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54)
- 2023(10469)
- 2022(8696)
- 2021(7991)
- 2020(6778)
- 2019(15086)
- 2018(15146)
- 2017(28193)
- 2016(15645)
- 2015(17271)
- 2014(17256)
- 2013(16201)
- 2012(14879)
- 2011(13381)
- 2010(13896)
- 2009(13648)
- 2008(12600)
- 2007(11517)
- 2006(10362)
- 2005(9861)
- 学科
- 济(50112)
- 经济(50014)
- 管理(48560)
- 业(42025)
- 企(36791)
- 企业(36791)
- 融(27192)
- 金融(27184)
- 银(25208)
- 银行(25189)
- 行(24424)
- 中国(23788)
- 财(23380)
- 制(22149)
- 方法(15898)
- 体(15466)
- 农(15252)
- 业经(14484)
- 数学(13158)
- 数学方法(13010)
- 务(12947)
- 财务(12908)
- 财务管理(12871)
- 地方(12840)
- 企业财务(12303)
- 体制(12230)
- 中国金融(11158)
- 理论(11015)
- 度(10433)
- 制度(10430)
- 机构
- 学院(205239)
- 大学(204093)
- 济(83254)
- 经济(81165)
- 管理(72840)
- 研究(72492)
- 中国(62243)
- 理学(60584)
- 理学院(59933)
- 管理学(58996)
- 管理学院(58592)
- 财(48434)
- 京(43492)
- 科学(40452)
- 所(36626)
- 财经(35590)
- 中心(35211)
- 江(33634)
- 农(33493)
- 研究所(32411)
- 经(32152)
- 北京(27733)
- 业大(27071)
- 州(26895)
- 经济学(26809)
- 院(26410)
- 范(26369)
- 财经大学(26366)
- 师范(26040)
- 农业(25827)
- 基金
- 项目(130115)
- 科学(101451)
- 研究(101057)
- 基金(91800)
- 家(79063)
- 国家(78310)
- 科学基金(66395)
- 社会(63537)
- 社会科(60143)
- 社会科学(60132)
- 省(52370)
- 基金项目(47311)
- 教育(47305)
- 划(43349)
- 编号(41963)
- 自然(39337)
- 自然科(38414)
- 自然科学(38402)
- 自然科学基金(37732)
- 成果(37291)
- 资助(37161)
- 课题(31080)
- 制(30764)
- 重点(30039)
- 部(29236)
- 发(28618)
- 创(28151)
- 性(27877)
- 国家社会(26435)
- 创新(26428)
共检索到338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曹桂全
2009年以来,地方政府债务引起广泛关注,不少研究者从投融资体制进行分析,但倾向于认为是常规性问题,并从规范和加强管理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本文通过对当前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的成因、运行机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认为当前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存在的问题是体制性的,需要重新构建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比如明确地方政府举债权、区分政府债务和企业债务、建立地方政府信用体系和资本预算、逐步放弃通过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融资,这样才能使地方政府规范融资、可持续融资,实现政府投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发挥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的约束作用,提高投资效率,控制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洪海 韩秉勤 刘晓文
一、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的变迁(一)拨改贷改革。改革时段为1979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的核心是,针对扭转财政拨款无偿使用带来的投资效益低下,对基本建设投资由财政无偿拨款改为银行有息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家凯 岳桂宁 何晓晶 范祚军 唐振达 邓小莲 靳友雯 陈思源 刘汉富 吴则实 罗强 陈婉霞 何安妮
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引导下,通过资源整合,投融资能力不断增强,在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加快城镇化进程及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地方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仍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地方政府投融资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因此,深入剖析地方政府投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殷成东
我国投融资体制存在的诸多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 一是政府在投融资体制改革中的定位不够准确; 二是企业主体缺位现象严重; 三是金融体系尚不规范和完善。作者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建议: (1) 政府职能应准确定位———即制度与投资环境的提供与维护者, 宏观经济的调控者; (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改善资金利用状况, 努力提高资金利用率; (3) 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金融体系, 使投资渠道更加畅通; (4) 积极利用民间资本和风险资本, 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缺口; (5) 加强信用制度建设。
关键词:
投融资体制 现状 改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钱龙 包先建 谢荣见
传统的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既给地方政府造成沉重的债务负担,同时也带来了公共产品商品化问题。基于复式预算无可比拟的优势,该文从复式预算视角出发,利用公共产品理论分类城市基础设施,并将其纳入不同的政府预算:纯公共产品属性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纳入公共预算;私人产品属性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既可以推向市场,不纳入国家预算管理,也可以将其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准公共产品属性的城市基础设施纳入专门预算——财政投融资预算。通过以上制度设计,期望科学地改革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同时也为有效控制地方政府投融资风险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
投融资体制 复式预算 地方政府 风险控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承惠 林莉
投融资体制中地方政府的职能再定位张承惠林莉一、改革中的认识误区及其后果我国现有投融资体制还存在很大缺陷,在认识上也存在一些误区,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认识误区之一:行政性分权可以造就高效率的投资主体。到目前为止,动作最大、影响也最大的一项改革就是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丁兆君
与其他一般性公共服务相比,由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具有经济发展先导性以及对地方经济明显的拉动效应,地方政府在公共基础设施投入方面的资金规模与增长速度要远远高于其对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投入。而单纯依靠政府的"卖地"收入以及政府债务来维持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是难以持续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凸显已然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本文在对部分地区的地方融资平台调研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地方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利用"市场化"理念建立"双主体"的地方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体制的具体构想。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晓玲 吴雪
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来源包括财政投入(主要是地方特别是县乡财政)、土地开发收益和社会筹资三块,约各占1/3。地方财政投入是小城镇的发展关键,几乎每一个新城镇的建设都需要地方政府先期投入一定的启动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但很多地方财政都在超负荷运转,有的连经常性支出都无法保障。资金短缺势必影响城镇建设质量,导致小城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晓雪
健全和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资政策及运作机制,可以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来补充财政资金的不足,增强地方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优先发展领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优红 张宇飞
政府投融资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目标,在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的前提下,通过信用方式筹集和使用资金,采取直接或间接方式投入经济建设的一种活动。其特点在于既体现了政府政策取向,又在一定程度上按照信用原则组织经营,发挥了财政信用与商业信用相结合的优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萧楠 孙向东
地方政府因利益的独立化而产生的投资冲动 ,促使其在投融资活动中表现出非理性行为 ,对国有银行进行过多的行政干预 ,导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必须对投融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 ,增加制度约束 ,矫正地方政府的非理性投资行为。
关键词:
地方政府 非理性行为 制度约束 制度创新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谢宏 王琪
各类国家级或地方设立的新区开发遇到的投融资环节阻力明显,地方政府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还要及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变得十分艰难。其中原因除了政策趋紧之外,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架构和运行机制不够专业化和市场化是更重要原因。应从多个治理角度来改善地方政府投融资体系才能更好地推动新区开发建设,包括地方政府在债务链条中的定位与职能边界治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企业的重新定位和治理结构调整,以及其他主体参与建设项目中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关系如何处理。在投融资方式创新方面,以PPP为内核的产业基金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新区开发 投融资 地方政府债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牛文安 江月
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中,地方政府投资融资体系的发展,对培育市场、提高投资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地方政府的投融资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预算约束的底线,影响了地方财政的稳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郭艳娇
地方政府投融资是站在宏观角度进行的活动,其目的是弥补市场的不足、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引导社会投融资方向和保持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地方政府的投融资不仅具有企业投融资活动的重要作用,还关系到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建设成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安国俊
相对于各种不同途径的地方政府隐性及或有负债而言,市政债应是地方政府融资机制市场化、阳光化的路径选择最近,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又引起了各方面关注,包括对地方政府是否面临财政悬崖问题的探讨,也给银行业风险管理、资本市场和监管层带来了很大挑战。2012年底,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发展改革委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要求停止违规采用集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