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57)
- 2023(9208)
- 2022(8075)
- 2021(7414)
- 2020(6630)
- 2019(15329)
- 2018(15230)
- 2017(29744)
- 2016(16632)
- 2015(18977)
- 2014(19241)
- 2013(18990)
- 2012(17881)
- 2011(16240)
- 2010(16437)
- 2009(15577)
- 2008(15884)
- 2007(14625)
- 2006(12606)
- 2005(11576)
- 学科
- 济(66840)
- 经济(66736)
- 管理(54269)
- 业(47602)
- 企(39901)
- 企业(39901)
- 方法(31450)
- 数学(27633)
- 数学方法(27351)
- 财(23721)
- 制(18096)
- 农(17833)
- 中国(16909)
- 学(14253)
- 业经(14102)
- 务(12913)
- 地方(12909)
- 财务(12881)
- 财务管理(12837)
- 贸(12592)
- 贸易(12590)
- 易(12243)
- 企业财务(12176)
- 体(12082)
- 银(11517)
- 银行(11481)
- 农业(11334)
- 融(11161)
- 金融(11157)
- 行(10893)
- 机构
- 大学(245990)
- 学院(242741)
- 济(101546)
- 经济(99410)
- 管理(92449)
- 研究(81866)
- 理学(79398)
- 理学院(78494)
- 管理学(77269)
- 管理学院(76781)
- 中国(62041)
- 财(52387)
- 京(51342)
- 科学(49366)
- 所(42324)
- 农(41869)
- 财经(40257)
- 中心(38001)
- 研究所(37996)
- 江(37828)
- 经(36365)
- 业大(36204)
- 农业(33064)
- 北京(32280)
- 经济学(32202)
- 范(30607)
- 师范(30258)
- 财经大学(29754)
- 州(29448)
- 经济学院(29185)
- 基金
- 项目(157798)
- 科学(123564)
- 研究(115077)
- 基金(114700)
- 家(99729)
- 国家(98936)
- 科学基金(83963)
- 社会(73171)
- 社会科(69320)
- 社会科学(69299)
- 省(61342)
- 基金项目(60754)
- 自然(53578)
- 教育(53532)
- 自然科(52298)
- 自然科学(52281)
- 划(51922)
- 自然科学基金(51389)
- 资助(47295)
- 编号(46486)
- 成果(39529)
- 部(36253)
- 重点(35897)
- 发(33421)
- 制(33347)
- 创(32687)
- 课题(32434)
- 教育部(31096)
- 创新(30746)
- 科研(30600)
共检索到363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乔宝云 刘乐峥 尹训东 过深
我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进行激励主要采取两种模式:官员晋升锦标赛制和财政分成制。本文基于一个中央和地方政府进行序贯博弈的模型来研究两种激励模式的激励效果并对社会福利进行比较。当中国区域之间禀赋和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以及各种外来冲击对产出的影响较大时,晋升锦标赛制不仅会遏制中国地区间的合作,而且与财政分成制相比,其引致的努力水平更低,无论从最大化中央政府效用的角度,还是从最大化社会福利的角度,晋升锦标赛制都次于财政分成制。
关键词:
晋升激励 财政激励 区域合作 社会福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殿伟 赵黎明
由于财政分权和税制改革,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土地利用上的效用函数发生偏离。由于土地产权不清晰和管理制度上的缺陷,地方政府受现实地方利益最大化的驱动,追求土地出让收入最大化而滥占耕地,导致地方政府目标激励的偏差。因此,中央政府要将农地非农化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具体措施:一是合理安排土地产权制度,公平对待国家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二是改革和完善土地征用制度,把征地范围严格界定在公益性用地之内,同时加大农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力度,使农地非农化完全遵循市场的供求变化;三是大幅度提高农地征用补偿标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殿伟 赵黎明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用土地非农化问题,是现阶段中国转轨与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由于财政分权和税制改革,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土地利用上的效用函数发生偏离。同时土地产权不清晰和管理制度上的缺陷,地方政府受现实地方利益最大化的驱动,追求土地出让收入最大化而滥占耕地,导致地方政府目标激励的偏差。本文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地方政府在农地非农化的进程中的激励和相应制度安排。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国强
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要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和责任追究制度。在我国公共管理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形成事实上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央政府的法律政策需要通过地方政府的行政决策进行贯彻,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享有相当宽泛的裁量空间。但是,这种行政决策裁量权在运行中受到干部晋升标准、利益集团干扰、官员风险规避等多种因素干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离。有必要通过公法的制度性安排,促使其良性运行。
关键词:
行政决策 裁量权 地方政府 行政官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洪丹丹
基于中国与俄罗斯两个转型国家财政分权安排的比较分析,采用一个理论模型讨论了分权下的政治激励是如何影响地方政府行为和经济增长的,发现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强调政治激励的财政分权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有益的作用,而政治权力的分散化是俄罗斯转型前期经济绩效相对贫弱的一个主要原因。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政治激励 地方政府行为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潘峰 西宝 王琳
针对环境规制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通过构建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给出了中央政府激励地方政府的最优契约形式,考察了最优激励契约设计的影响因素,着重分析了环境规制相关因素对最优激励契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央政府对经济增长的重视度、中央政府对环境质量的重视度、地方政府的风险偏好、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能力、经济增长方差、污染减排量方差、环境规制执行成本以及环境规制经济成本都会影响最优激励契约的确立。中央政府应根据自身对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的重视程度,结合地方政府的不同属性,确立或调整最优激励方案。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甘林针 钟钰 普蓂喆
确保粮食安全,不仅要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还要激发地方政府稳粮积极性。我国粮食生产取得重大成就,离不开地方政府和主政官员的贯彻落实。通过官员激励,确保中央与地方在粮食治理上目标一致,是政策落实的重要方面,但鲜有研究关注。以晋升锦标赛理论为基础,利用2003—2019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官员晋升模型,从官员激励角度分析提高地方政府稳粮积极性的路径,考察粮食生产绩效是否是官员晋升的要素之一。结果显示,粮食生产绩效利于主产区官员晋升,而对产销平衡区、主销区和全样本的官员晋升作用不显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也验证了这一结论。证实在粮食生产“主战场”的主产区,地方官员稳粮晋升通道已建立,晋升锦标赛是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机制。未来应优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体系,提高官员在保障粮食安全工作的激励精准度和针对性;强化地方粮食安全考核结果运用,提高粮食安全官员激励强度;增强地方党政官员的稳粮责任意识,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戴炜倬 王栋
本文基于地方政府之间的晋升博弈视角,运用前景理论和风险规避理论,对比分析地方政府短期激励和长期合作吸引企业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研究中央政府如何调控地方政府的竞争决策,更好地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研究表明,政府的短期激励主要通过财政直接补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价格吸引企业投资,长期合作主要通过促进企业的溢出效应吸引企业投资;开始时,地方政府的短期激励(财政补助和税收减免政策)更能吸引企业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随着地方政府政策的溢出效用和中央对地方政府惩罚系数的增大,企业更愿意选择政府实施长期合作政策的区域进行投资;在长期合作政策激励下,企业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金额高于...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林关征
专利制度在本质上是政府为促使创新者努力提供"知识"而设计的一种激励机制,专利制度设计应以知识产权特性为基础。创新者根据成本利益分析选择申请专利或技术保密,因而政府需要提供多样性的激励制度,从而有效解决知识激励问题。
关键词:
专利制度 技术保密 激励制度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成丹
随着我国传统经济增长动力逐渐丧失,需求刺激已难解当前经济困局,经济发展面临第三次动力转型。为此,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中明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表明决策层对我国经济发展现况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方向也逐渐清晰。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陆明涛
"把地方政府行为激励做对"是中国政治经济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中国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放入一个委托-代理模型进行考察,其中中央政府以追求经济产出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地方政府则以追求由奖惩系数加权的财政收入最大化为目标。现有的分权制度和分税制改革为地方政府大力发展经济提供了重要的行为激励,使地方政府有动力不断追求资本引进和积累,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随着中国经济结构变迁进程的推移,如何重塑地方政府行为激励机制,是中央政府面临的重要挑战。要解决这些问题,中央政府要将培育人力资本和鼓励企业研发创新作为政策目标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黄德林 郭诗卉
任何行为的背后必然是以内在动机和外在激励为基础的,完善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是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取得实质进展的关键环节。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分析了优化地方政府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激励机制的内在逻辑,得出了地方政府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资源配置的扭曲,绩效评估体系不健全以及财政监管的失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路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英东 刘涛
从理论上分析了在晋升激励和财政激励机制下,地方政府行为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同时,基于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农民工市民化增长率、晋升激励和财政激励指标,采用静态OLS和动态GMM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以往的晋升激励机制和财政激励机制不利于农民工市民化,财政激励会强化晋升激励对农民工市民化的阻碍作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还具有自我弱化的趋势。需要通过转变政府官员考核机制,调整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关系,健全地方政府的财力保障制度,改革户籍制度,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动力机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英东 刘涛
从理论上分析了在晋升激励和财政激励机制下,地方政府行为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同时,基于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农民工市民化增长率、晋升激励和财政激励指标,采用静态OLS和动态GMM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以往的晋升激励机制和财政激励机制不利于农民工市民化,财政激励会强化晋升激励对农民工市民化的阻碍作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还具有自我弱化的趋势。需要通过转变政府官员考核机制,调整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关系,健全地方政府的财力保障制度,改革户籍制度,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动力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宇昕 余兴厚 汪亚美
能否有效地引导地方政府的财政行为偏好,将转移支付资金真正投向最能满足居民需要的重点民生领域,关键取决于转移支付制度是否具有激励效应。在中国式的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受到天然的财政纵向失衡和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系两大约束影响。为有效提高地方政府对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激励地方政府在提高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努力程度的同时,又尽可能地避免对转移支付资金产生过度的依赖,致使其陷入软预算约束的"激励陷阱",就必须在转移支付的激励机制政策设计中嵌入应有的约束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