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55)
2023(13663)
2022(11492)
2021(10980)
2020(9175)
2019(21354)
2018(20948)
2017(39888)
2016(22054)
2015(24912)
2014(24633)
2013(24198)
2012(22031)
2011(19587)
2010(19341)
2009(17941)
2008(17746)
2007(15896)
2006(13517)
2005(11817)
作者
(60697)
(50934)
(50524)
(48260)
(32068)
(24198)
(23181)
(20013)
(19090)
(18073)
(17262)
(16959)
(15904)
(15824)
(15742)
(15605)
(15598)
(14933)
(14616)
(14599)
(12568)
(12353)
(12180)
(11544)
(11516)
(11328)
(11308)
(11247)
(10214)
(10074)
学科
(84322)
经济(84235)
管理(70592)
(62734)
(52558)
企业(52558)
方法(41652)
数学(36637)
数学方法(36108)
(27805)
(24583)
中国(21380)
业经(18992)
地方(18500)
(17001)
财务(16927)
财务管理(16880)
(16796)
农业(16554)
(16189)
企业财务(15946)
(15562)
贸易(15558)
(15117)
理论(13575)
(13317)
(13191)
银行(13164)
(12908)
技术(12424)
机构
学院(300216)
大学(297380)
管理(120358)
(118392)
经济(115700)
理学(102651)
理学院(101534)
管理学(99784)
管理学院(99176)
研究(93323)
中国(73091)
(61005)
(58594)
科学(58324)
(48115)
中心(46283)
(46073)
(45818)
财经(45366)
业大(44117)
研究所(41808)
(41118)
(39493)
(38318)
师范(37913)
农业(37764)
北京(37650)
经济学(36137)
(34155)
财经大学(33632)
基金
项目(203976)
科学(160291)
研究(149658)
基金(146934)
(127177)
国家(126094)
科学基金(108984)
社会(93732)
社会科(88884)
社会科学(88855)
(82038)
基金项目(78044)
自然(70839)
教育(69934)
自然科(69144)
自然科学(69125)
(68170)
自然科学基金(67878)
编号(61847)
资助(60127)
成果(49585)
重点(45892)
(44881)
(43853)
(42745)
课题(42500)
创新(39923)
科研(39708)
教育部(38628)
大学(38502)
期刊
(128982)
经济(128982)
研究(82094)
中国(58480)
(49439)
学报(45397)
管理(45262)
(43189)
科学(41643)
大学(34783)
学学(32848)
教育(31537)
农业(29057)
技术(28789)
(26690)
金融(26690)
财经(22103)
业经(21973)
经济研究(20054)
(18889)
(17069)
问题(16788)
(15083)
技术经济(14991)
财会(14694)
图书(14388)
统计(14230)
理论(14017)
资源(14015)
商业(13425)
共检索到438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永明  郑姗姗  
提高地方政府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能力是夯实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坚实基础,提升地方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是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为准确把握重大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行为的内在逻辑与现实困境,本文选取“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全面回顾灾害演进过程和地方政府应急举措直观地呈现自然灾害与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实践的相互关系和互动机制,在理念—体系—能力的分析框架下研究发现,理念偏差、体系缺陷和能力不足共同导致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效能不彰;在此基础上结合开放系统理论提炼出理解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效能演进的一般模型。研究结论指出,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效能是理念、体系和能力发展质量及其互动关系的功能函数;提升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效能需通过催生内在动力和承接外在压力推进应急管理理念现代化,并以应急管理理念现代化引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郄子君   白娜  
当前城市化进程中自然灾害事件的复杂性、耦合性日益加剧,亟待优化协同高效的风险治理模式。为此,本文以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为例,从制度和实践两个层面,构建其基于应急预案的组织间计划协作网络和两个不同时间阶段下的响应协作网络,并对三种网络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根据应急预案和实际应急系统分别构建的协作网络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原因一方面源于应急预案本身存在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实际响应出现失灵;此外,实际响应协作网络在政府危机学习作用下呈现自动演进优化特征,趋于核心组织统一指挥、组织间紧密联系、协调分工的应急网络结构。建议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应急预案动态调整并建立政府危机学习长效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宸铭  范钦栋  李延锋  彭茜  赵清贺  张雯龙  
测评城市交通运转效率、识别关键枢纽路段,对于提升城市韧性、增强城市应对极端天气或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空间句法模型基础上构建了一种新的城市路网运转效率评价方法,从“全局—局域”“穿行性—集成性”综合集成的视角评价了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前后的路网效率变化情况,开展关键节点识别和故障路段修复次序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文章所提出的路网效率评价方法能够有效刻画城市道路网综合运转状态,定量评估网络节点失效对路网运转性能的影响程度。(2)交通网的受损将影响到交通流的重新分配,导致交通流分布与沿线设施的关联度下降。灾后交通运转效率的降低是绕行行为增加、路网集成能力减弱、局部出行行为减少以及交通流与沿线设施分布不匹配综合作用的结果。(3)根据路网效率恢复弹性可对比择优不同的修复策略,确定关键节点的修复次序,位于主干道上的半阻断点较之位于次干道上的全阻断点宜被赋予更高的优先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王小天  李玥琪  
[目的/意义]利用事理图谱对重大突发事件下网络舆情UGC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呈现舆情事件之间的因果演化过程及演化路径,从而为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疏导和管控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过程]构建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UGC事理图谱模型,给出规则模板和句法模式,提取明确因果事件对和模糊因果事件对,结合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河南暴雨救援事件下的微博舆情分析,从而实现事理图谱构建;通过K-means聚类将相似度较高的舆情事件泛化,构建抽象事理图谱。[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构建的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UGC事理图谱模型,可以对网络舆情的因果事件关联关系进行分析,从而揭示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事件。事理图谱可以帮助更好地对重大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演化过程进行分析,抽象事理图谱可以帮助进一步分析网络舆情UGC的演化路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毕樱瑛  李玥琪  
[目的/意义]在社交网络中,意见领袖节点影响力对社交网络舆情的发展至关重要,构建全面科学的社交网络意见领袖节点影响力指数及计算分析模型可以更好地识别关键意见领袖,更好地监督和引导舆情走向。[方法/过程]基于信息论和p指数的相关理论,从社交网络中意见领袖受认可度、情感联系度和网络传播度3个维度构建意见领袖节点影响力OLEI指数算法,并提出社交网络中意见领袖节点影响力指数计算及分析模型。结合自然灾害“7·20”河南暴雨中典型舆情话题对所构建的OLEI指数算法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结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OLEI指数中受认可度能够反映社交网络用户对其他用户产生的舆论影响程度和信任支持程度;情感联系度可以反映意见领袖节点引发社交网络较大的用户情感波动,意见领袖的网络传播度越大,其在社交媒体平台中的地位越关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景景   钟晓萍  
建立健全粮食安全应急保障机制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具有现实意义。现阶段中国粮食安全应急保障机制构建的系统性不断增强、社会化程度持续提高。河南“7·20”暴雨灾害的粮食应急保障应对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案例,其通过加强风险管理,注重全过程管理,发挥出“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情社会”的协同效应,成功化解了极端天气引致的区域粮食安全风险。同时,此次应对也暴露出顶层设计、体系设置、参与主体、关键环节、决策工具、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短板与不足。应厘清导向、重点、抓手和理念,构建更加完备的粮食安全应急保障机制,加大对主要区域、关键节点、核心企业的支持,加快粮食安全风险情景构建,提升全民参与的政社协同水平。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睿  孟展豪  康心寓  苟扬  李娟  吴志红  王雨婷  
[目的/意义]在具象化的突发灾害情境中,对受灾者的信息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和归纳,是有助于社会应急管理和应急信息资源建设的前期基础工作。[方法/过程]采集真实反映7.20郑州地铁进水事件的原始网络语料进行质性分析,对突发灾害情境中的受灾者信息行为进行了描述性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前景理论、应激反应理论,对受灾者的信息行为特征进行了解释性研究。[结果/结论]归纳出突发灾害情境中受灾者的信息行为特征;提出相关未来研究的方向。[局限]文章存在研究案例单一的局限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得利  
“城中村”已经是我国许多城市所特有的现象,大部分失地农民往往身处着“耕作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尴尬境遇。本文通过对河南郑州某城中村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存在诸多问题:失地农民就业困难、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难以融入城市、土地资产流失严重、家庭生活保障水平低等,进而提出保证城中村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需采取“经济补偿、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三者相互协同的综合措施具有针对性、可行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万欣   丁欣宇   张天天   李灵芝  
利用舆情大数据探究暴雨灾害的多样化社会影响,为城市水灾害管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构建暴雨灾害社会影响分析框架,采集“郑州暴雨”事件中与基础设施相关的微博数据,分别运用基于词典的情感分析方法和随机森林机器学习模型,探究细粒度情感以及人与设施多种响应行为随灾情进展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灾前悲哀和愤怒是主导消极情绪,而灾中恐惧占主导,应及时公开灾情焦点信息,疏导高唤醒消极情绪;公众对设施中断的感知体现了级联失效关系,加强建成区积水点改造和新区交通与排水设施配套设计是关键;灾中公众对各类设施修复感知存在时滞性,应加强重点设施灾前联合防护,避免关键路段积水断行;灾前政府救助准备不足,导致公众负向行为较多,应提升基层重大风险决策与处置能力。研究结果可为防洪减灾制度及政策优化提供有益参考,有助于提升政府水灾害管理水平。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申欣凯  吕义清  张静  赵瑜  
选取山西省109个气象站1988—2018年气象资料,结合层级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构建了山西省暴雨风险评估模型,并利用ArcGIS对山西暴雨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山西省大部分地区年暴雨量占年降水量的比例都超过了10%,说明暴雨作为山西降水量的主要来源。山西南部大部分地区及中部吕梁、阳泉、太原地区处于高风险区,发生暴雨灾害的风险较大发生;北部大同、朔州地区处于低风险区,发生暴雨灾害的风险较小。实时开展暴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有助于完善当地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评估模型,为地方政府制定防灾减灾措施提供依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子荣  
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运用统计数据,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等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提出了改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丹  高峰  
分析美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情报服务研究概况,深入剖析美国医学图书馆、墨西哥湾公共图书馆等图书情报机构开展灾害应急情报服务的几个案例,最后总结得出对我国开展关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情报服务和研究工作的5点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敏   曹蕾   杨学亮   张云路  
[目的]以北京市房山区佛子庄乡为研究区域,构建应对暴雨灾害的乡村生态空间韧性网络,并提出具体的生态空间要素优化策略,以期降低暴雨灾害及其带来的潜在生态威胁对于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力。[方法]文章从水安全、地质灾害、生物保护3大方面,基于GIS水文分析、水量平衡计算及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应用,通过空间叠加分析建立了综合生态安全格局。综合考虑前期现状单一要素安全格局及综合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上,建立生态空间韧性网络,并针对生态空间要素提出具体优化措施。[结果]佛子庄乡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高、中、低安全3大区域分别约占52%、40%、8%,基于各大生态安全格局并结合各现状生态要素分布形成由“一带、多廊、五斑块、多节点”组成的乡村生态空间韧性网络,并针对重要的乡村生态空间要素(山体、水系、重要湖泊、湿地、农田、林地等)分别提出优化策略,最终构建了“现状情况分析及关键因子识别-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乡村生态空间韧性网络优化”的抵御暴雨灾害的乡村生态空间韧性网络路径。[结论]本研究深入探索了应对暴雨灾害的乡村生态空间韧性网络路径的构建方法,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不仅为乡村地区提供了切实有效的防灾减灾手段,加强了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推动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的发展,更在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保障乡村生态环境及居民生活安全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文金  郝玲  
选用1958~2007年淮河流域16个地面测站50a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利用降水距平百分率和线性趋势法以及Morlet小波分析法,对淮河流域暴雨分布的时空规律和波动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淮河流域暴雨日数呈现3个阶段,1958~1964年和1994~2007年为暴雨日数增长期,1965~1993年为暴雨日数减少期,且大多数年份正负距平约1~2a交替出现,淮河流域暴雨日数在进入21世纪以来明显增加;(2)淮河流域6~8月份暴雨量偏多的年份有13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洪涝也较为频繁,尤其2000年以后雨量明显增加;(3)Morlet小波的时频变化规律研究显示,淮河流域显示出一定的周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继勇  王卓甫  郭光祥  
文章在分析城市暴雨内涝应急决策特点和决策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暴雨内涝动态应急决策方法。将"决策组"在暴雨内涝发生过程中根据阶段结果和所掌握信息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应急方案的整个过程,近似地看作暴雨内涝应急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动态"博弈"过程,分析了"暴雨内涝"和"决策组"分阶段"博弈"的过程,基于贝叶斯法则提出了暴雨内涝应急方案动态生成方法。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说明了所提方法的应用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