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44)
- 2023(10024)
- 2022(7921)
- 2021(7216)
- 2020(5937)
- 2019(13069)
- 2018(13170)
- 2017(25623)
- 2016(14247)
- 2015(15760)
- 2014(15719)
- 2013(15106)
- 2012(13613)
- 2011(12255)
- 2010(12535)
- 2009(11989)
- 2008(11826)
- 2007(11104)
- 2006(10097)
- 2005(9456)
- 学科
- 济(56901)
- 经济(56805)
- 业(49601)
- 农(45592)
- 管理(43053)
- 农业(30240)
- 企(29295)
- 企业(29295)
- 业经(19920)
- 财(18680)
- 制(18031)
- 中国(17656)
- 方法(16348)
- 数学(13904)
- 数学方法(13807)
- 体(13676)
- 地方(12791)
- 发(11738)
- 农业经济(10287)
- 银(10248)
- 银行(10231)
- 体制(10066)
- 发展(10031)
- 策(10026)
- 展(10022)
- 行(9814)
- 融(9392)
- 金融(9389)
- 技术(9273)
- 财政(9273)
- 机构
- 学院(199570)
- 大学(195215)
- 济(87311)
- 经济(85610)
- 管理(75937)
- 研究(67831)
- 理学(65229)
- 理学院(64655)
- 管理学(63777)
- 管理学院(63429)
- 中国(53955)
- 农(51025)
- 财(43450)
- 京(40220)
- 农业(38581)
- 科学(38311)
- 业大(34013)
- 所(33731)
- 财经(32513)
- 中心(32314)
- 江(32219)
- 研究所(29808)
- 经(29527)
- 经济学(26501)
- 州(24685)
- 范(24483)
- 北京(24374)
- 师范(24271)
- 经济学院(23893)
- 农业大学(23856)
- 基金
- 项目(129978)
- 科学(103583)
- 研究(100712)
- 基金(94856)
- 家(81195)
- 国家(80401)
- 科学基金(69528)
- 社会(66702)
- 社会科(62876)
- 社会科学(62863)
- 省(52080)
- 基金项目(50177)
- 教育(44528)
- 编号(42221)
- 划(41842)
- 自然(41164)
- 自然科(40183)
- 自然科学(40174)
- 自然科学基金(39476)
- 资助(36428)
- 成果(34861)
- 制(31969)
- 农(29871)
- 部(29865)
- 发(29445)
- 重点(28881)
- 课题(28548)
- 国家社会(28230)
- 创(27310)
- 性(27097)
- 期刊
- 济(107545)
- 经济(107545)
- 研究(61314)
- 农(56805)
- 中国(47056)
- 农业(38083)
- 财(34540)
- 学报(29546)
- 科学(28024)
- 管理(25942)
- 大学(24335)
- 融(23731)
- 金融(23731)
- 学学(23258)
- 业经(23004)
- 教育(20008)
- 业(17701)
- 财经(16456)
- 技术(16146)
- 问题(15558)
- 经济研究(14654)
- 农村(14484)
- 村(14484)
- 农业经济(14058)
- 经(14026)
- 世界(12345)
- 版(11798)
- 经济问题(10981)
- 社会(9805)
- 现代(9587)
共检索到312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英东 刘涛
从理论上分析了在晋升激励和财政激励机制下,地方政府行为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同时,基于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农民工市民化增长率、晋升激励和财政激励指标,采用静态OLS和动态GMM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以往的晋升激励机制和财政激励机制不利于农民工市民化,财政激励会强化晋升激励对农民工市民化的阻碍作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还具有自我弱化的趋势。需要通过转变政府官员考核机制,调整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关系,健全地方政府的财力保障制度,改革户籍制度,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动力机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英东 刘涛
从理论上分析了在晋升激励和财政激励机制下,地方政府行为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同时,基于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农民工市民化增长率、晋升激励和财政激励指标,采用静态OLS和动态GMM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以往的晋升激励机制和财政激励机制不利于农民工市民化,财政激励会强化晋升激励对农民工市民化的阻碍作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还具有自我弱化的趋势。需要通过转变政府官员考核机制,调整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关系,健全地方政府的财力保障制度,改革户籍制度,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动力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智伟
随着我国新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和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发展,新生代农民工逐步成为农民工群体中的主体力量。但由于用工单位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激励机制失灵问题,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生产率下降和农民工流失问题严重。研究阐述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内涵及特点,新生代农民工激励机制研究的意义;从物质激励机制失效、精神激励机制失效及社会保障支持机制缺失等方面揭示导致新生代农民工激励机制失效的若干问题及其根源;给出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物质激励机制的效益,完善其精神激励机制的功能和健全其激励机制的支持保障体系等有效对策。
关键词:
新生代 农民工 激励机制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潘峰 西宝 王琳
针对环境规制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通过构建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给出了中央政府激励地方政府的最优契约形式,考察了最优激励契约设计的影响因素,着重分析了环境规制相关因素对最优激励契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央政府对经济增长的重视度、中央政府对环境质量的重视度、地方政府的风险偏好、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能力、经济增长方差、污染减排量方差、环境规制执行成本以及环境规制经济成本都会影响最优激励契约的确立。中央政府应根据自身对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的重视程度,结合地方政府的不同属性,确立或调整最优激励方案。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小亮 李三希 陈彦斌
本文试图从理论层面探讨以往政府控房价效果欠佳的主要原因,并且从重构地方政府激励机制的视角提出构建房价调控长效机制的新思路。本文构建了以中央政府为委托人、以地方政府为代理人、包括促增长和控房价两项任务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以往控房价效果欠佳的主要逻辑在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侧重于经济增长,忽视了对房价的考核,导致地方政府缺少控房价的激励。不仅如此,在经济面临较为严峻的下行压力时,中央政府本身也缺乏控房价的激励,导致其出台的政策缺乏连续性和可置信性,这进一步弱化了地方政府控房价的激励。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构建房价调控长效机制的两点建议:一是将房价增速纳入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并且注重体现"因城施策"的调控思路;二是中央政府应该将房价调控独立于宏观调控,以确保中央政府控房价政策的长期稳定性和可置信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元庆
本文以我国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为切入点,探究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得与失,从而总结出农民工内生性市民化力度不足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软肋,进而提出农民工内生性市民化才是我国城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内生性市民化才是农民工能否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和城市文化的重要途径,从而对内生性市民化问题展开深入论述,探索内生性市民化的问题和制度激励,为更好地实现我国城镇化和农民工市民化出力献策,破解我国城镇化困局。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工 内生性市民化 制度激励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申兵
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使其获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最终实现职业与社会身份的双转变,是"十二五"时期提高我国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任务。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属在城市定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玫
本文分析了目前农民工市民化信息保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包括政策法规机制、信息服务机制、协调机制、支撑机制、监督机制、救济机制在内的一系列农民工市民化信息保障的政府机制。
关键词:
信息保障 农民工 市民化 政府机制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成丹
随着我国传统经济增长动力逐渐丧失,需求刺激已难解当前经济困局,经济发展面临第三次动力转型。为此,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中明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表明决策层对我国经济发展现况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方向也逐渐清晰。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陆明涛
"把地方政府行为激励做对"是中国政治经济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中国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放入一个委托-代理模型进行考察,其中中央政府以追求经济产出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地方政府则以追求由奖惩系数加权的财政收入最大化为目标。现有的分权制度和分税制改革为地方政府大力发展经济提供了重要的行为激励,使地方政府有动力不断追求资本引进和积累,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随着中国经济结构变迁进程的推移,如何重塑地方政府行为激励机制,是中央政府面临的重要挑战。要解决这些问题,中央政府要将培育人力资本和鼓励企业研发创新作为政策目标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黄德林 郭诗卉
任何行为的背后必然是以内在动机和外在激励为基础的,完善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是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取得实质进展的关键环节。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分析了优化地方政府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激励机制的内在逻辑,得出了地方政府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资源配置的扭曲,绩效评估体系不健全以及财政监管的失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宇昕 余兴厚 汪亚美
能否有效地引导地方政府的财政行为偏好,将转移支付资金真正投向最能满足居民需要的重点民生领域,关键取决于转移支付制度是否具有激励效应。在中国式的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受到天然的财政纵向失衡和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系两大约束影响。为有效提高地方政府对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激励地方政府在提高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努力程度的同时,又尽可能地避免对转移支付资金产生过度的依赖,致使其陷入软预算约束的"激励陷阱",就必须在转移支付的激励机制政策设计中嵌入应有的约束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红玉
文章结合"民工荒"现象及背景,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特征、影响满意度的因素进行梳理,提出基于满意度的新生代农民工激励机制设计,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借此找出新生代农民工满意度及激励机制研究的新思路与新方向。
关键词:
“民工荒” 新生代农民工 满意度 激励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蕾
50多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持续的增长率,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平均经济增长率高达9.4%。中国经济无论从总量还是增速上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增长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并被称为"中国经济增长之谜"。本文选取了政府行为激励模式这一角度,由此来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之谜"。首先分析了自分权改革以来政府行为的激励机制,随后指出了现阶段中国经济在增长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最后表明在后发展时期要解决这些问题必然依靠政府行为模式的转变,即政府职能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整到提供公共服务上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