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50)
- 2023(14117)
- 2022(11475)
- 2021(10278)
- 2020(8803)
- 2019(19629)
- 2018(18944)
- 2017(37156)
- 2016(19588)
- 2015(21571)
- 2014(21353)
- 2013(21208)
- 2012(19765)
- 2011(17681)
- 2010(18363)
- 2009(17655)
- 2008(16899)
- 2007(15442)
- 2006(13830)
- 2005(13144)
- 学科
- 济(110721)
- 经济(110621)
- 业(85029)
- 企(78502)
- 企业(78502)
- 管理(73205)
- 方法(41082)
- 财(33609)
- 数学(32587)
- 数学方法(32396)
- 业经(32325)
- 中国(28250)
- 融(27401)
- 金融(27401)
- 农(27115)
- 地方(25059)
- 银(24763)
- 银行(24752)
- 行(24044)
- 制(22935)
- 务(22560)
- 财务(22538)
- 财务管理(22507)
- 企业财务(21462)
- 农业(20358)
- 贸(18951)
- 贸易(18938)
- 易(18484)
- 技术(18257)
- 体(17989)
- 机构
- 学院(290778)
- 大学(284307)
- 济(141543)
- 经济(139251)
- 管理(114928)
- 理学(98062)
- 理学院(97137)
- 管理学(96030)
- 研究(95606)
- 管理学院(95475)
- 中国(81130)
- 财(68207)
- 京(57453)
- 财经(53430)
- 科学(51976)
- 经(48481)
- 所(47476)
- 经济学(46073)
- 农(44499)
- 江(44396)
- 中心(44177)
- 研究所(42230)
- 经济学院(41496)
- 财经大学(39501)
- 业大(36759)
- 北京(35914)
- 州(35080)
- 农业(34492)
- 商学(34431)
- 商学院(34122)
- 基金
- 项目(181762)
- 科学(146381)
- 基金(136390)
- 研究(134492)
- 家(116405)
- 国家(115391)
- 科学基金(101703)
- 社会(92175)
- 社会科(87885)
- 社会科学(87865)
- 基金项目(71185)
- 省(70963)
- 自然(62715)
- 自然科(61361)
- 自然科学(61347)
- 自然科学基金(60370)
- 教育(59513)
- 划(56955)
- 资助(56205)
- 编号(50947)
- 部(41160)
- 创(40831)
- 发(40605)
- 重点(40544)
- 成果(40528)
- 国家社会(39544)
- 业(38879)
- 创新(37452)
- 性(36503)
- 教育部(36288)
- 期刊
- 济(164719)
- 经济(164719)
- 研究(92854)
- 财(57679)
- 中国(54134)
- 管理(49519)
- 农(41916)
- 融(41690)
- 金融(41690)
- 科学(37174)
- 学报(37135)
- 大学(29671)
- 财经(29057)
- 学学(28911)
- 经济研究(28189)
- 农业(27720)
- 技术(25997)
- 经(25228)
- 业经(25170)
- 问题(21034)
- 技术经济(18799)
- 贸(18143)
- 教育(17452)
- 业(16800)
- 世界(16543)
- 国际(15735)
- 统计(14945)
- 现代(14889)
- 商业(14577)
- 财会(14443)
共检索到453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文甫 王德新 岳超云
文章基于地方政府视角下困扰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性现实问题,根据1993—2012年的中国省际年度数据,借鉴Bernanke等(1999)和Fernández-VillaVerde(2010)的分析思路,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实证研究了经济结构失衡1与由地方政府支出有偏性引起的政府投资增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发现:(1)伴随着经济增长,东、中、西部的社会投资占GdP的比重不断地提高,而居民消费和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则呈下降趋势,这些经济结构失衡的表现与由地方政府支出有偏性引起的政府投资增加是共存的。(2)通过对大企业模型、中小企业模型和粘性价格模型进行的模拟比较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发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文甫 李雨晴 王赟龙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严峻的下行压力,经济结构失衡问题愈为凸显。本文从财政政策的视角,探求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有偏性与经济结构失衡之间的关系。文章以省际面板数据为数据源,通过建立面板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了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的长期关系,并分析了财政支出变动对经济结构造成的短期动态冲击效应。研究认为,长期看我国的财政支出有偏性与经济结构失衡之间存在相关性,并且公共投资促进了社会总投资的增加,但对居民消费和劳动报酬相对份额的提高具有抑制作用。在短期内,公共投资对社会总投资有正向的冲击作用,而对劳动者报酬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文甫 李雨晴 王赟龙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严峻的下行压力,经济结构失衡问题愈为凸显。本文从财政政策的视角,探求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有偏性与经济结构失衡之间的关系。文章以省际面板数据为数据源,通过建立面板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了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的长期关系,并分析了财政支出变动对经济结构造成的短期动态冲击效应。研究认为,长期看我国的财政支出有偏性与经济结构失衡之间存在相关性,并且公共投资促进了社会总投资的增加,但对居民消费和劳动报酬相对份额的提高具有抑制作用。在短期内,公共投资对社会总投资有正向的冲击作用,而对劳动者报酬有负向的冲击作用。最后,文章提出了结构性减少公共投资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嘉望 彭晖 李博阳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政府干预和融资约束的企业研发决策模型,从融资约束的视角考察地方政府行为对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遭受融资约束程度越深,政府干预程度就越低,企业研发投入也越少。在此基础上,运用2008—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了理论部分的主要结论: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问题显著抑制了企业研发投入,政府干预则显著提升了企业研发水平,融资约束在政府干预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中起弱化的调节作用。在政府干预程度较低地区或在民营企业组,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的抑制作用较大。结合企业规模和企业年龄的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中小企业、年幼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更加突出,中小企业和成熟企业的政府干预程度更深。本文的研究对理解现阶段中国企业研发的融资困境、弱化金融扭曲、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肖钰 孙会霞
本文研究了地方政府借债行为对企业信贷环境的影响。以我国2007-2010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地方政府借债积极性与该地区企业面临融资约束的关联。实证结果发现,在政府借债越多的地区,企业融资约束越大;民营企业受到的融资约束普遍高于国有企业;政府借债程度越大,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在融资约束上的差距也越大。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借债行为实际上增大了当地企业的融资难度,迫使企业基于融资约束持有更多现金。
关键词:
政府借债 产权性质 融资约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乐峥 吴晓斌
地方隐性债务的主要风险之一是通过市场化的渠道长期影响企业行为,对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造成负面影响。笔者立足于我国信贷市场中金融分割的特征,分析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以及背后的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地区企业债务成本与负债水平的联立方程,结果表明:在金融“结构分割”与“地理分割”的影响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扩张仅加剧了本地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由于存在融资渠道的差异,相比于更具有隐性债务特征、以银行贷款为主的地方政府非标准债务,城投债等相对公开透明的地方政府标准债务并未影响本地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文章的机制分析还发现,基于中小银行发展的金融“结构分割”弱化,以及省内较弱的金融“地理分割”,均可以抑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加对本地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负面效应。以上研究为如何防范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进入实体经济中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盛虎 程爽 杨怀东
选取2008-2018年中小板与创业板数据,利用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研究地方政府债务、银行业结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小银行规模占比更高的银行业结构会显著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但这种结果具有规模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的增长挤占了以地方性银行为主的中小银行信贷资源,导致中小规模化的银行业结构不但没有实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作用,反而加剧了同样存在规模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各地方政府在优化区域银行业结构的基础上,应该合理规范地方政府负债行为,使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得到切实改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洁 袁洋 李国豪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需要充分考虑企业融资约束的制约。基于此,本文基于2009-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检验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企业融资约束对二者关系的作用机制。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创新有显著负向影响,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越大,越可能抑制企业创新。门槛回归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创新有显著且单一的门槛效应。在门槛值以内,地方政府债务能够促进企业创新;一旦超过门槛值,则会抑制企业创新。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显著提升了企业融资成本,其通过企业融资约束抑制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对非国有企业、小企业和东部企业创新的负向影响更明显。以上结论既可以为理解地方政府债务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提供新的视角,也可以为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促进企业创新等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献金 孙会兵 邓桢
通过建立地方政府最优选择模型,提出政府支出行为的"四阶段"假说,并利用中国31个省(区、直辖市)1997~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系数随时间变化的变系数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大致处于"四阶段"的第二、三阶段之间,地方政府投资冲动明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艳 王纬
一、利益分配在主体间的不均衡。各利益主体从平台投融资中得到的利益是不均衡的,政府得到了经济和政治利益,金融机构和平台获得了利润,民众获得了公共产品。但是比较各主体收获利益的种类和大小,政府不仅获得经济利益,还能获得政治利益,地方政府直接获得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是高于中央政府的,但是从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的下属来说,地方政府所获得的一切利益都归属中央政府,所以中央政府是地方政府所获利益的最终获益者。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吉瑞 王怀芳 朱平芳
本文立足于中国特定的制度环境,从融资约束的角度建立了一个地方政府投资和土地财政关系的分析框架,采用地方政府2002—2010年的面板数据,检验融资约束对地方政府投资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地方政府投资和土地出让收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地方政府投资受到了融资约束,过度依赖于土地出让收入。②"事权"和"财权"不匹配所导致的财政缺口加大了地方政府融资约束,而金融发展则缓解了融资约束现象,财政缺口较小、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政府投资与土地出让收入之间的相关性较小。最后,本文认为进一步的财税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发展可以改善地方政府的融资条件,促进地方政府更有效率地进行投资。
关键词:
融资约束 土地财政 地方政府投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樊明 侯晓东
中国社会经济已出现相当程度的失衡。部分工人、农民得不到公正的待遇,内需一直不足,环境污染等。这些现象在西方发达国家工业革命时期曾普遍出现过。当时,工会力量尚不能有效约束资本,民主制度尚把广大劳工排除在外,导致政府与资本结盟,缺少约束的资本追求利润导致社会经济失衡。但随着大众民主时代的到来,劳动通过民选政府间接约束资本。工会力量的不断强大直接约束资本。由此,劳资的力量趋于平衡促成社会经济不断走向平衡。当下的中国,工会尚不能对资本形成有效约束。民众对民主的实际参与度低,不能有效约束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为GDP高度依赖资本,导致资本缺少约束,社会经济走向失衡。要实现中国社会经济的平衡,首要是实现劳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项东 田婷婷 李楠
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2006—2015年地级市地方债数据与中国新三板企业数据,量化分析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的挤出效应会加剧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具体表现为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一方面提高了企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也加大了企业融资缺口。经过检验,上述结论在地区层面同样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挤出效应对现金流较低、规模较小、融资约束较高的企业作用更显著;挤出效应仅存在于私营企业中;在市场化程度以及信贷配置效率较高的非西部地区,挤出效应更为显著。本文为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任伟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一类较为特殊的国有企业,它由地方政府出资在特定的行政辖区内开展非市场化特定业务的企业。政府出资成立、政府出人管理、政府区域经营,政府项目为主、政府隐性担保和政府地财还款,这"六政现象"基本可以概括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特点和运营模式。在当前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下,地方行政绩效考评机制带来的经济发展的压力通过地方政府直接传导给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都患上的资金饥渴症。地方政府融资已成为地方政府显性和隐形负债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隐患较大。当前,我们亟需建立完善的约束机制来规范其融资行为。
关键词:
融资平台 六政现象 约束机制 运作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国雄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仍然存在设立和运作不规范、偿债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当前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的融资约束机制,以防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