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85)
- 2023(8677)
- 2022(6964)
- 2021(6295)
- 2020(5577)
- 2019(12214)
- 2018(11883)
- 2017(23457)
- 2016(12807)
- 2015(13809)
- 2014(13556)
- 2013(13437)
- 2012(12177)
- 2011(10450)
- 2010(10648)
- 2009(10108)
- 2008(10437)
- 2007(9614)
- 2006(8241)
- 2005(7821)
- 学科
- 业(75197)
- 企(72198)
- 企业(72198)
- 管理(58795)
- 济(56636)
- 经济(56566)
- 财(27035)
- 业经(24972)
- 方法(24815)
- 务(20391)
- 财务(20383)
- 财务管理(20364)
- 农(19717)
- 企业财务(19408)
- 数学(17241)
- 数学方法(17138)
- 技术(15955)
- 农业(15139)
- 制(13576)
- 策(13004)
- 划(12599)
- 中国(12116)
- 企业经济(12042)
- 经营(11262)
- 和(11215)
- 体(11201)
- 理论(11120)
- 技术管理(10597)
- 体制(10081)
- 决策(9000)
- 机构
- 学院(182694)
- 大学(175644)
- 济(79833)
- 经济(78518)
- 管理(77232)
- 理学(66311)
- 理学院(65753)
- 管理学(65116)
- 管理学院(64763)
- 研究(53653)
- 中国(44803)
- 财(42196)
- 京(35456)
- 财经(32624)
- 农(31051)
- 科学(30382)
- 经(29698)
- 江(28348)
- 所(26571)
- 业大(25014)
- 中心(24873)
- 农业(24368)
- 经济学(24137)
- 财经大学(24062)
- 研究所(23502)
- 商学(23404)
- 商学院(23203)
- 州(22255)
- 经济学院(21903)
- 北京(21765)
- 基金
- 项目(115847)
- 科学(93872)
- 基金(86887)
- 研究(85790)
- 家(74264)
- 国家(73561)
- 科学基金(65812)
- 社会(57256)
- 社会科(54471)
- 社会科学(54458)
- 省(46433)
- 基金项目(46016)
- 自然(42268)
- 自然科(41392)
- 自然科学(41382)
- 自然科学基金(40763)
- 教育(38053)
- 划(36960)
- 资助(34910)
- 编号(33023)
- 业(31563)
- 创(28125)
- 部(25984)
- 成果(25744)
- 重点(25462)
- 创新(25267)
- 发(24573)
- 性(24454)
- 制(24347)
- 国家社会(24057)
共检索到273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少飞 官峰 高斯达 陈雷雨
文章以1996-2010年募集资金投向发生变更的观测作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换届对企业募集资金后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地方政府换届年度,面对可能出现的政策调整,并基于与政府建立新关系的需要,企业更有可能变更其所募集资金的投向。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其他年度的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相比,发生这种变更后企业获得更加宽松的信贷融资和相对正面的经济后果:虽然收益下降,但资本市场反应和企业会计业绩较好,投资效率较高,这一结果在民营企业中更加显著。
关键词:
政府换届 企业投资行为 经济后果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曹春方
以往的文献很少关注募资变更之后的投向,从而使得募资变更如何导致公司价值下降成为"黑箱"。本文选取2000~2008年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政府干预下募资变更后投向的角度解开部分"黑箱"。我们从晋升激励、财政激励和社会稳定等方面构建政府多重目标的干预指数,发现政府干预越强,募资变更几率越大;政府干预下公司募资变更后更易投向固定投资,最终降低公司价值。进一步发现,固定投资的资金是否来自募资变更并不能影响公司价值,降低公司价值的关键原因在于政府干预;政府干预之下公司进行的募资变更和固定投资均降低了公司价值,而募资变更是政府干预下公司进行固定投资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从募资变更投向角度揭示了政府对企...
关键词:
政府干预 募资变更 固定投资 掠夺之手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曹伟 程六兵 赵璨
本文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换届当期,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会显著提高企业的纳税程度;与内升官员相比,外地调任官员会显著提高企业的纳税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在地方政府换届当期提高纳税程度能够为其在换届次年获得更多的政府补贴,但是这种行为弱化了政府补贴的经济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民营企业会利用地方政府换届之机,主动调整纳税行为以迎合新任官员的政绩诉求,从而有利于民营企业在新一轮政治周期中获得资源支持。本文从企业税收层面为地方政府换届对企业行为的影响提供了微观证据,其结论有助于理解企业改变纳税行为的动机及效果。
关键词:
地方政府换届 纳税行为 政企关系 寻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卉
本文选取2010年至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地方政府换届对僵尸企业捐赠行为的影响以及僵尸企业捐赠行为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换届后,僵尸企业的捐赠倾向和捐赠规模均有增加,且这种增加的可能性高于非僵尸企业。相对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以及国有僵尸企业,地方政府换届对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以及民营僵尸企业捐赠行为的影响更大。企业慈善捐赠为其带来了更多的政府补助,且相对于非僵尸企业,这种作用对于僵尸企业更为明显。僵尸企业在地方政府换届年度的捐赠规模增加越多,则获得的政府补助增加越多。结果说明,僵尸企业的捐赠行为是其与地方政府的利益交换而承担的政策性负担,而这种政策性负担正是僵尸企业产生和存续的原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连福 曹春方
本文从制度环境、地方政府干预及公司治理角度出发,以2001~2005年A股IPO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三者对募资变更的影响。研究发现,较好的公司治理在非国企中能有效降低募资变更几率,支持公司战略;在地方国企中只对损失性变更起到"防火墙"作用;在央企组中只有地方负担较轻时才对损失性变更起作用。由于"逆向软预算约束"动机的存在,较强的地方政府干预能导致地方国企中的损失性变更,但其在非国企中的影响受制度环境制约。发达的制度环境能抑制非国企的补偿性变更,但无法有效约束损失性变更。本研究从地方政府干预及制度环境角度揭示了IPO募资变更的部分原因,为我们正确认识募资变更及制定相关监管政策提供了一个新的...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冠青 李成友 王希希
本文将城投债作为地方债的代理变量,在考虑了产业网络效应基础上,采用2009—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债务资金不同产业投向的有效性。结果表明:(1)债务资金投向不同产业所带来的产业拉动效应不同;(2)交通运输、建筑等基础建设类行业及金融、卫生等具有较强网络效应的行业投资更能带动实际产出增长;(3)分样本回归发现,东部地区房地产、卫生、文体等第三产业拉动效应较为显著,中部地区制造、建筑等第二产业拉动效应较为显著,西部地区农、林、牧、渔业拉动效应较为显著,东、中、西部呈现三次产业梯次布局。文章认为地方债可成为地方政府拉动实体经济的财政手段,但其有效性取决于是否投向相宜的产业、地区。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城投债 产业投向 投入产出模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冯辉 殷强
建立现代预算管理制度是新时代财税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而科学编制和规范执行是现代预算管理制度的关键环节。预算是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在地方官员集中换届时期,理性的地方官员有动机策略性地利用预算工具实现其政治经济目标,进而造成预决算周期性偏离。利用全国30个省份的数据,研究发现预决算偏离具有随地方政府换届而变化的预算周期性,预决算偏离在换届前后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换届前人事变更不确定性较高,中央监察力度较强,地方官员的经济行为更偏好“留有余地”;换届后人事变更已确定,中央监察力度减弱,晋升竞争和财政增收激励着地方官员选择“积极进取”的经济政策。为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进一步规范地方官员预算行为,需要改进官员晋升激励机制,完善经济目标责任管理制,规范财政收入预算管理,并强化对政府预算的监督机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荣 傅代国
以2002~2005年我国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品质"的企业在投资者与企业以及企业与监管机构的双重委托代理契约中不同程度的道德风险,以及我国的市场化程度对企业履约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政府控制与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几率和程度显著负相关;民营控制与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几率和程度正相关;央企比地企有更少的动机和更低的程度变更募集资金投向;无政治关系的民企比有政治关系的民企有更强的动机变更募集资金投向,但有更低的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程度;市场化程度越高,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几率和程度越高。
关键词:
企业特征 市场化程度 募集资金投向变更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青原 黄佳琪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企业融资渠道日益拓宽,股权再融资(SEO)方式不断创新。监管部门作为"看得见的手",在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积极调整监管政策,引导股权再融资活动有序开展。从募资投向及投向变更角度研究,可为探讨政府监管有效性提供新的经验证据,为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监管政策提供思路。文章运用1991—2015年SEO制度变迁的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适当强度的事前监管约束下,执行严格的事中监管制度能最大程度地规范SEO企业的募资使用,并有效减少由于募资变更带来的企业绩效滑坡。进一步研究发现,从变更类别看,相较于一般变更,政府监管对风险变更的抑制作用更有效;从产权性质看,对于投向变更动机更为强烈的民营企业而言,严格的事前监管比宽松的事前监管更有效。
关键词:
股权再融资 政府监管 募资投向 投向变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冠琼 蔡芸
本文将目前在管理学界广泛运用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引入到中国地方政府全要素生产率,即地方政府相对效率的实证性测量与评估之中;利用包含内容比较宽泛的8个指标,操作性地定义了政府的投入与产出以及政府全要素生产率;利用 DEA 方法测算了1985年至2003年19年间中国地方政府全要素生产率每年的相对效率,并进行了规模收益性分解;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省份的相对效率变化状况,并对这种状况进行了理论分析;比较了不同区域政府生产率相对有效性的差异,并对这种差异进行了理论分析;说明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对政府相对效率的影响;以及政府相对效率与政府管理制度之间的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白俊 孟庆玺
本文从微观视角研究了地方政府干扰货币政策的经济后果、制度根源及其主要路径。基于2003—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研究发现,当货币政策由宽松转为紧缩时,企业投资随之下降,但受到地方政府干预较强的企业下降幅度较小;这一现象在政绩诉求较高的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对货币政策的干扰主要是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配置来实现的。在改变样本、更换主要变量的衡量方法、使用SyStem Gmm估计以及考虑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之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本文的发现不仅为"政治锦标赛"理论提供了企业层面的经验证据,也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地方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和行为逻辑。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货币政策 政绩诉求 不良贷款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卢洪友 张楠
本文基于2005—2013年A股上市公司以及与此匹配的市委书记更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地方政府换届会提高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力度,企业税收激进程度将会降低,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政治关联失效与政治晋升激励驱动下新任官员加强税收征管力度,二是企业面对地方政府换届引发的政策、市场和政治风险不确定性时采取谨慎的避税行为。
关键词:
地方政府换届 税收激进 税收征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竹志奇 武彦民 史亚甜
自2019年起,地方政府债券可以通过柜台销售的方式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商业银行持有地方政府债券对信贷资源的挤占,或对财政投资政策有效性产生积极影响。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公共资本、公共消费与基建项目建设周期的G-K框架DSGE模型,研究了地方政府债券柜台发行对财政投资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主要结论为:(1)在商业银行持有地方政府债券的条件下,财政投资政策会通过挤占商业银行信贷资源产生挤出效应;(2)地方政府债券的柜台发行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政府投资带来的挤出效应,从而提高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性;(3)项目建设周期的延长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融资挤占,从而提升政府财政投资政策的有效性。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建议进一步优化投资者结构,加大地方政府债券柜台发行工作力度;适度延长项目建设周期,更加审慎地使用债务筹集资金;强化地方政府债券的信用评级和市场化定价机制,提高地方政府债券的流动性和吸引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娜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都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政府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并积极推动实施来解决这一难题。然而,在诸多措施中,何种方法对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更为有效?至今仍没有明确的答案。本文利用枣庄市中小企业融资状况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采用规范的实证分析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研究发现,积极推动担保机构发展和完善信用评级机制等市场手段较之政府支持手段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为有效。研究结论为我国政府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易玄 刘诗若
以我国2010~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企业注册所在省份政府债务规模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影响,结果显示:从产权性质来看,地方政府债务会加重国有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问题,而非国有企业并没有受到地方政府债务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显示,地方政府债务可能通过挤占地区信贷配额,推高国有企业债务融资成本,进而加剧国有企业短贷长投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