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54)
2023(7203)
2022(5664)
2021(5413)
2020(4515)
2019(10710)
2018(10266)
2017(20387)
2016(10554)
2015(11894)
2014(11599)
2013(11084)
2012(9738)
2011(8723)
2010(9294)
2009(9070)
2008(7655)
2007(6887)
2006(6009)
2005(5458)
作者
(27813)
(22576)
(22404)
(21607)
(14299)
(10705)
(10224)
(8739)
(8711)
(8142)
(7769)
(7598)
(7175)
(7167)
(7005)
(6958)
(6695)
(6600)
(6414)
(6259)
(5574)
(5563)
(5354)
(5209)
(5166)
(5127)
(4972)
(4778)
(4560)
(4485)
学科
(41589)
经济(41554)
管理(31466)
(28730)
(25373)
金融(25372)
(25103)
企业(25103)
(22471)
银行(22467)
(21852)
方法(21073)
数学(19559)
数学方法(19024)
中国(18516)
(14729)
(11481)
中国金融(11004)
地方(10583)
(9979)
业经(9527)
理论(8419)
(8235)
财务(8184)
财务管理(8161)
企业财务(7777)
(7074)
(6903)
(6861)
贸易(6850)
机构
学院(140240)
大学(137696)
(58463)
经济(57172)
管理(55617)
理学(47988)
理学院(47582)
管理学(46498)
管理学院(46259)
研究(41363)
中国(39644)
(30807)
(27421)
财经(23802)
科学(23198)
中心(22187)
(21622)
(19967)
(19305)
经济学(19167)
(18436)
金融(18055)
财经大学(17972)
(17916)
业大(17761)
(17491)
经济学院(17355)
(17352)
北京(17285)
研究所(17249)
基金
项目(93316)
科学(73761)
研究(69323)
基金(67896)
(57710)
国家(57277)
科学基金(50503)
社会(44561)
社会科(42626)
社会科学(42613)
(37475)
基金项目(34744)
教育(32617)
自然(31825)
自然科(31208)
自然科学(31205)
自然科学基金(30632)
(30559)
资助(29621)
编号(28410)
成果(23081)
重点(20868)
(20273)
(20159)
(19972)
课题(19701)
创新(18962)
国家社会(18557)
项目编号(18174)
教育部(17968)
期刊
(59910)
经济(59910)
研究(42138)
(29612)
金融(29612)
中国(27511)
(24618)
管理(21215)
学报(17430)
科学(16583)
(16556)
大学(14473)
教育(14414)
技术(13988)
学学(13835)
财经(11910)
经济研究(10758)
农业(10332)
(10084)
业经(9386)
统计(9045)
(8330)
决策(7509)
理论(7382)
问题(7038)
技术经济(7003)
实践(6630)
(6630)
商业(6315)
财会(6173)
共检索到211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立峰   曹开琛   冯程程  
2014年国发43号文和《新预算法》确立了地方政府投融资新体系,经过几年的实践,确实为促进地方政府投融资、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这一体系的顶层设计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缺陷,一些理想化的设想忽视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阶段性要求,监督和管理成本较高,而实际的效果却不好,导致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急剧膨胀。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需要系统设计,要处理好激励与约束的关系,顶层设计与底层设计的关系,新与旧的关系。继续发挥好融资平台的主体作用,整合与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探索可持续的公共资源生财道路,实现土地财政向股权财政的转变。创新债权和股权融资工具,探索地方政府股权投资方式。实现项目综合开发和持久运营,推动由“开发方式”向“经营模式”转变。从源头加强债务监管,增强地方政府的危机意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全厚  杨元杰  赵璧  孙昊旸  
政府投融资活动是政府实现其职能的重要方式,也是政府对国民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对于转变政府职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区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地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澎  赵阳光  孟春  
今年是我国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我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需求巨大。PPP模式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供的创新性制度安排,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的风险分担、利益共享、全生命周期的平等合作,实现公共产品和服务共商、共建、共享,达到物有所值的目的,正在有效地对接促进地方政府投融资创新。PPP模式是地方政府投融资创新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泽正  
<正>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一大批支撑性重大工程项目亟待投资建设,其中许多项目需由地方政府承担。然而,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仍不完善,配套资金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重大项目的建设实施。建议通过建立可持续融资机制、创新盘活存量资产、激发民间资本活力、规范投融资行为等多种方式,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规范开展投融资活动,为推动重点领域重大工程项目提供良好支撑。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澎  赵阳光  孟春  
今年是我国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我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需求巨大。PPP模式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供的创新性制度安排,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的风险分担、利益共享、全生命周期的平等合作,实现公共产品和服务共商、共建、共享,达到物有所值的目的,正在有效地对接促进地方政府投融资创新。PPP模式是地方政府投融资创新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梁芷铭  张茜  
随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发展,平台公司的数量迅猛增加,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本文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运行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从投融资平台产权、公司治理与金融监管等方面完善投融资平台体系,创新平台运行管理机制与模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严剑峰  
如何充分利用民间资本为地方性重大公共项目融资以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是目前我国很多地方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公共项目可以根据其性质及盈利能力分为经营性项目、准公共品项目和纯公益性项目。对于不同的项目,其投融资模式也应不同,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为不同的地方重大公共项目选择不同的投融资模式,并加强对公共项目建设投融资多元化的指导、监督和评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耿松涛  王毅  
在国家加大对地方政府各类投融资平台治理整顿的背景下,保留下来的平台公司出现了战略控股和金融控股两种集团化趋势。原来普遍采用的直线职能制的管理模式对于这些拥有庞大资产规模和复杂经营方式的集团型企业已不再适用,而必须代之以新型的集团管控体系。文章结合城投行业的特点,对财务管控、战略管控和操作管控三种典型模式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适用性以及模式选择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就实施过程中的要点和途径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淑娟  
以"经济增长"竞争为实质的"晋升锦标赛"有效地解释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但这种竞争模式在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扭曲了地方政府的投融资行为,也带来社会矛盾的加剧。基于中国财政分权、政治集权的制度前提,本文提出地方政府应为"居民满意"而竞争,该竞争模式使得地方政府在为政治晋升竞争的过程中,必须考虑辖区居民的利益,促使地方政府的投融资行为发生改变。这种竞争模式,加强了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对同级政府的监督,促进地方债务向更注重效率、结构更合理和管理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喻强  
我国政府投融资模式结构的调整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体制、机制改革和诸多主体的利益再分配我国政府投融资模式发展现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践看,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长期为政府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其投资效能取决于政府投融资模式的有效性。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发展起源可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伊始,上海市政府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萧楠  孙向东  
地方政府因利益的独立化而产生的投资冲动 ,促使其在投融资活动中表现出非理性行为 ,对国有银行进行过多的行政干预 ,导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必须对投融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 ,增加制度约束 ,矫正地方政府的非理性投资行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周佳嵋  李茜  
近年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作为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的创新成果之一,有效推动了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但平台发展模式及其运营的特殊性使各商业银行在与其信贷业务往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如何创新平台公司与商业银行的合作模式,探索出一条高效且合法合规的银政合作之路,成为当前平台发展的核心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立峰  
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是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的产物。时代变化了,地方政府融资模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当前,在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地方政府基本融资模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诟病,反映出现有体制与政策的不可持续性。在地方政府融资新旧模式的转换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集中表现为急于打破既有的模式,却把其中有用的要素一起抛弃;急于建立全新的融资模式,但现有的体制环境又不兼容。对地方政府融资模式的变革是一种扬弃,要处理好新与旧、破与立的关系,既体现发展的连续性,又体现创新的突破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立峰  
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是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的产物。时代变化了,地方政府融资模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当前,在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地方政府基本融资模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诟病,反映出现有体制与政策的不可持续性。在地方政府融资新旧模式的转换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集中表现为急于打破既有的模式,却把其中有用的要素一起抛弃;急于建立全新的融资模式,但现有的体制环境又不兼容。对地方政府融资模式的变革是一种扬弃,要处理好新与旧、破与立的关系,既体现发展的连续性,又体现创新的突破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蕴  胡金瑛  徐策  
尽管我国预算法禁止地方政府融资,但面对不断加快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地方政府只能采取迂回策略,通过组成各种城投公司等各类机构为地方政府筹集资金,现行以银行贷款为主的地方政府融资格局,面临加大财政与银行风险的难题,迫切需要改变。"城投债"作为标准化的债务性融资方式,需要认识到其存在的合理性,尽快给予其合法的地位,使其发挥更大作用。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基于"十二五"时期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考虑,"城投债"要向项目收益债券引导,以便更好地满足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