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45)
- 2023(6267)
- 2022(5307)
- 2021(5078)
- 2020(4249)
- 2019(9656)
- 2018(9277)
- 2017(18790)
- 2016(10034)
- 2015(10928)
- 2014(10861)
- 2013(10585)
- 2012(9777)
- 2011(8882)
- 2010(8981)
- 2009(8525)
- 2008(8225)
- 2007(7736)
- 2006(6969)
- 2005(6262)
- 学科
- 济(42331)
- 经济(42293)
- 管理(34956)
- 业(29657)
- 企(24489)
- 企业(24489)
- 方法(16036)
- 财(15026)
- 数学(14656)
- 数学方法(14470)
- 制(11308)
- 农(10953)
- 中国(10499)
- 贸(9384)
- 贸易(9382)
- 易(9179)
- 策(8096)
- 业经(8072)
- 体(8046)
- 地方(7859)
- 财政(7242)
- 家(7150)
- 体制(7022)
- 银(7008)
- 银行(7006)
- 农业(6968)
- 务(6922)
- 财务(6900)
- 财务管理(6876)
- 税(6872)
- 机构
- 学院(137646)
- 大学(135848)
- 济(62770)
- 经济(61548)
- 管理(56382)
- 理学(48177)
- 理学院(47757)
- 管理学(47074)
- 管理学院(46791)
- 研究(44619)
- 中国(37850)
- 财(34633)
- 京(27253)
- 财经(26142)
- 经(23867)
- 科学(23644)
- 中心(22138)
- 江(21586)
- 所(21375)
- 经济学(20066)
- 财经大学(19424)
- 农(18821)
- 研究所(18791)
- 经济学院(18274)
- 北京(17317)
- 州(16910)
- 院(16539)
- 范(16301)
- 师范(16194)
- 业大(16134)
- 基金
- 项目(87987)
- 科学(71051)
- 研究(67449)
- 基金(65934)
- 家(55635)
- 国家(55196)
- 科学基金(48606)
- 社会(44595)
- 社会科(42585)
- 社会科学(42580)
- 基金项目(33530)
- 省(33003)
- 教育(30805)
- 自然(30101)
- 自然科(29478)
- 自然科学(29472)
- 自然科学基金(28949)
- 资助(28169)
- 划(28006)
- 编号(27032)
- 成果(22596)
- 部(20727)
- 重点(19154)
- 发(18737)
- 国家社会(18720)
- 课题(18678)
- 教育部(18390)
- 创(18281)
- 人文(18074)
- 性(17955)
共检索到213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昕 董兴 平新乔
对2008~2017年热点城市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房价的影响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房贷利率提高1个百分点,在当月即能降低房价增速2.86个百分点,效果在8个月后达最强,20个月后失效;首付比例要求提升10个百分点后,2个月即可降低房价增速0.62个百分点,在4个、7个季度后分别达到最强效果和失效;限售强度提高1档,会在3个、4个月后显著降低房价增速0.8~1.2个百分点。限购强度提高1档,在14个月后才能降低房价增速0.5个百分点,在16个、24个月时分别最有效和失效;人均供地增加10%,18个月后才可稍微抑制房价增速,在30个、38个月时分别最有效和失效。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欧阳志刚 李梦丹 朱林可
不同地区房价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为有效调控房价,除了国家实施统一的政策外,因地施策也是重要的调控措施。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将房价影响因素分为四大类,即需求、供给、成本、收入,并引入投机、市场预期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面板回归模型来分析六大因素对房价的影响,衡量地方监管政策对房价的调控效果。研究表明:限贷政策对一、二线城市房价具有抑制效果;限购政策能有效调控一、二、三线城市住宅价格,且具有时滞效应;限价政策仅对二线城市有效,对一、三线城市调控效果不显著。研究还发现:从东、中、西部城市看,限贷政策对东部具有延迟效应,需要两期的传导时间;限购政策能抑制东、中、西部房价的上涨;限价政策对中部的调控在第四期才产生效果,东、西部的限价政策效果不显著。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限贷政策 监管效果 时滞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苏红 王克稳 金占明 武康平
从战略群组的视角出发,以中国房地产业为研究对象,以2009—2013年131家房地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房地产业的限购限贷等产业政策对行业结构的影响。结果如下:消极的产业政策会导致行业中战略群组数量增大、群组成员企业数量发生变化;消极的产业政策使战略群组的匹配率降低、移动率变化率加大、稳定率下降;消极的产业政策使企业与本战略群组中心的战略距离变小。研究结果表明,产业政策是行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管理和政府政策制定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战略群组 产业政策 行业结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恺容 李培 谢贞发
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需求侧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是中国现阶段的重点,限购是最常用的政策工具之一,其影响受到大众和学术界的关注。虽然限购政策的有效性已有不少学者关注,但结论尚不一致,且缺乏对限购政策外部性影响的经验研究。因此,本文基于房地产销售与租赁市场和土地市场的日度交易微观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更准确地评估了限购政策抑制房价的有效性,并进一步将各市场领域的关联性纳入分析框架,探究了限购政策对房地产租赁市场与土地市场的外部性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限购使房价下降10.12%,大于以往研究的估计结果;限购使房租上升25.09%,住宅地价下降9.08%,但对工业和商业地价没有显著影响。倾向得分匹配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反事实分析均显示实证结果的可靠性。限购政策的外部性表明,该政策不利于改善实际住房需求者的福利,且可能引发地方政府的"软性抵抗",未来的工作重点应在加强地方税体系建设基础上不断深化土地和房地产的供给侧改革。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苏红 金占明 武康平
以2010年限购限贷等消极产业政策为分析节点,运用2009—2013年中国131家房地产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利用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产业政策对行业绩效和战略群组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消极的产业政策使行业整体绩效变差,但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消极的产业政策使战略群组的稳定率下降;具有不同稳定率的战略群组具有不同的绩效,高(低)稳定率战略群组的企业平均绩效高(低);消极产业政策对高稳定率群组绩效的影响小于低稳定率群组。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军 邹韬略
房地产限购政策不仅会影响房价,也会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产生影响。基于2014—2018年333个地级市政府债务余额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研究房地产限购政策对城市层面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房地产限购政策会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减少,限购政策对省会城市和非省会城市的影响程度不同,对经济发达地区影响更加显著;此外,对于经济较发达的中心城市特别是行政中心城市,房地产限购政策抑制本地债务扩张的作用更加明显。在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应坚持差别化地运用房地产限购政策,以期对不同地区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和债务管理起到双向调节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旭 赵新泉
为抑制投机性房产需求,限购限贷政策已经成为近年来政府抑制房价快速上涨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构建了限购政策指数和限贷政策指数,基于70个大中城市的月度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和双重差分模型对限购限贷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限购限贷政策对房价的调控效果明显,限购政策指数和限贷政策指数都与房价增长率显著负相关。值得注意的是,限购解除政策对房价具有显著刺激作用。与未限购城市相比,限购城市在解除限购之后,房价增长的速度更快。
关键词:
限购政策 房地产调控 抵贷比 双重差分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曹清峰
本文对我国地方政府住房限购政策的实施机制进行了研究。理论分析表明:地方政府住房限购政策强度存在空间上的相互作用,即空间"邻近效应"。对某一地方政府而言,与其邻近区域地方政府的平均限购强度越高,那么该地方政府的限购强度也越高;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限购单位奖励水平越高、地方政府单位限购成本越低,地方政府的限购强度越大。在此基础上,利用2011—2013年我国限购城市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表明,不同地方政府间的住房限购强度存在显著的正向"邻近效应",该结论在考虑"邻近效应"不同计算方式和剔除一线城市样本后的稳健性检验中也是成立的。因此,地方政府间的"邻近效应"在我国住房限购政策实施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住房限购 邻近效应 地方政府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曹清峰
本文对我国地方政府住房限购政策的实施机制进行了研究。理论分析表明:地方政府住房限购政策强度存在空间上的相互作用,即空间"邻近效应"。对某一地方政府而言,与其邻近区域地方政府的平均限购强度越高,那么该地方政府的限购强度也越高;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限购单位奖励水平越高、地方政府单位限购成本越低,地方政府的限购强度越大。在此基础上,利用2011—2013年我国限购城市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表明,不同地方政府间的住房限购强度存在显著的正向"邻近效应",该结论在考虑"邻近效应"不同计算方式和剔除一线城市样本
关键词:
住房限购 邻近效应 地方政府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廖奇云 余建萍 丁一方
基于断点回归的分析方法,利用国家中心城市房地产新建住宅价格指数与相关变量的月度数据,对各城市限购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短期内限购政策的实施效果对不同城市的房价的作用效果不同,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并存,建立长效的房地产调控机制,是维持房地产市场稳定的必要措施。
关键词:
房地产 限购政策 断点回归 有效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针对"上海楼市限购放松"的传闻,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威7月18日表示,上海一直以来严格执行国家的房地产限购政策,不存在放松限购。近期,中国一些城市放松了房屋限购,7月17日夜间有消息称,上海某几个区房地产限购政策在执行层面已经出现松动迹象。作为房价一直坚挺的上海,这一消息立即引发热论。徐威当天简短的回应表明上海对限购"不放松"的态度。在国内楼市普遍下行的大背景下,上海楼市今年上半年并不景气。根据当天上海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瑶 高波
在税收辖区内消费者总效用最大化和政府税收收入最大化的双重目标约束下,房地产税对地方政府有激励效应。由于房地产价格与公共福利水平正相关,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公共福利水平,实现房地产价值增值来增加税收收入。激励效应的作用机理显示房地产税是非中性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韩永辉 黄亮雄 邹建华
实现居者有其房,是人们良好的愿景。近年不断攀升的房价直接影响着社会幸福感的提高。为此,我国推出房地产"限购令",以期调整房地产市场,控制房价。本文着重分析此次"限购令"的政策效果。梳理了影响城市房价各种因素的文献;以全国33个大中城市的月度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倍差法、类倍差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三种房地产"限购令"政策绩效评价模型,剔除其他房价影响因素,使用面板数据Pool-OLS和系统GMM计量分析方法检验"限购令"对房价的独立政策效果。结果表明,房地产限购政策对抑制房价上涨,促进房价理性回归起了显著作用,但其作用力度仍待加强。最后,提出我国房地产调控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房地产 限购令 倍差法 系统矩估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树德 李贞
本文通过现实考察和倍差法(DID)分析了房地产限购政策对城市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两轮限购政策均有效抑制了房价上涨,且新一轮限购效果更显著;对不同住房类型,二手住房的限购调控效果优于新建住房;限购政策效果在不同城市具有显著差异,一线城市的调控效果优于二线城市;不同限购工具的效果存在明显差异,限籍、限贷的限购效果较为有效。
关键词:
房地产 调控 限贷 限籍 倍差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树德 李贞
本文通过现实考察和倍差法(DID)分析了房地产限购政策对城市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两轮限购政策均有效抑制了房价上涨,且新一轮限购效果更显著;对不同住房类型,二手住房的限购调控效果优于新建住房;限购政策效果在不同城市具有显著差异,一线城市的调控效果优于二线城市;不同限购工具的效果存在明显差异,限籍、限贷的限购效果较为有效。
关键词:
房地产 调控 限贷 限籍 倍差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