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61)
- 2023(8588)
- 2022(7138)
- 2021(6770)
- 2020(5612)
- 2019(12830)
- 2018(12243)
- 2017(23826)
- 2016(12776)
- 2015(14144)
- 2014(13832)
- 2013(13979)
- 2012(13490)
- 2011(12559)
- 2010(12406)
- 2009(11626)
- 2008(11512)
- 2007(10442)
- 2006(9216)
- 2005(8546)
- 学科
- 济(67139)
- 经济(67088)
- 管理(33853)
- 业(29996)
- 方法(24943)
- 企(23571)
- 企业(23571)
- 数学(21699)
- 数学方法(21603)
- 中国(20484)
- 地方(16906)
- 农(15296)
- 财(14762)
- 业经(13523)
- 贸(12895)
- 贸易(12889)
- 易(12541)
- 制(12418)
- 学(12070)
- 产业(10716)
- 地方经济(10635)
- 融(10045)
- 金融(10043)
- 农业(9892)
- 体(9529)
- 银(9500)
- 银行(9492)
- 行(9264)
- 环境(9263)
- 出(9015)
- 机构
- 大学(194681)
- 学院(191150)
- 济(93892)
- 经济(92532)
- 研究(74039)
- 管理(69862)
- 理学(59731)
- 理学院(58979)
- 管理学(58349)
- 管理学院(57963)
- 中国(56294)
- 财(42645)
- 京(41774)
- 科学(41129)
- 所(36981)
- 财经(33753)
- 研究所(33484)
- 经济学(31887)
- 中心(31255)
- 经(30860)
- 经济学院(28733)
- 北京(27091)
- 江(27030)
- 范(27030)
- 师范(26857)
- 院(26319)
- 农(25156)
- 财经大学(25121)
- 科学院(22440)
- 业大(22051)
- 基金
- 项目(124013)
- 科学(100331)
- 研究(93954)
- 基金(93471)
- 家(80939)
- 国家(80385)
- 科学基金(68670)
- 社会(64841)
- 社会科(61868)
- 社会科学(61858)
- 基金项目(48351)
- 省(44819)
- 教育(41480)
- 自然(39867)
- 自然科(38929)
- 自然科学(38921)
- 划(38820)
- 自然科学基金(38280)
- 资助(37972)
- 编号(35260)
- 成果(30073)
- 部(29613)
- 发(29445)
- 国家社会(28912)
- 重点(28883)
- 中国(26835)
- 教育部(25818)
- 创(25679)
- 课题(25278)
- 发展(24894)
共检索到2938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莹 王磊
产能过剩的又一种表现为重复建设,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通过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博弈分析,证明在当前政绩考核机制下地方政府形成了趋同的干预行为。通过实证检验证明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在弱化,经济全球化和地方政府干预则显著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为了解决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化解产能过剩,需要建立一种长效机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燕武 王俊海
首先利用一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理论框架,揭示地方政府行为与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之间的关系,认为在单一的中央政府依托相对绩效考核的晋升激励假设下,不同类型的地方政府会采取模仿战略来最大化自身利益,进而导致地区产业结构趋同。而放松假设后,地方政府的行为将出现分化。接下来,本文根据1999—2007年中国省际间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变动情况,对理论推导的结论进行实证检验,并得出:近年来导致我国产业结构趋同的关键因素并非地区间相对绩效竞争的结果,而是由GDP增长率等绝对绩效指标带来的晋升激励扭曲。此外,地方政府追求财政收益控制权的行为,将有利于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江世银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是在计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逐步引进了市场机制 ,同时也强化了地方保护主义和地区利益驱动 ,从而产生了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会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消极影响 ,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本文从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形成的历史、演变态势、趋同的危害和深刻的复杂原因等方面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区域产业结构形成 趋同 形成原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根紧 陈健生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本文从产业结构趋同的内涵、测度、形成原因以及合意性与非合意性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区域产业结构 趋同 原因分析 综述与展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立国 王磊
本文在传统SCP分析范式的基础上,引入制度因素,建立SSCP分析范式,并运用产业地区分布差异因素代替传统的市场集中度,分析国有产权和私营产权进入对行业绩效水平的影响。化解当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提高行业绩效,需要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同时逐步减少国有产权在竞争性行业的比重,创建公平的竞争环境,分离政府的行政职能、监管职能、经营职能,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文甫 明娟 岳超云
产能过剩是本届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经济问题之一,而产能过剩现象具有非周期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这与地方政府的干预行为有密切关系。鉴于此,本文试图从财政视角,借鉴Bernanke等(1999)和Fernández-Villaverde(2010)的分析框架,引入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两种不同规模的企业,尝试构建一个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来探讨中国非周期性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模拟分析发现,为了追求GDP和税收的最大化,地方政府干预(如政府购买和政府补贴)进一步加强,并向大企业、重点企业倾斜,但在促使其产量增加的同时,也出现了投资过度,从而导致了非周期性的产能过剩。为此,要破解产能过剩难题,有必要设计出有效的约...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立国 鞠蕾
在理论推导三者关系的基础之上,以2005~2008年中国制造业26个行业上市公司和行业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地方政府干预对产能过剩影响过程中企业过度投资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不当干预可以引发企业过度投资,进而造成产能过剩问题;地方政府不当干预造成的企业内部成本外部化、国有企业低成本扩张等都是造成我国体制性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抑制产能过剩,要抓住其主要矛盾和根源,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孙国锋 赵敏 王渊 唐丹丹
分析地方政府干预造成产能过剩的传输机制,从供给端和需求端两个维度,测算我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02—2015年的产能利用率水平,并利用地理距离矩阵、经济距离矩阵和引力模型矩阵下的SDM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地方政府干预行为对产能过剩产生的空间外溢效应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干预不仅抑制本地区产能利用率的发展,还阻碍邻近地区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加重产能过剩程度。其中,税收竞争和环境纵容程度对周边地区产能过剩的影响大于对本地区产能过剩的影响,表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模仿、跟风甚至攀比现象,最终,其干预行为通过空间外溢效应加重邻近地区产能过剩程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明勇 肖宏伟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在地方政府主导下,通过地方投融资形成区域产业集聚区从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针对产业集聚区该地方投融资项目中政府角色的定位,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地方投融资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并拟从项目实施前和项目实施中对政府角色进行制度构建。在项目实施前:呼吁建立地方所有权制度,构建专门机构处理产业区事权与财权问题;分开产业集聚区行政、经济管理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实现平台公司调控经济的目的;建立科学、系统化的规划制度,预防规划滞后导致的结构失衡和经济损失等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善平台公司的治理机制、实现地方政府引导经济发展及结构调整的角色;建立房地产"价格倒逼"机制,拓展融资创新...
关键词:
资源配置 产业集聚 地方投融资 政府角色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岳峰 蒋满元
本文从对产业结构问题的一般分析入手 ,着重论证了“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存在的原因以及存在的合理性与消极面 ,然后再以此为切入点 ,深刻分析了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战略对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荣国 陈君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 ,是指各区域产业活动中 ,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包括区域内构成该体系的各子系 (即各部门 )的构成形式、比例以及各子系间所处地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趋于相同。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有特指 ,主要是指各地区工业结构变化中存在的趋同现象 ,并非指地区三次产业结构趋同 ,也不是指地区工农业结构或轻重工业结构的趋同。本文探讨的主要是由于地方利益、宏观调控不力等非市场原因形成的、抵消了宏观效益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
关键词:
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杜培林 赵炳新
本文分别从产业一体化、诸侯经济为特征的区域"均衡与非均衡增长"两种发展模式视角,以中国内地30个省域(西藏除外)2002-2007年中国地区42部门投入产出表为数据基础,构建多省域的产业网络模型,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技术上的K-cores网络解构方法,分析了我国省域产趋同演变及其空间格局与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区域产业一体化视野下存在着省域产业趋同演化的空间差异性,东部地区的长三角、京津唐经济圈,中部地区的长江中游经济圈和西部成渝经济区超越了早期的产业趋同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产业互补与错位发展,其他区域一体化演变效果表现并不突出;而强调本省域的局部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诸侯经济发展模式,使得众多不临接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杜芳
一个地区在开发中想要获得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关键是要拥有合理的产业结构。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些地区间出现了产业结构趋同的问题,可能导致同一产业间的恶性竞争、重复建设以及资源的浪费,这时,就应当分析区域间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针对原因探求合理的优化区域间产业结构的方案,通过地区间产业的整合以达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子豪 毛军
基于中国2000—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状况的"生态效率"衡量区域绿色发展,运用Dagum基尼系数测算中国区域绿色发展的地区差异,利用空间面板联立方程估计,本文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地方政府税收竞争、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区域绿色发展的影响机制和效果。研究发现,(1)研究期内中国省域绿色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但区域绿色发展空间分布差距有所扩大。(2)本地政府税收竞争、产业结构的工业化将直接对本地绿色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邻近地区的税收竞争、工业化发展也将通过"逐底竞争"的负向激励抑制本地绿色发展。由此可见,规范地方政府税收竞争行为、合理引导地方产业结构有效升级,对新时代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地区之间绿色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马正兵
区域金融作为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通过聚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而影响区域经济成长及其差异演变。中国各省、区、市金融结构趋同与分化现象并存,区域金融发展呈非均衡格局,但这一格局不同于传统的沿海与内地或东、中、西部之区划,区域金融成长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并不是平行一致的。相当多省、区、市的金融结构主要体现为银行、保险业的主导地位,资本市场不发达;同时,金融开放在省区市的差异总体较小。因此,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统筹金融开放,充分发挥金融发展在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构成了今后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重点。
关键词:
区域金融 金融结构 对应分析 统筹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