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88)
- 2023(7955)
- 2022(6362)
- 2021(5740)
- 2020(5099)
- 2019(11350)
- 2018(11043)
- 2017(22015)
- 2016(11895)
- 2015(12874)
- 2014(12545)
- 2013(12541)
- 2012(11459)
- 2011(9757)
- 2010(10023)
- 2009(9630)
- 2008(9892)
- 2007(9063)
- 2006(7970)
- 2005(7634)
- 学科
- 业(73048)
- 企(69985)
- 企业(69985)
- 济(59022)
- 经济(58958)
- 管理(56094)
- 财(26138)
- 方法(25823)
- 业经(25152)
- 农(19685)
- 务(19189)
- 财务(19184)
- 财务管理(19164)
- 数学(18369)
- 数学方法(18287)
- 企业财务(18240)
- 农业(15213)
- 技术(15092)
- 制(13326)
- 策(12792)
- 中国(12558)
- 划(12539)
- 企业经济(12110)
- 体(11359)
- 和(11250)
- 经营(11126)
- 理论(10812)
- 体制(10377)
- 技术管理(10354)
- 地方(9486)
- 机构
- 学院(174483)
- 大学(167526)
- 济(81364)
- 经济(80190)
- 管理(75736)
- 理学(65195)
- 理学院(64682)
- 管理学(64132)
- 管理学院(63800)
- 研究(50047)
- 中国(42181)
- 财(41590)
- 京(33572)
- 财经(32250)
- 经(29324)
- 科学(26794)
- 江(26790)
- 农(26324)
- 经济学(25319)
- 所(24197)
- 财经大学(23715)
- 经济学院(23056)
- 商学(22878)
- 商学院(22690)
- 中心(22655)
- 业大(22079)
- 研究所(21272)
- 州(20753)
- 北京(20675)
- 经济管理(20649)
- 基金
- 项目(109995)
- 科学(90086)
- 基金(83204)
- 研究(83012)
- 家(69937)
- 国家(69288)
- 科学基金(62878)
- 社会(57053)
- 社会科(54335)
- 社会科学(54321)
- 基金项目(44190)
- 省(43793)
- 自然(39052)
- 自然科(38208)
- 自然科学(38200)
- 自然科学基金(37610)
- 教育(36712)
- 划(34332)
- 资助(33616)
- 编号(31880)
- 业(29868)
- 创(26819)
- 部(25043)
- 成果(24458)
- 国家社会(24189)
- 创新(24075)
- 重点(23976)
- 发(23815)
- 制(23480)
- 人文(22542)
共检索到259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钱水土 王芯瑞
近年来,资本结构研究领域的明显趋势是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深入探讨。各区域制度环境差异是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而地方政府干预是影响企业资本结构调整最基本的制度因素。僵尸企业作为地方政府干预金融市场信贷配给的副产品,负债率显著高于正常企业并居高不下。文章旨在研究地方政府干预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并探讨僵尸企业对这一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干预通过增加债务的方式加快了企业向上的资本结构调整速度,且对国有企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僵尸企业的“融资成本转嫁效应”抑制了地方政府干预对资本结构向上调整的促进作用,且对非国有企业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应加强地方政府对经济的有效调控,加快对僵尸企业的清理,切实优化企业的融资环境,实现资本结构的优化调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文甫 明娟 岳超云
产能过剩是本届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经济问题之一,而产能过剩现象具有非周期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这与地方政府的干预行为有密切关系。鉴于此,本文试图从财政视角,借鉴Bernanke等(1999)和Fernández-Villaverde(2010)的分析框架,引入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两种不同规模的企业,尝试构建一个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来探讨中国非周期性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模拟分析发现,为了追求GDP和税收的最大化,地方政府干预(如政府购买和政府补贴)进一步加强,并向大企业、重点企业倾斜,但在促使其产量增加的同时,也出现了投资过度,从而导致了非周期性的产能过剩。为此,要破解产能过剩难题,有必要设计出有效的约...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立国 鞠蕾
在理论推导三者关系的基础之上,以2005~2008年中国制造业26个行业上市公司和行业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地方政府干预对产能过剩影响过程中企业过度投资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不当干预可以引发企业过度投资,进而造成产能过剩问题;地方政府不当干预造成的企业内部成本外部化、国有企业低成本扩张等都是造成我国体制性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抑制产能过剩,要抓住其主要矛盾和根源,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石桂峰
文章以我国上市公司1999-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了我国企业当年新增投资是否会受到同地区不同行业企业平均新增投资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地方政府干预是否会增强上述的企业投资同伴效应。研究发现,同地区不同行业企业间投资的同伴效应是存在的,即企业当年新增投资会随同地区不同行业企业平均新增投资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在地方政府干预较强的地区,在省委书记离任前三年,在每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两年,上述同伴效应更加显著。文章为地方政府干预影响所在地区企业投资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关键词:
企业投资 同伴效应 地方政府干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磊
近年来,过度投资问题引起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密切关注。企业过度投资行为有多方面原因,如委托代理问题、信息不对称以及政府干预,在中国转型经济的特殊背景下,政府干预是导致企业过度投资的重要因素。文章在对过度投资界定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地方政府干预企业投资的动机和能力、过度投资的经济后果,最后提出相关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
政府干预 过度投资 经济后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章卫东 赵琪
本文从公共治理目标视角出发,对地方政府干预下国有企业过度投资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地方经济增长和财政赤字规模对当地国有企业过度投资皆有显著影响。更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地区城镇化率越低,当地国有企业过度投资问题越严重,两者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从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两方面着手,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措施。
关键词:
地方政府干预 过度投资 公共治理目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卉
本文选取2010年至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地方政府换届对僵尸企业捐赠行为的影响以及僵尸企业捐赠行为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换届后,僵尸企业的捐赠倾向和捐赠规模均有增加,且这种增加的可能性高于非僵尸企业。相对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以及国有僵尸企业,地方政府换届对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以及民营僵尸企业捐赠行为的影响更大。企业慈善捐赠为其带来了更多的政府补助,且相对于非僵尸企业,这种作用对于僵尸企业更为明显。僵尸企业在地方政府换届年度的捐赠规模增加越多,则获得的政府补助增加越多。结果说明,僵尸企业的捐赠行为是其与地方政府的利益交换而承担的政策性负担,而这种政策性负担正是僵尸企业产生和存续的原因。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自愿 许若琪
以2008—2014年发生异地并购事件的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地方政府基于经济、政治和社会管理三方面诉求,如何干预企业的人事结构安排以及如何主导政企关系的动态调整,并综合考虑企业异地并购行为对三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经济和政治诉求是政府干预企业内部人结构安排的主要动机,企业可通过异地并购有效避免官员基于个人政治晋升动机与企业内部同源代理人建立政治联系;(2)"官员型"高管比例越大,政企关系越为密切;当面临较小的政治晋升压力时,政府会放宽对企业的收益分配权,疏远与企业直接的政企关系,且这种调整不会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自愿 许若琪
以2008—2014年发生异地并购事件的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地方政府基于经济、政治和社会管理三方面诉求,如何干预企业的人事结构安排以及如何主导政企关系的动态调整,并综合考虑企业异地并购行为对三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经济和政治诉求是政府干预企业内部人结构安排的主要动机,企业可通过异地并购有效避免官员基于个人政治晋升动机与企业内部同源代理人建立政治联系;(2)"官员型"高管比例越大,政企关系越为密切;当面临较小的政治晋升压力时,政府会放宽对企业的收益分配权,疏远与企业直接的政企关系,且这种调整不会受企业异地并购行为的影响,但会选择通过安插"官员型"高管,达到掌控企业的目的;(3)"官员型"高管是拉近政府与企业关系的桥梁,但此种密切的政企关系会损害企业经营效率;企业可以通过异地并购方式,逃避政府掠夺,规避政企关系给企业带来的抑制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博 张耀宇 冯淑怡
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深入剖析地方政府土地出让干预对微观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土地价格扭曲为切入点,揭示地方政府土地出让干预对工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机理,并使用2007—2014年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干预工业用地出让会造成土地要素价格的负向扭曲,进而导致工业企业生产率下降。分行业的异质性检验表明,相对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这种负向传导影响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更为显著。对此,本文建议应继续深化土地要素市场配置、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等相关改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火根 滕玉华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激励政策和相关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人口的压力,资源的短缺,环境的胁迫,生态的危机,这一系列的世界性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乃至世界急需考虑并解决的问题。为了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激励政策和相关措施,但由于外部性和公共产品属性等因素的存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市场失灵。为了探求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本文利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进一步考虑财政补贴、税收、罚金等系数对企业支付函效的影响,在更为一般的条件下分别建立政
关键词:
环境治理 地方政府 博弈均衡 环境污染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劲松 邱静
由于市场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对经济活动干预广泛存在,地方政府干预会影响企业融资能力。本文以2008年至2010年A股上市中小企业为样本,分析了东部或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干预、企业业绩与企业外源融资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干预会影响中小企业融资能力,但企业业绩会弱化这种影响。
关键词:
政府干预 融资能力 企业业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萍 王宇露 黄明
新兴市场国家企业的海外并购受到金融制度和资源的双重影响。文章揭示了金融市场化这一金融制度环境的重要变量如何影响企业的资源获取,进而对海外并购意愿、频率和规模的影响机理。并从中央-地方两级政府博弈的视角,揭示了地方政府干预对海外并购行为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母国金融市场化的程度越高,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意愿越强烈,频率越高,并且并购的规模越大;地方政府干预的程度越低,母国金融市场化对企业海外并购行为的促进作用越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江三良
引起我国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差距产生的根源究竟是什么?该文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业绩差异的成因分析入手,认为人力资本及其构成的差异是引起区域差异的关键原因,而企业家人力资本承载者是否采取创业行为,将静态的人力资本禀赋转化为实际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又是其中的关键。通过对地方政府多重目标的分析,用一个由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利益集团、民营企业利益集团三方面参与人参与的地方政府效用函数及其求解,得出若干结论,指出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与地方政府是否对国有和民营两类企业采取差别政策、地方政府税收偏好之间有着密切关系,而政府效用取决于资本对地方经济的产出贡献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玥 张涵萌 马文杰
地方政府债务是我国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引导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合理的政府债务治理模式对于微观企业正常经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借助2015年施行的新《预算法》这一外生政策冲击,通过强度双重差分法检验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改革对企业人力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改革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提升企业风险承担能力,进而推动企业人力资本升级,表现为高技能劳动者占比上升;进一步研究发现,该优化作用在议价能力较低、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样本企业中更为突出,人力资本得以优化升级的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均得到明显提升。本文研究不仅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微观证据支持,还为如何以“有为政府”方式推动企业人力资本升级提供了经验借鉴和政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