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84)
- 2023(7051)
- 2022(6184)
- 2021(5570)
- 2020(5079)
- 2019(11890)
- 2018(11576)
- 2017(23214)
- 2016(12772)
- 2015(14329)
- 2014(14412)
- 2013(14398)
- 2012(13543)
- 2011(12119)
- 2010(12330)
- 2009(11666)
- 2008(11944)
- 2007(11062)
- 2006(9339)
- 2005(8383)
- 学科
- 济(57729)
- 经济(57675)
- 管理(39519)
- 业(36410)
- 方法(30028)
- 企(29659)
- 企业(29659)
- 数学(27296)
- 数学方法(27122)
- 财(20161)
- 农(13992)
- 中国(13130)
- 务(11849)
- 财务(11833)
- 财务管理(11798)
- 企业财务(11321)
- 地方(11014)
- 贸(10359)
- 贸易(10359)
- 学(10246)
- 制(10224)
- 业经(10067)
- 易(10057)
- 农业(9306)
- 融(8910)
- 金融(8908)
- 银(8660)
- 银行(8639)
- 行(8077)
- 环境(7857)
- 机构
- 大学(189870)
- 学院(187610)
- 济(83141)
- 经济(81583)
- 管理(73753)
- 理学(63852)
- 理学院(63194)
- 管理学(62262)
- 管理学院(61889)
- 研究(61010)
- 中国(46342)
- 财(41686)
- 京(38441)
- 科学(36112)
- 财经(32933)
- 农(31487)
- 所(31236)
- 经(29936)
- 中心(28620)
- 研究所(28128)
- 江(27644)
- 业大(27447)
- 经济学(27058)
- 农业(25021)
- 经济学院(24907)
- 财经大学(24602)
- 北京(24006)
- 范(22363)
- 师范(22149)
- 州(21733)
- 基金
- 项目(123149)
- 科学(96977)
- 基金(91101)
- 研究(88918)
- 家(78918)
- 国家(78300)
- 科学基金(67078)
- 社会(57628)
- 社会科(54870)
- 社会科学(54848)
- 基金项目(48560)
- 省(47091)
- 自然(43034)
- 自然科(41999)
- 自然科学(41984)
- 自然科学基金(41273)
- 教育(40967)
- 划(39844)
- 资助(37833)
- 编号(35422)
- 成果(28935)
- 部(28615)
- 重点(27565)
- 发(25878)
- 创(25482)
- 教育部(24786)
- 国家社会(24348)
- 科研(24177)
- 人文(24007)
- 创新(23897)
共检索到2695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钟晓敏 张雷宝
本文提出地方政府投资的资产效应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三维向量的综合评价模型,试图通过对地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存量分析来透析我国各地方政府投资的资产效率状况。通过具体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各地方政府投资所引致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存在规模扩张与结构劣化、质量不高并存的现象,而且不同地区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综合质量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饶映雪 谭术魁 罗迈
本文采用中国1999-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地方政府土地违法影响因素的空间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土地违法中的传染效应。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当期的土地违法除受自身因素影响外,还受本地区前期土地违法以及相邻政府当期和前期土地违法的显著正向影响,存在空间、时间和时空传染效应。加大土地违法和腐败的打击力度能抑制土地违法的时间和时空传染效应,但对空间传染效应不起作用。因此,应通过传染效应的抑制遏制地方政府土地违法的蔓延。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土地违法 传染效应 空间动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武彦民 竹志奇
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框架下,从利率的负向冲击和财政规则变化两个方面分析了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利率负向冲击的作用下,产出会出现短期的增长,但随后会出现一段时期的微量衰退,且政府债务负担也会增加;第二,地方债务置换改变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规则,使财政规则对负债的反应出现一定延迟,从而造成财政支出扩张政策效果的变化。经过模拟可以看出,财政规则对负债反应的延迟会降低财政扩张政策在期初的刺激效果,同时加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周期性波动的增强一方面使财政扩张对产出增长刺激的持续性增强;另一方面也使负债率的波动性增强,导致债务风险上升。根据研究结论,我们认为在债务置换期间,政府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时应谨慎提防经济波动,同时探索财政规则的最优延迟期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武彦民 竹志奇
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框架下,从利率的负向冲击和财政规则变化两个方面分析了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利率负向冲击的作用下,产出会出现短期的增长,但随后会出现一段时期的微量衰退,且政府债务负担也会增加;第二,地方债务置换改变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规则,使财政规则对负债的反应出现一定延迟,从而造成财政支出扩张政策效果的变化。经过模拟可以看出,财政规则对负债反应的延迟会降低财政扩张政策在期初的刺激效果,同时加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周期性波动的增强一方面使财政扩张对产出增长刺激的持续性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庆
2015年,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由试点推广到全国,并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来置换存量债务。本文总结了浙江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情况及特点,从宏观经济、地方政府、银行、资本市场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影响效应,并指出地方债发行还面临着市场化程度不足,规模不能满足需求、资金配置规则有待进一步明确、偿还风险仍在、对银行短期内冲击大等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菁
以2007-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性债务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地方债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并存在唯一的门槛值。当地方债务水平低于这一门槛值时,它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影响,一旦超出该门槛值,则会抑制经济增长。同时,欠发达地区相较于发达地区而言,地方债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且强度更甚,其门槛值也更高。一旦地方债务水平超出门槛值,地方债务对经济增长的消极影响也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加明显。因此,"以债务促增长"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应充分考虑地区特质,因地制宜地管控地方债务,构建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地方债务控制与风险预警机制,推进存量债务置换,并加强地方债务信息的核算与披露。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垒 赵忠超 刘新民
本研究试图回答地方政府行为对地区福利和环境保护的影响效应,是双重性兼顾还是选择性偏废?引入了兼顾低碳和民生的碳福利绩效概念,利用1990-2014年中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构建聚类稳健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探究了地方政府行为对碳福利绩效影响机理,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解读地方政府行为对低碳和民生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间竞争导致区域环境质量恶化的同时兼顾地区福利水平提高,对地区福利的促进效应大于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有助于推动碳福利绩效提升;政府规模扩张在导致区域环境质量恶化的同时忽视地区福利水平提高,不利于推动碳福利绩效提升;政府间竞争和政府规模扩张对碳福利绩效的共同影响作用上存在"互补关系",该结论为"污染天堂"假说和"逐底竞争"理论的有效性提供了经验证据。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间竞争和政府规模扩张对碳福利绩效的影响效应存在明显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的政府间竞争比政府规模扩张对碳福利绩效的影响程度更大,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政府间竞争比政府规模扩张对碳福利绩效的影响程度更小。建议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监督和激励,制定兼顾环境保护和福利提升双重目标的区域发展差异化政策,积极搭建以提高地区碳福利绩效为导向的官员晋升顶层设计,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于长革
关于政府公共投资的经济效应,学术界有颇多争论,虽然一系列研究成果发现公共资本与经济增长正相关,但也有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文章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分析政府公共投资的经济效应,并以中国相关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实证检验得出结果:公共投资与产出正相关。在此基础上,文章根据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运用计量经济模型,估计出我国当前政府公共投资的最优规模,即公共投资占GDP的合理比重为4.5%,公共投资占财政总支出的合理比重为22%左右。
关键词:
政府公共投资 经济效应 最优规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许颖
笔者通过数据实证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行为上发生的变化,并且用博弈模型解释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政府投资行为适应性的结果,探讨了中央政府如何通过最优基础设施投资补贴率来加强投资调控能力和提高投资调控效率;特别指出了在中央政府支配资金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实现基础设施投资最优的方法与途径,并给出相关投资政策措施的理论解释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投资行为 博弈分析 适应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池波 崔元锋
本文运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动态博弈理论,即动态贝叶斯—纳什均衡(BayesianNashequilibrium)博弈,分析了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农业投资的行为动机和价值取向,描述了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之间农业投资的动态博弈过程,诠释了两级政府难以增加农业投资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农业投资 博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宏霞
地方政府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大作用。笔者通过由地方政府投资、三次产业产值结构4个变量,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计量等分析工具,对我国1978年~2008年的地方政府投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投资与三次产业总产值均具有长期正向均衡关系,其中第二产业的促进作用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弱,且对第二产业的影响要远大于对第一、三产业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管治华 张琛 许文立
一、引言地方政府投资在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产品、优化资源配置、协调区域间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扩大就业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受到社会和学术界的大量关注,在国内外的研究文献中,对于政府投资,主要从经济、社会和政治三个层面来分析其产生的效应。政府投资不仅能产生经济效应,更为重要的是其社会效应和政治效益,经济效应是可以用货币衡量的,但社会和政治效应却很难同货币来度量。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还要保障国家安全、稳定,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生态环境,以实现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杰茹
关于财政分权与地方债务的关系,理论界主流观点是财政分权会引致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扩张;另有观点支持"利维坦假说",认为财政分权可以限制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过度扩大。首先建立了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性债务关联的理论框架,继而从支出分权、收入分权和纵向财政不平衡三个角度分析其作用机制。并搜集1998~2013年中国26个地方政府的省级面板数据,先后采用OLS和固定效应以及SYS-GMM估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尝试得出两者之间的长期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提高收入分权,降低支出分权,缓解纵向财政不均衡,将有助于降低地方政府性债务水平。建议严格政府支出管理,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同时适度放松收入管理,赋予地方政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芳 滕秀秀 易媛
文章基于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债务系统性风险密切关联的事实,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借鉴DebtRank算法思想,构建地方政府债券网络级联失效模型,测度省级地方政府债务系统性风险传染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土地财政与其关联关系。研究发现:(1)银行端系统性风险值显著小于政府端系统性风险值;东、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债务系统性风险传染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债务系统性风险传染效应最高,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债务系统性风险传染效应最低。(2)土地财政规模与地方政府债务系统性风险传染效应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均存在二八效应;系统性风险传染效应高的地方政府节点,其自身脆弱度较低,不易发生系统性风险;自身脆弱度高的地方政府节点,其系统性风险传染效应较低,对整体债券网络的传染效应也比较有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振宇 李涛
从财政分权视角,使用2010—2016年省级数据,采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对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投入可能存在的竞争效应进行分析;进一步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探讨地方高等教育投入的产出效率。研究表明,由于财政分权体制下高等教育领域存在中央与地方"委托-代理"关系,在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和外部政策影响下,临近地区的高等教育投入会影响地方政府决策,导致支出竞争;支出规模增长带来的产出效率总体维持在较高水平,但增长趋势在2014年后有所放缓。为引导地方政府合理竞争,应加强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考核;加快地方政府教育财政治理能力建设;重视中央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投入责任;强化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高校 支出竞争 产出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