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00)
2023(14187)
2022(12400)
2021(11669)
2020(9796)
2019(22648)
2018(22264)
2017(43343)
2016(23478)
2015(26432)
2014(26036)
2013(25481)
2012(23201)
2011(20611)
2010(20251)
2009(18225)
2008(17284)
2007(14731)
2006(12559)
2005(10499)
作者
(64361)
(53550)
(53033)
(50841)
(34126)
(25580)
(24145)
(21218)
(20470)
(18824)
(18321)
(17870)
(16666)
(16661)
(16606)
(16299)
(15950)
(15939)
(15297)
(15147)
(13005)
(12942)
(12890)
(12273)
(11964)
(11884)
(11675)
(11669)
(10679)
(10533)
学科
(91381)
经济(91283)
管理(69727)
(64227)
(53276)
企业(53276)
方法(45839)
数学(40201)
数学方法(39675)
(25250)
(24894)
中国(22467)
业经(20575)
地方(19746)
(18495)
农业(16887)
(16033)
贸易(16022)
(15564)
理论(15086)
(14977)
技术(14931)
(14831)
财务(14761)
财务管理(14726)
环境(14389)
(14356)
企业财务(13914)
(13430)
(11962)
机构
大学(319615)
学院(318530)
管理(133000)
(127070)
经济(124424)
理学(116932)
理学院(115727)
管理学(113671)
管理学院(113090)
研究(101014)
中国(74731)
(66564)
科学(62968)
(57526)
(49965)
(48695)
业大(48647)
中心(47523)
财经(46633)
(44624)
研究所(44482)
(42787)
北京(41091)
(41060)
师范(40687)
农业(39013)
经济学(38086)
(37434)
(36015)
财经大学(35275)
基金
项目(230623)
科学(182392)
基金(169007)
研究(168528)
(146886)
国家(145723)
科学基金(126769)
社会(106745)
社会科(101259)
社会科学(101234)
基金项目(90383)
(89542)
自然(83236)
自然科(81343)
自然科学(81326)
自然科学基金(79840)
教育(77327)
(75093)
资助(69311)
编号(68515)
成果(53671)
(50989)
重点(50908)
(48417)
(48218)
课题(45856)
创新(44900)
科研(44179)
国家社会(44129)
教育部(44098)
期刊
(129544)
经济(129544)
研究(89004)
中国(56782)
学报(49051)
管理(47472)
科学(45557)
(44229)
(43910)
大学(37985)
学学(35879)
教育(33424)
农业(31305)
技术(28891)
(23034)
金融(23034)
财经(21813)
业经(21712)
经济研究(20548)
(18573)
问题(17018)
图书(16789)
(16387)
理论(15769)
科技(15662)
技术经济(15505)
实践(14610)
(14610)
(14603)
资源(14486)
共检索到445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庞明礼   梁靖柯  
地方政府对安全生产的注意力如何变动?既有研究主要考察安全生产任务的注意力选择问题,对其注意力持续性过程关注较少。基于对T县案例的情境机制分析,文章揭示出地方政府对安全生产的注意力变动呈现“区间调适性波动”规律,且这是由安全生产的“保健型任务”属性决定的。具体而言,地方政府面对着多任务的综合情境,在注意力竞争机制的作用下,为注意力设定上下基准:聚焦于强风险感知的离散情境,在注意力聚焦机制的作用下,促使注意力高位应激调适;置身于常规状态的离散情境,在注意力置换机制的作用下,促使注意力低位趋稳波动。因此,要在承认注意力变动规律客观性的基础上,通过增强注意力分配的稳定性、强化注意力分配的有效性、减少对注意力分配的依赖性来弱化注意力波动的负面影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谯欣怡  颜智倩  
地方政府是"职教20条"贯彻实施的主体。以24份地方政府贯彻"职教20条"的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依据注意力配置理论,运用NVivo12软件,从政策发布时间、政策主题、政策工具三个方面比较地方政府注意力配置差异。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在政策发布时间上具有差异性;在政策主题上,地方政府注意力配置总体上与中央政府保持一致,但在具体政策主题领域上有所侧重;在政策工具上,中央政府使用的政策工具具有非均衡性,表现出对权威工具的偏好,但省际之间部分地方政府与中央趋同,部分地方政府则走向均衡使用。因此,建议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形成政策合力,并不断提高政策制定的创新性,形成省际差异,同时积极鼓励部分地方政府强化政策工具的科学组合。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毅   杜凤龙   徐政  
产业结构升级是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因素,而新质生产力是当前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基于2011—2021年我国七大城市群城市的地方政府年度工作报告,通过文本分析法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政府新质生产力注意力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新质生产力注意力的提升能够显著促进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这种促进作用在特大型及以上城市、中部城市群城市和东部城市群城市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地方政府新质生产力注意力通过提高城市人力资本存量和固定资产投资促进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研究结论一定程度上可为地方政府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许能锐   邹四海   伍中信  
高质量发展阶段,地方政府对环保的注意力不断加强,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发展问题。这与企业ESG表现紧密相关。通过2011—2021年A股企业ESG数据,检验地方政府环保注意力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并分析政府制度的异质性在其中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环保注意力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ESG表现;地方政府环保注意力通过命令控制型制度的强制作用、市场激励型制度的引导作用以及公众参与型制度的监督作用促进企业ESG提升;内控水平高、竞争激励以及处于经济政策稳定期间的企业,地方政府环保注意力对其ESG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地方政府环保注意力对企业ESG表现中E和S两个方面的影响显著,对G方面的影响不大。地方政府环保注意力的加强以及政府环境制度的有效结合,能够为绿色经济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谭海波  范梓腾  杜运周  
政府网站建设是数字治理现象的基本类型,也是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已有研究对政府网站建设绩效差异形成的条件和机制缺乏深入探讨。本文在TOE框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政府组织行为的特点,提出了理解地方政府网站建设绩效差异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并使用fs/QCA对我国31个省级政府门户网站的案例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1)存在驱动高水平政府网站建设绩效的4种路径:以技术管理能力为构成的技术型;以技术设施建设、注意力分配和同侪竞争压力为构成的技术—平衡型;以注意力分配、财政资源供给、同侪竞争压力和公民外部需求为构成的组织—环境型;以强调技术设施建设、财政资源供给、同侪竞争压力和公民外部需求的环境—平衡型。其中,技术型驱动路径在提升政府网站建设绩效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2)在特定的客观禀赋条件下,注意力分配和技术设施建设可以通过等效替代以"殊途同归"的方式提升政府网站建设绩效。(3)作为主观可控条件,技术管理能力和注意力分配是地方政府克服客观禀赋条件制约,推动政府网站建设的可行手段。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我国地方政府信息化发展背后多重因素间复杂互动本质的理性认识,并为政府网站建设带来有益的实践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代小年  
为解决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注意力的有效配置问题,文章对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2012—2023年)进行研究,观测海南省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的注意力配置状况及其时空演变,提出着重配置发展政府为主的公益性环境保护事业、大力配置发展市场为主的经营性绿色经济产业、积极配置引入第三方治理三方面解决措施。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慧智  孙茹峰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的有效路径,而政府环境注意力是实现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前提。基于2009-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数据,从区域政府治理视角,考察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政策层面的作用机制,同时,探讨政府治理能力的调节效果。结果表明:政府环境注意力可促进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经多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强于中、西部地区,且政府环境注意力赋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效果在2015年后显著增强;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是通过命令型治理政策与鼓励型治理政策实现的,政府治理能力能够强化政府环境注意力与绿色技术创新以及命令型治理政策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慧智  孙茹峰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的有效路径,而政府环境注意力是实现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前提。基于2009—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数据,从区域政府治理视角,考察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政策层面的作用机制,同时,探讨政府治理能力的调节效果。结果表明:政府环境注意力会促进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经多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强于中、西部地区,且政府环境注意力赋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效果在2015年后显著增强;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是通过命令型治理政策与鼓励型治理政策实现的,政府治理能力能够强化政府环境注意力与绿色技术创新以及命令型治理政策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岳立   任婉瑜   江铃锋  
地方政府环保注意力和地方政府间GDP竞争在我国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路径上发挥明显的调节作用并存在“黑箱效应”,中国特色的地方政府竞争是研究该问题的重要视角。本文基于2005—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用Super-SBM模型测算绿色经济效率,通过变系数模型分别对环保注意力和GDP竞争的复杂调节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在政府命令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中显著存在,公众参与型规制对绿色经济发展只在短期表现为显著的负面影响,长期影响不显著。地方政府环保注意力和政府GDP竞争均在环境规制影响绿色经济效率的过程中发挥复杂的调节作用,“黑箱效应”主要体现在二者调节作用与其对绿色经济效率的直接影响存在方向性差异。此外,产业结构水平和市场开放水平均会对绿色经济效率产生显著的阻碍作用,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宾  夏艳霞  
对2003—2017年的270份地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文本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注意力强度整体上呈倒"U"型变化态势,存在着"东低西(中)高"的空间分异。尽管地方政府市民化注意力指向长期稳定,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阶段性变化,具体表现为从关注农业转移人口基本生存权利到关注其发展权利的变动趋势。相对东部而言,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关注市民化的具体事务的种类更多,注意力指向更为丰富,且尤为关注农业转移人口返乡创业、社会保障和住房保障等议题。研究认为,地方政府对市民化的注意力应保持稳定并逐步增长,分区域实施差异化的推进策略。同时,地方政府应以解决住房问题为重点,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函珂  何阳  
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治理活动的重要环节,关注政府信息公开质量注意力问题,提升政府信息公开质量,有助于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基于注意力理论,文章采取规范分析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客观性""规范性""便民性"作为政府信息公开质量检视的重要维度展开研究。研究发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为起点,中国政府信息公开注意力研究主要经历了波动上升阶段(2007—2010年)、迅速增长阶段(2011—2014年)与平稳上升阶段(2015—2019年),但政府信息公开发展历程中存在政策绝对数量不足,任务不具体以及客观性、规范性、便民性各维度资源投入不均等问题,未来应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相关政策绝对注意力,细化质量注意力具体事务以及重视客观性、规范性与便民性资源投入的平衡。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燕凌   苏健  
数字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本文借助政策文本量化分析等方法,对435份建设数字乡村的地方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偏好使用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且所使用的政策子工具数量不均衡,存在明显的注意力分配差异;从时间视角看,不同时期地方政府注意力分配特征不同;从地区视角看,不同地区地方政府的注意力分配差异较大,且政策存在区域扩散;从内容视角看,政府会将数字乡村与其他议题叠加形成综合政策。政府注意力分配差异驱动政策扩散的政策逻辑为“双维扩散-议题叠加”:政策环境与政策体系相互影响;政府层级维度存在政策“压力-反馈”的“垂直效应”;空间区域维度存在政策“学习-扩散”的“邻近效应”;在政策议题维度,地方政府会将多种议题协同推进,追求“叠加效应”。文章从加大数字惠农政策力度、优化工具使用结构、优化激励机制和增强政策协同度四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平  
在有限理性决策者的注意力稀缺性理论下,地方政策的变化取决于地方政府注意力的变动。反之,地方政府注意力是否取决于其他相关政策的变化?论文挖掘2019—2021年我国30个省级地方政府政策文本数据,用文本中词频反映地方政府在数字经济倾注的“注意力”,并应用fsQCA方法探究绿色金融发展是否引起地方政府向数字经济倾注高注意力。研究结论如下:(1)地方政府对数字经济注意力存在“南强北弱”区域特征;(2)当绿色投资或绿色支持得到发展时,地方政府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帮助监测和评估环保项目的效果,实现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助推地方政府向数字经济投入高注意力;(3)当绿色债券和绿色基金同时发展时,作为融资工具,能够有效帮助实体企业获取资金,助力“双碳”,但受公共物品特征影响,很难被反映在企业利润中。并且,绿色债券和绿色基金所应用到的数字手段有限,较难引起高注意力。(4)当绿色金融各个方面发展较弱时,仅绿色债券、绿色权益所能调动的数字技术是不足的,不会促进地方政府向数字经济投入更高注意力。总之,分析绿色金融是否助推地方政府向数字经济投入注意力,对于探索绿色金融和数字经济协同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习勇生  
地方政府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主体。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地方政府决策行为的优化依赖于注意力的合理配置。本文以30项省域政府"双一流"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Nvivo11质性软件进行文本处理和定量分析,描述地方政府注意力配置的整体分布和具体特征。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在注意力配置时未充分考量约束条件,配置结构优化程度不够,配置对象的分类方法有失规范。因此,建议地方政府实施跨期动态的注意力配置策略,采用边际替代率均衡的结构优化思路,关注注意力配置对象分类的"类型"维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平  
在有限理性决策者的注意力稀缺性理论下,地方政策的变化取决于地方政府注意力的变动。反之,地方政府注意力是否取决于其他相关政策的变化?论文挖掘2019—2021年我国30个省级地方政府政策文本数据,用文本中词频反映地方政府在数字经济倾注的“注意力”,并应用fsQCA方法探究绿色金融发展是否引起地方政府向数字经济倾注高注意力。研究结论如下:(1)地方政府对数字经济注意力存在“南强北弱”区域特征;(2)当绿色投资或绿色支持得到发展时,地方政府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帮助监测和评估环保项目的效果,实现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助推地方政府向数字经济投入高注意力;(3)当绿色债券和绿色基金同时发展时,作为融资工具,能够有效帮助实体企业获取资金,助力“双碳”,但受公共物品特征影响,很难被反映在企业利润中。并且,绿色债券和绿色基金所应用到的数字手段有限,较难引起高注意力。(4)当绿色金融各个方面发展较弱时,仅绿色债券、绿色权益所能调动的数字技术是不足的,不会促进地方政府向数字经济投入更高注意力。总之,分析绿色金融是否助推地方政府向数字经济投入注意力,对于探索绿色金融和数字经济协同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