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80)
- 2023(11749)
- 2022(10314)
- 2021(9757)
- 2020(8110)
- 2019(18522)
- 2018(18370)
- 2017(35665)
- 2016(19566)
- 2015(21783)
- 2014(21826)
- 2013(21459)
- 2012(19584)
- 2011(17253)
- 2010(17231)
- 2009(15635)
- 2008(15313)
- 2007(13374)
- 2006(11494)
- 2005(9910)
- 学科
- 济(76927)
- 经济(76843)
- 管理(62725)
- 业(55939)
- 企(46908)
- 企业(46908)
- 方法(35250)
- 数学(30369)
- 数学方法(30065)
- 财(25094)
- 中国(20340)
- 农(20112)
- 地方(19513)
- 业经(16897)
- 学(16595)
- 务(16095)
- 财务(16033)
- 财务管理(15988)
- 企业财务(15244)
- 农业(14184)
- 理论(12790)
- 和(12651)
- 制(12227)
- 环境(12163)
- 技术(12133)
- 贸(11968)
- 贸易(11963)
- 易(11549)
- 划(10821)
- 地方经济(10736)
- 机构
- 大学(271498)
- 学院(270442)
- 管理(111519)
- 济(104300)
- 经济(101962)
- 理学(97892)
- 理学院(96780)
- 管理学(95202)
- 管理学院(94702)
- 研究(86854)
- 中国(63031)
- 京(57339)
- 科学(55478)
- 财(49961)
- 所(43115)
- 农(39822)
- 业大(39813)
- 财经(39702)
- 研究所(39331)
- 中心(38942)
- 江(38290)
- 范(36236)
- 经(36096)
- 北京(35975)
- 师范(35947)
- 院(32062)
- 州(31445)
- 农业(31080)
- 经济学(30645)
- 财经大学(29608)
- 基金
- 项目(191440)
- 科学(151263)
- 研究(140953)
- 基金(139284)
- 家(120602)
- 国家(119571)
- 科学基金(103606)
- 社会(88607)
- 社会科(83927)
- 社会科学(83905)
- 基金项目(75193)
- 省(74939)
- 自然(67785)
- 自然科(66211)
- 自然科学(66199)
- 自然科学基金(64972)
- 教育(64150)
- 划(62905)
- 编号(57950)
- 资助(56617)
- 成果(46535)
- 重点(42413)
- 部(41928)
- 发(40600)
- 创(39805)
- 课题(39207)
- 创新(36999)
- 科研(36392)
- 项目编号(36282)
- 教育部(36070)
- 期刊
- 济(112198)
- 经济(112198)
- 研究(78001)
- 中国(48979)
- 学报(41842)
- 财(39621)
- 管理(39145)
- 科学(39056)
- 农(35605)
- 大学(31523)
- 学学(29677)
- 教育(29471)
- 农业(25368)
- 技术(22148)
- 融(18875)
- 金融(18875)
- 业经(18602)
- 财经(18577)
- 经济研究(17559)
- 经(15624)
- 图书(14798)
- 问题(14237)
- 科技(13605)
- 理论(13600)
- 技术经济(12692)
- 实践(12607)
- 践(12607)
- 资源(12464)
- 版(12427)
- 业(12386)
共检索到382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雪曼 徐明
在区域劳务品牌的形成过程中,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高于市场自身的发展趋向;地方政府创建区域劳务品牌的决策导向、政策扶持力度和执政效能等所构成的区域制度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区域劳务品牌的等级、可持续发展水平;政府的角色与职能定位在区域劳务品牌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应有所不同。"吉林大姐"这一区域劳务品牌,是地方政府发挥培育区域劳务品牌主导作用的成功范例。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徐明
培育区域劳务品牌是强化地方劳务竞争力、促进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推进地方劳务经济发展以及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区域劳务品牌的创建与培育受到区域环境各因素的综合影响。从吉林省目前区域劳务品牌的发展现状来看,其所处的区域环境既有传统的优势因素,也存在阻碍其发展的制约因素。吉林省地方政府应当明确其建设主体的地位,从文化环境、人力资源环境、产业科技资源环境、制度环境等方面入手,调配多方力量,为培育区域劳务品牌创造适宜的条件,将创建和培育区域劳务品牌作为转移就业以及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单莹洁
区域学习和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学习型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分析了其主体元素及其学习与创新二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并指出了地方政府在构建学习型区域创新系统中应发挥的作用。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殷剑峰 王蒋姜 麦丽斯
本文基于地方政府债券和城投债券,统计了2005年至2018年我国各省、直辖市的地方政府债务,并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分布特征、经济效应、影响因素以及债务可持续性进行分析。本文发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区域不平衡问题非常突出,表现为经济落后地区地方政府杠杆率较高,地方政府负债的经济效应较低。根据存量地方政府债务预测,未来几年各地都将进入偿债高峰,以财政自有收入衡量,经济落后地区偿债压力尤其较大。地方政府债务的区域不平衡一方面根源于地方财政收支的区域不平衡——经济落后地区财政自有收入/GDP较低,财政支出/GDP较高,同时,财政支出的经济效应较差;另一方面,这又同我国"事权下放、财权上收"的财政体制有关,这种体制造成严重的财政纵向不平衡,并导致"债务下放"——我国政府债务结构呈现出地方政府债务远远超过中央政府债务的"央地不平衡"。解决地方政府债务的区域不平衡问题,在财政层面,需要优化平衡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支,强化地方财政纪律;在金融层面,则可以针对经济发展水平、财政自有收入和财政支出效率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债务融资机制。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区域不平衡 财政体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楚永生 蔡霞
地方政府债务膨胀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交织并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而官员晋升锦标赛竞争机制使地方政府债务膨胀具有制度的内生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官员晋升锦标赛与地方政府公司化;二是预算软约束与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三是逆向预算软约束与土地财政金融化。地方政府债务膨胀一方面增加了地方政府对商业银行呆账、坏账的信用风险,影响到政府信用;另一方面,也可能会诱发潜在的金融风险和经济危机,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地方政府公司化 预算软约束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红漫 许静怡 陈庭强
从信息经济学角度,运用博弈理论,构建了中央政府监管和地方政府举债的博弈模型,探讨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收益、中央政府监管行为策略、地方政府举债成本、中央政府监管成本等因素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形成具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
地方政府举债 债务风险 博弈模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志勇 毛晖 张佳希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规模不断扩张,债务与资产期限错配导致流动性风险突出。其风险特征主要体现为:债务期限以中短期为主,而资金投向回收期限较长,从而导致债务融资与偿还高度依赖土地收入以及"借新还旧"等现象相当普遍。本文的理论模型分析表明,利率的期限结构、金融市场发生流动性风险的可能性、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状况、地方政府筹措资金的能力以及政府投资项目的收益状况等因素,均会影响银行和地方政府对于贷款期限的偏好,而在我国的情形下,这些因素更可能引起贷款期限中短期化,从而导致地方政府性债务期限错配。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积极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期限错配风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崔治文 刘丽 周世香
地方债务规模过度膨胀引发的现实和潜在风险已严重影响到我国政府财政和国民经济运行。从经济体制和政策环境等宏观层面和地方政府举债动机等微观层面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形成机理,可以有针对性地探索有效控制和规避债务风险的途径。
关键词:
地方债务风险 形成机理 风险规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茂松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熊曦博士的专著《区域产业品牌形成机理及其培育策略研究》(2015年10月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阐述了区域产业品牌的科学内涵,分析了区域产业品牌的形成机理,提出了培育区域产业品牌的系统性策略,研究视角新颖,研究方法科学,研究结论的指导性强,对各地区培育区域产业品牌,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通读全书,我认为是一部研究区域产业品牌创新的力作。一是理论创新性强。现有的品牌研究大多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翔
企业在社会环境大背景下只是一个微观单元,在人才引进问题上单靠企业自身力量显得力不从心,地方政府应该为企业人才引进提供服务。文章基于城市品牌的塑造有助于企业人才引进的视角,提出根据城市品牌发展的不同阶段,地方政府在企业人才引进工作中重点应成为品牌的定位与开发者、品牌的设计与传播者、品牌的监管与维护者的角色,并总结了城市品牌、地方政府、地方经济、地方企业四者之间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昊
1.经济体制转轨所带来的改革成本或历史欠账。改革成本和历史欠账包括:(1)国有企业改革造成的下岗职工生活费和再就业支出,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破产兜底,分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机构及企业养老金等方面的支出。(2)粮食与棉花流通体制价格倒挂形成的亏损挂账。(3)1996年后,中央对城市信用社、农村基金会、信托投资公司等地方金融机构清理整顿,地方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与负债转化为地方政府债务。(4)乡村企业的泛滥以致破产,对农村教育投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任春红 丛玉飞
为了获得集群产业优势与区域品牌形成之间的作用机理,在回顾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推导出集群产业优势的构成维度;通过对温州集群品牌的深访研究,获得维度构成和测量指标,印证和修正理论模型,开发量表和设计问卷;并以温州典型产业集群为例,对影响区域品牌形成的集群产业优势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证实集群产业优势的4个维度(成本优势、产品优势、创新优势和营销优势)对区域品牌形成均具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
区域品牌 产业优势 产业集群 作用机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镟,方先明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艺 薛惠丹
审计署公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超过10万亿元;2012年底,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债务余额接近4万亿元。2013年地方政府偿债金额接近2万亿元,约占地方政府当年土地出让预算收入的一半。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问题是否会引发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着实为社会舆情所关注。本文在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发行、规模和结构的基础上,重点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敞口、特殊性、形成机理等问题进行探讨,最后给出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债务风险 形成机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道许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来说,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既是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也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从我国经济金融改革发展历程来看,地方政府行为与区域金融发展关系十分密切,在推进区域金融生态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