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46)
2023(8739)
2022(7235)
2021(6555)
2020(5649)
2019(12415)
2018(11912)
2017(23284)
2016(12430)
2015(13785)
2014(13538)
2013(13003)
2012(11965)
2011(10561)
2010(11045)
2009(11161)
2008(10273)
2007(9448)
2006(8325)
2005(7978)
作者
(32503)
(26751)
(26518)
(25574)
(17047)
(12717)
(12331)
(10454)
(10207)
(9662)
(9188)
(9044)
(8637)
(8500)
(8485)
(8423)
(7956)
(7898)
(7573)
(7492)
(6558)
(6534)
(6218)
(6150)
(6125)
(6052)
(6010)
(5834)
(5325)
(5305)
学科
管理(44658)
(43717)
经济(43626)
(41518)
(35152)
企业(35152)
(27600)
金融(27598)
(26085)
银行(26080)
(25137)
(23196)
中国(21770)
(20099)
方法(16901)
数学(14839)
数学方法(14731)
(14088)
财务(14060)
财务管理(14017)
企业财务(13444)
(12092)
业经(11662)
中国金融(11294)
(11171)
(11142)
保险(11080)
体制(10683)
地方(10082)
(10045)
机构
大学(166454)
学院(166162)
(74096)
经济(72485)
管理(64169)
理学(53425)
理学院(52960)
中国(52867)
研究(52556)
管理学(52339)
管理学院(52013)
(46378)
财经(34099)
(33578)
(30911)
中心(27414)
科学(26007)
(25887)
财经大学(25661)
经济学(25029)
(24714)
(23958)
金融(23535)
(23279)
经济学院(22648)
银行(22374)
研究所(21382)
北京(21364)
(21063)
(21011)
基金
项目(103866)
科学(82965)
研究(80033)
基金(77713)
(65090)
国家(64550)
科学基金(56956)
社会(53958)
社会科(51346)
社会科学(51337)
基金项目(40294)
(39611)
教育(36129)
自然(33896)
自然科(33149)
自然科学(33142)
自然科学基金(32594)
(32569)
资助(31846)
编号(31564)
成果(27411)
(27396)
(24246)
重点(23249)
国家社会(23148)
(22763)
(22528)
课题(22102)
教育部(21916)
(21438)
期刊
(82277)
经济(82277)
研究(58945)
(40521)
金融(40521)
(39679)
中国(37834)
管理(25200)
(19816)
学报(19774)
科学(18842)
财经(18088)
大学(16683)
学学(15996)
(15202)
教育(13367)
经济研究(13167)
技术(12410)
农业(11597)
业经(11084)
财会(10145)
问题(10050)
理论(9936)
会计(9289)
实践(8804)
(8804)
(8369)
国际(7848)
现代(7612)
技术经济(7127)
共检索到272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牛文安  江月  
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中,地方政府投资融资体系的发展,对培育市场、提高投资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地方政府的投融资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预算约束的底线,影响了地方财政的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钱龙  包先建  谢荣见  
传统的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既给地方政府造成沉重的债务负担,同时也带来了公共产品商品化问题。基于复式预算无可比拟的优势,该文从复式预算视角出发,利用公共产品理论分类城市基础设施,并将其纳入不同的政府预算:纯公共产品属性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纳入公共预算;私人产品属性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既可以推向市场,不纳入国家预算管理,也可以将其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准公共产品属性的城市基础设施纳入专门预算——财政投融资预算。通过以上制度设计,期望科学地改革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同时也为有效控制地方政府投融资风险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尚希  许航敏  葛小南  孙洁  
一、引言2008年底,为了筹集4万亿元投资刺激计划的配套资金,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地方政府积极建设投融资平台,其融资有力地保证了各级政府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对于扩内需,保增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2009年以来,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米璨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不仅为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发展筹集资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作为随时可能引发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的源头也广受关注和讨论。本文深入研究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揭示其风险,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财政金融稳定与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适当的防控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郑汉金  曾伟  
2008年以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非理性盲目扩张极大地增加了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文章阐述了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现状,分析了地方投融资平台运营模式与地方政府债务形成与增长的关系,对未来3年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所引致的债务风险做出了判断,并从债务管理监督、平台经营与内部控制和债务风险防范等多个维度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引致的债务风险控制提出了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朱相平  
2008年下半年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使得以地方投融资平台为载体的银行信贷融资成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主导力量。2011年10月17号,财政部发布《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批准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等四省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为地方政府融资又打开了一条新路子。但是,政府投融资平台总体负债率较高,盈利能力较低,透明度较低,平台贷款潜藏着系统性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本文认为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地方政府财政责任,不仅可以强化地方融资平台的约束机制,实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制度化,而且能够防范风险,不会给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有利于经济社会平稳较快...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丽丽  曹红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强  陈纪瑜  
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政府投融资制度张强,陈纪瑜国债的基本含义是政府依据信用原则通过发行政府债券或是借款形成的政府与其他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债务关系。将这一概念进一步分解:作为债务人的政府按我国宪法可划分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又可分为省级、市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立峰  
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创新出了适合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需要的融资模式,在推动城镇建设、促进产业发展、繁荣社会事业、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融资平台的风险不是融资平台自身的问题,反映出我国地方政府经济与投资活动中长期存在的体系性和体制性难题。要从财政、金融甚至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全局考虑融资平台的风险防范,为融资平台创造规范发展的环境,促进融资平台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付文军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是近年来新兴的风险种类,具有政府性、隐含性、客观性、不确定性和社会性等特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的形成缘由多种多样,其危害后果也不尽相同。防控和化解投融资平台风险,要坚持"管理科学、风险可控"、"有保有压,求优去劣"、"量力而行、逐步推进"、"总量压缩,盘活存量"的原则,建立健全绩效评估制度、信息披露制度、风险预警制度,完善和强化平台法人制度与平台债务管理制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伟  黄亭亭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指由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划拨土地、股权、规费、国债等资产或者以财政补贴、政府担保作为还款承诺设立的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投融资平台的主要投资方向是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项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丽虹  
地方投融资平台是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产物。目前,由于体制环境尚不完善,投融资平台发展的时间不长、经验不足,造成的风险问题凸显。因此,要较好地解决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封北麟  
本文深入剖析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财政风险的现状、形成原因和危害,揭示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无序发展导致地方政府债务的过度扩张,对财政调控和管理形成巨大压力,诱发财政风险,并就此提出完善投融资平台建设、控制财政风险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加宁  
近年来,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不断通过设立各种投融资平台的方式从银行贷款融资,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尤其在2009年刺激经济的过程中,大量的银行新增贷款流向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风险引起了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高度关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侠  
文章运用大量数据和事实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当前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组建模式、融资手段、运作方法将导致融资主体过度负债、政府财政负担加重、银行信贷风险剧增等对宏微观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的事实。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从约束政府投融资平台、改变政府信息披露不透明、规范投融资平台的融资行为等方面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进行规范性建设的建议;同时,站在市场运作的角度,要求金融机构坚持信贷审慎原则的执行、改进金融机构管理,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要遵循市场化投资、积极拓宽融资渠道,藉此加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运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