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86)
2023(8418)
2022(7391)
2021(6746)
2020(5828)
2019(13338)
2018(13075)
2017(25970)
2016(14127)
2015(16180)
2014(16402)
2013(16418)
2012(15823)
2011(14618)
2010(14877)
2009(14053)
2008(13865)
2007(12777)
2006(11286)
2005(10297)
作者
(41875)
(35436)
(35052)
(33940)
(22400)
(16771)
(16369)
(13774)
(13147)
(12535)
(12124)
(11711)
(11226)
(11188)
(11102)
(11046)
(10694)
(10500)
(10144)
(10109)
(8831)
(8771)
(8567)
(8141)
(8040)
(7938)
(7705)
(7685)
(7160)
(6978)
学科
(82115)
经济(82053)
管理(41074)
(34539)
方法(31068)
数学(27879)
数学方法(27708)
(26010)
企业(26010)
(20377)
地方(20371)
(17851)
中国(17460)
(15065)
业经(13787)
(13558)
贸易(13555)
地方经济(13191)
(13108)
(12220)
农业(11684)
环境(10121)
(10094)
(9663)
金融(9661)
(9338)
银行(9318)
(9098)
(8911)
(8888)
机构
大学(214815)
学院(214561)
(102311)
经济(100383)
管理(81484)
研究(75565)
理学(69576)
理学院(68793)
管理学(67856)
管理学院(67414)
中国(56410)
(46294)
(44290)
科学(43929)
(39054)
财经(36021)
(35851)
研究所(35082)
中心(34355)
经济学(33293)
(32727)
(32487)
业大(30183)
经济学院(29861)
农业(28217)
北京(28084)
(26816)
师范(26591)
财经大学(26351)
(26057)
基金
项目(134625)
科学(105127)
研究(99341)
基金(97520)
(83926)
国家(83275)
科学基金(70495)
社会(64783)
社会科(61440)
社会科学(61419)
(52226)
基金项目(51151)
教育(44310)
(43306)
自然(42975)
自然科(41933)
自然科学(41918)
自然科学基金(41166)
资助(40516)
编号(40284)
成果(33632)
(30621)
(30429)
重点(30197)
课题(27332)
国家社会(27137)
(27129)
教育部(26183)
科研(25560)
人文(25550)
期刊
(119095)
经济(119095)
研究(67129)
中国(39171)
(37069)
(33016)
学报(31184)
科学(28355)
管理(28182)
大学(23379)
学学(22274)
农业(22107)
经济研究(20616)
财经(19064)
(18768)
金融(18768)
技术(18531)
业经(17470)
(16494)
教育(16166)
问题(15928)
技术经济(12985)
(12466)
统计(11926)
世界(11665)
(11613)
商业(10920)
图书(10785)
理论(10429)
(10276)
共检索到326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汉屏  柯法业  
全国性的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提供,地方性的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提供,这一划分优于单一地由中央政府提供或者单一地由地方政府提供。我国政府职能是由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共同行使的。自实施体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占整个国家财政支出的份额有了大幅度提高;地方政府公共财政决策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因此,必须规范我国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提高地方政府履行公共财政职能的效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红  
当前,城市非理性扩张、房价不断攀升、土地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日益凸显,这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土地市场行为。文章重点分析了地方政府的土地征购、出让定价、实物地租转嫁以及协议出让等行为,指出中央——地方的财政竞争以及地区之间的平行竞争是其深层次的制度根源,而中国土地制度的产权缺陷决定地方政府对土地市场的"事实垄断"为其提供了现实基础。因此,规避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必须明确地方政府土地市场的监管职能,深化土地市场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樊轶侠  
在集体选择过程中,在许多情况下,多数人未必能战胜少数人,这种情况被称为"奥尔森困境"。集体行动的决策实际上是集体内部的个体相互博弈的结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开  
公共产品是为整体意义上的社会成员而生产的,具有非排他性和消费上的非竞争性两个特征。由此决定了政府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主体。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政府经济行为的目标:一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二是实现收入的公平合理分配;三是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国庆  
在经济行政学文献中,政府一般是按层次划分的。当今世界任一国家,都是由多级政府组成的,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央与地方政治经济关系的演进,地方政府的职能表现为极为复杂的历史动态过程,其主要表现是:地方政府时而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时而仅仅是中央政府的行政派出机构。因此,要全面考察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动机就显得不是那么简单。 公共部门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组织,而是由多级政府和个别主体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正如布坎南所指出的那样:一方面,一切制度都包含公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彪  张锦高  吕军  张慧  
地方政府在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的投入与使用上存在着异化倾向,给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隐患。信息的不完全、目标的不一致以及中央与地方在经济上的分权与博弈是导致地方政府行为异化的原因,因此要制定有利政策,加强法规建设、完善考核机制,并加大审计力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剑辉  李尚蒲  
征地市场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参与者在博弈过程中运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发生委托代理问题——地方政府利用政权优势和信息优势对农民的权利实行侵害。制度不健全,难以对地方政府行为提供有效约束,要减少地方政府在征地过程中滥用职权,就需要制度创新。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甘林针  钟钰  普蓂喆  
确保粮食安全,不仅要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还要激发地方政府稳粮积极性。我国粮食生产取得重大成就,离不开地方政府和主政官员的贯彻落实。通过官员激励,确保中央与地方在粮食治理上目标一致,是政策落实的重要方面,但鲜有研究关注。以晋升锦标赛理论为基础,利用2003—2019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官员晋升模型,从官员激励角度分析提高地方政府稳粮积极性的路径,考察粮食生产绩效是否是官员晋升的要素之一。结果显示,粮食生产绩效利于主产区官员晋升,而对产销平衡区、主销区和全样本的官员晋升作用不显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也验证了这一结论。证实在粮食生产“主战场”的主产区,地方官员稳粮晋升通道已建立,晋升锦标赛是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机制。未来应优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体系,提高官员在保障粮食安全工作的激励精准度和针对性;强化地方粮食安全考核结果运用,提高粮食安全官员激励强度;增强地方党政官员的稳粮责任意识,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汪慧玲  温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基本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措施就是加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通过对农村公共产品内涵的界定及其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指出加强政府供给的重要作用和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政策选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桂娟  
一、公共产品的特征和边界的可变动性公共产品这一概念始于萨谬尔森的一篇著名论文《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根据萨缪尔森的定义,公共产品具有两个本质特征:非排他性和消费上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指的是不可能阻止不付费者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对公共产品的供给不付任何费用的人同支付费用的人一样能够享有公共产品带来的益处;消费上的非竞争性指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从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中获得的效用,即增加额外一个人消费该公共产品不会引起产品成本的任何增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曹远征  
一、问题的提出市场经济是需求主导性经济。从产品的消费方式观察,社会产品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私人产品,即一个人消费某一单一物品就排除他人来消费同一单位物品,同时也意味着某一人消费某一单一物品就减少这种物品其他人的消费量。二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即该种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莉  皮嘉勇  宋光祥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但是大量研究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存在生产性支出偏向。本文基于"撤县设区"准自然实验,利用全国层面的县级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来识别撤县设区政策对于生产性支出偏向的影响,发现撤县设区减少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占比,增加民生性支出占比,但同时也使得政府行政管理费用上升。我们认为,原因是撤县设区减少了基层地方政府的竞争从而弱化了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动机和能力。本文的研究从地方政府竞争的角度理解撤县设区政策如何影响财政支出偏向;同时,对如何改变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提供了来自行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唐沿源  
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对土地快速增长的需求和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土地利用过程中面临的两难选择。我国当前的土地征用制度存在较多问题,使得地方政府对土地过度非农化,导致土地资源在农用和非农用之间的扭曲配置,这不利于保障农民的土地权利,容易导致社会不公和矛盾激化。笔者运用博弈论的方法,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考察,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万里  李齐云  
从"援助之手"到"攫取之手"凸显了地方政府作为自我理性行为者行为差异问题,但该差异绝不仅仅源于地方政府及官员的激励机制,而是与地方政府所处的制度约束空间紧密关联。如果说激励机制是地方政府行为差异的内在诱因的话,那么,软化的制度约束则是地方政府行为差异的外因。本文认为,行政"以官治官"下的地方政府选择性政府职能和机会主义下的道德风险问题凸显了有效的官员治理制度机制缺失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委托代理视角下切实可行的公众和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问责制度机制的缺失凸显了对地方政府理性行为者和行为差异的强化作用;政企关系视角下有效廓清政府-市场边界制度机制的缺失和地方政府角色的多元化却进一步强化了地方政府理性行为者角色和行为差异。而进一步矫正和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不仅要对地方政府进行激励,还要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约束,加快制度机制匹配,构建地方政府行为约束的制度机制空间,打造一个更加合意和守规的地方政府,回归政府本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乐芬  金媛  
本研究利用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分析地方政府出让被征农地行为的内在机理和影响因素。在统计分析不同土地出让方式出让被征农地在省际间的变化特点的基础上,对被征农地不同出让方式的价格特征(低价协议出让工业用地、高价招拍挂出让商住用地)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地方财事权不平衡程度越大,地方财政支出压力越大,高价招拍挂出让被征农地数量越多;经济发展水平越低,低价协议出让被征农地"招商引资"的激励越强;省份人均收入水平越高、人口越多,地方政府选择高价招拍挂方式出让被征农地获取更多的土地出让收入激励越大。因此,改变以GDP为主要政绩考核指标、扩大地方财权、减少地方事权将有利于我国土地出让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