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74)
2023(6065)
2022(5261)
2021(5019)
2020(4309)
2019(9635)
2018(9357)
2017(18707)
2016(10243)
2015(11140)
2014(10970)
2013(10657)
2012(9895)
2011(8692)
2010(9098)
2009(8628)
2008(8911)
2007(8236)
2006(7350)
2005(6758)
作者
(26140)
(21452)
(21104)
(20522)
(14118)
(10109)
(9902)
(8255)
(8247)
(8131)
(7233)
(7162)
(7023)
(6816)
(6748)
(6739)
(6517)
(6314)
(6243)
(6208)
(5253)
(5205)
(5063)
(5026)
(4988)
(4853)
(4788)
(4704)
(4213)
(4143)
学科
管理(37124)
(34827)
(32695)
经济(32651)
(28056)
企业(28056)
(21540)
(13661)
财务(13647)
财务管理(13606)
方法(13223)
企业财务(13026)
中国(12674)
数学(11733)
数学方法(11567)
(10909)
(10876)
保险(10818)
(10290)
银行(10290)
(10146)
(9560)
(8936)
(8311)
金融(8311)
(8076)
国家(7833)
(7710)
贸易(7706)
(7557)
机构
学院(132787)
大学(130490)
(56847)
经济(55527)
管理(53428)
理学(44121)
理学院(43742)
管理学(43226)
管理学院(42941)
研究(42210)
中国(39885)
(37595)
(26674)
财经(26508)
(23960)
(22033)
科学(21477)
中心(21399)
(20427)
财经大学(19512)
北京(17440)
(17427)
研究所(17386)
经济学(17215)
(15915)
(15902)
(15727)
经济学院(15465)
(15464)
金融(15426)
基金
项目(78084)
研究(61891)
科学(61796)
基金(56750)
(46885)
国家(46455)
科学基金(40910)
社会(39142)
社会科(37127)
社会科学(37120)
(29675)
基金项目(28668)
教育(28072)
编号(26124)
自然(25115)
资助(24685)
(24615)
自然科(24519)
自然科学(24512)
自然科学基金(24096)
成果(23180)
(18082)
课题(18012)
(17867)
重点(16894)
项目编号(16731)
(16349)
教育部(16137)
(15967)
人文(15911)
期刊
(66875)
经济(66875)
研究(48485)
(33182)
中国(28478)
(25180)
金融(25180)
管理(20255)
(14350)
科学(13163)
财经(13109)
学报(12935)
教育(12762)
(10934)
经济研究(10900)
大学(10858)
技术(10699)
学学(10239)
业经(9765)
财会(9418)
会计(9320)
农业(9199)
(8257)
问题(7694)
(7498)
理论(7452)
国际(7062)
实践(6734)
(6734)
通讯(6268)
共检索到221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洪涛  原毅军  朱炎  
文章在对国内外现有的平台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地方政府平台负债时地方经济造成的隐性债务风险,提出了搭建平台监管框架、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程度、向经营性公司模式过渡、采用基于信用的市场借贷方式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田祥宇  张宏业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地方政府在各项建设中的资金缺口问题逐渐凸显。为解决这一问题,不少地方政府成立了投融资平台,依托这些平台筹集到大量的资金,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但与此同时,地方政府投融资的债务规模开始急剧扩张。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的问题作为债务主体,偿债高峰已经到来。地方政府的负债总额急剧飙升,从2008年到2013年短短的5年间,地方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袁鲲  费婷  
分析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运作中存在的法律支持风险、约束机制缺失等主要问题,探讨了地方政府债务支出迅速扩大而收入增长难以持续等债务风险的内在形成机理。认为建立地方政府事权财权匹配的公共预算制度是治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根本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妍  黄志龙  
当前,我国地方债务总体规模不大,但偿债压力的区域差异较大。银行信贷是地方债务主要资金来源,一旦地方债务出现违约,违约地区中小金融机构受冲击最大,城投债在2015—2021年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文章认为,我国地方债务面临三大风险:一是地方政府的或有负债风险规模较大,风险难以监控;二是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使用缺乏监督和约束机制;三是地方融资平台规范不足。文章建议从以下四方面管控地方债务风险:一是从法理上明确地方政府债务的举债主体,分割地方政府和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责任,妥善处理存量债务;二是对全国地方债务实行上限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格菘  
地方政府债务高企与土地价格泡沫构成了风险循环,在这个风险循环中,最关键的两个环节是"稀缺性土地减少与隐性债务显性化"与"融资需求刚性"。偿债高峰伴随房地产需求下滑、流动性趋紧导致的市场融资利率上升、土地市场制度改革导致的定价权转移等因素都对这个风险循环构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地方政府债务与土地价格泡沫的风险循环无法长期持续,"稀缺性土地减少与隐性债务显性化""融资需求刚性"将导致地方政府负债率不断提升、土地价格刚性不断强化甚至"泡沫化"。当面临偿债高峰叠加房地产需求下滑、市场融资利率上升、土地市场制度改革导致定价权转移等冲击时,应恰当应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安国俊  
从长期来看,借鉴国际经验,允许地方政府发行更容易监管、更为规范的地方政府债券,将隐性债务显性化,是化解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的必然选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顾建光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呈现上升、积累和扩大的趋势,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成为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因素,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本文就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构成特征以及形成的渠道进行了深刻全面地分析,指出了地方政府债务产生的制度性根源。在此基础上,比较全面地提出了消除地方政府债务、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1)在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素透明化的基础上分别予以处理;(2)采取前瞻性地方政府债务控制;(3)具体明确地方政府债务责任;(4)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5)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换和机构精简;(6)试行地方政府“举债权”制度。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桂鹏  
为弥补地方财政资金缺口、扩大地方政府安排配套资金和投资能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家今年开始发行2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这些债券虽然由财政部代理发行,但地方政府作为实际债务人,最终要承担还本付息责任,及时向财政部上缴债券本息、发行费。而现实情况是,分税制改革后地方财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昊  迟国泰  路军伟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风险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生成机理,而且有关预警信息取得困难,"财政危机"的表现模糊,这些问题给有效预警带来困难。不仅如此,现有的预警研究在预警理论和预警方法上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试图根据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特殊性以及现有预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预警对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毕英杰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剧膨胀,已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和事业发展的消极因素。目前,地方政府性债务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地方财政和政府性债务管理还不够严格和规范,尤其是地方政府性债务形成时间长,总体规模大,历史遗留债务负担仍比较重。具体而言:一是举债决策不透明,部分举债未经过人大会同意,资金来源及使用方向未公开化,决策风险较大;二是债务实时运行体制不健全、不统一,债务的规划管理、预算管理、使用管理和风险监管未得到有效落实,且归口不同单位,未建立工作协调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康  刘微  张立承  石英华  孙洁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磊  
随着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日趋严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在近年来仍处于上升趋势中,隐性债务规模有所下降,但显性债务增加的规模仍有所不足。在"堵后门"的同时,适当多放开些"前门"是很有必要的。显性债务主要以地方政府债券为主,目前仍存在流动性、定价机制和监管框架等方面的问题。我们认为解决地方债的关键在于优化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并建立法规框架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积极管理。日本与中国在法律框架和金融体系上有着诸多相似性,其治理地方债务的经验值得借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呼显岗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局部已经显现,未来潜在的风险很大,如不积极防范和化解,向中央政府转嫁,将会严重威胁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特点和成因,并提出防范化解的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尹映雪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风险点,如果这种风险处理不好,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文章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及成因,并为我国经济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如何应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达州市分行课题组  王印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政府开始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各地方政府相继投入巨资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其实际投资规模超过4万亿。但在目前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匹配,财政收支存在较大缺口,为推动此项政策落地,地方政府绕过《预算法》相关规定,间接通过其他渠道进行融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日益庞大,面临一定偿还压力。鉴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紧迫性,研究并提出解决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方案变得越来越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