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16)
- 2023(13350)
- 2022(11051)
- 2021(10183)
- 2020(8475)
- 2019(19311)
- 2018(19028)
- 2017(36383)
- 2016(19588)
- 2015(21996)
- 2014(21843)
- 2013(21747)
- 2012(20644)
- 2011(19028)
- 2010(19187)
- 2009(18351)
- 2008(18227)
- 2007(16383)
- 2006(14882)
- 2005(14036)
- 学科
- 济(102983)
- 经济(102844)
- 管理(62849)
- 业(54269)
- 企(44837)
- 企业(44837)
- 方法(37455)
- 数学(32698)
- 数学方法(32443)
- 财(27662)
- 中国(27103)
- 农(21722)
- 制(21521)
- 地方(21487)
- 业经(20301)
- 学(18642)
- 贸(16920)
- 贸易(16909)
- 易(16447)
- 融(16030)
- 金融(16027)
- 体(15660)
- 银(15609)
- 银行(15586)
- 务(15131)
- 财务(15098)
- 财务管理(15063)
- 行(14992)
- 环境(14902)
- 农业(14585)
- 机构
- 大学(297816)
- 学院(291121)
- 济(140575)
- 经济(138249)
- 管理(110265)
- 研究(108571)
- 理学(94295)
- 理学院(93228)
- 管理学(92017)
- 管理学院(91451)
- 中国(84298)
- 财(68870)
- 京(62734)
- 科学(58594)
- 所(54262)
- 财经(53193)
- 经(48485)
- 研究所(48406)
- 中心(46806)
- 经济学(46088)
- 江(43398)
- 农(41698)
- 经济学院(41197)
- 北京(40397)
- 财经大学(39629)
- 院(38480)
- 范(36984)
- 师范(36674)
- 业大(35599)
- 州(33136)
- 基金
- 项目(184689)
- 科学(148722)
- 基金(140588)
- 研究(136594)
- 家(121732)
- 国家(120820)
- 科学基金(104072)
- 社会(93713)
- 社会科(89098)
- 社会科学(89073)
- 基金项目(72955)
- 省(66156)
- 自然(63769)
- 自然科(62330)
- 自然科学(62310)
- 教育(61905)
- 自然科学基金(61294)
- 资助(57578)
- 划(57082)
- 编号(51573)
- 成果(44413)
- 部(44362)
- 重点(41988)
- 国家社会(41152)
- 发(39906)
- 制(39514)
- 教育部(39130)
- 创(37758)
- 人文(37285)
- 中国(36860)
- 期刊
- 济(163451)
- 经济(163451)
- 研究(99125)
- 中国(60884)
- 财(55032)
- 管理(44542)
- 学报(40796)
- 科学(40666)
- 农(38122)
- 大学(32385)
- 融(31080)
- 金融(31080)
- 学学(30482)
- 财经(28567)
- 经济研究(27595)
- 教育(25724)
- 农业(25361)
- 经(24713)
- 技术(23261)
- 问题(21310)
- 业经(20561)
- 贸(19596)
- 国际(18154)
- 世界(17796)
- 技术经济(16216)
- 统计(14248)
- 业(13745)
- 现代(13103)
- 经济问题(12855)
- 经济管理(12694)
共检索到462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广杰 花小安 侯效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建辉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行为主体,其采取了许多措施扩大本地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在"GDP竞赛"目标的推动下,地方政府不断地加大直接投资,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势必会使得资本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同时,这种增长是以减少整个社会的福利和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为代价的。应该不断规范各级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首先要进一步界定地方政府职能;其次应当加强硬预算约束;最后应当完善政绩考核机制。
关键词:
转型期 地方政府投资 财政分权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卫国 任燕燕 花小安
本文依据1994—200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地区性行政垄断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现阶段地区性行政垄断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倒U型影响,而且绝大多数省份行政垄断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地区性行政垄断对地方政府投资具有正U型影响,且二者关系处于正U型下降通道中。就现阶段而言,地方政府投资及地区性行政垄断均有效促进了地方经济增长,并且二者具有明显替代效应。长远来看,地区性行政垄断不利于全国整体市场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政治租金的获得损害了经济效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计志英
以财政收支活动为具体体现的地方政府行为是在特定财政体制框架内,对财政资源在中央、地方和各微观经济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之间的筹集和分配,其实质是对诸多社会利益主体产权边界重新划分、界定而使其达到均衡。笔者从包含公共支出的内生增长模型,推出了反映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的Laffer曲线;并利用转型期分省宏观经济数据对Laffer曲线进行了实证检验,揭示出宏观税负过重不利于经济增长的结论。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彪华
为进一步落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做实研究型审计,2023年1月14日,中国审计学会召开了“地方政府专项债及其审计”合作研究课题成果汇报交流暨专题研讨会。与会人员结合审计实践,就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管理和使用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革方向以及如何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审计等进行了研讨交流,形成了许多共识。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地方政府专项债及其发行、管理和使用情况地方政府专项债指地方政府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发行的,以公益性项目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收入或专项收入作为还本付息资金来源的政府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卫国 任燕燕 侯永建
本文基于中国29个省、区、市1987—2007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投资行为与经济长期增长的关系。一方面,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对经济长期增长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实行财政分权制度以来的激励机制强化使然,地方政府作为具有相对独立利益的经济主体更加积极地参与经济生活,通过采取多种方式努力吸引和扩大投资;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地方政府之间还展开竞争,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改善了投资的政策环境,也促进了市场机制的生成与发展,从而较为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在1994年以后地方政府投资支出占GDP比重显著上升的情况下,各级地方政府对本级经济发展成果独享意愿明显增强,地方保护、市场分割...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崔宝玉 张忠根
文章从理论的视角尝试性地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经济增长与农村公共投资之间的关系,指出在地方政府行为"经济人"理性的假设前提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政府有扩大公共投资的行为倾向,从纯"经济"层面分析,这种公共投资的行为符合经济理性,而贫困地区的农村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更强的敏感性和更高的回报率,即具备所谓的"后发优势",最后探讨了发展水平差异的不同地区相应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公共投资 政府行为 经济增长 理论模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沈坤荣 金刚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四十年,获得了堪称奇迹的高速增长。已有研究大多侧重于揭示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经验,却忽视了伴随高速增长的频繁波动现象。一个完备的理论解释,应该既能解释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能回答为什么经济波动频仍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基于地方政府行为的解释无疑更加深入。本文首先梳理了众多解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观点,指出地方政府竞争理论的成功之处。并且,从地方政府行为的视角出发,本文认为,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的波动,根源于地方政府的"理性预期"和"学习效应",地方政府的行为是导致中央政府宏观微调常常失效的关键。最后,本文从矫正地方政府行为的角度,提出了适应新环境、构筑新动力以及拓展新空间是推动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地方政府 经济波动 黄灯效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坤荣 金刚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获得了堪称奇迹的高速增长。现有研究大多侧重于揭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经验,却忽视了伴随高速增长的频繁波动现象。一个完备的理论解释应该既能解释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能回答为什么经济波动频仍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基于地方政府行为的解释无疑更加深入。本文首先梳理众多解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观点,指出地方政府竞争理论的成功之处。然后,从地方政府行为的视角出发,分析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的波动,发现根源于地方政府的"理性预期"和"学习效应",地方政府的行为是导致中央政府宏观微调常常失效的关键。最后,本文从矫正地方政府行为的角度,提出适应新环境、构筑新动力以及拓展新空间是推动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亚军
为了总结和提升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的经验、创新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理论和促进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建设,中国审计学会于2011年7月18—19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了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研讨会。翟熙贵会长出席研讨会并作重要讲话。来自地方审计机关和审计署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以及中国审计学会秘书处的50多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桂虎
对河北省政府公共投资、私人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河北省政府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对GDP增速的增长有正相关影响,这在三个实证模型中都得到了验证;而三个实证模型共同指出,河北省政府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之间的相关性很小,可能既不存在挤出效应也不存在挤入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韦巍 何庆光
自1994年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和支出方面享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了各地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在全球经济增长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中央和地方财政需要科学、合理分权,逐步构建最优的财政分配格局,打造我国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促进我国经济和谐、稳定、持续增长。一、财政分权的有关理论及综述财政分权,是指中央政府将征税权和支出权向地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红玉 雷正 杨艳武
文章基于2006—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测度了各地区技术创新水平和长期经济增长水平,以技术引进、人才引进、税收优惠和科技投入4个指标刻画了地方政府行为,通过构建多种计量模型,系统考察了技术创新对地区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非线性效应,并进一步分析其基于地方政府行为的门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技术创新显著促进了地区长期经济增长,这一结论在通过工具变量法、滞后自变量、排除宏观因素系统性变化、更换度量指标、剔除直辖市样本等方式进行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非线性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技术创新与长期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型关系,表明存在最优技术创新水平。采用门槛模型研究发现,在人才引进、税收优惠的正向调节下,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而在技术引进的正向调节下,则存在边际效应递减的非线性特征。采用空间模型研究发现,本地区技术创新对邻接地区长期经济增长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史淑桃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因为缺乏利益基础和独立的权力,地方政府也就缺乏制度创新和发展经济的内在动力。在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地方政府是制度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从而推动制度创新和经济增长。在当前转轨时期,地方政府扮演了上级政府的下级执行机关与区域经济的组织者、经济管理主体与经济利益主体的双重角色。其双重角色的困惑,造成了经济行为的扭曲。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区域经济 经济增长 制度背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立峰
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体制机制的不完善、不健全,我国的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和扭曲现象,表现在投资扩张冲动强烈、政府间竞争激烈、投资活动缺少约束等方面,原因主要在于地方政治体制存在较大弊端、财税体制机制存在明显缺陷、公共事务缺乏健全的治理结构等。因此,要建立地方政府投资运作的制度框架,形成引领地方政府投资的正确的、基本的方式和途径,特别是要确立地方政府投资责权利的合理安排与制衡机制。
关键词:
地方政府投资行为 政绩考核 财税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