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41)
2023(12357)
2022(10377)
2021(9712)
2020(8092)
2019(18390)
2018(18063)
2017(33577)
2016(18518)
2015(21061)
2014(20845)
2013(20309)
2012(18734)
2011(17140)
2010(17071)
2009(16302)
2008(16276)
2007(14928)
2006(13279)
2005(12395)
作者
(51825)
(43264)
(43065)
(41110)
(27489)
(20382)
(19462)
(16803)
(16351)
(15401)
(14852)
(14400)
(14110)
(13818)
(13815)
(13243)
(13021)
(12617)
(12413)
(12378)
(10911)
(10566)
(10393)
(9862)
(9667)
(9629)
(9508)
(9458)
(8751)
(8604)
学科
(70781)
经济(70668)
管理(69028)
(53946)
(46936)
企业(46936)
方法(29138)
(27143)
数学(24673)
数学方法(24503)
中国(23386)
(21256)
(18145)
业经(16059)
环境(15533)
(15336)
(15207)
财务(15158)
财务管理(15110)
(14938)
银行(14920)
(14544)
贸易(14535)
(14469)
企业财务(14344)
(14338)
(14278)
(14226)
(13256)
金融(13249)
机构
大学(263623)
学院(260408)
(114618)
经济(112333)
管理(100400)
研究(91419)
理学(84155)
理学院(83250)
管理学(82223)
管理学院(81694)
中国(74577)
(60012)
(56710)
科学(51165)
财经(45470)
(45340)
中心(41830)
(41500)
研究所(40573)
(39972)
(38536)
经济学(37025)
北京(36097)
财经大学(33902)
业大(33379)
经济学院(33289)
(33133)
(31893)
师范(31561)
(31020)
基金
项目(168335)
科学(133947)
研究(125615)
基金(125391)
(109097)
国家(108271)
科学基金(92968)
社会(83477)
社会科(79324)
社会科学(79306)
基金项目(64810)
(62098)
教育(57520)
自然(57120)
自然科(55811)
自然科学(55794)
自然科学基金(54848)
(52943)
资助(51548)
编号(48768)
成果(41452)
(39531)
重点(38156)
(36789)
国家社会(36516)
(35175)
(34922)
课题(34718)
教育部(34487)
创新(32948)
期刊
(130577)
经济(130577)
研究(83637)
中国(60580)
(50639)
管理(41984)
学报(38468)
科学(36833)
(35029)
大学(30328)
学学(28428)
(27694)
金融(27694)
教育(27665)
财经(24256)
农业(23406)
技术(21786)
经济研究(21573)
(21065)
业经(17958)
问题(16746)
(15378)
(14533)
世界(14179)
国际(13937)
会计(12713)
技术经济(12234)
(12087)
财会(11832)
现代(11685)
共检索到413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小会  陆远权  
分析了地方政府环境偏好和中国式环境分权对环境保护的作用机理,用地方政府收取的环境相关税费占GDP的比重衡量地方政府环境偏好,用不同层级政府间环境管理人员的配置衡量中国式环境分权度,基于2006—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环境偏好和中国式环境分权的环保效应和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环境偏好具有环保正效应,中国式环境分权具有环保负效应;两者的环保效应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且两者在环保效应上相互牵制。在样本期内的300个观测值中,仅有28个观测值同时处于地方政府环境偏好的高门槛区域和中国式环境分权的低门槛区域,占总观测值的9.33%。鉴于此,地方政府环境偏好应进一步提升,同时中央政府应进行适度的环境集权,以显著提升对环境保护的正效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韧   宋爽爽   段义诚  
国内地方政府的环保支出偏好受制于特殊的财政分权架构,并会受到上级引导、同级竞争、本级财力等多重因素的制约,现有研究较少对财政分权架构下的地方政府的多维效用函数及由此引致的环保支出偏好特征展开讨论。为此,结合理论模型推导及涵盖2012—2019年24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对财政分权架构下的地方政府环保支出的多元驱动机制作出诊断,结果发现:上级政策引导会激励地方政府的环保支出意愿,同级经济竞争和自身财力约束则会对其环保支出力度形成制约;多维约束间存在明显的交互效应,同级经济竞争与上级政策引导对地方政府的环保支出偏好存在显著反向对冲效应,而本级财力约束则会影响地方政府在上级引导与同级竞争压力间的权衡;本级财力约束会透过向上的财政依赖和内部财政支出腾挪两种不同的传导机制影响地方政府的环保支出偏好。因此,应构建兼容地方政府多维目标的综合方案,打造“考核-竞争”的动态协同机制,设计适应地方财力约束的差异化路径,以有效解决地方政府环保支出激励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尚莉  杨尊亮  
文章立足于我国当前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两难冲突的现实状况,运用"高能激励"效用,分析在财政分权体制之下财政激励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进而对我国环境质量施加影响。最后指出,地方政府环境规制不力的根源在于缺乏使地方政府有动力和有能力进行环境规制的制度环境,因此,要想走出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困境还是得从制度层面入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余长林  杨惠珍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三部门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分权体制下中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2007-2013年中国287个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了地方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显示,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对中国环境污染的总体影响是不确定的,地方财政支出规模通过结构效应和替代效应降低了中国环境污染,而通过增长效应提高了环境污染;地方财政支出中提高经济建设支出占比增加了中国的环境污染,而提高社会服务性支出占比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最后,本文提出三点政策启示:改革目前地方政府单一型的激励机制,将生态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志安   刘子硕   陈敏慧  
财政分权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不仅影响地方政府的支出偏好,而且会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产生深刻影响。文章基于31个省份2009—202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分权对地区环境治理的影响效应并深入探讨政府创新偏好在二者关系中的相关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是在经济与环境的双重考核下,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二是财政分权使地方政府具有创新偏好,政府创新偏好在财政分权与环境治理之间起中介作用和正向调节效应。三是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的影响效应存在时间和区域异质性。一方面,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逐步由过去的促进效应转为阻碍作用;另一方面,财政分权的环境治理效应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加显著。为进一步发挥财政分权的环境治理效应,研究认为中央政府应进一步优化对地方政府的多元政绩考核体系,持续优化当前的财政分权体制和完善地方政府有关财政科技支出的绩效评价体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增华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缺口放大,现行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不对等,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缺乏约束,债务风险逐渐积累扩大。完善的分权体制应充分平衡中央和地方两个层次的财政汲取能力,实现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中长期管理与控制,在预算视角下完善现有分权体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侃如  李继龙  
文章对中国的政府管理体制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它对环境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文章认为,职权划分和激励结构是影响环境政策执行效果的两个关键因素。中央政府在环境管理上有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但也面临不少无奈。上述分析对外国环境援助在中国的发展也非常有用。关于中国环境的未来,文章认为中国的政府管理体制正处于持续变化过程中,长期的走向并不晦暗。趋势已经很明显,信息透明、专家咨询等体制很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赵琳  唐珏  陈诗一  
本文基于陕西省环境保护体制垂直化管理的"拟自然实验",分析了环保管理体制垂直化改革的环境治理效应。使用空气PM_(2.5)数据的研究发现,在样本区县,实行环保垂直化改革对空气PM_(2.5)浓度的改善效应在3.974 ug/m~3以上,表明环境保护部门实行垂直化管理能够显著改善环境治理。"十一五"规划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纳入地方官员考核的约束性指标,加强了垂直改革的环境治理效应。使用行业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显示,环保部门垂直化改革对当地高污染企业的数量具有负效应,意味着环境保护部门垂直化改革导致污染企业面临更加严格的环境管制。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常琪  
在2003年中国市长高峰论坛上,有关官员、专家学者在进行“分级行使产权体制下的国有资本运营与管理模式”探讨时指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既意味着机会,也意味着挑战。国有资产分级行使产权以后,如何制定更好的国有资产管理的调整战略,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对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是一个考验。对一个区域来讲,必须站在区域范围的宏观和国民经济的战略发展高度来考虑如何治理地方企业;必须着眼于地方的资源的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未来的产业优势、现有的种种优势和劣势来综合考虑、平衡,并找出自己辖区内的国有企业进退的模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荐华  
(一)地方政府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根据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办公室提供的资料,全国共有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87905个,拥有资产47472.1亿元,国家资本金10266.4亿元,其中,有地方企业83167个,约占全部国有企业的94.6%;地方企业拥有资产30662.3亿元,约占全部国有工业企业资产的64.5%,拥有国家资本金5872.4亿元,约占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国家资本金的57.2%。这就是说,我国工业企业中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闵达律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强化地方政府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责任"。地方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金融办")虽然不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建春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强化地方政府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责任"。如何进一步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规范地方政府金融管理行为,推动我国金融业更好更快发展,已成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永亮  赵德余  辛广海  
本文以分权改革为分析框架,认为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助长了地方政府的"灰色"权力,主要通过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偏好(流动性创造)、支出本土偏好(市场分割)与支出结构偏好等因素表现出来,此类因素影响经济增长的绩效;从实证角度来看,财政分权在无外部性条件下具有积极正面的经济增长收益,引入政府支出三大特征变量后的进一步考察显示政府支出规模扩张(流动性创造)和支出结构偏好促进了经济增长,支出的本土偏好则具有负面效应;总体来看,财政分权导致地方政府追求短期经济增长目标,而忽视长期社会福利目标(如环境的改善、收入公平等),这需要第二阶段政府治理模式的改革和分权体制的重新设计,从而走向"和谐"发展之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江帆  杨振宇  
作为现阶段中国经济政策的执行者和基层市场体系的维护者,地方政府为何会对辖区内的工业和服务业展现不同的偏好?遵循财政收入和政治收益两条线索,我们描述比较了省级层面二、三产业的增长特征,并将该特征纳入一个约束下的双目标模型,模拟地方政府在现行政绩考核体系激励下的策略行为。我们发现,发展服务业耗费执政资源更多、见效更慢,同时回报更低,而现行服务业指标并不能产生合意的额外激励,因而服务业对大多数地方政府缺乏吸引力。以各省"十五"规划中提取的信息为基础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了地方政府偏好对辖区内服务业增长的影响及其在年度间的分布变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鲁元平  杨灿明  
本文利用CGSS2006年的数据,考察财政分权、政府支出偏好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对我国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不过它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亲贫式支出的大小;财政分权对中低收入者和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显著为负,但是对高收入者以及城镇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在统计意义上并非显著异于零;财政分权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以及非民族地区居民的幸福感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对东部、发达地区的影响不显著,对民族地区的影响为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