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22)
- 2023(9259)
- 2022(7314)
- 2021(6549)
- 2020(5601)
- 2019(12330)
- 2018(11917)
- 2017(23442)
- 2016(12163)
- 2015(13291)
- 2014(12849)
- 2013(12513)
- 2012(11122)
- 2011(9361)
- 2010(9564)
- 2009(9143)
- 2008(9145)
- 2007(8273)
- 2006(7081)
- 2005(6576)
- 学科
- 业(74289)
- 企(70562)
- 企业(70562)
- 管理(58527)
- 济(55135)
- 经济(55061)
- 业经(26083)
- 财(25743)
- 方法(22349)
- 农(20866)
- 务(18947)
- 财务(18941)
- 财务管理(18919)
- 企业财务(17941)
- 农业(16130)
- 技术(15592)
- 数学(14747)
- 数学方法(14695)
- 划(12912)
- 策(12685)
- 制(12401)
- 企业经济(12079)
- 中国(12065)
- 和(11256)
- 经营(11192)
- 理论(11161)
- 体(10646)
- 技术管理(10642)
- 体制(9583)
- 决策(8939)
- 机构
- 学院(173795)
- 大学(165608)
- 济(78220)
- 经济(77082)
- 管理(77060)
- 理学(66506)
- 理学院(65995)
- 管理学(65559)
- 管理学院(65209)
- 研究(47425)
- 财(40882)
- 中国(40071)
- 京(32611)
- 财经(31740)
- 经(29003)
- 江(26716)
- 农(25164)
- 科学(24470)
- 经济学(23858)
- 财经大学(23464)
- 商学(23112)
- 商学院(22905)
- 中心(22853)
- 经济学院(21764)
- 所(21539)
- 业大(21321)
- 经济管理(20816)
- 州(20777)
- 北京(19590)
- 农业(19509)
- 基金
- 项目(112405)
- 科学(92656)
- 研究(87829)
- 基金(84888)
- 家(70952)
- 国家(70239)
- 科学基金(64458)
- 社会(60029)
- 社会科(57137)
- 社会科学(57122)
- 基金项目(45175)
- 省(44807)
- 自然(39420)
- 教育(38791)
- 自然科(38619)
- 自然科学(38611)
- 自然科学基金(38022)
- 划(35187)
- 编号(34616)
- 资助(32429)
- 业(30445)
- 创(28031)
- 成果(26723)
- 制(25818)
- 国家社会(25594)
- 部(25524)
- 创新(25102)
- 发(24564)
- 重点(24384)
- 人文(23586)
共检索到256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梓洵 张建君 周欣雨
本文从地方官员行为的视角考察地方政府如何引导制造业企业"脱虚返实"。使用中国地级市市委书记和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发现制造业企业的金融化程度与地方官员任期之间存在U型关系。具体而言,制造业企业的金融化程度随着官员任期的增长而不断下降,在第三年末降至最低点,随后又逐年上升。机制分析表明,地方官员在任期的不同阶段,对当地实体投资的引领强度、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大小及企业感知到的政策稳定程度存在差异。本文的研究证明了地方官员可以发挥积极主动性,引导企业"脱虚返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关键词:
脱虚返实 政府行为 官员任期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昌忠泽 李汉雄 毛培
如何理解地方政府债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影响作用是当前学术界与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议题。本文采用2009—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基于融资结构视角实证考察了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导致了非国有上市公司实体投资下降和金融投资上升,而对国有上市公司投资没有显著影响;第二,这一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区、行业和企业个体异质性;第三,在地方政府债务攀升下非国有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变化,是导致企业投资“脱实向虚”的潜在影响机制;第四,从发展角度来看,金融投资收益率会随着地方政府债务增加而下降,因此长期持续增加金融投资不利于企业经营发展和国民经济运行,而政府债务资金投向基建民生领域能够缓解实体投资下滑。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投资 金融化 融资结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微
考察官员更替对地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是揭示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行为逻辑的关键。基于2011—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地级市主要领导人更替作为准自然实验,就官员更替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进行探究,并结合企业产权性质和声誉压力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官员更替提高了企业的环保投资水平,带来了更好的环境治理。基于产权性质差异检验发现,相比于民营企业,官员更替对国有企业的环保投资提升更显著。基于外部声誉压力检验发现,媒体关注程度会加强官员更替对企业环保投资的提升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伊攀 朱晓满
振兴实体经济防范经济“脱实向虚”是新时期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任务。作为财政的重要制度安排,政府采购能否承载治理“脱实向虚”的政策功能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基于2008—2018年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政府采购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政府采购显著抑制了企业金融化程度,促进了企业心无旁骛做实业;政府采购主要通过增加实业相对盈利、缓解融资约束和稳定预期抑制了企业金融化程度,但并未通过激励创新施加影响,政府采购嵌入的创新促进功能有待加强;当政府采购持续性强、企业内部控制完善以及市场关注弱时,政府采购对企业金融化抑制效应越显著。未来可有效利用政府采购的微观治理政策功能,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政府采购 企业金融化 脱实向虚 有为政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满四 徐朝辉 陈熙
国家利用财税政策扭转实体企业脱实向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而管理者承受的内部期望绩效压力为理解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作用于微观企业投资行为提供了可行性解释。采用2007—2020年深沪实体上市公司数据,对政府补助与企业脱实向虚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考查内部期望绩效压力在其间发挥的渠道作用。研究发现,政府补助显著抑制了企业脱实向虚,内部期望绩效压力在政府补助与企业脱实向虚之间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且这种关系仅在非国有企业中具有显著性。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补助除了通过内部期望绩效压力抑制企业脱实向虚,还存在“政府补助→资本市场绩效压力→内部期望绩效压力→企业脱实向虚”的链式中介效应。
关键词:
政府补助 绩效压力 企业脱实向虚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锐 攸频
本文以2015年5月至2019年末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基于官员任期和行政干预下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模型,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机制和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官员任期和地方政府行政干预是影响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差的重要因素,且官员任期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差呈现倒U型关系。本文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官员任期通过调节地方政府行政干预影响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差,使得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差更加失衡。同时,国库现金存款管理的改进有助于降低地方政府财政存款对发行利差的影响。因此,本文提出政府应进一步完善财政存款管理细则、严格约束地方政府行政干预行为、优化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机制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仲旦彦
"脱虚返实"是实体企业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降低实体企业金融化程度就成为关键。文章以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公司治理、创新效率与实体企业"脱虚返实"三者关联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按照控股权性质分为国有企业样本组和非国有企业样本组,探究不同控股权性质企业中公司治理和创新效率对"脱虚返实"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实体企业创新效率和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均能有效抑制企业金融化程度,对其"脱虚返实"产生较好的引领作用;同时相较于国有企业,在非国有企业中公司治理和创新效率对"脱虚返实"的引领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发现公司治理能显著增强创新效率对企业"脱虚返实"的引领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仲鸣 傅建华 俞中坚
文章基于政府代理视角构建企业效用决策模型,分析地方官员行为如何影响不同类型企业的增长。研究发现,出于自利性考虑,地方官员通过偏向性配置资源来推动辖区企业的增长,但同时也形成对创新型企业增长的挤出效应,导致经济发展更依赖于规模扩张而不是依靠创新驱动;而官员的利他性对不同类型企业增长的影响并不存在差异。因此,地方官员的自利性动机为理解我国经济增长易陷入低端技术锁定的路径依赖提供了符合逻辑的解释。
关键词:
地方官员 增长质量 政府代理 寻租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明生 哈凯 刁鹏
近年来,企业金融化现象在学术界备受关注。国内外研究表明,风险投资对企业投资和企业创新均具有积极影响,那么风险投资能否影响企业金融投资行为?以2009—2019年沪深两市首次公开发行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风险投资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险投资对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存在异质性。具体而言,风险投资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效应主要体现在制造企业、盈利能力较弱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东部区域企业中。同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风险投资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越强。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风险投资通过促进企业实体投资抑制企业金融化。进一步分析发现,风险投资能够缓解被投企业融资约束,而融资约束的改善并未促进企业金融化,而是促进企业创新。结论可丰富风险投资与企业金融化相关领域研究,证明风险投资能够驱动实体企业“脱虚向实”,对政府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引导金融回归实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风险投资 企业金融化 脱虚向实 企业创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顺武 刘海洋 李婷
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功,但成功背后是否有各级地方政府官员付出的巨大努力?为此本文收集了中国1999-2009年间2000多任地级市市长和市委书记的数据,并将其与辖区内的企业一一匹配,来考察地方政府官员对企业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官员任职稳定能显著促进企业出口,且主管经济工作的市长影响更大;对政府官员个体特征的分析表明,干部队伍建设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能显著促进企业出口;运用倍差法和二元边际分析方法估算影响区域和贸易模式,上述结论依然稳健,且政府官员会同时提振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因此稳定而且素质较高的干部队伍是缔造中国出口奇迹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
地方政府官员 干部队伍 企业 出口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顺武 刘海洋 李婷
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功,但成功背后是否有各级地方政府官员付出的巨大努力?为此本文收集了中国1999-2009年间2000多任地级市市长和市委书记的数据,并将其与辖区内的企业一一匹配,来考察地方政府官员对企业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官员任职稳定能显著促进企业出口,且主管经济工作的市长影响更大;对政府官员个体特征的分析表明,干部队伍建设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能显著促进企业出口;运用倍差法和二元边际分析方法估算影响区域和贸易模式,上述结论依然稳健,且政府官员会同时提振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和
关键词:
地方政府官员 干部队伍 企业 出口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津钰 周福萍 林楠
文章利用2008—2018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被动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助于促进实体企业“脱虚返实”。具体而言,被动型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金融化程度,并提高企业的长期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创新投入和人力资本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被动型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和信息透明度更高的企业中表现更强。渠道检验发现,被动型机构投资者主要通过优化公司治理(降低大股东掏空、提高高管薪酬与业绩的敏感性)和降低企业短视(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提高高管薪酬和业绩变更的敏感性、降低高管非正常变更和业绩的敏感性)两个渠道影响企业的金融化行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斌 潘彤
近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南快北慢"的新态势,"南强北弱"的区域经济格局在持续增强。南北方经济差距拉大的关键原因可能在于创新能力的区域分化,而地方政府对创新的重视程度与实施效果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文章利用31个省份2008-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创新词汇数据,与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合并,考察南北方不同的政府创新驱动对企业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首先,政府创新驱动与企业生产率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南方地区的地方政府对创新更为重视,实施效果更好。其次,地方政府创新驱动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取决于该地区的创新投入、创新资源配置和创新环境。最后,由于南方地区具有更加公平高效的市场体系、活跃开放的社会创新思维和锐意进取的企业家精神,因此南方地区的地方政府创新驱动对企业生产率的助推作用更强。总之,文章从地方政府创新驱动的视角为缩小中国南北方经济差距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刚
笔者从微观企业角度对一种形式的地方政府不当税收裁量权进行了量化,为政府干预税收征管活动的路径提供了初步的直接证据,并进一步分析了税收征管对上市企业资本性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其实现机理。研究发现,税收征管强度与地方政府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文的税收优惠或返还在政府对企业干预较多地区的企业中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并且,税收征管强度越高的地区,企业资本配置效率越高,具体表现为企业投资价值相关性越强,但这一效应随着政府对企业干预的增多而显著减弱。本研究探讨了导致税收征管治理功能扭曲的制度动因,这是探索政府干预行为经济后果在税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刚
笔者从微观企业角度对一种形式的地方政府不当税收裁量权进行了量化,为政府干预税收征管活动的路径提供了初步的直接证据,并进一步分析了税收征管对上市企业资本性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其实现机理。研究发现,税收征管强度与地方政府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文的税收优惠或返还在政府对企业干预较多地区的企业中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并且,税收征管强度越高的地区,企业资本配置效率越高,具体表现为企业投资价值相关性越强,但这一效应随着政府对企业干预的增多而显著减弱。本研究探讨了导致税收征管治理功能扭曲的制度动因,这是探索政府干预行为经济后果在税收征管治理层面的延伸,对推动结构性税制改革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和政策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