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91)
- 2023(16016)
- 2022(14123)
- 2021(13316)
- 2020(11106)
- 2019(25541)
- 2018(25370)
- 2017(49631)
- 2016(27032)
- 2015(30211)
- 2014(30061)
- 2013(29413)
- 2012(27219)
- 2011(24549)
- 2010(24809)
- 2009(22993)
- 2008(22588)
- 2007(20131)
- 2006(18065)
- 2005(16341)
- 学科
- 济(104612)
- 经济(104470)
- 管理(85942)
- 业(77491)
- 企(65962)
- 企业(65962)
- 方法(45637)
- 数学(38951)
- 数学方法(38485)
- 财(33046)
- 农(28827)
- 中国(28121)
- 制(24404)
- 业经(24074)
- 贸(22779)
- 贸易(22769)
- 地方(22442)
- 易(22226)
- 学(21736)
- 环境(19212)
- 务(18857)
- 财务(18780)
- 财务管理(18731)
- 农业(18634)
- 企业财务(17753)
- 划(17429)
- 理论(17376)
- 银(17192)
- 策(17160)
- 银行(17155)
- 机构
- 大学(383271)
- 学院(381115)
- 济(154837)
- 管理(152216)
- 经济(151382)
- 理学(131354)
- 理学院(129895)
- 管理学(127841)
- 研究(127602)
- 管理学院(127118)
- 中国(95733)
- 京(81521)
- 财(77214)
- 科学(76025)
- 所(62890)
- 财经(60136)
- 中心(57751)
- 江(57363)
- 研究所(56587)
- 农(56490)
- 经(54553)
- 业大(53094)
- 北京(51488)
- 范(50400)
- 师范(50020)
- 院(46784)
- 经济学(46539)
- 州(45862)
- 财经大学(44507)
- 农业(43741)
- 基金
- 项目(255877)
- 科学(202641)
- 研究(190281)
- 基金(187135)
- 家(161389)
- 国家(160060)
- 科学基金(138536)
- 社会(121354)
- 社会科(115127)
- 社会科学(115102)
- 基金项目(99092)
- 省(98380)
- 自然(88937)
- 教育(87344)
- 自然科(86835)
- 自然科学(86815)
- 自然科学基金(85256)
- 划(82705)
- 编号(77840)
- 资助(77005)
- 成果(64518)
- 部(57611)
- 重点(56659)
- 发(53740)
- 课题(53493)
- 创(52763)
- 制(50211)
- 教育部(49966)
- 国家社会(49873)
- 创新(49158)
- 期刊
- 济(173387)
- 经济(173387)
- 研究(117365)
- 中国(74190)
- 财(59702)
- 管理(57178)
- 学报(55919)
- 科学(52438)
- 农(51528)
- 大学(43307)
- 教育(42451)
- 学学(40426)
- 融(35472)
- 金融(35472)
- 农业(35239)
- 技术(31519)
- 财经(29462)
- 业经(27697)
- 经济研究(27161)
- 经(25094)
- 问题(22842)
- 图书(20744)
- 贸(19119)
- 理论(18928)
- 技术经济(17862)
- 现代(17750)
- 科技(17643)
- 业(17579)
- 实践(17177)
- 践(17177)
共检索到570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曹鸿杰 卢洪友 潘星宇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检验了地方政府环境支出行为的空间策略互动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环境支出存在明显的空间策略互动与时间滞后效应。其表现为相邻省级地区之间环保财政支出行为的互相模仿和路径依赖。外商直接投资和财政分权并不是导致地区间环境支出"逐底竞争"的直接原因。在构建多维度政绩考核体系来引导政府财政支出竞争的同时,建立地区间环境支出的协调机制和对外开放等途径,有利于实现均衡和绿色发展。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俏
通过构建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完全信息静态无序离散型博弈模型,并对此博弈模型进行非参数估计,实证分析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策略互动行为及此策略互动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在公共服务和正外溢效应比较大的领域,如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节能环保和金融监管的策略互动行为是策略替代的,在搭便车心理的影响下,这些领域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在公共安全和外溢效应比较小的领域,如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和交通运输的策略互动行为是策略互补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俏
通过构建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完全信息静态无序离散型博弈模型,并对此博弈模型进行非参数估计,实证分析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策略互动行为及此策略互动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在公共服务和正外溢效应比较大的领域,如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节能环保和金融监管的策略互动行为是策略替代的,在搭便车心理的影响下,这些领域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在公共安全和外溢效应比较小的领域,如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和交通运输的策略互动行为是策略互补的;在协同发展的情况下,这些领域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玉清 姜磊 李永宁
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研究了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地方政府支出的策略互动模式。结果表明,基本建设、文教科卫和预算外支出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表现出策略互补,行政管理支出则由于地方财力情况的差异形成策略替代,效益外溢性、财政竞争机制和标尺效应在其中交替发挥了主导作用。财政收支分权对支出策略互动模式的影响效果并不一致,扩张支出分权将加剧以基建支出为主的地方政府竞争。财政分权的改革方向是使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拥有收入自主权,中央适当上收具有强烈区域外溢性的公共品供给责任,降低地方非正式收支自主权,从制度层面营造地区间协调有序的竞争关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骁马
本文基于2007—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环保支出及其策略互动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地方政府环保支出对二氧化硫排放量有显著负向影响,但对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影响不显著;地方政府间环保支出策略互动的具体形式为"逐顶竞争"的策略互补,地方政府环保支出对二氧化硫排放量有显著的空间抑制效应,即相邻地区地方政府环保支出增加,会导致本地区二氧化硫排放量显著下降。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地方政府环保支出治污效应方面的研究,而且对于构建地方政府间环境污染协同治理体系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辛冲冲 陈志勇
基于中国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从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两个维度实证考察了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竞争对财政科技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均抑制了地方政府对科技的投资热情,地方政府竞争则对其产生了促进作用。财政分权与政府竞争的内在联动,使得地方政府竞争进一步强化了财政分权对科技支出结构的负向影响效应。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政府竞争 科技支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考察我国省级政府在财政支出政策方面的策略互动行为、形成机制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986~2006年间,我国地方政府在财政总支出(包括预算内和预算外支出)、各类支出项目(包括经济性、社会性和维持性支出)方面存在显著的策略互动行为,财政竞争机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政府预算内支出、经济性和维持性支出竞争不利于地区经济增长,其中经济性支出竞争的抑制作用并不显著,社会性支出竞争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预算外支出竞争的影响则比较模糊。1994年分税制改革明显改变了地方政府间策略互动行为模式,有效遏制了地区间过度竞争态势,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积极促进作用,但同时也过度削弱...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余英 范心平
科技进步能促进经济增长,所以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科技投入。但行政区域的独立性使地方政府间表现出财政支出策略性行为,那么,地方政府在科技投入上是否同样存在策略互动?如果存在,它对科技进步又会产生什么影响?文章运用广东省地级市2007年-2015年数据建立空间面板模型,研究政府间科技支出的策略互动行为。结果表明:科技支出存在显著的策略互动,互动中竞争效应强于溢出效应,整体上表现为空间正相关,距离越近的地区互动越强,而且对经济资源的争夺显著强化了互动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支出及其策略行为,均有利于地方科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贾俊雪 郭庆旺 赵旭杰
本文首先剖析了中国独特的财政分权体制和官员治理制度安排所蕴涵的地方与全国利益冲突和协调机制,提出了地方政府支出行为的周期性悖论假说,并着重分析了其制度根源。然后,本文依据省份数据,利用多动态因素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地方政府支出行为呈现出较明显的全国反周期和省份顺周期特征,有助于全国经济稳定但加剧了省份经济波动,这在欠发达省份表现得尤为突出。财权与事权错位导致财政收支分权对地方政府支出行为的周期性特征具有较明显的非对称影响:支出分权会削弱地方政府支出行为的全国反周期特征,强化其省份顺周期特征,收入分权的扭曲性影响较弱。官员治理制度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干部队伍年轻化和知识化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潘镇 金中坤 徐伟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进程中,财政分权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设计为地方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努力提供了激励,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如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不足等问题。采用各省市1994-2006年的资料,本文研究了财政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的科技支出行为。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的科技支出决策呈现出策略性行为特征。总体而言,财政分权促进了地方财政中科技的投入,地区间竞争的压力削弱了财政分权对科技投入的正向作用,而市场化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了分权下地方政府提高科技投入的倾向。根据上述结果,本文认为应完善对于官员的考核制度,提高科技政策的权威性,加大对地方政府预算监督的力度,并积极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区竞争 市场化 地方科技投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书嵘 刘义圣
文章采用2003—2014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财政教育支出和地级层面官员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省党代会周期与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省党代会召开的前一年和当年,地级市财政教育支出显著低于其他年份,分别减少了约5.1%和11%;而省党代会召开后一年,地级市财政教育支出虽继续减少,但下降幅度很小且并不显著。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呈现出明显的政治周期性特征。这个结果在控制了地方官员特征等变量后仍具有很强的稳健性。这些经验证据也显示了地方官员的政治晋升激励虽然会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但也可能对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献金 孙会兵 邓桢
通过建立地方政府最优选择模型,提出政府支出行为的"四阶段"假说,并利用中国31个省(区、直辖市)1997~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系数随时间变化的变系数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大致处于"四阶段"的第二、三阶段之间,地方政府投资冲动明显。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马红 侯贵生
近年来,我国政府激励政策的创新质量实施效果受到格外关注。基于此,本文引入新制度主义的视角,讨论了税收优惠政策对创新质量的激励效应。本文以2008—2017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了税收优惠对制造业创新质量的实际影响与内在机理。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与创新质量相比,税收优惠对制造业创新活动的激励效应更为显著,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税收优惠与制造业创新质量两者之间的关系中起到了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第二,人才结构的优化与资源错配的缓解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向调节效应实现的可能渠道;第三,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与地方政府创新偏好都能显著影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调节效应。本文对于税收优惠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与企业创新质量的持续性提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税收优惠 创新质量 供给侧改革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颜青 张登国
政府支出的增加对居民消费会产生挤出效应,也会产生挤入效应。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基于1995-2009年我国东部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分税制下,地方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从整体而言,东部地区地方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挤入效应。从地方政府支出的结构来看,东部地区民生支出对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作用最为显著,政府消费支出次之,政府投资支出的挤入效应最小。
关键词:
分税制改革 地方政府支出 居民消费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华春 平易 崔伟
中国式财政分权为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竞争创造了可能。基于策略互动的视角,使用30个省级地区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采用莫兰指数、局部莫兰指数和空间杜宾模型方法,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间环境保护支出竞争的存在,以及环境保护支出竞争对环境污染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支出方面存在竞争,环境保护已不再像其他非经济性公共品一样容易被地方政府忽视,地方政府间的环境保护支出竞争为策略模仿行为;同时,环境保护支出竞争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地理相邻的地方政府间的环境保护支出有利于降低本地区的污染物排放。由此,改变政绩考核机制,加大环保支出、优化产业结构、降低污染排放、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及公众参与环保监督、探索地方政府环境污染区域协调治理方式是改善环境状况的重要政策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