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91)
2023(8844)
2022(7478)
2021(6812)
2020(5608)
2019(12649)
2018(12058)
2017(24119)
2016(12977)
2015(14445)
2014(14561)
2013(14545)
2012(13968)
2011(12565)
2010(13153)
2009(12307)
2008(12168)
2007(11002)
2006(10077)
2005(9156)
作者
(35242)
(29532)
(29334)
(28530)
(18977)
(13646)
(13369)
(11344)
(11172)
(10976)
(10165)
(9636)
(9574)
(9529)
(9527)
(9105)
(8701)
(8402)
(8317)
(8134)
(7537)
(7137)
(7093)
(6865)
(6841)
(6747)
(6335)
(6219)
(5924)
(5752)
学科
(79381)
经济(79329)
管理(43105)
(35634)
(28887)
企业(28887)
(27443)
地方(23094)
方法(22130)
数学(19554)
数学方法(19403)
中国(18172)
(17051)
业经(14999)
财政(14963)
地方经济(14827)
(13855)
(13426)
(12390)
产业(11993)
(11272)
财务(11256)
财务管理(11203)
农业(10961)
(10723)
经济学(10707)
企业财务(10696)
(10256)
环境(9752)
(9412)
机构
学院(188835)
大学(184758)
(95920)
经济(94243)
管理(72278)
研究(67731)
理学(60894)
理学院(60294)
管理学(59648)
管理学院(59277)
中国(53028)
(51238)
(37940)
财经(35971)
科学(35638)
(33369)
(32346)
经济学(31237)
(30496)
中心(30406)
研究所(29163)
经济学院(27804)
财经大学(25876)
北京(24182)
(24120)
(24028)
(23223)
(22820)
师范(22716)
(21184)
基金
项目(113099)
科学(90088)
研究(88532)
基金(81908)
(68302)
国家(67751)
社会(59676)
科学基金(58910)
社会科(56823)
社会科学(56811)
(44230)
基金项目(41973)
教育(38579)
编号(35427)
(35402)
资助(33899)
自然(33476)
自然科(32611)
自然科学(32604)
自然科学基金(32010)
成果(29896)
(27215)
(25646)
课题(25291)
国家社会(25056)
重点(25047)
(23759)
发展(23693)
(23366)
(23280)
期刊
(120561)
经济(120561)
研究(66978)
(43406)
中国(41384)
管理(28300)
(22728)
科学(21600)
经济研究(20912)
(20573)
金融(20573)
财经(19366)
学报(19220)
业经(17415)
(16944)
技术(16141)
大学(15937)
学学(15328)
问题(15274)
农业(15078)
教育(14327)
(11744)
技术经济(11511)
世界(10354)
统计(10014)
经济问题(9972)
(9671)
财政(9671)
国际(9647)
经济管理(9377)
共检索到309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沈尤佳  
关于地方政府对非公经济的政策态度,国内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一类观点认为政策对非公经济存在所有制歧视;另一类观点认为包括跨国资本与民间资本在内的非公经济拥有游说地方政府制定和执行对其有利的政策的能力。作者通过经验材料和统计数据研究地方政府对非公经济的财政政策、土地政策与产业政策,评估非公经济的政策环境及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梁帅  
2015年前后,我国财政支出的增速出现较大波动,表现在2014年下半年的大幅收缩以及2015年的逆势扩张并延续到2016年。究其原因,这是在新常态下经济面临增速下行、地方债务风险等问题下财政政策的一个被动调整,包括对地方债务的规范、地方债务置换等措施。财政政策在一年内的反复转向也对经济产生了较大冲击,导致固定资产投资的加速下滑,同时财政收支矛盾加大。针对这些问题,只有通过供给侧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才能缓解财政收支不平衡、地方债务风险,解决财政政策进退两难的困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梁帅  
2015年前后,我国财政支出的增速出现较大波动,表现在2014年下半年的大幅收缩以及2015年的逆势扩张并延续到2016年。究其原因,这是在新常态下经济面临增速下行、地方债务风险等问题下财政政策的一个被动调整,包括对地方债务的规范、地方债务置换等措施。财政政策在一年内的反复转向也对经济产生了较大冲击,导致固定资产投资的加速下滑,同时财政收支矛盾加大。针对这些问题,只有通过供给侧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才能缓解财政收支不平衡、地方债务风险,解决财政政策进退两难的困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蒋震  邢军  
近年来,"土地财政"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之一。"土地财政"推高了房价,助长了房地产投机,引发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对宏观经济稳定埋下了隐患。事实上,当前我国地方政府以经济内容为主的政绩考核机制及其引发的地方政府竞争是引起土地财政的重要原因。在当前分税制条件下,地方政府陷入了巨大困境:一方面,财力面临枯竭的问题;另一方面,其面临不断增长的支出需求。在这种预算约束条件下,"土地财政"便成了地方政府的必然选择。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钱爱民  张晨宇  步丹璐  
本文以2008年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出台的四万亿元刺激计划及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为背景,考察了这一经济刺激计划对政府补助资源分配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对政府补助资源的分配具有显著的影响,与未被支持的行业公司相比,被支持的行业公司获得了更多的政府补助;在国有企业及市场化进程低的地区,被支持的行业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更多。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促进了微观企业投资和宏观经济增长。本文从政府补助的视角为经济刺激计划下地方政府行为如何变化提供了解释,同时也揭示了经济刺激计划下地方政府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内在机理。本文结论对后期经济政策的制定及资源配置具有较强的政策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慧珺   傅春杨   王忏  
本文构建包含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两地区多部门波动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机制在房产需求冲击传导和溢出中扮演的角色。研究表明:单个地区的房产需求冲击首先通过房地产部门传导至该地区财政收入,导致当地公共支出波动。在两级政府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有动机开展对公共支出和人力资本的竞争,因此,另一地区的公共支出也会同向波动,产出、消费等宏观经济变量同步受到影响,冲击带来的影响随之溢出。脉冲响应结果显示:地区间竞争的机制将可以传导和放大整体经济波动。更换居民效用函数形式、在非房地产部门引入工业用地作为生产要素等稳健性检验均不会改变结论。此外,基于现实情况,本文还在模型中引入了劳动力供给时长的内生决策、劳动力的行业间配置、央地税收分成等拓展机制,阐释了拓展机制对模型结果的影响。这一研究将为地区间竞争机制如何影响中国经济波动提供新的视角,也为推动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陶泽良  马晓妍  
经济步入新常态,土地财政赖以存在的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经济下行,楼市成交放缓,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降、土地抵押融资债务不堪重负,土地财政无节制推进加剧了宏观经济风险。鉴于此,地方政府应当理性看待,采取五大转型对策。一是完善现行财税体制,理顺中央地方之间事权财权;二是严格界定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三是完善不动产税制,优化税收结构;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五是健全农村集体土地权能,加快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陶泽良  马晓妍  
经济步入新常态,土地财政赖以存在的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经济下行,楼市成交放缓,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降、土地抵押融资债务不堪重负,土地财政无节制推进加剧了宏观经济风险。鉴于此,地方政府应当理性看待,采取五大转型对策。一是完善现行财税体制,理顺中央地方之间事权财权;二是严格界定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三是完善不动产税制,优化税收结构;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五是健全农村集体土地权能,加快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志安  刘益彤  
与后土地财政阶段相比,在经济步入新常态后,土地财政赖以存在的宏观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结构优化调整需求迫切,楼市成交放缓,土地出让收益大幅下降,再加上预算制度改革,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收支的控制能力逐渐减弱。在这样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应当按照轻重缓急采取五大转型对策。一是重新界定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是新常态下土地财政转型的第一步;二是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的事权财权,这是实现土地财政转型的根本;三是全面构建新型地方政府融资体系,帮助地方政府转变融资渠道;四是建立先租后售保障房制度为土地财政向税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敬艳丽  
文章首先从我国地方政府产业政策不当财政补贴现象出发,分析了正当财政补贴的积极意义和不当财政补贴的表现形式,然后利用“囚徒模型”剖析地方政府在产业扶持中不当财政补贴产生的原因,以及不当财政补贴对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的影响,最后给出地方政府产业政策财政补贴规范的路径和保障措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尚植  
分税制背景下财政分权体制使得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着激烈的财政竞争,其典型特征表现为税负、公共投入支出和公共服务支出三种政策工具之间的策略互动,从而影响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基于1997~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估计交互项系数的符号,结果发现:地方政府的三种政策工具是相辅相成的;交互项的作用也存在着地区的差异;税负、公共服务支出和公共投入支出对经济增长有着不同的边际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鹏  石晓平  曲福田  
中国式分权制度对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地方政府关于财政资源和资本要素的争夺,促使其实施土地出让策略和土地引资策略,以获取与土地有关的收入。本文基于地方政府竞争视角,构建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策略选择的理论框架,分析认为不同的土地财政策略面临不同的激励机制,而且由于地方政府竞争策略的互动行为,可能会导致地方政府之间的土地财政策略呈现空间模仿效应或者替代效应。本文选取1999-2007年31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应用空间计量模型,分别考察了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策略和土地引资策略面临的主要激励及其空间效应,结果表明: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收支约束是其实施土地出让策略的主要激励,而地方政府之间的资本竞...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群  李永乐  
中国地方政府倾向于选择土地财政的一个根源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权和事权的不匹配。在中国式的财政分权体制(纵向竞争)和地方竞争体制(横向竞争)双重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个解释地方政府选择土地财政的理论框架,认为两者共同激励了地方政府实施土地财政策略。通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paneldata)的实证检验,本文发现,中国式的分权体制激励了地方政府用"扭曲之手"来攫取预算外财政收益,地方竞争体制进一步驱动了地方政府采取积极的土地财政策略。研究结果还表明,财政分权对地方土地财政的影响存在跨地区差异。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金春雨  王伟强  
我国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存在着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地方财政政策呈现出弱可持续性,各地区财政收支关系的断点位置表明我国的分税制改革对地方财政收支关系产生了广泛影响;我国财政收支关系符合"财政同步假说",但不同地区地方财政收支之间的因果关系仍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我国的30个地区中,有13个地区符合"财政同步假说",10个地区与"税收—支出假说"相符,4个地区支持"支出—税收假说",3个地区"机构分离假说"成立。因此,不同区域政府为了保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应针对财政失衡采取差异化策略,以促进财政收支趋于长期均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韦巍  何庆光  
自1994年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和支出方面享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了各地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在全球经济增长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中央和地方财政需要科学、合理分权,逐步构建最优的财政分配格局,打造我国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促进我国经济和谐、稳定、持续增长。一、财政分权的有关理论及综述财政分权,是指中央政府将征税权和支出权向地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