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48)
- 2023(12108)
- 2022(10290)
- 2021(9150)
- 2020(7651)
- 2019(17089)
- 2018(16711)
- 2017(32826)
- 2016(17636)
- 2015(19275)
- 2014(19430)
- 2013(19161)
- 2012(18037)
- 2011(16489)
- 2010(16573)
- 2009(15556)
- 2008(15189)
- 2007(13907)
- 2006(12414)
- 2005(11694)
- 学科
- 济(97570)
- 经济(97459)
- 管理(56737)
- 业(45104)
- 企(37099)
- 企业(37099)
- 方法(33636)
- 数学(30099)
- 数学方法(29886)
- 财(23708)
- 地方(22458)
- 中国(20790)
- 农(18958)
- 制(18830)
- 学(17345)
- 业经(17067)
- 地方经济(14628)
- 体(13940)
- 融(13776)
- 金融(13773)
- 环境(13118)
- 银(12988)
- 银行(12969)
- 行(12455)
- 务(12299)
- 财务(12273)
- 财务管理(12240)
- 农业(12188)
- 企业财务(11723)
- 贸(11628)
- 机构
- 大学(258118)
- 学院(256695)
- 济(120846)
- 经济(118607)
- 管理(94616)
- 研究(93283)
- 理学(80876)
- 理学院(79963)
- 管理学(78752)
- 管理学院(78252)
- 中国(70998)
- 财(59568)
- 科学(53374)
- 京(53023)
- 所(47230)
- 财经(46136)
- 研究所(42246)
- 经(41920)
- 中心(41793)
- 经济学(40429)
- 江(39447)
- 农(39444)
- 经济学院(36111)
- 财经大学(34390)
- 业大(34185)
- 院(33498)
- 北京(33143)
- 范(31092)
- 师范(30782)
- 农业(30703)
- 基金
- 项目(167827)
- 科学(133825)
- 基金(125447)
- 研究(121288)
- 家(109618)
- 国家(108830)
- 科学基金(93349)
- 社会(82564)
- 社会科(78613)
- 社会科学(78595)
- 基金项目(65075)
- 省(63839)
- 自然(57914)
- 自然科(56582)
- 自然科学(56564)
- 自然科学基金(55597)
- 教育(54578)
- 划(53600)
- 资助(51674)
- 编号(45569)
- 部(38554)
- 重点(38396)
- 成果(38011)
- 发(36971)
- 国家社会(36163)
- 制(35710)
- 创(34543)
- 教育部(33443)
- 性(32882)
- 创新(32746)
共检索到398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刘金全 艾昕
采用面板模型研究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地方政府杠杆率对房地产市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按照地方政府杠杆率的高低将总样本分为两个子样本进行分类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整体来看,地方政府杠杆率对房地产价格产生了助推作用,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拉动经济增长,但在长期内会引致远期福利成本;局部来看,分组面板的实证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差异,其中高杠杆率地区地方政府杠杆率对房地产市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均高于低杠杆率地区。因此,地方政府应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差异,主动优化债务结构,有序推进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刘金全 艾昕
采用面板模型研究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地方政府杠杆率对房地产市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按照地方政府杠杆率的高低将总样本分为两个子样本进行分类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整体来看,地方政府杠杆率对房地产价格产生了助推作用,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拉动经济增长,但在长期内会引致远期福利成本;局部来看,分组面板的实证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差异,其中高杠杆率地区地方政府杠杆率对房地产市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均高于低杠杆率地区。因此,地方政府应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差异,主动优化债务结构,有序推进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龙威 刘金全
房地产市场是典型的区域性市场,各区域房价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差异较大,货币政策效应存在区域差异,采取统一的货币政策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信贷规模对各区域的房价调控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存款准备金率对高度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房价调控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在调控时应审慎考虑其带来的负面效果,在发达地区可将其作为辅助性工具配合主要政策工具使用。由于我国尚未实现利率市场化,贷款利率基本不会对高度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房价产生影响,但利率的上升会抑制欠发达地区的自住和改善性需求,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风险较大。因此在调控高度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房价时可将其作为辅助性工具配合使用。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房地产价格 区域差异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健 程宇丹
地方政府性债务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这种异质性研究有利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有效性。公共投资、私人投资与公共支出是地方政府性债务影响经济增长的三条主要路径。本文在提出债务规模对三条路径影响都是非线性、且作用可能存在异质性假设的基础上,选取我国2010-2016年30个省份的相关数据,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影响经济增长的三条路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增加对公共投资无显著的影响,对私人投资有倒U型影响(拐点约为19%),对公共支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中部地区的政府性债务规模增加对公共投资、私人投资的影响都是倒U型的(拐点分别约为30%和28%),对公共支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西部地区的政府性债务规模增加对公共投资、私人投资和公共支出都存在倒U型影响(拐点均在70%以上)。
关键词:
地方政府性债务 经济增长路径 区域异质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文蔚 陈勇
根据债务审计数据,在对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态势与结构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地方政府债务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二者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这意味着政府举债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产生了积极作用;随着负债率的提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也在加快,但增长速度具有收敛性特征。这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还未触及债务阈值,但仍需要警惕与防范债务风险,在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同时,需要考虑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区域经济增长 债务阈值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岑遥
部分地方政府对城市房地产市场的介入,源于一种双重压力:分税制以后地方事权的比重普遍高于财权带来的压力、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的代理机构的压力。在双重压力之下,面对资源的约束,依据现有土地供给制度,地方政府介入城市房地产开发,推动房地产市场的景气,动员社会各种资源进入房地产市场,达到财政增收、GDP高增长等社会经济目标。这种介入也对城市房地产价格有直接、间接推动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京奎 吴晓燕
本文在构建房地产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模型的基础上,利用2001—2007年间北京、天津、河北的月度截面数据,就房地产市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估计结果显示,在出口导向型经济体中,房地产价格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会更显著;无论是投资推动型经济体,还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体,房地产市场都会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其影响程度与投资乘数效应、出口乘数效应直接相关;住宅价格、办公楼价格波动不仅受劳动力规模、工资水平、投资规模的影响,而且还与本地区经济增长规模有关。上述结论对于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和城市发展政策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区域经济 需求冲击 供给冲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先柱
首先从房地产销售额和房地产开发投资角度阐述了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然后在VAR模型下进一步分析了房地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房地产开发投资与产出具有双向因果格兰杰关系,房地产投资对产出具有较大、持久的正影响;住宅投资对产出具有强劲的冲击力,时滞更短。房地产销售额对产出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而产出对房地产销售额影响不是十分明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艳 孙传辉
近20年我国商品住房市场的繁荣不仅带来了我国国民经济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也使得房价出现不合理的快速增长。为了保障我国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国政府进行了多年的宏观调控,然而却都收效甚微。中央政府开始越来越重视房地产长期调控机制的建立,以回归房子居住功能,保障民生为目标。而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多方面的支持,特别是需要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与相应。文章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地方政府的在房地产市场的利益诉求和在过往中的表现,并进一步提出构建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地方政府行为的建议。
关键词:
房地产 长效机制 地方政府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段进 曾琦 张乐天
选用中国2000~2014年31个省的面板数据,以银行信贷为转换变量,通过构建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对我国房地产价格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当信贷增长率低于28.74%时,房价增长率对经济增长产生比较显著的正向影响;当信贷增长率高于28.74%时,房价增长率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阻碍作用。因此,为了实现"稳定房价和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目标,央行应将信贷增速维持在低增长体制的最优区间中。同时,央行还应该改善信贷结构,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英杰 林春
随着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推进,优化税制结构将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持续发力。基于此背景下,本文选择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深入地探讨税制结构变迁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1)全国和东部地区的直接税与间接税都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直接税促进效果要明显高于间接税;中部地区直接税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间接税却对其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西部地区间接税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直接税却对其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2)税制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存在单一门槛效应。最后,得出提高直接税比重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重要启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智勇 胡永远 易先忠
本文对人力资本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总量人力资本的尼尔森—费尔普斯式作用机制与联合作用机制得到支持。对异质型人力资本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初等教育"不通过卢卡斯式作用机制、尼尔森—费尔普斯式作用机制与联合作用机制促进经济增长;而"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尼尔森—费尔普斯式作用机制和联合作用机制得到了证实,且后者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前者。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作用机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史淑桃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因为缺乏利益基础和独立的权力,地方政府也就缺乏制度创新和发展经济的内在动力。在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地方政府是制度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从而推动制度创新和经济增长。在当前转轨时期,地方政府扮演了上级政府的下级执行机关与区域经济的组织者、经济管理主体与经济利益主体的双重角色。其双重角色的困惑,造成了经济行为的扭曲。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区域经济 经济增长 制度背景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家杰 姚耀军
本文估算中国地方政府的直接债务规模,并通过PSTR模型考察其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表明,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高低两个机制中转换,表现出非线性,其中低机制即促进效应占据主导;但若债务产出比超越临界值54%,则促进效应将被抑制效应取代;债务产出比临界值相对较低主要与财政支出低效率和预算软约束两大因素有关,暗示债务积累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会较快地出现逆转;债务产出比临界值具有省际异质性,近年来与对外开放度的省际差异高度负相关。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振鑫
本文通过构建HAVAR模型,尝试将我国省级房地产市场对货币政策响应的区域异质性纳入分析框架,对比分析了传统宏观VAR模型和HAVAR模型中房地产住宅价格和房地产住宅投资对货币政策的响应情况。模型脉冲响应结果显示:HAVAR模型在货币政策冲击的动态响应程度和持续时间上与传统宏观VAR模型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证明了区域异质性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响应具有重要影响。短期来看,中央银行在调控房地产住宅价格和房地产住宅投资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区域异质性对货币政策总体效率的影响。长期来看,区域异质性会导致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下降,中央银行应重视加强对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宏观审慎管理,综合运用贷款价值比、债务收入比等工具对房地产信贷市场进行逆周期调节。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货币政策 区域异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