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华春  于达  
本文对中国20062015年间27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处理,将地方政府财力与支出责任匹配的问题进行了定量分析,验证了财力缺口和财力支出责任匹配程度对中国地级市环境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经验数据表明,地方政府的财力缺口增大将会加重工业二氧化硫与工业烟(粉)尘的排放。中国大部分地级城市已经表面上跨过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环境问题并不像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等非经济性公共服务那样容易被忽视。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骆永民  
在我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进行放权的同时,也伴随着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所以财政分权促进了经济增长一说,很可能仅仅是一种数字错觉。但财政分权的一个直接作用是提高地方政府效率,如果能证实财政分权确实提高了地方政府的效率,则财政分权必然促进经济增长。文章在采用数据包络分析得到我国1998-2005年各省的地方政府效率后,借用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发现,我国的财政分权确实有效地提高了地方政府的效率,传统的面板回归模型因没有考虑空间相关性而低估了这一作用。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长平  胡俊  
从政绩考核的视角,对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动力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并作出模型假设,剖析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张的内在机理。在对中部六省地方债务规模估算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单方程回归模型,利用中部六省2001-2013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来自于地方政府内部的政绩考核机制产生的激励作用使政府官员具有不断增加投融资的偏好,从而使得地方政府债务处于不断扩张的境地。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带来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政绩考核下的政治激励使得地方政府更加偏好"借钱",作为政绩考核的量化指标GDP对地方债务规模具有强烈的扩张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丽娟  
本文运用空间滞后模型,对全国29个省级政府间以招标、拍卖和挂牌三种方式出让的土地收入进行了竞争效应验证。结果表明就土地出让收入竞争策略来看,全国范围和东部地区都存在显著的竞争效应,而就土地出让平均价格竞争策略而言,只有东部地区表现出显著竞争效应。而无论是在哪种竞争策略中,中西部地区的观测样本都没有体现出显著的竞争效应。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陈仲常  李郁梅  
以保罗.罗默的经济增长理论为依据,推导出最优财政支出结构模型,并运用我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对模型作了实证检验,发现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有必要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使其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鹏  周来友  石晓平  
分析影响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的因素,有助于深入理解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的原因,从而为治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现象提供决策依据。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释了财政、经济、政治、土地市场等方面的制度因素对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的影响机理,然后应用1998-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短期内存在显著的惯性依赖特征,但由于土地财政的不确定和不可持续,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在长期上存在收敛趋势。研究证实了分税制改革造成的地方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地方政府资本竞争和二三产业的发展会显著增强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土地出让方式的市场化改革显著提高了土地价格,是形成地方政府...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赵希和  周叶  刘晨晨  白晓松  
给出了省域物流行业SO2排放量测量模型,测算了不同能源的SO2排放系数;然后以物流作业直接能耗法来核算我国各省域2010年物流行业的SO2排放量,包括各省域的SO2排放量和单位货物周转SO2排放量,并进行了同种能源含硫和脱硫(低硫)SO2排放系数对比分析以及SO2总排放量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物流行业使用含硫能源与脱硫(低硫)能源所排放的SO2量相差很大;我国省域之间物流活动产生的SO2排放量存在着地域不平衡性,SO2排放量中东部大部分省域要高于西部省域,而单位货物周转SO2排放量西部大部分省域要高于中东部省域。最后,根据物流行业的特点,分别从脱硫技术研发、运输结构调整、清洁能源使用和节能减排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卢现祥  张翼  
本文认为政府与社会间的分权有利于政府关于二氧化碳减排治理约束机制的建立和强化,基于1998—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显示:地方政府减少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行政干预,通过完善司法体系来加强对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以及公众参与政府的环保治理均有利于促进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量的降低,通过精简政府规模以及加强政府的腐败治理也有利于提高减碳治理的效率,而现行的环境管制工具对于激励企业二氧化碳减排的作用已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