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16)
- 2023(10650)
- 2022(9028)
- 2021(8203)
- 2020(6858)
- 2019(15218)
- 2018(14967)
- 2017(28968)
- 2016(16037)
- 2015(17741)
- 2014(17786)
- 2013(16917)
- 2012(15683)
- 2011(14267)
- 2010(14590)
- 2009(13807)
- 2008(13464)
- 2007(12551)
- 2006(11196)
- 2005(10291)
- 学科
- 济(56414)
- 经济(56310)
- 管理(54232)
- 业(46759)
- 企(38057)
- 企业(38057)
- 财(22755)
- 方法(20105)
- 农(19040)
- 制(18722)
- 中国(18460)
- 数学(17105)
- 数学方法(16868)
- 业经(13973)
- 体(13459)
- 农业(12257)
- 银(12171)
- 银行(12153)
- 地方(11782)
- 行(11687)
- 策(11658)
- 务(11496)
- 财务(11453)
- 财务管理(11417)
- 融(11331)
- 金融(11324)
- 学(11312)
- 企业财务(10833)
- 贸(10779)
- 贸易(10775)
- 机构
- 学院(223291)
- 大学(221453)
- 济(94377)
- 经济(92276)
- 管理(84337)
- 研究(76231)
- 理学(71590)
- 理学院(70878)
- 管理学(69779)
- 管理学院(69341)
- 中国(58947)
- 财(51957)
- 京(45821)
- 科学(42673)
- 财经(38746)
- 所(37549)
- 江(36148)
- 中心(35214)
- 经(35071)
- 农(34602)
- 研究所(33266)
- 经济学(29794)
- 业大(29495)
- 北京(28588)
- 财经大学(28468)
- 院(28072)
- 范(27996)
- 州(27720)
- 师范(27696)
- 经济学院(26770)
- 基金
- 项目(144303)
- 科学(114789)
- 研究(110536)
- 基金(104850)
- 家(89970)
- 国家(89195)
- 科学基金(77022)
- 社会(71379)
- 社会科(67742)
- 社会科学(67732)
- 省(56486)
- 基金项目(53925)
- 教育(51301)
- 划(47125)
- 自然(47063)
- 自然科(46001)
- 自然科学(45987)
- 编号(45253)
- 自然科学基金(45178)
- 资助(42768)
- 成果(39005)
- 制(33270)
- 部(33016)
- 课题(32692)
- 重点(32539)
- 发(30937)
- 创(30311)
- 国家社会(29831)
- 性(29409)
- 教育部(28835)
共检索到349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毛晖
在传统的财政三职能划分中,经济增长历来被认为是中央政府的职能。然而,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的省、市政府却积极出台各项措施,刺激经济增长。在严峻的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央借助地方实施制度创新;而在分权改革强化的财政激励下,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始终存在。特有的城市经营模式使地方政府密切关注楼市,而分割的市场格局则强化了地方政府的调节效应。地方政府的救市行为很可能形成新一轮投资拉动增长的局面,并由此加剧财政风险和环境压力。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宏观调控 财政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长革
一、以谋政绩为核心的"保增长"导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一步加剧近年来,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央决策层果断决策,要求转变粗放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从目前来看,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正在逐步落实,相关改革正在稳步推进,改革成效也已初步显现。最近,中央政治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殷华方 潘镇 鲁明泓
政策执行力一直是政界和学界所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从中央—地方政府关系的视角,同时考虑政策特性(冲突性、明晰性),提出了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框架,我们认为,在不同的政府间关系和政策特性条件下,地方政府将会采取完全不同的政策执行策略行为。而且,我们还认为,由于中央—地方政府关系本质上是一个多阶段讨价还价过程,因此,政策制订本身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策略都将是一个动态性均衡。本文以中国外资产业政策在江苏省的执行案例对政策执行框架进行了说明,案例分析结果证实了上述动态性均衡观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业安 赵晓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孔令晨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把发展小城镇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来抓。在21世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重新认识小城镇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真解决传统体制对小城镇发展的制约,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加速推进小城镇建设,对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晓刚
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国失业的体制性、政策性成因,认为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成熟、就业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以及人力投资政策的不到位是中国失业问题严重的重要成因。
关键词:
失业研究 中国 成因 体制与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长革
一、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明确界定政府职能和事权范围,确保政府职能"不越位、不缺位"。事权代表着政府活动的范围、内容和边界,体现的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财政资金是有限的,政府如果在竞争领域做了不该做的事,不但会干扰市场,更会在民生领域投入不足,致使该做的事做不好。因此,调整和完善央地财政关系、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首先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国荣 黄江宁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吕薇
我国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已接近警戒红线,长期积累的环境欠账亟待解决,迫切需要转变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实现绿色发展方式。绿色发展比传统的环境保护模式覆盖面更宽、标准更严格、管理更精细、参与更广泛。绿色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涉及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等各方面,需要付出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是营造有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转变传统的环境保护模式,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社会治理的手段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实行发展与环境预防、保护、治理相结合,监管与激励相结合,短期措施与长效机制相结合,促进个体效益与整体效益相一致,推动绿色发展。
关键词:
绿色发展 体制机制 政策环境 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小会 陆远权
分析了地方政府环境偏好和中国式环境分权对环境保护的作用机理,用地方政府收取的环境相关税费占GDP的比重衡量地方政府环境偏好,用不同层级政府间环境管理人员的配置衡量中国式环境分权度,基于2006—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环境偏好和中国式环境分权的环保效应和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环境偏好具有环保正效应,中国式环境分权具有环保负效应;两者的环保效应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且两者在环保效应上相互牵制。在样本期内的300个观测值中,仅有28个观测值同时处于地方政府环境偏好的高门槛区域和中国式环境分权的低门槛区域,占总观测值的9.33%。鉴于此,地方政府环境偏好应进一步提升,同时中央政府应进行适度的环境集权,以显著提升对环境保护的正效应。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维托·坦茨
尽管已经有很多论著试图说明中央计划经济国家为了成为市场经济必须做些什么事情,但没有很多人来研究政府的经济角色必须做何种改变。转轨之初一些经济学家主张的“休克疗法”假定,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价格自由化、宏观稳定化、企业私有化。至于在新的环境中政府的角色,则...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付英俊
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下,政府财政部门已成为货币创造的主体之一,财政部门的债券发行、国库现金管理等财政资金活动影响着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传导,且这种影响随着政府债务规模的扩大而加深。分析我国政府债务对货币流通的影响及机制,对于深入认识“财政”与“货币”的关系,不断完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常琪
在2003年中国市长高峰论坛上,有关官员、专家学者在进行“分级行使产权体制下的国有资本运营与管理模式”探讨时指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既意味着机会,也意味着挑战。国有资产分级行使产权以后,如何制定更好的国有资产管理的调整战略,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对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是一个考验。对一个区域来讲,必须站在区域范围的宏观和国民经济的战略发展高度来考虑如何治理地方企业;必须着眼于地方的资源的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未来的产业优势、现有的种种优势和劣势来综合考虑、平衡,并找出自己辖区内的国有企业进退的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洪海 韩秉勤 刘晓文
一、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的变迁(一)拨改贷改革。改革时段为1979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的核心是,针对扭转财政拨款无偿使用带来的投资效益低下,对基本建设投资由财政无偿拨款改为银行有息贷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罗思东
美国地方政府体制的“碎片化”,是地方政府数量庞大、功能重叠、边界不清的形象称谓。多元民主理论认为它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直接政治参与,公共选择理论则将其视为表达公共经济领域中消费者偏好的制度工具。另一方面,碎片化的地方政府体制所产生的整体效益低下、部分地方政府民主程度与效率不够、以及无力应对社会问题等弊端,招致了大量的批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