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67)
- 2023(19846)
- 2022(17238)
- 2021(16099)
- 2020(13878)
- 2019(31900)
- 2018(31635)
- 2017(61340)
- 2016(33836)
- 2015(38080)
- 2014(38020)
- 2013(37314)
- 2012(34476)
- 2011(31203)
- 2010(31467)
- 2009(29169)
- 2008(28872)
- 2007(25833)
- 2006(22484)
- 2005(19870)
- 学科
- 济(132592)
- 经济(132440)
- 管理(99178)
- 业(93456)
- 企(77737)
- 企业(77737)
- 方法(64483)
- 数学(56519)
- 数学方法(55660)
- 财(37468)
- 农(36081)
- 中国(34851)
- 学(30108)
- 业经(28837)
- 制(25595)
- 地方(25382)
- 贸(25087)
- 贸易(25076)
- 易(24362)
- 农业(23652)
- 务(23529)
- 财务(23434)
- 财务管理(23380)
- 理论(22282)
- 企业财务(22191)
- 环境(21136)
- 技术(21060)
- 银(20802)
- 和(20714)
- 银行(20713)
- 机构
- 大学(488291)
- 学院(487291)
- 济(189596)
- 管理(188503)
- 经济(185432)
- 理学(163906)
- 理学院(162054)
- 研究(161532)
- 管理学(158759)
- 管理学院(157900)
- 中国(119111)
- 科学(104114)
- 京(103464)
- 财(89698)
- 农(87267)
- 所(83142)
- 业大(78322)
- 研究所(75956)
- 中心(73490)
- 财经(71810)
- 江(70911)
- 农业(69227)
- 经(65106)
- 北京(65030)
- 范(62546)
- 师范(61778)
- 院(58400)
- 州(57555)
- 经济学(56850)
- 财经大学(53362)
- 基金
- 项目(332247)
- 科学(258235)
- 基金(239171)
- 研究(234600)
- 家(211546)
- 国家(209823)
- 科学基金(178155)
- 社会(145266)
- 社会科(137607)
- 社会科学(137564)
- 省(131222)
- 基金项目(126728)
- 自然(119520)
- 自然科(116728)
- 自然科学(116691)
- 自然科学基金(114574)
- 划(111005)
- 教育(109175)
- 资助(99983)
- 编号(95294)
- 成果(77011)
- 重点(74961)
- 部(72299)
- 发(69829)
- 创(68667)
- 课题(66013)
- 科研(64509)
- 创新(64161)
- 计划(62737)
- 大学(61288)
- 期刊
- 济(201982)
- 经济(201982)
- 研究(136514)
- 中国(87354)
- 学报(86030)
- 农(78182)
- 科学(74763)
- 财(69660)
- 管理(67336)
- 大学(63573)
- 学学(60341)
- 农业(53280)
- 教育(50866)
- 技术(42220)
- 融(39581)
- 金融(39581)
- 财经(34721)
- 业经(33669)
- 经济研究(32835)
- 经(29625)
- 业(27679)
- 问题(27012)
- 版(24657)
- 统计(24023)
- 科技(23848)
- 技术经济(23710)
- 图书(23173)
- 理论(22234)
- 业大(22137)
- 策(21969)
共检索到696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妍 代文鑫 尤优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利用绿色PPP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低碳领域,可以解决绿色资金缺口问题,提升地方政府绿色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本文运用fsQCA方法,以我国31个省份为样本,从财政能力、市场活力、政府信誉、法律条例、科技水平、公众诉求六个方面出发,探索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对各省域绿色PPP发展规模的复杂影响机制,希望为地方政府促进绿色PPP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PPP政策数量与公众环保诉求为核心条件,对绿色PPP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在公众环保诉求较高、科技水平较低的地区,提高市场活力可以弥补法律条例方面的不足;当六个维度都具备时,对促进绿色PPP规模的发展具有显著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妍 尤优
基于地方政府治理视角,以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案例样本,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究地方政府治理体系中政府执行政策的能力、制度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三者的不同组合对PPP项目落地率的不同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以下三条路径来提升PPP项目落地率:当政府执行政策的能力、制度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三者都具备时,有较大概率实现较高PPP项目落地率;当政府执行政策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欠缺时,较高的政策执行能力可以促进PPP项目成功落地;当政府执行政策的社会经济环境较差时,政府执行政策的能力及制度环境可以促进PPP项目成功落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伟 吴晓华
运用逐步回归模型方法,探究影响地方政府环保投资规模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的数据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效果,拟合度R2达0.806;同时得出地方财政收入、垃圾处理率、地区人口、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是影响地方环保投资的主要因素,其中效应最显著的是地方财政收入。据此,通过对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促进地方政府环保投资的对策建议:建立合理的地方环保激励机制以及加大中央财力支持可以缓解地方政府投资压力;多元环保投资体制建设可以为地方政府环保投资不足提供新的解决路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丁玉龙
以2003—2018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双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城市规模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结果显示:城市规模、城市规模的平方以及绿色经济效率均具有正空间自相关性。城市规模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呈倒"U"型特征,目前中国绝大多数城市的人口规模位于倒"U"型曲线左侧。异质性分析发现,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规模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均呈倒"U"型关系,东部地区倒"U"型曲线顶点处的城市规模水平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空间效应分解表明,城市规模与相邻城市绿色经济效率之间也存在倒"U"型关系,并且在现阶段,城市规模对相邻城市绿色经济效率会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关键词:
城市规模 绿色经济效率 空间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唐雪薇 刘萍
本文以我国2003-2018年的城市面板数据为样本,从经济治理能力、社会治理能力和环境治理能力三个方面寻找相应的指标来测算各个城市的政府治理能力,进而可以发现不同城市间的政府治理能力差异。根据测算出来的政府治理能力指数发现,在研究区间内我国城市的总体政府治理能力已经得到了缓慢提升。文章利用测算出来的政府治理能力指数,实证分析政府治理能力对消费规模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总体上政府治理能力提升有利于促进消费规模的扩大;此外,进一步分地区回归发现,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对东部地区城市消费规模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而对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欢
随着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有关FDI规模是否适度的问题就值得关注。本文利用缺口理论,通过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外商直接投资者三方的博弈分析,探讨了FDI规模问题,以此解释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利用FDI规模增长的内在机制,并得出FDI规模问题实质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关系的结论。相应地,解决FDI规模问题就需要中央政府清理整顿地方政府与中央政策不一致的招商优惠政策。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规模 地方政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寅斌 马贵香 李洪波 田雯
文章综合考虑社会保障能力、环境能力、科技教育能力以及政府自身行政能力等方面的要素,建立评价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级地方政府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得出结论:综合因子、发展因子、成本因子和管理因子是反映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主要因子。基于上述四个因子,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进行聚类,分析造成省级地方政府服务能力差别的潜在原因,从而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评估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公共服务 地方政府 服务能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静
本文探讨了政府治理能力影响城市消费的作用机制。文章使用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全面FGLS和FE-SCC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治理能力对城市消费的影响效应,并考察了政府治理能力拆分出的三个维度营商环境治理能力、制度供给能力、公共产品和服务能力对城市消费的影响差异。结果发现:政府治理能力对城市消费有显著提振作用,政府治理能力拆分维度中城市营商环境治理能力、公共产品和服务水平能力对城市消费均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制度供给能力对城市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段龙龙 何虎
基于政府治理能力视角,考察了2010年到2020年数字经济发展与我国地方政府规模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规模之间呈现出先抑制后膨胀的“U”型关联,政府治理能力在数字经济影响地方政府规模变动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中介和负向调节作用,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可与数字化协同大幅抑制地方政府规模膨胀;(2)我国数字经济影响地方政府规模变动存在三个明显的门限值,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扩大政府规模的上升区间,而中西部地区仍处于数字经济有效缩小地方政府规模的下降区间;(3)我国省际地方政府规模变动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想要持续推进高效精简的服务型政府建设,除有效提升数字治理能力之外,还需与分权改革、高水平开放及城镇化进程相适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元 马飞 牛学军
在过去的20年中,特别是从90年代初开始,中国的投资体制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民间投资的企业不断增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从统计资料看,在改革之初的1978年,工业总产值的78%来自于国有企业,但到了1997年,国有企业的份额已锐减到工业总产值的1/4。在山东和其他一些省份,70%强的小型国有企业被完全的民营或部分民营化。实际上,乡镇企业有1/3被民营化。1997年上半年,辽宁沈阳60%强的乡镇企业被发行成股份公司;在浙江和江苏等省份,资产不超过500万元的企业有90%已经民营化(中国改革基金会,1997)。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满红
地方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的客观数量界限 崔满红国家或地方政府一定时期内的基本建设规模是有其客观数量界限的。我们只能在这个客观数量界限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安排区域基本建设的增长比例,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物化作用。一、影响地方政府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韩华为 苗艳青
文章利用1997—2007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DEA-Tobit两阶段分析框架下研究了中国地方政府的卫生支出效率。首先,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核算了各省份政府卫生支出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技术效率。在此基础上,利用受限因变量Tobit模型对效率得分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地方政府的卫生支出效率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而人口密度、居民受教育水平、人均GDP、财政分权和医疗体制改革等社会、经济和政策变量则是造成这种效率差异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平 许玥玥
文章运用2015—2022年绿色债券发行企业的相关面板数据,从绿色债券、资本配置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三者相关性的角度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构建绿色债券与资本配置、绿色债券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探讨绿色债券对资本配置与环境治理的影响机制以及其作为中介变量在二者之间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绿色债券发行企业的净利率、销售毛利率对资本配置产生显著的负向作用,但净资产收益率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绿色债券的发行规模与发行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净利率、销售毛利率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绿色债券发行企业的净利率、销售毛利率与净资产收益率在绿色资本配置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慧智 孙茹峰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的有效路径,而政府环境注意力是实现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前提。基于2009-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数据,从区域政府治理视角,考察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政策层面的作用机制,同时,探讨政府治理能力的调节效果。结果表明:政府环境注意力可促进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经多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强于中、西部地区,且政府环境注意力赋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效果在2015年后显著增强;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是通过命令型治理政策与鼓励型治理政策实现的,政府治理能力能够强化政府环境注意力与绿色技术创新以及命令型治理政策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慧智 孙茹峰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的有效路径,而政府环境注意力是实现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前提。基于2009—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数据,从区域政府治理视角,考察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政策层面的作用机制,同时,探讨政府治理能力的调节效果。结果表明:政府环境注意力会促进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经多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强于中、西部地区,且政府环境注意力赋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效果在2015年后显著增强;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是通过命令型治理政策与鼓励型治理政策实现的,政府治理能力能够强化政府环境注意力与绿色技术创新以及命令型治理政策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