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34)
- 2023(12064)
- 2022(10014)
- 2021(9743)
- 2020(8173)
- 2019(18882)
- 2018(18708)
- 2017(35118)
- 2016(20068)
- 2015(22185)
- 2014(22040)
- 2013(20349)
- 2012(18322)
- 2011(16367)
- 2010(16429)
- 2009(14277)
- 2008(13571)
- 2007(11918)
- 2006(9805)
- 2005(8561)
- 学科
- 济(65925)
- 经济(65857)
- 管理(49967)
- 业(48246)
- 企(37029)
- 企业(37029)
- 方法(34895)
- 数学(31980)
- 数学方法(31486)
- 中国(26831)
- 教育(21791)
- 财(21489)
- 农(18427)
- 理论(15936)
- 制(14084)
- 学(13078)
- 业经(13015)
- 农业(12245)
- 务(12239)
- 财务(12189)
- 财务管理(12158)
- 地方(12006)
- 银(11651)
- 银行(11631)
- 技术(11585)
- 企业财务(11583)
- 教学(11341)
- 险(11011)
- 行(10997)
- 保险(10918)
- 机构
- 大学(254843)
- 学院(251114)
- 济(98171)
- 经济(96082)
- 管理(95456)
- 理学(83146)
- 理学院(82246)
- 管理学(80508)
- 研究(80299)
- 管理学院(80007)
- 中国(57799)
- 京(52877)
- 财(49041)
- 科学(45779)
- 范(40713)
- 师范(40366)
- 财经(39163)
- 中心(37890)
- 所(37070)
- 江(37065)
- 经(35971)
- 教育(35284)
- 研究所(33699)
- 北京(33499)
- 业大(33334)
- 农(33004)
- 师范大学(32952)
- 经济学(31992)
- 院(29898)
- 财经大学(29624)
- 基金
- 项目(174300)
- 科学(140427)
- 研究(134955)
- 基金(125783)
- 家(107543)
- 国家(106538)
- 科学基金(93216)
- 社会(85153)
- 社会科(80555)
- 社会科学(80539)
- 教育(71484)
- 省(68891)
- 基金项目(65438)
- 划(59760)
- 自然(58786)
- 自然科(57505)
- 自然科学(57492)
- 自然科学基金(56445)
- 编号(56312)
- 资助(52364)
- 成果(46830)
- 课题(41535)
- 部(41194)
- 重点(40414)
- 发(37166)
- 创(37062)
- 教育部(36993)
- 国家社会(34784)
- 人文(34617)
- 大学(34610)
- 期刊
- 济(95228)
- 经济(95228)
- 研究(83275)
- 教育(60417)
- 中国(57052)
- 财(38377)
- 管理(33450)
- 学报(33267)
- 科学(31133)
- 大学(28298)
- 技术(28090)
- 农(27953)
- 学学(25297)
- 融(23590)
- 金融(23590)
- 财经(19264)
- 农业(19071)
- 职业(16609)
- 经(16470)
- 经济研究(15959)
- 业经(14559)
- 问题(12340)
- 统计(12063)
- 技术经济(11073)
- 发(10986)
- 技术教育(10973)
- 职业技术(10973)
- 职业技术教育(10973)
- 理论(10902)
- 坛(10900)
共检索到367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瞿晓理 刘轩
新常态时期,劳动力也面临着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这便要求流动劳动力集中地政府承担起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但地方政府在承担责任的同时,也需承受一定风险。本文首先总结回顾过往学者关于政府促进流动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各类风险,然后采用AHP法构建了相应的风险评价体系,并选取了我国流动劳动力集中的五座城市为样本,进一步分析了目前地方政府促进流动劳动力教育培训的风险性和抗风险能力的情况。最后从资源紧张、劳动力失业及劳动力流失等三个系统出发,提出关于地方政府控制流动劳动力教育培训风险的对策思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秀芝 孙妍
基于倾向得分匹配估计法,估计个人培训、企业培训、政府培训的平均处理效应,研究转移劳动力培训效果,探究哪种培训方式更有优势。结果表明:个人培训和企业培训对转移劳动力增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政府培训的平均处理效应虽然为正,但并不显著。且企业培训效果最优,其次是个人培训,政府培训的效果最不明显。应实施"以企业培训为主导,以个人培训为辅助,以政府培训为补充"的转移劳动力培训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章华丽 陆素菊
提高农民工培训参与率的重要前提之一是满足农民工的培训需求,在劳动力供给视角下,农民工作为劳动力市场供给主体,其培训需求在于培训意愿和培训能力。其中,农民工的培训意愿主要取决于其对提高未来收入和劳动能力的期望,而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农民工的培训能力又有显著影响。开展农民工培训的有效途径包括:加大宣传力度,激发培训意愿;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能力;以技能培训为主,加强城市适应能力培训。
关键词:
农民工 培训需求 劳动力供给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翁杰 郭天航
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投资,提升他们在非农部门就业的技能,被认为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举措。文章在人力资本理论框架下,利用在山东省泰安市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调查数据,研究了政府主导的转移培训和职业教育对农村转移劳动力产生的效果。研究发现,政府主导的转移培训既不能明显改善培训参与者的技能水平,也不能提升他们的工资收入,相反,职业教育能够显著改善参与者的技能状况和工资收入,是一种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研究认为,政府为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应同时注重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政府未来应该弱化对农村劳动力的短期转移培训,同时强化对刚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青年劳动力的职业教育;政府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费的政策方向是正确的。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兰冰 刘泽宇
将2014—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与地级市层面数据相匹配,采用条件logit模型实证考察政府治理水平对流动劳动力就业选址行为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府治理水平对劳动力流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政府治理水平每提高1个单位,流动劳动力到该城市就业的概率提高3.5个百分点;稳定预期、收益驱动和就业网络是政府治理水平影响劳动力就业选址行为的重要“就业硬实力”机制,追求公平包容导向则是政府治理水平影响劳动力导入的“就业软实力”机制;政府治理水平对女性、农村户籍、雇员身份、年轻人和受教育水平较高者的劳动力就业选址行为影响效应较大;政府治理水平提高不仅有利于吸引劳动力流入,而且有利于提高流入劳动力的留居意愿,是影响“引进来”与“留得住”的关键因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易雄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全面真实地摸清湖南农村劳动力对培训的需求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培训 需求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课题组 燕晓飞 张勇
对非正规就业者进行必要的教育培训对于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效率改进和社会稳定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市场化的劳动力培训模式突出地依赖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格局,劳动力资源长时间总量过剩成为制约我国劳动力培训市场发育不理想的重要原因。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准公共属性决定了政府介入的必要性。非正规就业者收入不稳定,体现出社会弱势群体的特征,依据收益原则、支付能力原则和比较优势原则,我国可采用多主体供给模式对非正规就业者进行教育培训。
关键词:
非正规就业 教育培训 供给模式 培训主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艳娇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综合效益低又是我国农村的一个普遍现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五年来,对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稳定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要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的经济收人,必须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机制。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培训 政府行为 必要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燕晓飞
判定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产品的性质,可以明确市场和政府对该教育产品的提供责任,以及政府和个人家庭之间对于该类教育培训费用的支付责任。从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突出的外部性特征、教育费用负担原则,以及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是偏重于"公共性"的"准公共"产品。因此,政府有义务向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
关键词:
非正规就业 教育培训 准公共产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诸峰 沈凯 仲嘉霖
"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政府的重点关注,近年来政府为促进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出台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培训政策。通过对多个省市的实地走访,以问卷形式收集农村劳动力对政府转移培训政策的评价数据,研究发现,政府培训的计划目标和实际效果之间存在差距,未能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切实需要。政府的培训政策尚有较大改善空间,应加强反馈机制,使培训政策落到实处,切实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平稳转移,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爱翔 吴兆明
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培训供给侧改革要求从结构和质量上对传统劳动力职业培训进行优化,从而推动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市民化,促进转移劳动力在地域、产业和心理上的全面迁移。分析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培训供给侧现状发现,现有职业培训不能满足劳动力市民化进程中的职业心理迁移需要、职业能力均衡发展需要以及职业转换需要。需要围绕终身职业能力提升机制、多元主体协同机制和就业与成长融合机制进行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培训供给侧改革的整体思路设计,并将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进程中的职业心理迁移培训、职业发展培训和职业转换培训作为改革建设的重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瑞新
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已成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农业部先后发出了文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规划和要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系统担负着对农民进行终身教育培训的职责,要充分发挥教育培训媒体优势,抢抓机遇,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吴晓瑜 薛靖茹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养老保险相关制度不断改革和完善,企业缴费比例有较大的降低。本文从个体角度出发,对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的变化可能对劳动力市场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基于地级市层面的缴费比例数据和2011—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我们发现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的下降会带来工资和就业的显著上升,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也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我们还利用2016年全国统一下调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这一外生政策变化,建立双重差分模型进行了分析,发现缴费比例下降有利于改善就业、提高工资以及增加劳动力供给。
关键词:
养老保险 劳动力市场 缴费比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现岗 袁聚录
当前的新型农村社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培训供给与需求错位、供给结构失衡等问题,不利于新型农村社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城镇化的推进。根据齐河县三个典型的新型农村社区的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劳动力培训意愿,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劳动力转移培训需求。研究发现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年总收入及是否参加过培训等因素影响培训意愿,新型农村社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需求多样。需要开展实践调查、加大培训资金投入、优化培训资源供给结构以解决培训供给与需求错位、供给结构失衡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