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04)
2023(18870)
2022(16035)
2021(14786)
2020(12774)
2019(28812)
2018(28427)
2017(54128)
2016(29677)
2015(33202)
2014(32472)
2013(31723)
2012(29029)
2011(26061)
2010(26185)
2009(24316)
2008(23939)
2007(21416)
2006(18292)
2005(15766)
作者
(85849)
(72056)
(71660)
(67938)
(45633)
(34752)
(32415)
(28209)
(27071)
(25562)
(24294)
(24198)
(22811)
(22685)
(22444)
(22318)
(21788)
(21287)
(20796)
(20659)
(17886)
(17747)
(17432)
(16266)
(16179)
(15968)
(15950)
(15803)
(14438)
(14311)
学科
(121859)
经济(121738)
管理(89855)
(86173)
(72488)
企业(72488)
方法(60233)
数学(53588)
数学方法(52823)
(33868)
(30327)
中国(30317)
业经(25453)
地方(24733)
技术(24234)
(24124)
(22436)
贸易(22428)
(21766)
(21381)
财务(21311)
财务管理(21265)
(20716)
农业(20664)
企业财务(20280)
理论(19468)
(17872)
金融(17869)
(17675)
银行(17608)
机构
学院(419284)
大学(418926)
(169687)
经济(166332)
管理(164704)
理学(143997)
理学院(142438)
管理学(139692)
管理学院(138918)
研究(136440)
中国(101227)
(86209)
科学(86130)
(78036)
(72930)
(68951)
业大(65823)
中心(63924)
研究所(63010)
财经(62873)
(61783)
农业(57971)
(57365)
北京(53183)
经济学(52456)
(52011)
师范(51323)
(49436)
(48990)
经济学院(47751)
基金
项目(291473)
科学(230064)
基金(213127)
研究(205131)
(188560)
国家(187052)
科学基金(160806)
社会(131041)
社会科(124467)
社会科学(124429)
(115302)
基金项目(112669)
自然(107395)
自然科(105071)
自然科学(105041)
自然科学基金(103216)
(97625)
教育(96521)
资助(87983)
编号(80955)
重点(66139)
(64104)
(64082)
成果(63939)
(61650)
创新(59450)
科研(56753)
课题(56399)
计划(54972)
教育部(54928)
期刊
(173707)
经济(173707)
研究(112671)
中国(77971)
学报(70617)
(63497)
科学(63395)
(62136)
管理(60333)
大学(52802)
学学(50249)
农业(43191)
教育(42866)
技术(39446)
(34827)
金融(34827)
财经(30817)
经济研究(29323)
业经(27945)
(26387)
(24549)
问题(22744)
统计(22471)
技术经济(22353)
(21368)
科技(21334)
(20737)
商业(19132)
(19074)
决策(18564)
共检索到596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吕慧  
探究地方政府投资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在阐述地方政府投资对区域技术创新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采用2005—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有效性检验,同时构建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1)地方政府投资能够显著提升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2)地方政府投资对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其中,当地方政府投资作为门槛变量时,门槛值分别是0.010和0.109;当开放水平作为门槛变量时,门槛值分别是0.186和0.852。得到政策启示如下:政府应继续在基础设施领域以及创新性项目方面加大投资,但投资水平应保持在合理范围内,此外应适当引资充分发挥外资的示范效应。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瑞茜  白俊红  
本文借助Hansen(1999)的"门槛面板回归模型"考察影响政府R&D资助从而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差异的影响因素。首先,检验政府R&D资助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政府R&D资助效果显著。在此基础上,利用门槛回归模型检验了影响政府R&D资助效果的企业规模等因素的门槛特征以及引发积极效果的门槛水平,结果表明政府R&D资助强度、企业规模、企业技术水平和产权类型均与政府R&D资助的效果呈现出"倒U型"关系,而企业绩效对政府R&D资助的效果呈现递增趋势。因此,政府在制定资助政策和选择资助对象时,应充分考虑到企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并根据由此带来的资助效果差异采取不同的措施。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马雪彬  魏鑫  
本文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构造门槛回归实证检验模型,采用1997—2011年的数据,验证了各地区政府公共投资存在门槛效应及Armey曲线关系。研究指出,东、中、西部最佳公共投资规模应分别为各地区GDP的13.974%、21.557%、32.666%,政府公共投资的规模超过最佳公共投资规模时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效应。整体而言,东部地区政府公共投资过剩,而中西部地区却存在投资不足。因此,东部地区需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合理利用资金,避免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中部地区应适度扩大其公共投资规模,控制公共投资规模不超过门槛值,同时也应注重资金的合理配置,提高投资的效益;西部地区需要大幅扩大其公共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闫沛慈  芮雪琴  
应用门槛回归模型,分别以人力资本集聚水平与集聚结构为门槛变量,对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区域创新系统内各因素的调节下,人力资本集聚水平对区域科技创新呈现双门槛效应;人力资本集聚结构对区域科技创新存在单门槛效应。各区域应重视提高人力资本集聚水平与优化人力资本集聚结构的协同发展,以促进科技创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伏心  季柳  
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也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准确地评价产学研合作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效果,对于产学研合作的科学推进意义重大。文章采用2009-2014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省际面板数据,利用非线性门槛回归模型,从企业内、外部研发的互动模式视角,实证研究了产学研合作强度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强度和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存在折线对应关系。当产学研合作强度小于门槛值时,产学研合作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当产学研合作强度越过门槛值后,促进作用明显削弱,但并未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伏心  季柳  
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也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准确地评价产学研合作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效果,对于产学研合作的科学推进意义重大。文章采用2009-2014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省际面板数据,利用非线性门槛回归模型,从企业内、外部研发的互动模式视角,实证研究了产学研合作强度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强度和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存在折线对应关系。当产学研合作强度小于门槛值时,产学研合作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当产学研合作强度越过门槛值后,促进作用明显削弱,但并未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伏心  季柳  
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也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准确地评价产学研合作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效果,对于产学研合作的科学推进意义重大。文章采用2009-2014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省际面板数据,利用非线性门槛回归模型,从企业内、外部研发的互动模式视角,实证研究了产学研合作强度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强度和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存在折线对应关系。当产学研合作强度小于门槛值时,产学研合作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当产学研合作强度越过门槛值后,促进作用明显削弱,但并未呈现负向阻碍作用。因此,企业产学研合作应是基于互补关系而非替代关系的合作,这就证明了,在产学研合作中,以企业为主导才能实现效率最大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石子印   宋雅杰  
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的地位日益重要。同时,我国债务规模不断扩大,是否具有可持续将取决于地方政府对创新的影响。基于2010—2021年29个省份的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考察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创新具有显著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随着省份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弱;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创新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对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影响较东部与中部地区更强。因此,地方政府应合理调整债务资金用途,规范债务发行管理,制定适当的经济增长目标,促进区域创新活动的良好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来成  徐磊  
地方政府债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探讨地方政府债务的时空分布是否均衡、时空经济效应是否存在区域异质性,不仅有利于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也切合我国当下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的政策背景与发展方向。本文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实际出发,建立半参数空间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增量和存量地方政府债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经济效应,并根据举债冲击的时空传导效应,讨论地方政府债务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时空分布和举债冲击在新增地方政府债务、基础设施存量和人民生活福利水平之间的时空传导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区域经济未能实现彼此协同促进、共同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任重而道远。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改革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额度分配制度、支持国家重点区域发展战略、关注区域债务风险等政策建议,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宝礼  胡雪萍  
随着金融危机的发展,中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走到尽头,经济增长必须由原来的依靠增加要素投入的外延增长方式转向依靠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方式。本文通过构建结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中国经济增长、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在中国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的推动高于后两者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且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要高于中西部地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璇  张俊飚  赖晓敏  
为提高农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基于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统计数据未含西藏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下同)2007—2019年面板数据,从农业科研院校和涉农企业两类创新主体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环境治理对农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并采用面板门槛模型来探求环境治理强度作用于农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门槛值。结果表明环境治理显著促进农业绿色技术创新,政府R&D投入、农业生产总值和农业生产力对农业绿色技术创新也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治理对农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状态。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创新主体,环境治理对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也具有非线性特征,但涉农企业的“U型”拐点更早出现。因此,政府应采用合宜的环境治理强度、加大研发投入、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以促进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研发绿色技术,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茵  
规范地方政府债务发行,不仅能有效防范风险,还能促进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本文旨在对地方政府债务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并基于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PVAR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此效应在经济发达和次发达地区更显著。无论是全国数据还是分地区样本数据,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没有导致地方债务规模的膨胀。这说明我国保持适当支出强度、提高支出精准度等持续推进的各项措施发挥了相当积极的效果,促进财政资金规范高效安全使用。地方政府应当继续控制债务融资的规模,慎重决定债务融资的用途,精准专项债券投向,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政府效率,以此应对技术变迁和产业升级对公共部门的效率挑战。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丽娟  毛程连  
传统地方政府竞争多以税收竞争和公共支出竞争为研究对象,而本文则关注了我国特有的土地优惠政策竞争。基于我国29省市区2003-2009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自回归模型对土地优惠政策竞争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尽管就全国范围看,地方政府已就土地优惠政策展开了积极竞争,并且经济水平相近地区要比地理位置相邻地区竞争效应更为显著。而从分地区来看,观测期内只有西部地区存在显著土地优惠政策的竞争效应,东部和中部地区并没有采取与西部地区一致的土地优惠竞争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陈锐  王广凯  
考察技术创新对于企业成长的影响是当前中国经济环境下的一个重要议题。文章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对于企业成长的影响。实证发现,无论是处于何种分位数水平,技术创新都显著地促进了企业成长;随着分位数水平的提升,技术创新对于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也随之提升。进一步的分组回归发现,技术创新显著推动了大规模企业和中小规模企业成长,中小规模企业成长水平水平越高,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越大,但对于大规模企业而言,这种规律并不成立。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黄昱然  卢志强  李志斌  
新常态下,渐现的地方债务风险对经济影响已不容忽视,如何有效衡量和防范过度举债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冲击已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采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PSTR,在非线性框架下对中国30个省份地方政府举债的经济增长效应展开深入研究。在此过程中,我们重点考察地方债务压力和地方金融差异的变化,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并结合债务压力和金融差异分析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的渐进演变关系。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对地区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随着负债压力和偿债压力增加,该效应呈逐渐下降态势并转化为负效应。此外,区域金融发展水平提高,能增加经济中的流动性,缓解举债推升利率对私人投资的挤占,进而增强举债的经济增长效应;而区域金融风险程度提升,增加了资本损失和贬值的风险,损害举债资金配置效率,进而弱化地方政府举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现阶段管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若干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