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59)
2023(14796)
2022(12670)
2021(12153)
2020(10324)
2019(24003)
2018(23687)
2017(45551)
2016(24999)
2015(28383)
2014(28387)
2013(27571)
2012(25829)
2011(23220)
2010(23561)
2009(21609)
2008(21429)
2007(19603)
2006(17098)
2005(15034)
作者
(68988)
(57756)
(57531)
(55250)
(36904)
(27642)
(26621)
(22488)
(21920)
(21232)
(19505)
(19449)
(18365)
(18250)
(18177)
(18024)
(17508)
(17069)
(16649)
(16630)
(14332)
(14247)
(14164)
(13310)
(13080)
(13068)
(12904)
(12853)
(11690)
(11568)
学科
(100473)
经济(100374)
管理(71877)
(66092)
(54115)
企业(54115)
方法(44567)
数学(39100)
数学方法(38538)
(29220)
(28870)
中国(28480)
地方(24154)
业经(21197)
农业(19177)
(19093)
(18733)
贸易(18722)
(18647)
(18164)
理论(16692)
(16014)
财务(15948)
(15920)
财务管理(15906)
(15288)
企业财务(15070)
(14984)
银行(14954)
技术(14728)
机构
大学(346460)
学院(343724)
(141039)
经济(137960)
管理(132845)
研究(116208)
理学(113610)
理学院(112337)
管理学(110204)
管理学院(109527)
中国(87407)
(73354)
(68882)
科学(68855)
(57383)
(54915)
中心(54869)
(54078)
财经(52835)
研究所(51571)
业大(48735)
(47855)
(47566)
师范(47160)
北京(46150)
农业(42720)
(42665)
经济学(42597)
(42382)
财经大学(38930)
基金
项目(225601)
科学(177770)
研究(169547)
基金(161855)
(139534)
国家(138334)
科学基金(119025)
社会(105824)
社会科(100196)
社会科学(100165)
(88969)
基金项目(85027)
教育(80680)
自然(75960)
(75083)
自然科(74171)
自然科学(74149)
自然科学基金(72794)
编号(70691)
资助(66827)
成果(59406)
重点(51060)
(50767)
课题(49764)
(49144)
(47045)
大学(44240)
教育部(43930)
创新(43771)
科研(43171)
期刊
(157072)
经济(157072)
研究(106006)
中国(73819)
(55280)
学报(50259)
管理(49825)
(49790)
教育(48891)
科学(46500)
大学(39819)
学学(35947)
农业(33561)
技术(32591)
(32365)
金融(32365)
财经(26097)
业经(25439)
经济研究(25068)
(22433)
问题(20726)
图书(20146)
(18258)
(17592)
技术经济(16994)
统计(16628)
(15894)
理论(15844)
(15323)
(15170)
共检索到527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褚照锋  
通过系统比较24个地方政府"双一流"政策的颁布时间与机构、文本名称与结构、规划时间与目标发现:地区间差异较大,但规划目标数字化特征明显。其指导思想上凸显区域特色,重点支持优势特色学科,推进策略上主要体现分层分类支持、资源优化整合、前后政策衔接、巨额资金投入,保障策略上强调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绩效动态考核。在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有效推进"双一流"建设需注重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的优化、省域高校的科学分类、人才引进与培养并重、政策设计的系统布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习祥  梁传杰  张文斌  
坚持服务需求导向,使省域"双一流"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共向并行。充分考虑各地区高等教育的现实情况,鼓励高校在不同层次上争创一流。中央、地方政府和高校三个层面共同构建各有侧重、相互衔接、分层实施的建设体系。《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秉林  
"双一流"建设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当前,我国教育发展方式正在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教育国际化进程等都给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带来新的挑战。"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是把握建设实质和内涵,构建和完善择优遴选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动态调整机制、统筹协调机制、自主办学机制和监督问责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方守恩  曹文泽  谢辉  蔡三发  
上海市启动高原高峰学科建设计划,率先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开展部市共建部属高校计划与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计划,双管齐下推进"双一流"建设。"双一流"建设应该进一步细化相关建设管理办法,全面贯彻落实建设任务和改革任务。新中国建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申超  杨梦丽  
对我国41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方案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些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呈现以下特点:建设目标表述模糊性与精准性并存;总体规划注重发展优势特色学科、学科前沿领域和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一流学科建设以学科评估榜单前列学科为主,应用学科多于基础学科,自然科学多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一流交叉学科群建设以榜单前列学科与未进入榜单前列学科间的交叉、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间的交叉及自然科学内部的交叉为主;具体措施强调多方面措施的协调配合,但尤其注重科研建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俊芳  车旭  
世纪交替之交,中韩两国作为后发现代性国家为发展本国经济,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相继出台了旨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工程"。总览两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工程"实践,均是在国际间竞争日益加剧的总体背景下,以国家作为实施主体启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工程",积极回应社会需求,加速优秀人才培养。当然,中韩两国也存在"重叠"与"兼容"、"单一"与"多样"、"单位制"与"项目制"等方面的差异,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产生影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赵可  史静寰  孙海涛  
二战以来美国陆续涌现出一批世界一流大学,这并非完全是大学自然发展的结果,还有美国政府,特别是联邦政府,出于美国国家利益而采取的政策扶植与介入。美国建设一流大学的时间段主要集中于1941-1971的30年间,以1960年的《西博格报告》为标志,可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两个阶段中,联邦政府均发挥重要作用。联邦政府首先通过科技政策间接地扶持了一流大学的出现,继而采取专项资助的方法帮助一批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美国政府长期稳定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不同阶段具体政策的运作方式及其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翟亚军  
通过对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的实证分析,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模式是一个由主体学科、主干学科、特色学科和支撑学科组成的学科体系;其中主体学科是大学的基础,主干学科是大学的品牌,特色学科是大学的优势,支撑学科则预示了大学发展的潜力。学科之间互相联系,互为支撑,有机地统一于一体。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文武  王建华  
一流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一流学科建设中理工类学科与人文社科类学科在比例上严重失衡;此外,还存在以理工化思维与手段建设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倾向。为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建设目标,一流学科建设应适当增加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数量,并根据不同的学科类别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基于学科属性的差异,科学设定学科动态调整和成效评估周期。在"双一流"建设实践中一流学科建设应系统思考理工类学科与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整体布局并根据学科间的差异选择不同的行动逻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习勇生  
地方政府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主体。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地方政府决策行为的优化依赖于注意力的合理配置。本文以30项省域政府"双一流"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Nvivo11质性软件进行文本处理和定量分析,描述地方政府注意力配置的整体分布和具体特征。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在注意力配置时未充分考量约束条件,配置结构优化程度不够,配置对象的分类方法有失规范。因此,建议地方政府实施跨期动态的注意力配置策略,采用边际替代率均衡的结构优化思路,关注注意力配置对象分类的"类型"维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伟  张茂聪  
通过选取我国6所高校一流大学建设方案的省际政策文本,发现高校的一流大学建设呈现出典型的"工程化"建设、以学科建设思维为统领、改革与建设并驱等共性特征。此外,在建设投入力度、创新实施力度上高校间存有显著差异。基于建设文本的综合分析,高校作为"双一流"建设的主体,应着重在防范政策负效应,消融政策壁垒以及构建多元考评机制等方面寻求更大的突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小玮  
目前各省级政府相继出台了"双一流"建设专项政策或与之相关的高等教育政策文件。对这些政策文件进行内容分析发现,不同省域的"双一流"建设方案较为一致体现了科学定位、分类发展、延续重点的设计原则,分别探索出学科驱动、平台建设、整体推进、高校引入这四种典型推进策略;从政策方案到具体落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需要完善相应的机制体制作保障,也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改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姚思宇  何海燕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和时代主题。从"职能维—创新维"的角度分析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逻辑关系,从职能维度探讨建设过程中的职能耦合逻辑关系,从创新维度探讨建设过程中的互利共生逻辑关系,并提出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学科作支撑,建设一流大学必须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一流大学建设应以学科建设为载体,对学科知识进行发掘、综合、应用和传播,通过科学研究推动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在不同层次上的交叉融合,提高学校的科研、教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熊晓琳  王丹  
充分搭建联动机制,协同发力,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机制支撑和体制保障。坚持以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服务"两个一百年"为导向,确保建设目标和方向的正确性。依靠创新驱动发展高等教育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占领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根本大计。国务院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明了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总体要求、建设任务、改革任务、支持措施和组织实施。贯彻和落实《方案》,需要充分搭建联动机制,协同发力,为推进世界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何晋秋  
研究型大学是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高校类型已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其发展已有近200年的历史。我国可吸收各国建设研究型大学的经验,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形成并认定一批研究型大学作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从中逐渐在我国建设并形成世界一流大学。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研究型大学在我国的发展,提出了研究型大学的内涵与定位,并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对在我国建设和发展研究型大学,统筹推进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