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08)
2023(12897)
2022(11343)
2021(10496)
2020(8969)
2019(20481)
2018(20315)
2017(39858)
2016(21372)
2015(23965)
2014(23821)
2013(23634)
2012(21975)
2011(19832)
2010(19969)
2009(18581)
2008(17952)
2007(15845)
2006(14146)
2005(12602)
作者
(61681)
(51202)
(50868)
(48712)
(32796)
(24330)
(23122)
(20247)
(19504)
(18397)
(17342)
(17292)
(16331)
(16328)
(15770)
(15758)
(15173)
(14800)
(14518)
(14495)
(12690)
(12615)
(12429)
(11713)
(11537)
(11326)
(11317)
(10980)
(10274)
(9917)
学科
(106655)
经济(106548)
管理(65931)
(57838)
(49363)
企业(49363)
方法(43271)
数学(37584)
数学方法(37254)
(25040)
地方(23856)
中国(23043)
(21466)
(21229)
业经(20379)
(15834)
理论(14856)
(14740)
农业(14680)
财务(14679)
(14668)
财务管理(14650)
地方经济(14576)
环境(14420)
(14382)
贸易(14374)
企业财务(14040)
(13802)
(13704)
金融(13703)
机构
大学(313832)
学院(309676)
(133874)
经济(131166)
管理(125584)
理学(109372)
理学院(108175)
管理学(106457)
管理学院(105895)
研究(105264)
中国(76699)
(65792)
科学(62524)
(61178)
(52295)
财经(48984)
研究所(47430)
中心(46134)
(44535)
(43992)
(43618)
业大(43359)
北京(41817)
经济学(40887)
(39800)
师范(39502)
(37936)
经济学院(36549)
财经大学(36519)
(35539)
基金
项目(209764)
科学(165979)
基金(154452)
研究(153858)
(133312)
国家(132225)
科学基金(114577)
社会(99095)
社会科(93908)
社会科学(93880)
基金项目(82469)
(79846)
自然(74022)
自然科(72316)
自然科学(72301)
自然科学基金(71017)
教育(69774)
(67097)
资助(63974)
编号(61762)
成果(50198)
(46853)
重点(46067)
(44059)
(42999)
课题(41766)
教育部(40827)
国家社会(40744)
人文(40107)
创新(40064)
期刊
(150951)
经济(150951)
研究(96567)
中国(53995)
管理(47085)
(46375)
学报(46136)
科学(43422)
(38964)
大学(35396)
学学(33548)
教育(29814)
农业(27019)
技术(26081)
(26048)
金融(26048)
经济研究(25092)
财经(24999)
业经(21492)
(21362)
问题(19164)
技术经济(16975)
理论(15767)
图书(15041)
现代(14264)
实践(14121)
(14121)
科技(14060)
(13985)
商业(13561)
共检索到454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博  
本文首先通过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在对地方政府投资行为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地方政府投资冲动的诱因以及其调节机制,最后分析地方政府行为与我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关系,以便实现我国经济的稳定、良好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本文在澄清了地方政府行为对宏观经济稳定冲击的一般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一个3阶段序贯博弈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冲击。分析表明,地方政府在财政利益和政治晋升的双重激励下,总是有利用违规优惠政策进行引资的强烈动机,从而引发企业投资冲动,导致投资过热,进而对宏观经济稳定产生巨大冲击。中央政府可以通过加大行政查处力度来有效遏制投资过热,但面临着力度不够则调控效果不佳,力度太大则经济“硬着陆”的两难困境。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齐曲  
本文通过比较欧美两种金融制度结构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得出银行主导模式比市场主导模式对宏观经济稳定更有利的结论。不过 ,银行主导模式同样也不可避免金融风险 ,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恶化危机。虽然欧盟金融市场的“脱媒”趋势增强 ,但仍以银行为主导 ,因此建立一个集中统一的欧洲中央银行监管体系对防范这些金融风险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峻赫  付婧  徐华歌  
金融开放有利于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等,但也会加大金融市场风险暴露。本文以银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合成控制法探究金融开放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开放在为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可能产生更多不确定性风险,加剧宏观经济波动。基于此,在提高金融对外开放水平的基础上,应提高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及防范化解能力,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加强金融风险监管,以更好地发挥金融开放提高金融市场效率、促进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邓翔  祝梓翔  
本文研究的核心是政府支出和收入规模对于宏观经济稳定性的影响。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实证分析表明,政府消费规模对产出具有非稳定效应,一般性政府支出规模和产出波动率的负向关系可能并不存在。本文首先构建了包含累进型税收机制和需求扰动型政府支出的实际经济周期模型(RBC),模型拟合出政府支出规模的非稳定效应和税收的稳定效应。当将政府支出视为生产性支出后,支出规模的稳定效应体现出来,虽然在规模进一步扩大后稳定效应会消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素侠  
文章以改革以来的数据为基础,对城市化、第三产业及经济波动的缓和化三者的互动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通过协整检验得知,三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内在联系,其次运用脉冲反应模型得知该三者之间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即城市化的推动有助于第三产业的增长,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又促进了经济波动幅度的减小,反过来,经济波动幅度的减缓又有利于城市化的发展,再次本文以非对称成分ARCH模型作为分析工具,对城市化、第三产业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进行了进一步的检验,发现城市化和第三产业对经济波动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效应,结果是使得经济波动幅度越来越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志刚  郭桂霞  
本文采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建立了一个小国开放经济模型,考察资本账户开放和利率市场化的先后顺序对宏观经济波动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模拟分析发现,扰动来源对金融自由化次序有重要影响。如果经济只面临国内扰动,不同改革路径对经济波动性的影响差别不大;如果经济同时还面临明显的国外扰动时,资本账户开放先行的经济波动性显著高于利率市场化先行。因此,对于一个面临各种经济扰动的开放经济,利率市场化前提下推进资本账户开放有助于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而资本账户开放先于利率市场化会带来宏观经济的不稳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日辉  李永权  
汇率制度对经济稳定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及引起汇率波动的冲击源性质。本文对ABRR模型进行扩展,引入金融发展水平的内生性和价格因素冲击,发现金融发展水平的内生性会弱化为稳定经济而选择浮动汇率制,价格因素的冲击则会强化为稳定经济而选择浮动汇率制。结合中国经济数据,用ABRR扩展模型解释了我国的经济现实,提出"富有一定弹性的渐进调整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人民币汇率制度较好的制度安排。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梅新育  
一、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前期的"资源诅咒":商品价格变动与资源出口国经济增长实绩如表1所示,1992—2001年间,与美国经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长的"无通胀增长"时期大体同步,以美元计价的国际贸易制成品价格年均下降1.0%,非石油初级产品价格年均下降1.3%,石油价格年均上涨2.3%;换言之,在此期间国际市场贸易条件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丹丹  
文章运用LSTR实证模型对辽宁省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关系,具有明显区间转换的动态特征,当负债率低于15%的门槛值时,地方政府债务增加会促进经济增长;但当金融危机出现时,转换函数则处于低区制状态,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线性相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丹丹  
文章运用LSTR实证模型对辽宁省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关系,具有明显区间转换的动态特征,当负债率低于15%的门槛值时,地方政府债务增加会促进经济增长;但当金融危机出现时,转换函数则处于低区制状态,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线性相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明辉  
针对当前文献在研究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因素时主要从需求或供给角度入手而很少考虑地方政府投资因素的缺陷,本文选取1978年至2008期间的相关数据,以地方政府投资等因素为控制变量,重点从考察宏观经济变量间相互关系的角度,研究影响我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为使数据更为精确,采用HP滤波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并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从短期冲击和长期均衡两方面较全面地考察我国经济波动的内在规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群力  龚承刚  
本文研究的证据表明,地方政府的财政政策与地方产出波动性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包含了一系列的控制变量后,这种负相关关系仍然是稳健的。地方政府规模的提高显著地降低了产出的波动性,地方政府的财政政策起到了稳定地方经济的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俊丽  
文章指出,在转型期的中国,由于地方政府拥有对城市土地资源的绝对配置权力,在洞悉了土地资源对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后,地方政府通过对城市土地价格的控制,通过各种经济行为在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迅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与此同时,城市土地出让中地方政府种种经济行为加剧了投资需求,客观上带动了固定资产过度投资,也导致了宏观经济运行不稳和经济过热。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才玖  
一、引言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要素投入量、全要素生产率、制度创新、政策及资源配置等。在Rostow的"起飞"理论中,一国要顺利实现经济"起飞",投资率或储蓄率至少要达到10%以上。在H-D模型中G=s/C,资本-产出比C(代表投资效率)被假定为不变,因而储蓄率s就成为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