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47)
- 2023(8586)
- 2022(7483)
- 2021(6803)
- 2020(5875)
- 2019(13374)
- 2018(13006)
- 2017(25838)
- 2016(14115)
- 2015(15947)
- 2014(15784)
- 2013(15561)
- 2012(14469)
- 2011(12747)
- 2010(13275)
- 2009(12833)
- 2008(12603)
- 2007(11385)
- 2006(9990)
- 2005(9349)
- 学科
- 济(59775)
- 经济(59665)
- 管理(55759)
- 业(49834)
- 企(44623)
- 企业(44623)
- 方法(30998)
- 财(27389)
- 数学(27190)
- 数学方法(27069)
- 制(17815)
- 务(17313)
- 财务(17293)
- 财务管理(17219)
- 企业财务(16610)
- 中国(14789)
- 农(13213)
- 环境(12782)
- 体(12780)
- 业经(12615)
- 审计(12291)
- 体制(10725)
- 融(10713)
- 金融(10711)
- 划(10706)
- 地方(10131)
- 银(10114)
- 银行(10107)
- 技术(9767)
- 行(9494)
- 机构
- 大学(203535)
- 学院(201188)
- 济(89615)
- 经济(87930)
- 管理(81533)
- 理学(70674)
- 理学院(70086)
- 管理学(69393)
- 管理学院(69004)
- 研究(60810)
- 财(51129)
- 中国(49818)
- 京(41466)
- 财经(39466)
- 经(35932)
- 科学(31168)
- 江(30864)
- 财经大学(29597)
- 经济学(29427)
- 所(28959)
- 中心(28937)
- 经济学院(26748)
- 北京(25386)
- 研究所(24831)
- 农(24627)
- 商学(24112)
- 商学院(23923)
- 州(23796)
- 业大(23634)
- 院(22081)
- 基金
- 项目(129642)
- 科学(104607)
- 基金(98572)
- 研究(97788)
- 家(83183)
- 国家(82532)
- 科学基金(73192)
- 社会(66893)
- 社会科(63716)
- 社会科学(63697)
- 基金项目(51809)
- 省(48767)
- 教育(45432)
- 自然(45119)
- 自然科(44021)
- 自然科学(44010)
- 自然科学基金(43291)
- 资助(41091)
- 划(40479)
- 编号(37716)
- 成果(32274)
- 部(31488)
- 制(31450)
- 重点(28944)
- 国家社会(28635)
- 教育部(28429)
- 人文(27613)
- 创(27459)
- 性(26553)
- 发(26150)
共检索到305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余海宗 何娜 夏常源
本文基于"文本分析法",以2006~2015年手工整理的地方政府年度工作报告中包含环保类关键词的字段和句子数刻画环境规制程度,实证检验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增加了辖区内民营重污染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该结论在排除替代性解释、替代变量以及控制内生性等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内部控制薄弱和技术创新水平较低的样本中,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更加显著。本文的发现丰富了环境规制和审计费用的相关文献,为建设"美丽中国"背景下的我国重污染企业如何走出环保困境,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和现实启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武恒光 王守海
本文将环境信息与信用评级、信用利差纳入同一研究框架,以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发行的公司债为样本,检验环境信息披露政策在债券市场中是否得到利益相关者的回应。研究发现,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信用评级显著正相关,但这种显著性仅存在于环境绩效水平较好的上市公司;总体上,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债券信用利差的负相关关系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进一步细分后,在环境绩效水平较优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信用利差显著负相关,而在环境绩效水平较差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信用利差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对负债成本的影响机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钱晶晶
本文选取2007—2011年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的民营企业为样本,分析了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审计费用与审计师选择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在市场环境差,市场化指数低的地区,民营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审计费用较低的、低质量的非"十大"事务所进行审计;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十大"与非"十大"事务所审计费用的差距随市场化程度的推进逐渐增大。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洪辉 章琳一
本文利用2007-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考察异常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试图找到异常审计费用影响审计质量的机制及其后果。研究发现:异常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负相关。考虑异常审计费用的正负性后,发现正的异常审计费用反映了审计师与公司之间的经济依赖性,降低审计师独立性和审计质量。负的异常审计费用反映出公司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较低的审计费用促使审计师减少审计投入,控制审计成本以实现一定的利润目标,这也会降低审计质量。
关键词:
审计费用 异常费用 审计师 审计质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功富
地方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是否改善了地区环境质量,地区环境污染是否是企业环保投资决策考虑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两个问题,文章分别以省际面板数据和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保投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府干预越严重的地区,环境污染越严重;环境污染不是企业做环保投资决策考虑的因素;政府干预对企业的环保投资决策没有影响;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相比进行了更多的环保投资。
关键词:
政府干预 环境污染 环保投资 重污染行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晨 吕永辰
“双碳”目标下,面对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消耗过度、极端天气频发等环境问题,政府与企业都在寻求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方法。以2016—2020年340家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重污染行业在补贴政策扶持下绿色投入通过技术创新对企业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绿色投入既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还能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技术创新在绿色投入与双绩效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政府补助对技术创新在绿色投入与双绩效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从企业内部创新与外部政策制订两方面给出提高企业双绩效的建议,助推重污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晨 吕永辰
“双碳”目标下,面对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消耗过度、极端天气频发等环境问题,政府与企业都在寻求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方法。以2016—2020年340家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重污染行业在补贴政策扶持下绿色投入通过技术创新对企业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绿色投入既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还能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技术创新在绿色投入与双绩效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政府补助对技术创新在绿色投入与双绩效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从企业内部创新与外部政策制订两方面给出提高企业双绩效的建议,助推重污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郭颖文
以会计师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来衡量审计质量,研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任期和异常审计费用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审计任期的延长导致审计质量下降。在审计任期的初期,异常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正相关;此正相关关系随审计任期的延长而减弱。研究结论说明:在审计任期的初期,由于会计师低价揽客,未能取得超额利润,因此异常审计费用反映会计师在工作中所付出的努力。随着审计任期的延长,会计师逐渐熟悉客户的经营状况,具备竞争优势,能够借机取得更高利润。此时,异常审计费用反映会计师对客户的经济依赖,其对审计质量的正面影响也相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盛丽颖 冯艳茹
本文以2010—2016年中国沪深A股重污染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随机效应模型,考察政府补助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与企业社会责任呈倒U型关系,即政府补助增加能够促进重污染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而当政府补助达到一定量时,政府补助的增加则会阻碍重污染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当企业具有较好的内部控制水平时,重污染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表现也随之提高,同时,良好的内部控制也有助于平滑政府补助对重污染企业社会责任的倒U型影响。基于此,笔者提出合理控制重污染企业政府补助额度,建立健全政府补助的发放和考核机制,加强重污染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建设,实现政府补助政策与公司治理的有机统一等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姜英兵 崔广慧
以2006~2015年沪深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环保产业政策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环保产业政策有利于企业加大环保投资,且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中,这种有利影响可以通过压力效应与激励效应两种机制实现。进一步考察环保产业政策支持下企业环保投资的经济后果发现,企业环保投资短期不利于提升企业价值,但有利于抑制工业废物排放。这些结论不仅丰富了企业环保投资影响因素和产业政策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而且为政府如何优化环保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参与环境治理,进而为实现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环保产业政策 企业环保投资 绿色发展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崔广慧 姜英兵
基于2006—2015年沪深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数据,系统考察了环保产业政策支持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环保产业政策支持对企业劳动力需求并无显著影响。区分产权性质后发现,环保产业政策支持对国有企业劳动力需求发挥显著抑制作用,而对非国有企业劳动力需求发挥有效促进作用。环保产业政策支持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主要通过要素替代效应与产量扩大效应两种机制实现。进一步研究表明,环保产业政策支持总体上加大了企业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但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中。环保产业政策支持对企业薪资水平整体无显著影响,对国有企业劳动力薪资水平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对非国有企业劳动力薪资水平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拓展了企业劳动力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丰富了环境规制的经济后果研究,为进一步理解环境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朱红军 章立军
研究结果发现,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以及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股权性质、盈利情况等因素,对审计费用具有显著的影响。同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存在比较严重的审计费用拖欠情况,相关监管部门应该重视这一问题并予以解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青 刘雅其 张维
加强企业党组建设是当前公司治理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文章以2013-2020年我国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党组织参与治理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党组织参与董事会、高管层治理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规制负向调节两者之间关系;党组织参与治理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性。研究提出如下管理启示:健全党组织建设,提高领导层政策执行力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完善党组织参与治理机制,引导企业树立绿色创新价值观,降低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委托代理风险;正视党组织参与治理局限性,发挥党组织嵌入与环境规制的协同治理效应。
关键词:
党组织参与治理 绿色技术创新 环境规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沈华玉 唐筱仪 余中福 刘波 唐文杰 熊浩
城乡二元体制是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独特制度,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对宏观经济与社会的影响,鲜有文献研究其对公司微观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手工收集的数据,以2006~2014年沪深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城乡二元体制对公司审计费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成长经历的CEO能够显著降低公司的盈余管理和违规风险,进而降低审计费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当CEO为女性、年龄较大时,农村成长经历对审计费用的负向影响越明显,而CEO受教育程度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二元体制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也丰富了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为上市公司降低公司风险、提高内部治理水平、户籍制度改革等提供依据。
关键词:
城乡二元体制 高管特征 审计费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莫似影 张长江
本文以环境行为、环境价值观和环境绩效的关系为切入点,探讨环境行为和环境价值观对环境绩效分别产生的影响,验证环境价值观是否在环境行为和环境绩效中存在调节效应。通过自行构建的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行为、环境价值观和环境绩效评价指标,基于2010~2014年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发现:环境行为表现越好,环境绩效就越高;环境价值观倾向度越高,环保投资强度越大;环境意识较强烈时,环境价值观对环境行为和环境绩效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越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公司特征、行业竞争属性与环境信息披露——来自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机构投资者关注企业的环境绩效吗?——来自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地区环境、政治关联与审计师选择——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内部控制、环境政策与企业环保投资——来自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终极所有权结构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来自中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来自100家重污染企业的经验证据
连锁董事如何影响上市公司审计费用?——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环境规制、重污染企业迁移与协同治理效果——基于异地设立子公司的经验证据
股东环境积极主义与企业绿色创新——来自中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企业ESG表现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