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22)
- 2023(16332)
- 2022(14036)
- 2021(13259)
- 2020(11144)
- 2019(25889)
- 2018(25896)
- 2017(48978)
- 2016(27017)
- 2015(30359)
- 2014(30422)
- 2013(29518)
- 2012(26812)
- 2011(24048)
- 2010(24447)
- 2009(23243)
- 2008(22235)
- 2007(19843)
- 2006(17826)
- 2005(16184)
- 学科
- 济(95614)
- 经济(95468)
- 管理(88676)
- 业(77864)
- 企(69081)
- 企业(69081)
- 方法(40666)
- 财(35267)
- 数学(33910)
- 数学方法(33521)
- 中国(32367)
- 融(29319)
- 金融(29311)
- 银(29017)
- 银行(28972)
- 制(28842)
- 行(27768)
- 农(25559)
- 业经(24385)
- 务(21928)
- 财务(21840)
- 财务管理(21785)
- 学(21169)
- 地方(21114)
- 企业财务(20743)
- 理论(19674)
- 体(19551)
- 农业(16582)
- 和(16359)
- 划(15844)
- 机构
- 大学(367356)
- 学院(365056)
- 管理(144317)
- 济(141754)
- 经济(138233)
- 理学(122035)
- 研究(121331)
- 理学院(120678)
- 管理学(118773)
- 管理学院(118061)
- 中国(98898)
- 京(79268)
- 财(75317)
- 科学(72759)
- 所(60556)
- 中心(57296)
- 财经(57168)
- 江(56472)
- 农(56112)
- 研究所(54359)
- 经(51780)
- 业大(51442)
- 北京(50456)
- 范(47754)
- 师范(47273)
- 州(45814)
- 院(44180)
- 农业(43503)
- 经济学(42577)
- 财经大学(42541)
- 基金
- 项目(240811)
- 科学(188528)
- 研究(180650)
- 基金(172809)
- 家(149197)
- 国家(147907)
- 科学基金(127147)
- 社会(112106)
- 社会科(106170)
- 社会科学(106144)
- 省(94615)
- 基金项目(91371)
- 教育(83661)
- 自然(81130)
- 自然科(79191)
- 自然科学(79174)
- 划(79065)
- 自然科学基金(77735)
- 编号(74947)
- 资助(70922)
- 成果(63186)
- 重点(53738)
- 部(53169)
- 课题(52428)
- 发(50443)
- 创(50330)
- 制(47409)
- 项目编号(47043)
- 创新(46969)
- 教育部(46055)
共检索到567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家凯 岳桂宁 何晓晶 范祚军 唐振达 邓小莲 靳友雯 陈思源 刘汉富 吴则实 罗强 陈婉霞 何安妮
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引导下,通过资源整合,投融资能力不断增强,在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加快城镇化进程及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地方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仍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地方政府投融资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因此,深入剖析地方政府投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洪海 韩秉勤 刘晓文
一、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的变迁(一)拨改贷改革。改革时段为1979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的核心是,针对扭转财政拨款无偿使用带来的投资效益低下,对基本建设投资由财政无偿拨款改为银行有息贷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丁兆君
与其他一般性公共服务相比,由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具有经济发展先导性以及对地方经济明显的拉动效应,地方政府在公共基础设施投入方面的资金规模与增长速度要远远高于其对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投入。而单纯依靠政府的"卖地"收入以及政府债务来维持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是难以持续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凸显已然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本文在对部分地区的地方融资平台调研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地方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利用"市场化"理念建立"双主体"的地方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体制的具体构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志烈 关俊 曾肄业 张忠卫 莫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钱龙 包先建 谢荣见
传统的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既给地方政府造成沉重的债务负担,同时也带来了公共产品商品化问题。基于复式预算无可比拟的优势,该文从复式预算视角出发,利用公共产品理论分类城市基础设施,并将其纳入不同的政府预算:纯公共产品属性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纳入公共预算;私人产品属性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既可以推向市场,不纳入国家预算管理,也可以将其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准公共产品属性的城市基础设施纳入专门预算——财政投融资预算。通过以上制度设计,期望科学地改革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同时也为有效控制地方政府投融资风险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
投融资体制 复式预算 地方政府 风险控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娄洪 陈赤军
深化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构想娄洪陈赤军一、传统投融资管理体制的特点市场经济国家一般不存在独立的投融资管理体制,我国投融资管理体制作为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管理投资的过程中形成的。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投融资管理体制内生...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常琪
在2003年中国市长高峰论坛上,有关官员、专家学者在进行“分级行使产权体制下的国有资本运营与管理模式”探讨时指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既意味着机会,也意味着挑战。国有资产分级行使产权以后,如何制定更好的国有资产管理的调整战略,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对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是一个考验。对一个区域来讲,必须站在区域范围的宏观和国民经济的战略发展高度来考虑如何治理地方企业;必须着眼于地方的资源的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未来的产业优势、现有的种种优势和劣势来综合考虑、平衡,并找出自己辖区内的国有企业进退的模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荐华
(一)地方政府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根据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办公室提供的资料,全国共有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87905个,拥有资产47472.1亿元,国家资本金10266.4亿元,其中,有地方企业83167个,约占全部国有企业的94.6%;地方企业拥有资产30662.3亿元,约占全部国有工业企业资产的64.5%,拥有国家资本金5872.4亿元,约占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国家资本金的57.2%。这就是说,我国工业企业中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曹桂全
2009年以来,地方政府债务引起广泛关注,不少研究者从投融资体制进行分析,但倾向于认为是常规性问题,并从规范和加强管理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本文通过对当前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的成因、运行机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认为当前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存在的问题是体制性的,需要重新构建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比如明确地方政府举债权、区分政府债务和企业债务、建立地方政府信用体系和资本预算、逐步放弃通过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融资,这样才能使地方政府规范融资、可持续融资,实现政府投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发挥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的约束作用,提高投资效率,控制风险。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承惠 林莉
投融资体制中地方政府的职能再定位张承惠林莉一、改革中的认识误区及其后果我国现有投融资体制还存在很大缺陷,在认识上也存在一些误区,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认识误区之一:行政性分权可以造就高效率的投资主体。到目前为止,动作最大、影响也最大的一项改革就是放...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立军 施清宏
本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建立和完善地方政策性投融资体系的必要性及其功能作用进行充分论证和阐述的基础上 ,指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地方政策性投融资体系 ,从长远来看 ,必须建立地方政策性金融机构 ,并提出了组建地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基本原则和初步设想。在目前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 ,可以先对现有地方政策性投融的机构、运作方式、管理体制进行改造、规范和完善 ,进一步拓宽政策性资金来源 ,调整政策性投融资的领域范围 ,加强对政策性投融资的监督管理 ,运用新的投融资方式和手段 ,进一步发挥地方政策性投融资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政府调控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投融资 地方政策性金融 投融资体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国庆 张淑珍
近年来,政府及银行为优化金融环境采取了多种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金融机构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减亏增盈成效比较显著。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关键词:
投融资体制 银行改革 激励机制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林斌 吴贵生 王剑
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在我国经济体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现状与特征,接着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模糊理论,构建了针对我国地方政府的投融资模糊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进行具体地区案例评价与分析;然后指出现行投融资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发展趋势和有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投融资 评价模型 模糊理论 发展趋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志刚
随着经济新常态到来、经济增速逐渐放缓、房地产市场降温,财政收入减少及地方性债务规模控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与资金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扩大。本文深入分析当前城建投融资体系运行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比较了各地城建投融资模式创新的情况,提出通过完善财政预算保障机制、加快城建投融资模式的创新、建立新型投资管理机制等深化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志刚
随着经济新常态到来、经济增速逐渐放缓、房地产市场降温,财政收入减少及地方性债务规模控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与资金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扩大。本文深入分析当前城建投融资体系运行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比较了各地城建投融资模式创新的情况,提出通过完善财政预算保障机制、加快城建投融资模式的创新、建立新型投资管理机制等深化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