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76)
- 2023(13292)
- 2022(11702)
- 2021(11090)
- 2020(9276)
- 2019(21378)
- 2018(21344)
- 2017(41667)
- 2016(22912)
- 2015(25539)
- 2014(25572)
- 2013(25028)
- 2012(22861)
- 2011(20583)
- 2010(20596)
- 2009(19010)
- 2008(18608)
- 2007(16276)
- 2006(14199)
- 2005(12711)
- 学科
- 济(84309)
- 经济(84166)
- 管理(71751)
- 业(64078)
- 企(55233)
- 企业(55233)
- 方法(38464)
- 数学(32986)
- 数学方法(32603)
- 财(28592)
- 中国(22257)
- 农(21977)
- 制(21223)
- 业经(19795)
- 学(17984)
- 务(17098)
- 财务(17026)
- 财务管理(16985)
- 地方(16927)
- 企业财务(16217)
- 银(15228)
- 银行(15188)
- 贸(14626)
- 贸易(14618)
- 融(14576)
- 金融(14573)
- 理论(14536)
- 农业(14445)
- 行(14384)
- 体(14340)
- 机构
- 大学(318725)
- 学院(315036)
- 管理(127009)
- 济(124532)
- 经济(121720)
- 理学(109937)
- 理学院(108734)
- 管理学(107047)
- 管理学院(106455)
- 研究(103920)
- 中国(79113)
- 京(67403)
- 财(63285)
- 科学(62516)
- 所(51306)
- 财经(49312)
- 中心(47485)
- 农(46734)
- 研究所(46293)
- 江(45559)
- 经(44821)
- 业大(44754)
- 北京(42729)
- 范(41164)
- 师范(40814)
- 院(37971)
- 经济学(37496)
- 州(36961)
- 财经大学(36904)
- 农业(36222)
- 基金
- 项目(215865)
- 科学(170161)
- 研究(160881)
- 基金(157282)
- 家(135751)
- 国家(134641)
- 科学基金(116205)
- 社会(101335)
- 社会科(95997)
- 社会科学(95976)
- 基金项目(83850)
- 省(83055)
- 自然(74715)
- 教育(73675)
- 自然科(72904)
- 自然科学(72890)
- 自然科学基金(71602)
- 划(70105)
- 编号(65781)
- 资助(64426)
- 成果(54873)
- 部(48480)
- 重点(47809)
- 创(45020)
- 课题(44989)
- 发(44963)
- 制(43301)
- 教育部(42083)
- 创新(42018)
- 国家社会(41416)
- 期刊
- 济(136099)
- 经济(136099)
- 研究(96343)
- 中国(60469)
- 财(49560)
- 学报(47477)
- 管理(46739)
- 科学(43649)
- 农(42871)
- 大学(36678)
- 教育(36251)
- 学学(34344)
- 融(31028)
- 金融(31028)
- 农业(29545)
- 技术(25700)
- 财经(24336)
- 业经(21044)
- 经济研究(20928)
- 经(20563)
- 问题(17533)
- 图书(16701)
- 理论(16531)
- 实践(15152)
- 践(15152)
- 业(15043)
- 科技(15027)
- 现代(14429)
- 技术经济(14095)
- 版(13971)
共检索到463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林力
印度市政债市场信用评级制度的日趋完善对规范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促进本国市场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印度市政债信用评级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评级机构独立性受到质疑、专业的市政债违约统计与监测数据库亟待建立、信用评级信息可访问性交流平台使用效率低以及缺乏针对性信息披露要求等,在一定程度上仍影响着该市场的健康发展。印度的实践经验在规范发展我国市政债市场方面给予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印度 地方政府 市政债券 信用评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应明
2015年,新《预算法修正案》正式实施,意味着地方政府债券将成为地方政府唯一的融资模式。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作为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体系建设亟需完善。本文对体制不同的经济体——美、日、印三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体系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借此为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体系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信用评级 国际经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世君
美国地方政府债务重整制度,又称地方政府破产制度,其本质是在保留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基础上,进行债务清偿和财政再建的破产重整法律程序,目的在于保护地方政府及其债权人,稳定社会经济秩序。中国可以借鉴国外地方政府债务重整的法律制度,构筑我国处理地方债务危机的法治化途径。应当从理念、规则、体制三个层面入手研究解决相应的制度设计。
关键词:
政府 债务 重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高明
地方政府是一类特殊的信用评级对象。本文以国际经验为鉴,对地方政府信用评级方法及评级结果质量检验方法进行总结和梳理,并就完善我国地方政府信用评级机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评级机构一般基于地方经济状况、地方财政状况、地方政府债务、地方政府管理与治理效率、主权因素与体制框架五个方面评价要素,对地方政府信用级别进行评定。信用评级结果的质量可从准确性和稳定性两个方面进行检验。评级对象的实际违约风险与评级结果相符程度越高、观察期内评级对象信用级别发生变化的概率越小,信用评级结果的质量也就越高。为了完善我国地方政府信用评级机制,要推动评级机构积累、完善信用评级数据库,提升评级透明度,探索可操作性较强的评级质量检验方法,规范评级行业发展,引导评级机构以投资者服务为核心、不断提高评级质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国绪
2014年4月份先后发布的《2014年财政预算报告》及《预算法草案》三审稿,最终赋予了地方政府适度发债的权限,地方政府债券即将推出。报告指出,将建立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制度,作为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防火墙。对此各方赋予各种期待,希望通过该制度实现两方面目标:第一,服务于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发债的限额控制与考核问责;第二,服务于市场对于地方政府债券的风险识别与价格确定。本文分析了我国推出地方政府债券可能面对的困境以及现行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制定明确的地方政府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两套并行的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制度、逐步实现融资平台与隐性担保的退出以及改变市场主体级别竞争的成本与收益等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信用评级 隐性担保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马骏
地方政府债务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本文认为,引入市政债券市场和配套改革可以硬化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长期来看,地方债应该逐步取代当前政府融资平台中的贷款、信托等较不透明的融资方式,成为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来源,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地方政府财政透明度,还可降低地方政府融资的期限错配风险,避免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体系,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财政预算 市政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廖乾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在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大背景下,各地政府为稳定和刺激经济增长,通过地方融资平台等渠道积累了大量债务,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剧膨胀,为宏观经济健康运行埋下了风险隐患。近年来,我国虽然打开了地方债发行的"正门",开展了大规模地方债置换,并在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尚未建立一套完备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本文通过梳理典型市场经济国家在地方债管理方面的成熟做法和经验,为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廖乾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在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大背景下,各地政府为稳定和刺激经济增长,通过地方融资平台等渠道积累了大量债务,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剧膨胀,为宏观经济健康运行埋下了风险隐患。近年来,我国虽然打开了地方债发行的"正门",开展了大规模地方债置换,并在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尚未建立一套完备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本文通过梳理典型市场经济国家在地方债管理方面的成熟做法和经验,为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邓淑莲 彭军
债务风险控制是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核心,也是当前中国地方债务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迄今国际上使用的债务风险控制机制归纳起来有行政控制、市场控制、规则控制和合作协商控制四种。根据国际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地方债务风险控制机制的选择应抛弃行政控制方式,选择规则控制机制,并逐步创造条件,向市场控制机制过渡和转变。
关键词:
地方债务 债务风险 控制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会玲 罗绍明
日本地方政府债券几乎没有违约事件,其风险基本为零。这得益于其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日本地方政府债券风险控制制度包括中央政府的"隐含担保"制度、审查和控制制度以及财务控制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性:典型的行政控制、弱化的市场机制,以及零违约风险下的低经济福利。这给予中国有三大启示。正式制度是控制地方政府债券风险的关键;建立多层次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要顺应财政体制,即地方政府债券风险管理制度应"以民为本"、彻底的财政分权并非地方政府债券风险管理制度的必然基础。
关键词:
“隐含担保”制度 地方政府债券 风险控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帆 宋立义
国外部分国家在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上实践已久,在防范和应对债务风险上积累了较为实用可靠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包括,在前期债务风险控制缓解设置关键财政指标重点约束债务总量规模,辅以中期财政规划、财政透明度等制度约束。在中央层级设置债务监管机构,关注债务规模用途合规和信息真实。风险预警机制和应对措施经实践修正,最终债务处置和救助重点在于有序的债务重组和可持续的财政调整计划。借鉴巴西、美国、日本、阿联酋等国经验,结合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实际,应善用商业化市政保险和偿债准备金制度提升抗风险能力,根据行政层级设置差异化的债务限额,扩大债务监管对象和空间全面监控债务风险,利用多元救助方式化解债务危机,珍视平台债等债务违约经验有效修正债务警戒边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涛
从1994年财政体制改革开始,地方政府在事权扩大时财力却不断收紧,地方政府通过借款或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为地方政府履行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等奠定物质基础,保证地方经济增长和完成地方事务。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各种不规范的渠道广泛举债,尤其是金融危机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剧增,成为焦点问题。在借鉴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巴西等主要发展中国家,以及转型期国家地方政府管理债务的有益经验之后,提出了改善政府间财政关系,实现制度化管理,建立地方财政风险预警机制以防范地方债务风险。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债务风险 经验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许丽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各级地方政府的投资拉动不无关系。但从1994年开始的财政体制改革,地方政府在事权扩大的同时,财力不断收紧,为了保证地方经济增速,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广泛举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剧增,债务风险频现,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日渐成为焦点问题。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地方政府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是债务规模庞大,特别是体制外的隐性、或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尹旭 朱彬
美国、法国、日本是全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时间较早、规模较大的几个国家,不同时期的管理制度也各具特色,都分别在发行监管、政府职责、市场改革等多方面进行了调整。其中,强化政府职责、完善制度体系、注重市场监管、弱化行政化因素等是这些国家地方债制度演变的共同趋势。文章总结、归纳了美、法、日的地方债制度演变的主要情况,分析了他们的改革主要趋势,充分结合近年来我国在地方债管理上的相关举措,重点指出了现阶段我国地方债制度上亟待完善的地方,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债 管理制度 演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尹启华 陈志斌
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结构的异质性特征。通过分析类似"补丁式"制度与规则的演进历程,可以得到五个方面的政策启示:一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的顶层设计,服务于国家治理"善治"目标;二是强化地方政府领导干部问责机制,确立科学的政绩考核导向;三是构建新型的政企关系,探索有效的平台转型改制配套措施;四是理顺财权与事权分配关系,构建协调的财税制度框架;五是加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促进地方政府举债公开透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