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56)
- 2023(13593)
- 2022(11919)
- 2021(11215)
- 2020(9548)
- 2019(21790)
- 2018(21431)
- 2017(41830)
- 2016(23016)
- 2015(25324)
- 2014(25044)
- 2013(24838)
- 2012(22818)
- 2011(20427)
- 2010(20145)
- 2009(18269)
- 2008(17527)
- 2007(15195)
- 2006(12960)
- 2005(11165)
- 学科
- 济(88577)
- 经济(88479)
- 管理(64983)
- 业(60563)
- 企(49159)
- 企业(49159)
- 方法(41960)
- 数学(36710)
- 数学方法(36364)
- 财(26479)
- 农(24560)
- 学(22967)
- 中国(21860)
- 业经(18944)
- 地方(17900)
- 农业(16756)
- 贸(15967)
- 贸易(15961)
- 制(15659)
- 易(15501)
- 务(14097)
- 财务(14036)
- 环境(14022)
- 财务管理(14007)
- 技术(13886)
- 和(13604)
- 企业财务(13314)
- 理论(13314)
- 划(12173)
- 银(11990)
- 机构
- 大学(324069)
- 学院(320927)
- 管理(128348)
- 济(125190)
- 经济(122618)
- 理学(112906)
- 理学院(111596)
- 管理学(109614)
- 研究(109534)
- 管理学院(109051)
- 中国(78613)
- 科学(72589)
- 京(69144)
- 农(61510)
- 财(56455)
- 所(56296)
- 业大(55443)
- 研究所(52133)
- 农业(48877)
- 中心(48784)
- 财经(45859)
- 江(44914)
- 北京(43015)
- 经(41946)
- 范(41256)
- 师范(40715)
- 院(39878)
- 经济学(37539)
- 州(36325)
- 财经大学(34382)
- 基金
- 项目(232571)
- 科学(181464)
- 基金(169745)
- 研究(161727)
- 家(151573)
- 国家(150375)
- 科学基金(127704)
- 社会(101738)
- 社会科(96440)
- 社会科学(96415)
- 基金项目(91569)
- 省(90231)
- 自然(86511)
- 自然科(84500)
- 自然科学(84474)
- 自然科学基金(82975)
- 划(77230)
- 教育(73063)
- 资助(69523)
- 编号(64331)
- 重点(52369)
- 部(50638)
- 成果(50443)
- 发(48810)
- 创(48087)
- 科研(45414)
- 创新(44987)
- 计划(44620)
- 课题(43698)
- 教育部(42524)
- 期刊
- 济(129215)
- 经济(129215)
- 研究(88600)
- 学报(60768)
- 中国(57469)
- 农(54457)
- 科学(53509)
- 大学(44145)
- 管理(43520)
- 学学(42097)
- 财(41519)
- 农业(37472)
- 教育(29188)
- 技术(23925)
- 融(22397)
- 金融(22397)
- 财经(21782)
- 业经(21589)
- 经济研究(21294)
- 业(18812)
- 经(18532)
- 问题(17405)
- 科技(17168)
- 业大(16433)
- 版(16224)
- 图书(16069)
- 资源(15841)
- 理论(14977)
- 技术经济(14715)
- 商业(13878)
共检索到446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徐博 王珺卓
研究目的:分析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收入结构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土地利用行为的影响。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研究结果:(1)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土地利用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2)土地出让收益逐步成为地方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地方政府收入结构变化对土地利用行为有重要影响。研究结论:(1)地方政府的公共属性需要加强;(2)地方政府收入结构变化对其土地利用行为形成激励。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游 谭光荣
利用面板随机前沿分析法研究了2009—2015年期间地方政府竞争对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为规范地方政府的竞争行为并提高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供政策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基础设施竞争对中国城市土地技术效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但效果并不显著,而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竞争、土地优惠政策竞争及外商直接投资竞争都不利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进一步测算各地区土地利用的技术效率发现,地方政府竞争影响下中国东、中、西部城市土地利用个体技术效率均出现明显下降。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城市土地利用中的地方政府竞争关系,改革地方政府官员考核机制,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提供良好政策环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游 谭光荣
利用面板随机前沿分析法研究了2009—2015年期间地方政府竞争对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为规范地方政府的竞争行为并提高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供政策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基础设施竞争对中国城市土地技术效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但效果并不显著,而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竞争、土地优惠政策竞争及外商直接投资竞争都不利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进一步测算各地区土地利用的技术效率发现,地方政府竞争影响下中国东、中、西部城市土地利用个体技术效率均出现明显下降。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城市土地利用中的地方政府竞争关系,改革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哲 欧名豪 李彦
转型时期,随着放权让利和分灶吃饭财政体制的实施,地方政府在拥有较大资源配置权力的同时,也成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政治组织。政府角色的转变使得城市土地利用的规模、结构与方向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着手,阐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两个层面的政府主体的行为特征,论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对城市土地利用的不同影响,以期为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中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完善提供思路。
关键词:
转型时期 政府行为 城市土地利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小康 王晓鸣 华虹
为探究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及机理,文章首先分析了2002—2013年土地利用结构及碳排放的变化情况,其次通过协整检验分析各类用地面积与净碳排放量是否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再次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影响净碳排放变化的主要地类,最后通过扩展的Kaya模型分析影响净碳排放变化的主要因素对净碳排放变化的作用方向及边际贡献。结果表明:(1)农用地、建设用地总量与净碳排放量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而耕地等8类用地面积与净碳排放量之间不存在;(2)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建设用地总量变化是影响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海涛 娄成武
在我国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解决土地供求矛盾面临两难选择。而解决土地供求矛盾的唯一出路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土地作为特殊的生产要素,在公共管理视阈下所理解的土地利用效率应该具有整体性,即必须充分考虑土地利用上的外部性、功能的多样性、可持续性和系统的结构性等特点。为此,应该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层面上,通过适当的机制,提高整体土地利用效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夏方舟 陈伊凝 黄怿 李宇萌 孔彤彤 朱烨煌
研究目的:探究土地储备融资政策“贷转债”和“债转禁”两次改革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的现实影响,探讨土地储备融资政策的可能改革方向。研究方法:针对2012—2021年70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开展时间断点回归、随机效应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分析。研究结果:(1)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注意力分配理论,构建了土地储备融资政策变化影响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的理论框架;(2)短期层面,土地储备“贷转债”(-190.579)和“债转禁”(-280.515)变化对土地出让面积具有显著负向影响;(3)长期层面,土地储备“贷转债”负向影响土地出让面积(-0.352),“债转禁”正向影响土地出让均价(0.428)。研究结论:土地储备融资政策变化可能将在各个维度上影响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行为,造成未来土地出让面积的持续下降和土地出让均价的持续上升,因而应当审慎衡量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发展用地诉求,以“保障公益、适当弹性、引导分配、因地制宜”的思路推进土地储备融资政策改革,保障土地储备项目可持续运作和城市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操小娟
企业、行业、区域都有土地利益需求。由于地方政府的介入,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区域与区域、区域与国家之间的利益矛盾激化。本文从土地利益出发,系统分析地方政府行为对土地利益关系的影响及土地经营和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调整土地利益关系的对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聂雷 郭忠兴 刘秀丽
基于2003-2014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面板Tobit模型,从全部城市、不同类型城市两个层面分别考察了土地利用结构、土地价格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显示:公共设施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建设用地价格与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呈现正相关关系;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与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为正U型关系。分城市类型来看:降低居住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能够提高区域综合型城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公共设施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与工业主导型、其他类型城市的用地效率关系分别为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对资源型城市、区域综合型城市的用地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与其他类型城市呈正U型关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潘佩佩 杨桂山 苏伟忠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是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效应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基于对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地生产力概念的辨析,着重从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生产潜力、粮食生产能力和土壤质量3个方面的影响,总结梳理了当前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探讨了研究的影响尺度特征。最后指出今后的研究应加强土地利用结构、方式和强度变化对小尺度范围内耕地生产力的影响,强化不同尺度的综合以及空间分析和动态评估方法的应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曲福田 卢娜 冯淑怡
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是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土地利用变化已成为仅次于化石能源燃烧的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源。本文在界定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作用机制及内涵的基础上,从农用地向非农用地转换、农用地内部土地利用以及非农用地内部土地利用三个方面综述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农用地向非农用地的转换会增加碳排放量。农用地内部土地利用变化方面,农田转换为森林或草地能够使土壤和植被碳储量增加,但是土壤碳汇集速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农田、森林和草地管理措施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目前还存在争议,但基本观点是合理的管理措施能够减少碳排放量。非农用地内部土地利用变化方面,从能源消耗角度考虑,二产用地向三产用地转换会减少碳排...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碳排放 土壤碳储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田光进 张增祥 王长有 刘斌 魏成阶
利用1986、1996和2000年三期TM遥感图像,得到海口市1986~1996和1996~2000年土地变化情况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海口市的土地变化规律表现为耕地、林地、滩涂及未利用地转化为城镇、农村居民点和独立工矿建设用地。通过分维度的分析可以看出,海口市林地、水体等自然景观随着人类的干扰,分维度降低;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分维数降低;城镇扩大,斑块数量减小,用地趋于集中;农村居民点和工矿建设用地增加,用地趋于分散,复杂度增加。海口市土地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城镇面积的扩大,其次是农村居民点和工矿建设用地的扩大。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农村用地扩大,海口市土地结构表现为利用程度逐渐深化的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子英 段建南 梁春凤
运用信息熵理论对长沙市1996—2008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时间序列和空间变异分析。结果显示:在时间上,长沙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均衡度在研究期间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优势度则呈逐年下降趋势,说明长沙市土地利用系统正由低级有序向高级无序转化,结构性减弱,均衡度增加;在空间上,信息熵存在着较大的空间差异性,建成区的信息熵普通大于长沙市所下辖各县市的信息熵。通过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①长沙市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园地、林地、未利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减少以及交通、居民点和独立工矿用地的增加,直接导致了其信息熵的变化;②长沙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第二产业迅速增长,是其信息熵增大的根本动因;③总人口数的增加、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与信息熵的增大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信息熵 时空分析 长沙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孔祥斌 张凤荣 李玉兰 姜广辉 颜国强 徐艳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产业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为了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该文选择北京的海淀区、平谷区和河北省的曲周县作为研究样区,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典型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以第一产业增长为主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主要是农用地与环境用地间的竞争,表现为农用地比重增加,城市建设用地稳定,环境用地不断减少;在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是农用地内部之间以及建设用地对其它用地类型的竞争,表现为农用地内部耕地面积减少,园地面积增加,建设用地也在不断增加;而在以二、三产业增长为主的经济阶段,土...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土地利用竞争 主要矛盾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凤武 金志丰 崔飞飞 吕立刚 王静
利用1985年、1995年、2005年、2008年4期遥感解译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基于"三生"(生产用地、生活用地、生态用地)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体系,借助ArcGIS和社会学网路分析软件(UcInet),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重心转移模型等研究方法,定量研究苏南地区1985~2008年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过程、特征及规律。研究结果显示:1985年以来苏南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生产用地的大量减少、生态用地的略有增加和生活用地的显著增加;其中,农业生产用地、水域生态用地、城镇生活用地、农村生活用地四种地类空间转化明显;农业生产用地为主要转出者,城镇生活用地、农村生活用地为最主要的转入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