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44)
2023(16327)
2022(14152)
2021(13460)
2020(11134)
2019(25518)
2018(25502)
2017(48918)
2016(26666)
2015(29678)
2014(29318)
2013(28414)
2012(25788)
2011(23071)
2010(23200)
2009(21383)
2008(20158)
2007(17572)
2006(15088)
2005(13002)
作者
(72718)
(60167)
(59863)
(57129)
(38409)
(29062)
(27247)
(23461)
(22868)
(21509)
(20706)
(20119)
(19086)
(18716)
(18670)
(18332)
(17940)
(17762)
(17274)
(17074)
(14814)
(14664)
(14557)
(13830)
(13440)
(13312)
(13227)
(13200)
(11973)
(11813)
学科
(103010)
经济(102904)
管理(78669)
(71584)
(60896)
企业(60896)
方法(46989)
数学(40814)
数学方法(40085)
(27142)
中国(27133)
地方(25361)
(25353)
业经(23542)
(21673)
技术(21044)
理论(18826)
农业(18341)
(17637)
(16786)
贸易(16772)
(16703)
(16191)
环境(16147)
(14972)
(14530)
(14485)
银行(14449)
财务(14448)
财务管理(14413)
机构
学院(359423)
大学(358302)
管理(144634)
(136686)
经济(133519)
理学(126047)
理学院(124632)
管理学(122164)
管理学院(121503)
研究(115135)
中国(85504)
(75887)
科学(73464)
(63071)
(56329)
(53048)
中心(53037)
(52477)
业大(52443)
研究所(51509)
财经(50143)
(49296)
师范(48881)
北京(47434)
(45504)
(43110)
(42865)
农业(41363)
经济学(40204)
师范大学(39245)
基金
项目(251848)
科学(198821)
研究(186229)
基金(180971)
(156888)
国家(155571)
科学基金(134800)
社会(116053)
社会科(109905)
社会科学(109878)
(100458)
基金项目(96287)
自然(87958)
教育(86731)
自然科(85965)
自然科学(85948)
自然科学基金(84351)
(84038)
编号(77433)
资助(74070)
成果(62180)
重点(56352)
(55216)
(54378)
(53962)
课题(53506)
创新(50909)
科研(47737)
项目编号(47734)
大学(47060)
期刊
(148232)
经济(148232)
研究(102904)
中国(69742)
管理(53529)
学报(53405)
科学(50813)
(47640)
(47511)
教育(46663)
大学(40648)
学学(37916)
技术(33848)
农业(33383)
(27305)
金融(27305)
业经(25793)
经济研究(23807)
财经(22889)
图书(20567)
(19564)
科技(18874)
问题(18721)
(17888)
技术经济(17629)
资源(16632)
理论(16425)
统计(16071)
(15980)
商业(15912)
共检索到516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伯伟  马骆茹  
长三角和珠三角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两个地区,苏浙沪粤四省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各不相同,在各自地方政府的创新政策下又形成了不同的创新模式。在经济发展模式方面,江苏省表现为强势型政府指导下的民营经济驱动,浙江省表现为包容型政府引导下的民营经济驱动,上海市表现为强势型政府主导下的国有经济与外资经济双驱动,广东省表现为改革型政府指导下的外向经济驱动。在创新模式方面,江苏省以培育高新区为特色,浙江省是传统产业创新和金融创新并举,上海市以"主国有、辅外资"为特色,广东省以打造新型专业镇为特色。苏浙沪粤四省市各具特色的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晓露  
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运用因子分析法,利用SPSS15.0软件,选取13个指标对全国30个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重点对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创新能力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发现珠三角的综合创新能力优于长三角,但其创新经济发展过程中某些方面不如长三角,二者的发展模式及区域创新体系存在着差异。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宋军  
区城银行合作问题,理论界和各监管机构尚未进行深入的研究。从长三角经济圈发展形势的需要以及从银行间合作的现状看,长三角区城银行合作创新已成为满足跨区域金融服务需求的当务之急。本文仅就长三角中资银行机构间的合作进行探讨,以期为此问题提供一个新的银行合作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宋晓洪  孙东生  
本文通过对长三角、珠三角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分析,结合东北地区的实际,提出东北地区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模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灿  曾刚  宓泽锋  鲜果  
网络范式的兴起赋予城市创新模式新的内涵,引起了经济地理学者对不同空间尺度知识流动和创新联系的关注。基于网络视角,以中国知识产权局2014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地级市合作发明专利信息为原始数据,借助Ucinet、Arc GIS等分析工具,从本地和跨界多维空间尺度,刻画长三角城市群创新网络结构,测度城市创新网络地位,评价城市创新能力,进而对城市创新模式进行划分。研究表明:(1)研发密集的大型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知名的理工科院校具有较高的知识生产能力,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创新合作优先链接主体;(2)长三角城市群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灿  曾刚  宓泽锋  鲜果  
网络范式的兴起赋予城市创新模式新的内涵,引起了经济地理学者对不同空间尺度知识流动和创新联系的关注。基于网络视角,以中国知识产权局2014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地级市合作发明专利信息为原始数据,借助Ucinet、Arc GIS等分析工具,从本地和跨界多维空间尺度,刻画长三角城市群创新网络结构,测度城市创新网络地位,评价城市创新能力,进而对城市创新模式进行划分。研究表明:(1)研发密集的大型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知名的理工科院校具有较高的知识生产能力,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创新合作优先链接主体;(2)长三角城市群重视外部知识获取,跨界网络成为重要的创新合作途径,地理距离对创新合作空间载体选择的制约减弱;(3)创新网络位置影响知识获取和城市创新,网络视角下的长三角城市群呈现四类创新模式,密集的"本地—跨界"创新网络有助于城市创新。研究结论对长三角城市群不同类型创新模式的优化升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逸群  张京祥  杨洁莹  
边缘地区的创新活动是容易被忽视、然而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现象。文章从网络结构视角切入,结合高新技术企业投资数据、复杂网络理论与关联网络模型,分析并解读长三角地理边缘地区创新网络的组织模式和生成机制。研究发现:(1)创新网络遵循“核心—关联—边缘”三级网络生长秩序,并通过“接触式+等级式”的知识扩散路径来实现;(2)由于创新网络包含“生产—控制”双重结构,地理边缘的城市既能够接受周边城市制造企业的近距离、接触式溢出,也有机会通过构建创投联系,承接核心城市金融机构的远距离、等级式溢出,成为在创新网络中发挥资源调配作用的控制型节点。因此,在地理边缘区的空间规划实践中,应更加重视城市在网络中所处的结构性位置,致力于将城市发展为在创新网络中具有门户、控制作用的关键节点,从而实现地理边缘区位下的发展路径突破。
[期刊] 改革  [作者] 于迎  唐亚林  
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有利于实现区域更高质量、更可持续一体化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经由了从碎片化到协同化再到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演进历程。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发展实践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创新与突破,并形成了复合动力机制。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有必要建构包括整体性规划引领、法治化理念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保障、数字治理技术嵌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在内的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创新模式,以切实推进长三角区域朝着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目标迈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彭彦强  
长三角区域地方政府间竞争使得区域内产业分布格局表现出以行政区划为界的分散同构的特征,资源的跨行政区流动和配置受到一定的阻碍。区域地方政府间的相互合作可以使资源的跨行政区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得以实现。为进一步深化长三角区域地方政府合作,推进一体化的实现和资源的跨行政区优化配置,必须从构建强有力的区域组织、通过合作协议加强行政权力横向协调、联合兴办开发区等方式着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樊霞  陈娅  贾建林  
构建协同度测度模型对长三角和珠三角1202项创新政策展开量化评价与特征比较。研究发现:政策主体以主管科技资源和掌握行政和经济资源部门协同为主,协同深度不够理想;目标协同存在差异且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有关;需求导向措施严重缺位,长三角的需求型政策与环境型政策表现更为协同,环境型政策措施与政策目标的协同较好,而珠三角供给型政策和环境型政策协同度更高,需求导向型措施与政策目标的协同性优于长三角;两区域的措施协同、措施与目标协同整体呈上升趋势。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穆荣平   吴柳洁  
区域协同创新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现有的地方政府合作与区域协同创新关系研究缺乏从城市双边维度的考察,对地方政府合作影响区域协同创新水平的作用机制也缺乏深入探究。以加入长三角经济协调会作为外生政策冲击,使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方法,考察地方政府合作对区域协同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合作可以显著提升区域协同创新水平,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地方政府合作通过促进城市交流合作提升科技基础邻近性,正向作用于区域协同创新水平;(3)地方政府合作对区域协同创新的提升效应受到地方政府合作时长、地区文化差异、城市距离等因素影响;(4)创新基础较弱城市更易从地方政府合作中受益,但地方政府合作并不能缩小地区创新能力差距。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国生  赵立平  黄飞  陈政  戴鹏飞  
采用空间经济计量方法,使用2003—2011年数据,研究长三角25个城市区域创新的空间集聚现象。主要结论包括:Moran's I值及散点图表明9年间长三角区域创新投入产出存在空间不平衡性,并向上海、无锡、南京、杭州和苏州5个城市集聚;以专利为创新产出的空间动态面板SEM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区域创新集聚受各城市的个体特征随机影响显著、前期创新产出影响显著且初始值具有内生性,如果忽略此影响,有可能会高估前期创新产出,而低估创新活动的空间相关性影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彭化非  
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两个区域,经济金融合作发展各有特点。本文通过比较两区域金融合作深化程度,总结各自金融合作特点和金融合作经验,提出深化区域金融合作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洋  
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然而,传统发展模式使资源消耗多、污染排放大,已引发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目前,资源环境制约日益显性化,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亟须加快推进发展模式的转换。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谈璐  李廉水  吕玉兰  
长三角和珠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块高地,泛珠三角模式的确立,给长三角带来冲击和启示,本文通过 对两个三角洲的比较,提出了长三角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