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06)
2023(14042)
2022(11975)
2021(11406)
2020(9638)
2019(22613)
2018(22385)
2017(43670)
2016(23415)
2015(26415)
2014(26264)
2013(25696)
2012(23307)
2011(20700)
2010(21164)
2009(19595)
2008(18227)
2007(15977)
2006(13907)
2005(12155)
作者
(64926)
(53413)
(53070)
(50612)
(34118)
(25616)
(24227)
(20983)
(20472)
(19242)
(18487)
(17863)
(16809)
(16735)
(16597)
(16397)
(15883)
(15756)
(15329)
(15271)
(13120)
(13103)
(13005)
(12212)
(11966)
(11888)
(11877)
(11755)
(10729)
(10389)
学科
(89505)
经济(89406)
管理(72219)
(67201)
(58784)
企业(58784)
方法(43784)
数学(38400)
数学方法(37710)
(29021)
中国(28630)
(28297)
金融(28295)
(27002)
银行(26968)
(25933)
(21838)
业经(20988)
(20563)
地方(19847)
(19130)
财务(19050)
财务管理(19008)
企业财务(18136)
(17854)
理论(17108)
(15199)
贸易(15182)
农业(14827)
(14728)
机构
大学(318496)
学院(317732)
管理(129862)
(123443)
经济(120584)
理学(112749)
理学院(111583)
管理学(109416)
管理学院(108850)
研究(99942)
中国(82114)
(67145)
科学(61184)
(61131)
(49033)
财经(48359)
中心(48290)
(45952)
业大(45559)
(45034)
研究所(44490)
(43988)
北京(42612)
(39787)
师范(39399)
(38075)
经济学(37051)
财经大学(36426)
(36372)
农业(35831)
基金
项目(218863)
科学(172085)
研究(160915)
基金(158766)
(136989)
国家(135863)
科学基金(118123)
社会(100061)
社会科(95023)
社会科学(94997)
(85891)
基金项目(84190)
自然(77611)
自然科(75892)
自然科学(75880)
教育(74578)
自然科学基金(74481)
(71675)
资助(66850)
编号(66291)
成果(53802)
重点(48541)
(47998)
(45836)
(45318)
课题(45165)
创新(42669)
项目编号(41916)
科研(41899)
教育部(41696)
期刊
(129900)
经济(129900)
研究(93256)
中国(60089)
(48441)
管理(48178)
学报(47151)
科学(43436)
(41013)
金融(41013)
(40913)
大学(36366)
教育(35146)
学学(34280)
技术(28677)
农业(28108)
财经(23138)
经济研究(21087)
业经(20781)
(19555)
理论(16867)
图书(16735)
问题(16045)
实践(15569)
(15569)
技术经济(14996)
科技(14808)
(14750)
统计(14331)
财会(14243)
共检索到464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耿松涛  王毅  
在国家加大对地方政府各类投融资平台治理整顿的背景下,保留下来的平台公司出现了战略控股和金融控股两种集团化趋势。原来普遍采用的直线职能制的管理模式对于这些拥有庞大资产规模和复杂经营方式的集团型企业已不再适用,而必须代之以新型的集团管控体系。文章结合城投行业的特点,对财务管控、战略管控和操作管控三种典型模式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适用性以及模式选择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就实施过程中的要点和途径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梁芷铭  张茜  
随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发展,平台公司的数量迅猛增加,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本文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运行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从投融资平台产权、公司治理与金融监管等方面完善投融资平台体系,创新平台运行管理机制与模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建国  
在国家对各类投融资平台的治理整顿之下,目前我国各类投融资平台呈现金融控股和战略控股两种集团化趋势,传统直线职能制的管理模式对投融资平台企业已不能适用,需要尝试新型的集团管控体系。文章通过研究现有投融资平台集团在企业管控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多种操作管控典型模式对投融资平台的适用性,探讨新型管控模式在具体实施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途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周佳嵋  李茜  
近年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作为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的创新成果之一,有效推动了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但平台发展模式及其运营的特殊性使各商业银行在与其信贷业务往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如何创新平台公司与商业银行的合作模式,探索出一条高效且合法合规的银政合作之路,成为当前平台发展的核心问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米璨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不仅为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发展筹集资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作为随时可能引发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的源头也广受关注和讨论。本文深入研究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揭示其风险,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财政金融稳定与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适当的防控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全厚  杨元杰  赵璧  孙昊旸  
政府投融资活动是政府实现其职能的重要方式,也是政府对国民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对于转变政府职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区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地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尚希  许航敏  葛小南  孙洁  
一、引言2008年底,为了筹集4万亿元投资刺激计划的配套资金,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地方政府积极建设投融资平台,其融资有力地保证了各级政府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对于扩内需,保增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2009年以来,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封北麟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地方政府债务膨胀与地区城市化、工业化发展,三者之间存在一个紧密的因果循环。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在地方政府财力增长有限和体制法律约束下,催生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出现,为地方政府借用银行资金和资本市场融资,推动地区城市建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封北麟  
本文深入剖析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财政风险的现状、形成原因和危害,揭示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无序发展导致地方政府债务的过度扩张,对财政调控和管理形成巨大压力,诱发财政风险,并就此提出完善投融资平台建设、控制财政风险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琳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政府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作用更加突出。本文就分别从融资机制、投资机制、风险防范机制及监管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运行机制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温来成  苏超  
在国家推动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修订《预算法》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发展前景值得思考。实践证明,在促进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其发展也面临债务风险预警和数量控制、相关法制建设等一些系列问题。本文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性质入手,分析了投融资平台整合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投融资平台逐步向整合政策性金融体系、健全政府信用制度、界定政府投融资活动范围、实行法定分类管理和风险控制、建立较为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承担政府综合性信用功能的公共企业的方向发展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澎  赵阳光  孟春  
今年是我国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我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需求巨大。PPP模式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供的创新性制度安排,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的风险分担、利益共享、全生命周期的平等合作,实现公共产品和服务共商、共建、共享,达到物有所值的目的,正在有效地对接促进地方政府投融资创新。PPP模式是地方政府投融资创新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泽正  
<正>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一大批支撑性重大工程项目亟待投资建设,其中许多项目需由地方政府承担。然而,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仍不完善,配套资金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重大项目的建设实施。建议通过建立可持续融资机制、创新盘活存量资产、激发民间资本活力、规范投融资行为等多种方式,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规范开展投融资活动,为推动重点领域重大工程项目提供良好支撑。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澎  赵阳光  孟春  
今年是我国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我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需求巨大。PPP模式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供的创新性制度安排,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的风险分担、利益共享、全生命周期的平等合作,实现公共产品和服务共商、共建、共享,达到物有所值的目的,正在有效地对接促进地方政府投融资创新。PPP模式是地方政府投融资创新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立峰   曹开琛   冯程程  
2014年国发43号文和《新预算法》确立了地方政府投融资新体系,经过几年的实践,确实为促进地方政府投融资、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这一体系的顶层设计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缺陷,一些理想化的设想忽视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阶段性要求,监督和管理成本较高,而实际的效果却不好,导致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急剧膨胀。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需要系统设计,要处理好激励与约束的关系,顶层设计与底层设计的关系,新与旧的关系。继续发挥好融资平台的主体作用,整合与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探索可持续的公共资源生财道路,实现土地财政向股权财政的转变。创新债权和股权融资工具,探索地方政府股权投资方式。实现项目综合开发和持久运营,推动由“开发方式”向“经营模式”转变。从源头加强债务监管,增强地方政府的危机意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