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60)
- 2023(16835)
- 2022(14053)
- 2021(12893)
- 2020(10595)
- 2019(23773)
- 2018(23159)
- 2017(44310)
- 2016(24117)
- 2015(26202)
- 2014(25575)
- 2013(25197)
- 2012(23401)
- 2011(21083)
- 2010(21624)
- 2009(20035)
- 2008(20034)
- 2007(18289)
- 2006(16430)
- 2005(15017)
- 学科
- 济(103306)
- 经济(103191)
- 业(94788)
- 管理(85328)
- 企(84339)
- 企业(84339)
- 方法(37149)
- 业经(33783)
- 财(33584)
- 农(33440)
- 中国(30540)
- 数学(28199)
- 数学方法(27934)
- 地方(25307)
- 农业(23641)
- 技术(22693)
- 制(22390)
- 务(21870)
- 财务(21833)
- 财务管理(21802)
- 企业财务(20691)
- 策(20123)
- 贸(19342)
- 贸易(19323)
- 易(18750)
- 银(17649)
- 银行(17606)
- 理论(17518)
- 划(17498)
- 和(17406)
- 机构
- 学院(339638)
- 大学(331858)
- 济(145527)
- 经济(142738)
- 管理(134704)
- 研究(115521)
- 理学(114549)
- 理学院(113361)
- 管理学(111905)
- 管理学院(111243)
- 中国(91147)
- 财(70581)
- 京(70071)
- 科学(67679)
- 农(60504)
- 所(58277)
- 江(54439)
- 财经(53761)
- 中心(52726)
- 研究所(52077)
- 业大(49249)
- 经(48789)
- 农业(47212)
- 北京(44331)
- 经济学(43104)
- 州(42942)
- 范(41694)
- 院(41528)
- 师范(41226)
- 财经大学(39311)
- 基金
- 项目(217817)
- 科学(173429)
- 研究(161459)
- 基金(157731)
- 家(137052)
- 国家(135714)
- 科学基金(117505)
- 社会(104913)
- 社会科(99590)
- 社会科学(99565)
- 省(87994)
- 基金项目(82945)
- 自然(74530)
- 自然科(72879)
- 自然科学(72860)
- 教育(72493)
- 划(72402)
- 自然科学基金(71636)
- 编号(64204)
- 资助(63016)
- 发(51860)
- 成果(51640)
- 创(50999)
- 重点(48876)
- 部(47369)
- 创新(46787)
- 业(45902)
- 课题(45527)
- 国家社会(43075)
- 发展(41842)
- 期刊
- 济(173037)
- 经济(173037)
- 研究(104257)
- 中国(74824)
- 财(57842)
- 管理(57239)
- 农(57031)
- 学报(48750)
- 科学(47601)
- 农业(38537)
- 大学(37617)
- 融(37498)
- 金融(37498)
- 教育(36466)
- 学学(35717)
- 业经(30994)
- 技术(30631)
- 经济研究(27511)
- 财经(27093)
- 经(23436)
- 业(22816)
- 问题(22023)
- 技术经济(19009)
- 贸(18022)
- 科技(17239)
- 商业(17187)
- 现代(17114)
- 世界(16587)
- 国际(15915)
- 经济管理(15529)
共检索到533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傅利平 蔡笑天 何兰萍
针对一类以自主研发为主的后发企业面临的创新决策困局,从提升企业动态竞争优势视角剖析了破坏性创新与维持性创新的特征。根据地方政府同时扮演代理人和自利者双重角色的特征区分了不同的地方政府类型。建立了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优化目标的0一1非线性目标规划模型,量化了不同类型地方政府针对两种创新模式的激励政策,并以自行车厂案例对模型加以说明,证明提出的优化模型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萌芽 曾长虹
中小企业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在资金、人才、信息等方面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地方政府如能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充分发挥其促进作用,对地方经济腾飞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分析各地方政府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实施情况,总结出了值得借鉴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希望对政策制定者有所裨益。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地方政府 企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齐绍平 何晖 肖桃凤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美玲 张立杰 张壮壮
中国政府激励政策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战略支撑,科学评估激励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双元创新视角,以2013—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府激励政策显著促进企业双元创新,对探索式创新的激励效应较开发式创新更明显。异质性表明:中部地区政府补助对探索式创新的激励效应最明显,而西部地区政府补助更偏向于开发式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具有普遍激励效应,更适应东部地区,且效果优于政府补助。民营企业较国有企业受到的激励作用更明显。进一步地,政府激励政策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升预期收益促进双元创新。对此,政府应提高政策激励的靶向性,实施差异化政策;企业应深化双元创新思想,更加注重探索式创新。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玛塔-费雷拉-桑托斯·法拉 杨娜
从1980年代起,巴西的社会政策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些变革为巴西政府提高服务效率与效力做出了贡献。本文主要探讨了公共政策领域的创新,特别是巴西地方政府层面的社会政策创新。
关键词:
巴西 社会政策 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何钰子 汤子隆 常曦 曹铭
基于中国经济创新驱动转型的现实要求,借助2008—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与宏观区域经济的面板数据,检验地方性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产业政策的确促进了企业创新活动,然而不同属性产业政策的创新驱动效果有显著差异。在区分企业属性差异的条件下,产业政策也有着明显的异质性效果。进一步地,地方性法规形式的产业政策能够有效利用补贴和税收政策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而地方政府规章形式的产业政策则无此效果。特别地,恰当的地方政府行为激励,能够引导产业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相匹配,这对于地方性法规而言更是如此。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春红
文章选取2010—2020年A股制造业企业作为对象,对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和整体的技术创新产出存在负影响,但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创新类型差异,表现为对企业策略性创新存在负效应,对企业实质性创新存在正效应。机制分析发现,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上升,会导致财政补助的减少和外部融资约束的加剧,进而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水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健 彭山桂 冯雨豪 杨一鸣 吴群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曾经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地方政府建设用地配置策略能否继续支撑创新驱动发展,以期为精准优化建设用地配置、提升城市创新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价格视角,构建地方政府建设用地配置策略对城市创新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进而采用2007—2019年27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开展实证分析。【结果】(1)无论全国还是分区域样本,地方政府建设用地配置策略对城市创新影响均呈现“倒U”型特征,其中,全国层面、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拐点分别出现在商住用地价格和工业用地价格比值为7.89、8.56、7.81、7.11时。(2)工业用地价格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在全国及东部地区呈现“倒N”型,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呈现“正U”型;商住用地价格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在全国及各区域均呈现“倒U”型。(3)地方政府建设用地配置策略通过影响工业发展、创新支出、创新人才的规模与效率等方面对城市创新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工业用地价格和商住用地价格存在不同的影响机制。【结论】地方政府建设用地配置策略难以持续推动中国创新驱动发展,亟需探索更加高效的市场化配置方式,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优化建设用地配置策略来满足创新驱动发展的用地需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建武 李黎力
"用工荒"倒逼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以寻求新的比较优势。但是,企业自身微薄的利润空间和政府优惠政策落实的不确定性却制约其创新之路。本文基于中小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分析发现,破解之道在于开启双方的重复博弈,通过声誉机制解决"囚徒困境"问题。具体而言,地方政府应当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强化督查和约束机制,改革税收激励方案以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关键词:
用工荒 技术创新 动态博弈 治理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志军
本文构建空间滞后面板模型研究我国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的空间策略行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存在显著的策略模仿行为,这种空间互动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普遍提高,但是对研发费用、人力资本以及创新产出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基于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财政支出三种政策工具的进一步检验还发现:周边地方政府税收优惠和财政支出在研发费用和创新产出方面均采取了互补的空间策略,而在人力资本投入方面则出现替代行为;财政补贴在研发费用、人力资本与创新产出上均采取互补的空间策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志军
本文构建空间滞后面板模型研究我国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的空间策略行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存在显著的策略模仿行为,这种空间互动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普遍提高,但是对研发费用、人力资本以及创新产出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基于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财政支出三种政策工具的进一步检验还发现:周边地方政府税收优惠和财政支出在研发费用和创新产出方面均采取了互补的空间策略,而在人力资本投入方面则出现替代行为;财政补贴在研发费用、人力资本与创新产出上均采取互补的空间策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晓辉 胡珑瑛 万丛颖
基于优势企业扶持策略在我国战略新兴产业中难以形成足够的创新激励这一现实观察,本文从地方政府同质化竞争的视角对此提供了解释,并在静态博弈框架下考察了结构趋同形成的完整过程。结论表明,只要中央政府在新兴产业上释放较强的绩效信号,由于地方政府产业偏好的存在,同质化竞争下的结构趋同就会在偏离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形成且表现出固化特征,从而切断了优势扶持—规模经济实现—资本形成加速—创新投入增多的优势企业扶持政策的创新激励路径,也造成产业政策的低效。
关键词:
优势扶持 同质化竞争 创新激励 规模经济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凯 王鸿源
本文以新常态下创新驱动的引擎产业——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面板向量自回归方法将政府的直接补贴、税收优惠与企业的资本、人员投入及创新收益同时纳入系统框架,研究政府R&D补贴政策与企业创新行为决策之间的双向动态耦合关系,然后基于动态面板门限回归研究企业创新收益与两类R&D补贴政策间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并以理论模型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分析直接补贴与税收优惠影响高技术企业创新的机理及作用效果。研究证实企业增加创新投入是提高创新收益的根本原因;R&D补贴对企业资本投入的"挤入作用"并不明显,但税收优惠能有效激励高技术企业在人员方面的投入;政府"低补贴、低优惠"的双低策略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收益。
关键词:
R&D补贴 创新 税收优惠 高技术企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承君 王建国 杨颖梅 刘杰
本文选取2012—2015年中关村高新企业微观数据,在初步分析政府采购政策与企业创新活动之间相关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倾向指数匹配法",从潜在创新企业和在位创新企业两个视角,分析政府采购政策对高新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采购政策与高新企业创新活动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政府采购政策可以提高潜在创新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可能性,但是对在位创新企业的创新活动无显著影响。本文的结论对于不同时间的企业样本以及不同年龄或规模的企业样本是稳健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